孔子后人——衍圣公,为什么被后人瞧不起?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

孔子

作为孔子的后裔,当代最让人熟知的就是衍圣公的名头,但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之后,现在衍圣公的名声经常为人所诟病,被调侃每次改朝换代时,他们是投降的最快的。那这种说法对不对呢?孔子后人为什么要做出这些出人意料的举动?

不算孔子之前的那些神话谱系传说,孔家家谱曾经以2500多年清晰可查的脉络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堪称铁打的孔家,流水的王朝。能实现如此轰动震撼的壮举,既与历朝历代统治者对圣人之后只给荣宠却又极力限制其后人影响力、间接保护了其等不受政治倾轧有关,也与孔家后人坐观一段时间朝代兴替、自身的主动选择有关。

首先在西汉以前,孔子虽然早早提出了儒家学说的系统理论,但在战国群雄混战、朝不保夕的时代,儒家学说没有任何实际操作空间,谁敢用,谁垮得更快。那时的孔家后人一般只能作为一方学术领袖活跃在舆论场上。比如孔子第八代孙孔川,被请去魏国当宰相,才一上任不是所谓的去佞除奸,把所有人变成了反对派,就是在百姓中推行礼仪道德,对快速提升国力或者提升政事运转效率毫无帮助的一套,结果只当了九个月丞相就干不下去了。

时间到了汉高祖刘邦的时候孔子后人,他只封了孔子第九代孙一个不能世袭的奉祀官,但奉行的治国理念却是黄老学说。按照道理来说,孔子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孝仁义那一套,对大一统的王朝统治者来说是极其有利的,那为什么刘邦不用它呢?原因其实跟之前秦始皇焚烧相关书籍、禁止其流通的道理是一样的。

台湾 孔子后人_孔子直系后人_孔子后人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封建制度以后,所有权力握与皇帝一人之手,孔子建立的那一套看上去只是治国理政的学说,但实际却是尊古崇古、讲究仁义道德的教派,这就意味着在皇权以外,另外有一套权力体系来源说,但最终解释权却操与儒生之手,无论哪个皇帝都不可能接受。

正因为儒家学说那时不是主流,孔家仅在特定圈子有影响力,所以在汉武帝之前,孔子嫡系后人偶尔还有在朝堂上出将入相的机会。

董仲舒

但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最要紧的是他解决了儒家学说之中与皇权冲突的部分,宣称皇权来自于天,来自于神,理所当然为天下最大的正统,自此,其他儒生们拥有了分享治理天下有限权力的机会。

但这时的孔家地位就比较尴尬了。儒学成为主流,意味着作为文圣之后的孔家在全国教化达到之地,都必然拥有无与伦比的超级影响力。统治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孔子嫡系后人以世袭罔替祭祀孔子的爵位将其供养起来,只给虚名和封赏,几乎不给任何参与实际朝政的机会。

说一句题外话,后世的历代封建统治者接受了皇权来源说改造后的儒家学说,但它的尊古崇古的臭毛病并没有改变,甚至经过后世无耻文人的改造,甚至变得比伊斯兰教教义还极端、恐怖,只恨秦始皇和项羽只焚书没杀人,只恨刘邦没读过书,不知其危害。

在王莽篡权以后,由于皇位得来不正,于是想通过给孔家嫡系封太尉头衔来收买天下人心。相比被一直圈养起来,这是一个极大的诱惑,不知道是王莽名声太臭,名不正言不顺,还是孔家习惯了做富家翁,在第一次改朝换代的关口,孔家那一代的话事人拒绝了王莽的邀请。

曹魏改朝换代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温水煮青蛙式的长期演变,对孔家一如既往的礼遇,不存在需要一定效忠前朝的理由(怀旧的孔融已经被曹操咔嚓了)。在三国时期,名望确实有用,可以迅速聚集起可观的角逐天下的势力,但孔圣人的学说,实际上已经堵死了孔家嫡系登顶天下的可能,只要天下学子的案头还有孔老夫子的文章经学,只要孔家还想享受祖宗荣光带来的各种便利,内外交通之下,只能放弃其他晋升的途径,乖乖做个富家翁和读书人。

无论是曹魏,还是后来的两晋南北朝、隋朝以及唐朝武则天时代,在刚刚建立的时候,出于正统性考虑,对待孔家嫡系的态度,除了一如既往的封以孔子奉祀官、赐田赐地之外,对他们在朝廷上的为官限制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松绑,包括后面很多朝代刚建立的时候,也是如此,但都是昙花一现。

孔子后人_孔子直系后人_台湾 孔子后人

铁打的圣裔,流水的朝代。视野决定眼界,只要在中华大地上的汉民还没有死绝,只要他们还在遵奉儒家学说,孔家嫡系就有了最大的保护伞,无论历史洪流如何奔涌,孔家始终都超然世外、屹立不倒。

赵匡胤

到了北宋时期,文圣奉祀官的名号正式以衍圣公之名固定下来,代代相传。但是好景不长孔子后人,在华夏民族悠长的历史上,宋朝也只控制部分国土,在金人汹涌南下之际,那一代的衍圣公跟随赵构南下,在浙江衢州定居。

我想那时候的整个北宋残部遗民,应该都是仓皇逃窜的吧,至少孔庙被留在当地了,但孔氏还是安排了人员留守。金人野蛮,一开始与其说并没有意识到孔庙所代表的政治意义,还不如说没把治下的汉民当人看,一把火将孔庙付之一炬。直到后来地方伪政权重新封留守的孔家后人衍圣公的爵位,金朝统治者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好处,自然接受了其他朝代的惯例,一代又一代让衍圣公的名号封赏世袭下来。加上后来进入中原的蒙古人,造成了历史仅有的三位衍圣公同处一个世道的奇葩景象。

台湾 孔子后人_孔子后人_孔子直系后人

不知道衍圣公后来的那些为人诟病的举动,是不是就是从金人毁庙总结出的智慧:与其等改朝换代的时候,被对方不知情地毁坏祖庙造成误会,事后费时费力重建,还不如一开始就主动接触配合,双方皆大欢喜。

也许从西汉开始,孔子嫡系被封为世袭罔替的奉祀官时,祖先的荣耀、到手的安稳富贵加上其他晋升通道基本被堵死,他们和世人就是疏离的,就已经注定了他们在改朝换代时候的选择。毕竟老祖宗说了忠君,也说了要护卫社稷,就没说要爱国嘛!君没有了,再换一个君效忠就是;只要百姓还在,社稷就在嘛!

明朝建立的时候,衍圣公的首鼠两端,把朱元璋气坏了,将其恐吓一番,招来皇宫大内,大大羞辱训斥了一顿。但朱元璋也只能过过嘴瘾,孔家的地位实在特殊,历史上延续下来的爵位和封赏该给的还是要给,谁让孔圣人的学说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实在太方便好用呢!

到了清朝入关的时候,不知道那一代的衍圣公是怎么说服自己柔顺丝滑地改换旗帜的。一边是清朝统治者发布的剃头令,千万头颅滚滚而下,血流成海;另一边是老祖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也”的谆谆教诲;一边是所谓的忠,一边是所谓的孝,历史的结果告诉我们,在这时的衍圣公眼里,忠是大于孝的。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时间来到了清末民初,全国政局动荡,在全民民族意识已经觉醒的时刻,又一次迎来了衍圣公和孔家嫡系的表演时刻:

孔子后人_孔子直系后人_台湾 孔子后人

1908年,德国占领山东,衍圣公敲锣打鼓地把德皇威廉二世的画像迎进孔府;

1938年,曲阜沦陷,孔府代理奉祀官宴请日寇“长官”,并笑呵呵合影留念;

1943年,孔府代理奉祀官电贺汪精卫政府成立三周年;

这种行为无异于在吃老百姓的人血馒头,一朝又一代轮回往复。如果孔子地下有知,应该是“欣慰”的吧,毕竟孔家嫡系将源远流长的家学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比于其他饱受战火、疾病和剥削摧残的凡民百姓来说,能够传承千年、荣耀加身的衍圣公和圣裔们是幸运的;但乐于富贵、自甘被圈养的衍圣公和圣裔们又是悲哀的;享受万民的供养和庇护,却在朝代更替之际,利用特殊的家族地位,无论对方残暴与否,无论对方是否外族,一次又一次面不改色、恬不知耻地帮助当时的侵略者背书站台、迅速稳定局面。如此的衍圣公之流是无耻的,就该千秋万代受万民唾骂。

孔子嫡系、历代衍圣公在各个历史节点的选择,同时也在提醒我们,不要一味沉浸于遥远的祖先荣光之中,衍圣公们有实实在在的家产可以继承,而我们只会被那虚无缥缈的名声所累,不信?想想生命力极其顽固、难以落下帷幕的超长封建社会是怎么造成的吧!

对于孔家家谱创造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我们不应该只是啧啧称奇,而是应该感到悲哀,因为这恐怕是创造了另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但却让所有人脸上无光、不愿面对的现实:独一无二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尤其是作为一个民族,决不能自我设限、固步自封,那样不但伤害了自己,也可能伤害了后世子孙。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