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国大受欢迎,但为何唯独不去秦国?有猫腻

孔子周游列国大受欢迎,但为何唯独不去秦国?

根据史料当时真实的情况是,根本不存在秦国“不让”孔子入境的问题,而是楚国不让孔子入秦!明白点说,是楚国害怕孔子入秦,而釆用阴损、欺骗的手段,吓阻了孔子一伙不敢、不能入秦!当时的具体情况如下:

孔子周游列国_周游周周游周的意思_春秋时期王朝和列国官制

春秋末年,孔子周游列国,到处碰壁,后来带着学生来到了楚国。由于令尹子西的反对,孔子没有得到重用,就打算到秦国去。楚怕秦国重用贤人孔子,便釆用“佯送暗阻”的方法,在秦国边界的属国白羽(当今河南一带),阻止孔子去秦。

一天黄昏,当急于入秦的孔子一行,风尘仆仆地赶到白羽城东郭外关隘时,却见关门紧闭。关上士兵佯骂道:“你们这伙冒充孔丘的强盗,连日来攻城骂战,今日又来公开欺诈 !”孔子正要上前解释,只听城上高喊:“那伙人马又来了”。孔子往东一看,冈峦之间,果然来了一队人马要攻城。这时,城内也冲出一队人马,在城外混战。孔子见势不妙,调转车头向东逃奔。

孔子周游列国_春秋时期王朝和列国官制_周游周周游周的意思

孔子一行有惊无险,去秦不能,归楚不得,只好朝家乡鲁国方向归去。韩愈贬官潮州经过此地时写作的《石鼓歌》中有句诗道:“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这句诗的意思,就是惋惜孔子入秦不该半途而废!后人为了怀念孔子在此地的遭遇孔子周游列国,就把这一带叫回车。

有一个问题就需要我们相想为什么孔夫子没去秦国,秦国最后还统一了六国?

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至少有以下4个因素起作用:

一是商鞅变法。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孔子周游列国,实行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使秦国经济极大地发展;政治方面,废除世卿士禄,推行郡县制;奖励军功,增加军事实力;改革户籍制,增强综合实力;文化方面,坚持法家路线,秦国范围内统一文学和思想。总之,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迎来了辉煌:经济发展,国家富裕,军力强大,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重用人才。秦王嬴政求贤若渴,天下英才纷纷入秦。韩非、李斯等人,成为秦国的重要谋士,白起、蒙恬、王翦,成为统一六国的强悍大将帅才,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人才,都为统一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孔子周游列国_周游周周游周的意思_春秋时期王朝和列国官制

第三,正确的外交策略。在外交上秦国采取远攻近交、合纵连横等有效措施和策略,灵活机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使六国防不胜防、斗志瓦解,最终全成为秦国刀下菜。

孔子周游列国_周游周周游周的意思_春秋时期王朝和列国官制

而最终担当起这个历史大任的人物,便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嬴政!而其余的六个国家,虽然也都有统一天下的愿望,但他们却没有一个国家完全具备以上条件,因而统一大业的重任,必然由具备条件的秦国来肩负!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