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1.河流对地貌的影响:

(1)河流侵蚀地貌:河流上游段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v型、峡谷地貌,河流溯源侵蚀,加之岩层有软硬差别,常形成陡崖和瀑布景观。在河流中下游地,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使河面展宽。在可溶性岩石广泛分布区,受河流的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如暗河、溶洞等)和地表喀斯特地貌(如、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等)。

(2)河流堆积地貌:在河流出山口处河面变宽,流速变缓,其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河段,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江心洲、地上河,在河流的入海处形成三角洲。

(3)河流两岸地貌的差异:因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两岸存在差别,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故使北半球河流右岸遭侵蚀,南半球河流左岸遭侵蚀,遭侵蚀的河岸河床坡度大;而对岸,即北半球河流的左岸,南半球河流的右岸,以沉积作用为主,河床坡度较缓,易形成浅滩。在河流的中下游河段,河道多弯曲,在河流拐弯处,凹岸因河水流速快而被侵蚀,坡度较陡;凸岸因河水流速较缓慢泥沙沉积,形成浅滩河床。

2、河流对气候的影响:

(1)影响本地的降水:因河水蒸发使大气中水汽增加,湿度增大,云量、降水量增多。

(2)影响本地的光照和气温:在白天,大气中水汽和云量的增加,使大气对太阳辐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减少,气温偏低;在夜晚,因大气的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增强,气温偏高,从而导致气温日较差变小。.

3.河流与其它水体:

(1)河流与湖泊补给:一是湖泊在河流的源头,湖泊水成为河流的补给水源。如长白山天池在松花江源头,补给松花江。二是湖泊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在汛期,河水补给湖泊水,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水,故二者是互相补给的。又因湖泊对河流有蓄洪补枯的作用,所以说湖泊对河流有调节作用,如长中下游地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2)河流影响湖泊的性质:有些湖泊的湖水主要由注入其中的河流补给,而部分湖水通常由另一条河流输走,因河流输出湖水的同时,也输出了盐分,形成淡水湖;分布在内陆干旱地区的湖泊其补给水源是河流,而没有向海的出口,水体在这些湖中停滞并蒸发,河流带来的无机盐便积累起来并达到饱和状态,形成咸水湖。

(3)河流与地下水:有的地区,在汛期时,河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河水补给地下水;在枯水期时,地下水位高于河位,地下水补给河水,因此,二者也是互相补给的。有的地区,因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河水位总是高于地下水位,故该地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如黄河的下游河段。有的地区,地下水出露成泉,泉水补给河水,如趵突泉和黑虎泉等泉水汇入。

(4)河流与冰川:高山高原地的冰川积雪,在气温高于0°C时融化并且补给河流,冰川积雪量的多少会影响到补给河量的多少。

(5)河流与海洋:河流汇入海洋,使附近海域的盐度变小,如亚马孙河口,因汇入大量河水,海水盐度极低。对于流量的有季节变化的河流,河口处的盐度也就发生季节性地变化。

(6)河流与沼泽:东北河流地处平原,河水排水不畅,易泛滥而成沼泽,当然还与这儿纬度高,蒸发弱,地下有冻土,河流有凌汛有关。

4.河流影响物质迁移:河流是地球水分循环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内陆河流把水分从高山输送到内陆盆地底部或湖泊中,实现水分小循环;外流河把大量水分由陆地带入海洋,弥补海水的蒸发损耗,实现水分大循环。同时,热量和矿物质也随水分一起输送。南北向河流把温度较高的水送往高纬地区,或者相反,对流域气温都具有调节作用。而固体物质的随河水迁移,则使地表的高处不断夷平和低处不断被充填。所以河流既是山地景观的创造者,又是大小冲积平原的奠基者,还是内陆和海洋盆地中盐类的积累者

5.河流对生物的影响:水是生命之源,在干旱地区直接影响生物的分布,河水中含有许多利于植物生长的营养盐,注入海洋或湖泊,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的河水(受污染的河流)注入海洋,可能形成赤潮,危及鱼类生存。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水足土肥,非常利于植物的生长,特别是河流两岸,植被荗密,水鸟众多。

6.河流对人口城市的影响:由于河流的供水与运输功能,使人与城沿河分布,特别是冲积平原处,地形开阔平坦,利于城建,往往成为人口最为稠密的地方。

7.河流对工业的影响:大多数的工业都要消耗大量的水,且由于工业的运输量大,所以工业也常分布在河流两岸。

8.河流对农业: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因而农业发达。

9.河流与交通,河运是否发达,与河流水量,季节变化,流速,冰期等因素有关

10.河流与旅游:河道上的峡谷、瀑布 ,河曲以及河与山组合成的水域都是极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总之,河流是改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外力作用之一,包括河流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像三角洲、河谷、河漫滩等地貌);其次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属于地表径流,影响着其他圈层的水分循环和能量交换;第三是生物圈的重要水源来源,影响生物群落;第四影响大气的水分和温度状态,影响局部气候;第五河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灌溉、发电和水产事业等方面都为人类带来了重要财富。

理论分析:冲淤平衡原理

一、定义:冲淤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河段上游来沙量等于本河段水流挟沙力,下泄的沙量与进入河段的沙量基本保持相等的现象。

二、理解:时空尺度

根据定义, 冲淤平衡取决于两个变量,一是上游来沙量,二是河段的水流携沙力(河段泄沙量),冲淤平衡需求这两个变量基本相等。

河床的冲淤是由于上游来沙量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力不平衡而引起。当来沙量大于水流挟沙力,河床则发生淤积; 而来沙量小于水流挟沙力时,河床则被冲刷。

短时间尺度下,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冲淤不平衡才时常态。

当然,就较长时间内的平均情况来说,河床形态经过调整有可能与流域的来水来沙条件相适应,河段趋于相对的冲淤平衡状态。

三、思维导图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①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

②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下降;

③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你强我弱”,交替进行;流量大时(汛期),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

④河口区域:河流和潮汐(海浪)的共同影响,两个的强弱“此消彼长”:流水沉积+海浪侵蚀;流水侵蚀+海浪堆积。

同时会引起海岸线进退变化。( 流水沉积+海浪侵蚀;流水侵蚀+海浪堆积)

四、类型

(1)、纵向平衡:即来水含沙量与河段挟沙能力平衡。分为不冲不淤平衡以及冲淤平衡;主要研究的是河水深度的变化问题。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2)、断面平衡:断面平衡是指在对抗流水侧蚀与堆积过程中,由于河段情况特殊,断面形状并没有改变。主要研究是汛期河流水面宽度的扩张问题。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3)、平面平衡:主要指的是游荡型河流的稳定问题。其呈现的主要是辫状河道整段或局部无明显的摆动变化。

五、冲淤变化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人地和谐:案例

案例1 黄河

黄河每年都会有调水调沙,就是通过水库的大量泄水,以较大的流量集中下泄,形成人造洪峰,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能力。

冲淤泥沙,会减少河床淤积。

现阶段黄河下游的淤积主因是来沙量巨大,其淤升幅度受制于河口基准面,属于溯源淤积的性质,解决黄河下游淤积的关键是“抓两头”,即首先减少上游流域进入下游的沙量,特别是粗沙量,其次是减缓河口淤积延伸的速率。

拖淤、挖沙、放淤、调水调沙和借清刷浑等措施均具有局限性,在解决局部淤积问题和兴利方面有实用。

案例2 崇明岛

夏秋之际,长江洪水和风暴潮是决定崇明岛冲淤变化的两个因素。长江的洪水冲蚀着冲击岛,同时也有长江泥沙的淤积。风暴潮类似涨潮流,起着涨冲落淤的作用。

崇明岛的泥沙主要来自于长江,但黄河泥沙也会因为涨潮流的作用参与长江河口沙洲的建造过程。

崇明岛的冲淤趋势是南岸冲刷,北岸淤积。崇明岛岛南的长江口,南支流在地转偏向力右岸冲刷严重。在岛北,冲淤变化更加剧烈,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长江口北支流以涨潮流为主,加速淤积,北支接近消亡。

另外,涨、落潮流速减小也过加大冲淤变化的幅度。

案例3 海河河口修建拦潮闸

我国沿海中小入海河口大量修建拦潮闸,造成入海径流量明显减少以及潮波严重变形,使得闸下淤积问题在泥质河口十分突出,对河口地区的防洪安全和航运产生严重威胁。

如海河流域56个入海河口中,已建闸35个,其中有22个严重淤积。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流域水电站众多。 2003年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并开始蓄水; 2010年金沙江梯级电站陆续建成、运行。香溪河为长江一级支流,位于三峡库区,汇口距三峡坝址约 30 km。拦门沙坎是河口附近凸出于上下游河段河底连线之上的成型堆积体。深泓线即沿河流方向最大水深处的连线,沿此线的剖面为河流的纵剖面。图 1示意香溪河汇入长江分布,图 2示意香溪河河口段纵剖面冲淤变化情况。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 1)分析深泓线 PQ段弯曲的原因。

( 2)说明 2004~ 2017年香溪河河口段泥沙淤积的时空变化特点。

( 3)有人推断香溪河河口泥沙淤积量与长江干流来沙量呈正相关,指出其推断依据。

( 4)香溪河河口形成拦门沙坎的可能性较小,推测其原因。

参考答案:

( 1)该段河道弯曲,河流凹岸受流水侵蚀而水深较大,故深泓线向凹岸弯曲。

( 2)时间变化特点:淤积速度呈下降趋势; 2010年以后淤积明显减缓。空间变化特点:越往上游(随距河口里程越大),泥沙淤积厚度变化越小。

( 3) 2010年以后,长江上游多个水电站相继运行造成干流含沙量显著下降时,该河河口段的泥沙淤积也趋缓;三峡工程建成并蓄水后,干流水位升高,顶托作用强,干流泥沙更易倒灌进入支流;该河口河水汇入长江的朝向容易发生干流泥沙倒灌。

( 4)上游干流水电站拦截泥沙,三峡工程减淤调度等,使河流含沙量减小;流域植被条件不断改善。

高考回顾: 不同时空背景下的河流断面横向冲淤以及河流纵向冲淤平衡

1、曲流段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下图表示某河段在自然状态下河岸的变迁状况。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1、有关该河段河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时期河岸形成时间晚于乙河岸

B. ②处河岸为凹岸, ①③为凸岸

C. ②处河岸以侧蚀作用为主, ①③以堆积为主

D.河岸变迁主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答案:D

解析:该题思维方法是以河流一个断面为考查对象,它考虑的不是纵向冲淤平衡,而是断面横向冲淤平衡问题。对于该断面而言,上游来沙量以及 水流挟沙力 这两个变量中,上游来沙量是一致的。所以,它仅需要考虑的是凹凸岸流速差异引起的 水流挟沙力差异。在地形平坦的弯曲河道,由于流水下蚀作用不明显,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由于凹岸水流速度快,水流挟沙力强,泄沙量大,而凸岸水流速度慢, 水流挟沙力弱 ,泄沙量小,所以最终形成‘凹岸冲刷,凸岸淤积’的冲淤横向不平衡现象。所以,河道变迁与河流冲淤有关。

2、高山峡谷河段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我们常说,河流中上游落差大,水流急,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而河流中下游落差小,水流速度慢,外力作用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但, 这只是一种很笼统的说法, 地理事实是,同一河段,冲淤总在交替变化。我们来看2019届全国三卷的37题。

( 2019届全国三卷37题)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图7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6分)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8分)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8分)

答案:(1)答:(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

解析:该小题先考查了冲淤平衡的断面横向平衡问题。在地形平坦的弯曲河道,由于流水下蚀作用不明显,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由于凹岸水流速度快,凸岸水流速度慢,则会发生凹岸冲刷,凸岸淤积的冲淤不平衡现象。但是该河段由于地处山区,落差大,流水以下蚀为主,侧蚀作用不明显,同时由于岩石坚硬。所以河面宽度基本不变,保持河道断面平衡。如下图说,高山峡谷。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2)答: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解析:该小题开始考查河流纵向冲淤平衡问题。示意图呈现出来的是河床被冲刷,说明该时期上游来沙量小(融水补给不是雨水补给,坡面冲刷力量小,坡面水土流失少),而河段泄沙量较大(流量增加),携沙能力强。

(3)答: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解析:该小题 该小题考查的同样是河流纵向冲淤平衡问题。示意图呈现出来的河床被淤积,说明该时期上游来沙量大(雨水冲刷),而河段泄沙量较小(降雨过后,流量快速下降),携沙能力弱,河床被淤积。

3、游荡型河段(辫状河道)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2019届全国一卷9-10题)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C

解析:该组题目其实应该先做10题。第10题先考查了断面横向冲淤平衡。横向来看,平坦河段竟然没有发生侧蚀与淤积问题,那只能与两侧地貌与岩性有关,该题目思维与三卷37题(1)题一模一样。第9题其实考了辫状河道成因,考了纵向冲淤平衡问题。辫状河道成因大致是该河段河流纵比降大,上游坡度大,而该河段地形平坦且河床较浅;洪水季节,流水就会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泥沙,该河段流速减慢,泄沙量明显下降,泥沙沿深泓线堆积,形成水下浅滩;枯水季节,许多浅滩出露水面,成为沙岛,沙岛与沙岛之间是多股的河道,它们忽分忽合,交织如辫;洪水再来时,有些沙岛不被淹没,有些被淹没的可能被水流斜切而过,其上形成新的槽道。总之,沙与水互不相让地较量,丰水季节,水占上风,枯水季节,沙为主导。

4、河流交汇处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河流示意图。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1、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汇入处落差大

B.位于干流凹岸

C.冲刷作用强

D.支流流速慢

答案:D

解析:支流含沙量大,说明上游来沙量大。而如果该河段的泄沙量较少,支流汇入干流处应该发生淤积,从而形成三角洲。但地理事实是,该处没有形成三角洲,则说明该处来沙量还是小于水流挟沙力时,河床被冲刷。那么,为什么该处的水流挟沙力和泄沙量如此之大呢?落差大,水流急是有可能的;凹岸,流水速度快,冲刷作用强也是对的。支流速度慢,泥沙容易淤积,则是错的,不可能的。所以答案选了D。

( 2019届全国一卷11题)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 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流增大,流速加快

C. 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答案:C

解析:该题目思维与上题思维完全相反。上题是快速的干流水带走支流泥沙。这题是支流水与沙堵住了交汇处。导致顶托作用增强,流水不畅,干流水位上升,泥沙淤积。这犹如高速路上前方右侧有车辆汇入,车流量突然上升,车速减慢,发生堵车现象是一样的。改题目命题思维2020年备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

5、三角洲地区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某扇三角洲示意图。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1.如果图示扇三角洲前缘每年向水体方向推进0.5米,则说明

A.图示河流年输沙量稳定

B.图示河流含沙量稳定

C.图示水体水位上升

D.图示河流年输沙量稳定增加

答案:D

磨刀门水道是西江的主要八海水道,多年来受上游来水来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水沙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图1为磨刀门水道上游马口水文站1960-2007年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偏离平均值变化示意图。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9、 1994~2007年马口水文站

A.径流量持续增加

B.径流量持续减少

C.输沙量先增加后减小

D.输沙量呈波动性减小

10、造成1994--2007年马口水文站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上游

A.植被破坏

B.降水量减少

C.河道采砂

D. 蒸发量增加

11.1994-2003年水、沙的变化会导致磨刀门水道

A.河床变宽

B.河床变深

C.弯曲度增加

D.分叉增多

答案:D C B

解析:题组第一问先问泥沙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然后再问为什么变少了。最后才问河流冲淤问题。泥沙减少,河床被冲刷。

图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12、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13、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答案:D B

解析:题组第一问先让学生看清楚那段是冲刷那段是淤积。然后13题才开始设问92年-97年河床被冲刷的原因,所以答案最可能是上游来沙量少了。

14、读刚果盆地地形和水系图。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1)三角洲由泥沙淤积而成。但G河并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请分析原因。(6分)

答案:来沙量少: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 2分),水土流失较轻 ;( 2分)

G河在 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2分)

水流携沙力(河段泄沙量)大:入海口附近 ,河流落差大 ,流速大,泥沙不易沉积。 (2分 )

6。海岸线

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某中纬度海岸线历史变迁图。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2、图中靠近现代大河的地点最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图中A处的海岸线自15世纪至现代,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A.修建有护海大堤

B.大河河口不断摆动

C.红树林保护了海岸

D.海平面不断下降

答案:C A

解析:第2题先考查了河流带来大量泥沙而导致冲淤不平衡,然后第3题又反过来考查人类活动引起的冲淤平衡。

( 全国1卷高考题)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l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4.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5.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6.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答案:C B D

解析:第4题先考查了黄河改道后,河流来水来沙量减少的情况下,海岸线保持冲淤平衡。第5题开始考查冲淤不平衡。由于黄河又杀回来了从该处入海。黄河河流带来大量泥沙而导致冲淤不平衡,海岸线又开始往海洋推进。第6题同样考查冲淤不平衡,不过时间尺度比第5题大。第5题考查了一条河岸线的冲淤变化,第6题考查了三条海岸线的冲淤变化。

江苏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海岸线上少有城市分布,即使是一些临近海洋的城市,也大都距离海岸线几十千米远。江苏省沿海缺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港,而河流运输则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下图示意江苏省海岸线及交通、城市分布。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7. 江苏南部海岸线与北部相比位置更偏东,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洋流搬运

B.河流沉积

C.地球自转

D.海浪侵蚀

8. 造成江苏省海岸线少有城市分布合理原因是

A.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需要

B. 盐碱地不利城市建设

C. 缺少海堤,海水倒灌严重

D. 河流强大的造陆能力

答案:B D

解析:第8题考查了黄河改道后,夺淮入海导致冲淤不平衡问题。如下图所示: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熟能生巧

1. 河段的冲淤量是输入沙量和输出沙量的差值。黄河干流内蒙古段按水文站可划分为三段:石一巴河段、巴一三河段、三一头河段,该河段冲刷的临界水沙条件大致在洪水期平均流量>2000m³/s,含沙量<10kg/m³。河道的冲淤调整主要发生在汛期,1987年以来,上述河段汛期水沙量占全年比例均大量减少。左图为黄河干流内蒙古段示意图,右图黄河干流内蒙古各河段多年平均冲淤量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1)推断黄河干流内蒙古段冲淤量达到最大的年份大致是( )

A. 1979年

B. 1989年

C. 1999年

D. 2009年

(2)1973年-2017年黄河干流内蒙古段( )

A. 石一巴河段冲淤状况与水沙量关联明显

B. 巴一三河段先冲刷后淤积

C. 三一头河段冲淤变化与汛期流量正相关

D. 全河段先冲后淤最后平衡

(3)影响石巴河段冲淤状况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河道采沙增加

B. 河段落差较大

C. 水利枢纽建设

D. 河流补给减少

【答案】 1. D 2. D 3. C

【解析】

(1)河段的冲淤量是输入沙量和输出沙量的差值。通过计算可知,2010-2017年为0左右,说明冲於达到平衡,故黄河干流内蒙古段冲於量达到最大的年份大致是2009年。

故本题选D。

(2)该河段冲刷的临界水沙条件大致在洪水期平均流量>2000m³/s,含沙量<10kg/m³,从图中可以看出,1973-2007年河流干流内蒙古段石一巴河段冲淤明显,说明其与水沙量关联小,A错误;巴一三河段先冲刷后淤积再冲刷,B错误;三一头河段冲於明显小于全河段冲於量,说明与汛期流量不呈正相关,C错误;全河段先冲后淤最后平衡,D正确。

故本题选D。

(3)石巴河段冲淤量为正值,说明淤积严重,河道采沙增加、河段落差较大、河流补给减少淤积量都应减少,ABD错误;水利枢纽建设使水流速度减慢,淤积量增加,C正确。

故本题选C。

2. 深圳河发源于牛尾岭,在深圳湾入海,是深圳和香港的界河,其干流中下游地势低平,因河底低于海平面导致潮流可上溯,排水不畅易引发洪涝,研完发现河道淤积是洪涝灾害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深圳河河道的冲淤变化受潮流涨落和径流变化的共同影响。2018年12月深圳市对部分河通进行了清淤。2019年12月研究人员发现河道回淤明显。图一为深圳河中下游干流及主要支流示意图,图二为回淤期间三类沙源对总淤积量的贡献率统计图。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1)指出2019年深圳河回淤期间淤积沙主要来源的变化。

(2)深圳河汛期中下游淤积量大,分析其原因。

(3)清淤后枯水期潮流的涨落加剧了河道淤积,请说明其过程。

(4)结合材料信息,说明深圳市为防治深圳河洪涝灾害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1)2~6月前以潮流来沙为主,6~11月主要以上游地表来沙为主。

(2)汛期(以上游地表来沙为主),上游降水多且强度大,雨水和地表径流侵蚀能力强,导致河流含沙量高;河流流量大,对泥沙搬运能力强;深圳河中下游地势低平,流速慢,且受潮流顶托,导致大量泥沙淤积在河道。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3)清淤后河床降低,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涨潮时,潮流从海洋带来更多泥沙,上溯到河流中下游;退潮时,潮流流速减慢,利于泥沙在河道中淤积。

(4)上游地区加强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减少水土流失;中下游河道定期清淤;修整河道,加高堤坝;下游河口修建拦沙坝,减少潮流来沙;利用下游湿地,建设滞洪区;设立专门机构,进行港深协调,共同防治洪灾。

【解析】

本题考查了洪灾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问题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1)该小题属于描述类试题,结合图二信息进行概括既可作答,6月以前潮流输沙为主,6月之后以上游地表来沙为主。

(2)读图可知,深圳河汛期6-11月以上游地表来沙为主,此时段上游降水多且多暴雨,降雨和地表径流的侵蚀能力强,河流含沙量大;此时河流流量大,对泥沙的搬运能力强;中下游地势低平,水流缓慢,再加上潮水的顶托作用,泥沙大量沉积,导致河道淤积。

(3)由材料可知,深圳河下游地势低平,且河底低于海平面导致潮流可上溯,清淤后河床降低,且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涨潮时潮流从海洋可带来更多泥沙,上溯到河流中下游地区;落潮时潮流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导致河道淤积。

(4)深圳市防治深圳河洪涝灾害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以上各题分析,工程措施:上游地区加强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减少水土流失;修建水库,调蓄汛期河流水量;中下游河道定期清淤,疏浚河道;加固大堤;利用下游湿地建设分洪蓄洪区;河口处修建拦沙坝,减少潮流来沙。非工程措施:加强洪灾的预警;提高居民的防洪意识;加强港深合作,共同防治洪灾。

黄河临河段地处河套平原,河床宽浅,河道横向变化幅度大。河流左、右两岸的侵蚀和淤积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河道宽度的变化。下图示意“1988~2014年黄河临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据此完成1~3题。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1.该河段河道明显变宽的年份是(  )

A.1989年 B.1991年

C.2000年 D.2013年

2.2006~2007年期间,该河段(  )

A.流速增快

B.输沙量增大

C.结冰期延长

D.径流量变小

3.2001年后,该河段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小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流域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B.上游流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C.上游水库对河流的调节作用增强

D.宁夏平原灌溉引黄河水增多

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的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在出山口处形成扇形堆积体——冲积扇。冲积扇在平面上呈扇形,可分为扇顶、扇中、扇缘三部分,扇顶伸向谷口,在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下面左图为“干旱地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右图为“湿润地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4.干旱地区冲积扇形态较湿润地区冲积扇形态显著的原因是(  )

A.干旱地区冲积扇面积大

B.干旱地区河流落差小

C.湿润地区地形起伏大

D.湿润地区流水作用强

5.干旱地区的聚落适宜布局在(  )

A.冲积扇扇缘

B.冲积扇扇中

C.冲积扇扇顶

D.山谷中

拦门沙是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的。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据此回答6~8题。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6.与甲相比,乙时期河口区(  )

A.径流量大,来沙量多

B.河流的堆积作用强

C.海水侵蚀作用强

D.盐度低,水位高

7.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  )

A.外坡受侵蚀

B.高度降低

C.向外海推移

D.体积增大

8.对河口拦门沙进行整治,产生的影响是(  )

A.利于海水自净

B.增强航行安全

C.阻碍鱼类洄游

D.不利泄沙排洪

为了解决黄河洪涝问题,国家在黄河与渭河交汇处潼关下游规划建设三门峡水电站。1960年9月三门峡水电站建成蓄水之后,原本潼关以上的渭河下游是冲淤平衡河段,就逐渐转变为淤积河道。下图示意1910~2010年渭河下游自然裁弯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9. 渭河下游由冲淤平衡河段转变为淤积河道的主要原因是( )

A. 河床岩石坚硬,不易侵蚀

B. 流域降水增多,下泄受阻

C. 流域植被破坏,泥沙增加

D. 水库水位抬升,落差减小

10. 修建三门峡水库后,渭河下游裁弯取直( )

A. 弯道数量增加,裁弯速度减慢

B. 弯道数量增加,裁弯速度加快

C. 弯道数量减少,裁弯速度加快

D. 弯道数量减少,裁弯速度减慢

11. 渭河下游最容易产生自然裁弯的月份是( )

A. 2月

B. 5月

C. 7月

D. 11月

【答案】1.B 2.D 3.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1991年左岸与右岸均为正值,说明河流两岸均受侵蚀作用,河道变宽,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2006~2007年期间,该河段左岸侵蚀减弱,右岸淤积增强,说明外力以淤积作用为主,径流量变小,D对;流速增快,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强,应以侵蚀作用为主,A、B错;结冰期长短与气温变化有关,与淤积和侵蚀关系不大,C错。第3题,读图可知,2001年后,该河段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小,是河流流量的年际变化变小所致,极有可能与上游地区修建水库或者植被恢复有关,故选C。

【答案】4.D 5.A

解析 第4题,干旱地区冲积扇形态明显,主要原因是冲积扇形成后受到的流水作用弱,沉积物主要留在了河流出山口,而不会被流水搬运更远。而湿润地区河流流量更大,流水搬运能力更强,所以湿润地区的冲积扇形态不显著。故选D。第5题,根据流水机械沉积分异规律可知,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因此冲积扇扇缘的土壤颗粒小。冲积扇的出山口(扇顶)地势高,地下水会向扇缘部分流动,导致扇缘地下水较充足,因此,在干旱区,土壤条件和水源条件较好的冲积扇扇缘有利于形成绿洲,聚落多分布于此。故选 A。

【答案】6.C 7.A 8.B

解析 第6题,甲时期的沙坎位置更偏向外海说明河流径流作用更强,内侧粗泥沙为陆地径流流水侵蚀形成,外侧细泥沙为沉积形成,故沙坎向外海移动。而乙时期,沙坎离海岸更近,且外侧为粗泥沙,表明径流作用小于海水作用,证明河流流量减少,因此河流的堆积作用弱,带来泥沙减少,A、B错误;海流增强,海水的侵蚀作用较强,C正确;河口受海水影响更明显,盐度上升,D错误。第7题,从图中可读出,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向内陆推移,高度升高,外坡由细泥沙变为粗泥沙,说明海水作用强,外坡受侵蚀,体积减小,A正确。第8题,整治拦门沙能够增强航行安全。故选B。

【答案】9. D 10. B 11. C

【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水库建成前,渭河下游冲淤平衡,水库建成后,河段转变为淤积河道,其原因主要是水库水位抬升,落差减小,河流冲淤能力减弱,泥沙淤积严重,D正确。河床岩石与淤积无关,A错误。降水增多,流量加大,冲淤能力强,B错误。流域植被没有发生破坏,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由图可知,水库建成后,弯道增多,但裁弯取直的速度加快,所用时间缩短(线段的长度对比可以得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由图可知,自然裁弯月份主要发生在7月,7月流域降水量大,河流容易形成洪峰,容易出现决堤,产生裁弯取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PART01

珠江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01

概况

概况

表现

源头

为南盘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云南省东北部乌蒙山区

干流流

经省区

滇、黔、桂、粤4个省(区)

长度

全长2197千米,中国第三长河

流域面积

45万平方千米

水系

西江、东江、北江三大江,西江为珠江的主流

流量

珠江年径流量3300多亿立方米,居全国江河水系的第2位

汛期

4-9月,汛期长

含沙量

入海

八个入海口注入南海

02

开发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1)水电开发

西江上游红水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蕴藏丰富且集中。西江上游红水河段实行梯级水力资源开发,建设大型水电枢纽, 已建成的有岩滩、百龙滩、大化、恶滩、天生桥等水电站。形成了“西电东送”的南通道。

(2)航运

珠江流域有通航河道1088条,通航里程计14156km,其中主要航道79条,通航里程7154km。通航1000t级船舶的航道长757km,通航300~500t级航道948km,通航100~300t级航道1546km。广州至黄浦通航3000~5000t级海轮,黄浦至珠江出海航道通航10000~25000t级远洋轮船。

(3)灌溉供水

沿线有大量的耕地和城市,需要大量的水源。

PART02

淮河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01

概况

概况

表现

源头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

干流流

经省区

河南、安徽、江苏三省

长度

全长2197千米,中国第三长河

流域面积

30万余平方千米。

水系

北岸支流多而长,流经黄淮平原;南岸支流少而短,流经山地、丘陵。支流几乎都与干流垂直,形似梳子,故称其为梳状水系

流量

622亿立方米,中国第五

汛期

6~9月

含沙量

入海

绝大部分经洪泽湖入苏北灌溉总渠在江苏滨海黄海,一部分经高邮湖入长江

02

洪涝灾害频发

据历史文献统计,公元前252年一公元1948年的2200年中,淮河流域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27次。1194年黄河夺淮初期的12、13世纪每百年平均水灾35次,18世纪每百年水灾74次,16世纪至新中国初期的450年中,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94次,水灾日趋频繁。

(1)原因

①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季较长且多暴雨,异常年份,降水持续时间长。

②支流较多,雨季时,干支流同时涨水。

③历史上黄河夺淮,河床淤积,缺少直接的天然入海河道,泄洪能力弱。

1546年后,人为地把黄河引入泗水南流,和淮河一起入海而言。由于黄强淮弱,淮河下游积沙渐高,形成地上河。淮河不再成为一条畅通的水道,而在淮河较低地方,即在淮泗汇口以上的洪泽湖区,首先积水成一湖泊,把宋代以前各小湖连起来,成为洪泽湖。

④地势较为低平,河水流速较慢,排水不畅。

⑤中上游植被的大量破坏,导致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河床抬高。

(2)措施

①上游植树造林种草,增强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

②上游修建大库等水利工程,调节洪峰。

淮河流域已建成水库5674座, 总库容272亿m³,其中大型水库36座,控制面积3.45万平方公里,防洪库容为55. 6亿m ³;大型水库166座,总库容47. 8亿m ³。

③下游等地修建防护堤,疏浚河道。

④退田还湖,加强湖泊涵养水源能力。

⑤截弯取直。

⑥挖掘入海新通道,增强泄洪能力。

03

旱灾频发

从1400~1900年的500年中,流域内发生较大旱灾280次。

(1)原因

①自然原因:春季锋面雨带没有到达,往往形成“春旱”;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伏旱”严重;有些年份,当夏季风过强时,锋面雨带迅速北移,淮河流域降水稀少。

②人为原因:淮河流域垦殖指数高,农田面积大,农业用水量大;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差。

(2)措施

流域内恢复植被,涵养水源;修建水库,调节水量的季节变化;节约用水等。

PART03

京杭运河

【新微专题】河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赶紧收藏!地理视角看冲淤平衡原理、附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简介

01

概况

起止点

北京到杭州

长度

1800千米

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京、津、冀、鲁、苏、浙

沟通水系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地位

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02

航运量

山东济宁以北淤塞,以南仍然航运价值高。浙江、江苏境内的运河段,仍是重要的运输线,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

03

开通意义

①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

②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

③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

④方便南粮北运。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