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符救赵后,信陵君最后是什么结局
公元前257年,信陵君盗取虎符,假传魏王口谕,杀了大将晋鄙,夺取十万军权,直奔邯郸而去。击退秦军之后,信陵君将军队指派回了魏国,而自己却留在赵国整整十年。
信陵君名叫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魏安釐王的弟弟,因封地在信陵,所以被世人称为信陵君。他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虽说是并称,但是世人皆以信陵君为四公子之首。因为他礼贤下士,招揽贤能是为国为民,而非沽名钓誉。他一生最为世人所称道的是他窃符救赵一事。
公元前260年,秦国发兵围困赵国邯郸,企图攻灭赵国。赵国的平原君写信向信陵君求援。可是,魏王迫于秦国的威胁,不愿发兵救赵。
无奈之下,信陵君使计从魏王手中盗取了虎符,带着八万将士直奔邯郸,击退了秦军。信陵君有情有义,舍身救赵的举动让世人赞叹,太史公司马迁更是称他为胸中得意人。
那么,信陵君到底是怎么盗取虎符的?他为何又要在斩杀大将晋鄙?他窃取虎符后的下场如何?
这一切,还要从信陵君门客三千开始说起。
01
门客三千
公元前277年,魏昭王逝世,其子魏圉承袭王位,史称魏安釐王。此时,魏国早已不复昔日中原霸主的威名,反而是西陲的秦国如虎狼一般,隐隐有吞并中原之势。
魏安釐王的弟弟信陵君眼见魏国衰落,不复往日的强盛,日夜忧心。为了能让魏国再图霸业,他广开门路,广纳贤良,致使门下食客三千,达到了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的鼎盛。
一次,信陵君听说魏国的东门有个守门人名叫侯赢,是一位隐士,博闻强识,颇具谋略。虽已年近古稀,可生性高傲,一般人都不放在眼里。
信陵君对侯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带着丰厚的礼物前去拜访。谁知,侯赢见到信陵君之后,直接拒绝了信陵君的厚礼,直言不会因位卑家贫而受礼,也不会追求功名利禄。
侯赢的一番抢白直接让信陵君说不出来话来,侯赢见状便直接将信陵君赶了出去。可是,被扫地的信陵君不仅没有恼怒,反而对侯赢更加地敬重了。
没过多久,信陵君在家大摆宴席,宴请座下门客,这一次,他还亲自驾车去请侯赢。侯赢见状也不推辞,大摇大摆地坐上了信陵君的车架,招摇过市,很是威风。
当两人回到府上时,宾客见侯赢衣着普通,便开始接头接耳地议论侯赢,直言他目中无人,不敬信陵君。可是侯赢根本不理会这些闲言碎语,泰然自若地坐下,自斟自饮了起来。
酒酣耳热之际,信陵君提着酒杯,起身向侯赢敬酒。此时的侯赢再也坐不住了,忙起身对着信陵君就行了一个大礼。信陵君见侯赢态度突变,顿时酒都醒了,惊讶地看着侯赢。
侯赢见信陵君疑惑,解释道:“谢过公子,我不过是一个守门人,还劳烦公子亲自驾车来接,我受之有愧,我之所以招摇过市,便是想让众人都知道,公子是一位礼贤下士的贤能。公子对我礼遇有加,我愿入公子门下,必尽心竭力辅佐公子。”
侯赢的一番话让信陵君感动不已,当即将侯赢奉为上宾。
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国再次发兵赵国,五大夫王陵率二十万大军围困邯郸城。平原君赵胜为解邯郸之位,写信给信陵君,想要与魏国结成合纵联盟,共同抗秦。
魏安釐王当即派大将晋鄙率十万魏军火速赶往邯郸救援。秦昭襄王得知这一消息后,威胁魏王,若是魏国执意相助赵国,灭赵之后,下一个目标便是魏国。
魏安釐王生性懦弱,不愿意与秦国为敌,随即下令命晋鄙停止前进,将大军驻扎的邺城,静观其变。信陵君得知魏王临阵反悔,数次进宫劝说魏王,可都无功而返。
而另一边,平原君赵胜见魏国大军迟迟没有动作,便知晓魏王背信,不想趟这趟浑水,于是,他便派遣使者前去游说信陵君,更是对着信陵君冷嘲热讽。
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平原君这一招可是将道德绑架玩明白了。他深知信陵君仁义,便打起了感情牌,将自己的夫人,信陵君的姐姐拿出来说事。你看不上我赵胜可以,难道也不可怜可怜你的姐姐吗?
信陵君被说得哑口无言,羞得面红耳赤,心下愧疚不已。于是,他又连夜进宫劝说魏王,可是魏王仍旧态度坚决,让信陵君也不要再多管闲事。
可是,信陵君不愿看自己的姐姐蒙难,更不愿魏国失信于天下,他更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魏国与赵国相邻,赵国被灭,下一个肯定是魏国。所以,赵国是一定要救的。
思量再三后,没有兵权的信陵君决定带着座下的门客前往邯郸支援。在路过侯赢家门口的时候,魏无忌向侯赢道别,将自己的打算合盘托出,可是侯赢却态度冷淡,也不相送。
从侯赢家里出来后,信陵君十分郁闷,他对侯赢礼遇有加,可是侯赢为何如此冷漠。他心下憋闷,于是调转马头,想要去找侯赢问个清楚。
侯赢见信陵君回来,朗声说道:“我就知道公子一定会回来找我的。”
信陵君闻言,十分惊诧,侯赢便继续解释道:“公子没有兵权,只身前往邯郸,无异于将肉扔给猛虎,又有何用呢?公子这样做,还要我们这些门客做什么?我知道公子对我礼遇有加,我如此对待公子,公子定会回来找我。”
信陵君听完侯赢的一番话,向侯赢拜了拜,说道:“请先生教我!”
侯赢将旁人支开后说道:“老夫有两策可供公子选择。其一、杀魏王夺王位收兵权,如此便可支援赵国。其二、带着晋鄙的二十万大军与秦军决一雌雄。”
魏无忌听罢,直言道:“弑君夺位,如此无情无义之举,我不屑为之。可若选其二策,我没有兵权,如何能调动晋鄙的二十万大军。”
侯赢高深莫测地说道:“若是公子能取得虎符呢?”
侯赢见信陵君不解,于是解释道:“我听说公子曾有恩于魏王的宠妾如姬,公子若想取得虎符,非如姬莫属。”
原来,如姬是魏安釐王的宠妾。之前,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她向魏王求助,希望可以将凶手绳之以法。可是过了许久,如姬也未等到魏王将她的杀父仇人抓到,于是整日以泪洗面。
信陵君知道此事后,派出手下的门客为她寻找凶手的下落。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一个门客得知了凶手的下落,于是告知了信陵君,信陵君当即派人将他杀死,还将首级交给了如姬。
如姬感谢信陵君仗义出手,为她报了杀父之仇,便想要以命相报。可是,信陵君帮助如姬是出于仁义,没想过要回报,而且在他看来,这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然而,细细想来,这其中却有不平凡之处。魏安釐王找寻多日无果的人,信陵君却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可见,他座下门客遍布各地,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情报网。
信陵君御人有道,门客三千为他效命,他卓越的政治能力让魏王忌惮不已。
一日,信陵君与魏安釐王在魏王宫内下棋,只听有侍卫来报,边境点燃了狼烟,赵国发兵进犯,已经进入了边境。魏王当即扔下了手中的棋子,准备召集大臣商量对策。
可信陵君却手执棋子,镇定自若地劝说道:“王兄莫急,这是赵王在打猎。”
不久之后,斥候来报,和信陵君说得并无差别,魏王大惊失色,问信陵君是如何得知的,信陵君便将自己有门客潜伏在赵王身边的事情说了出来。
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复博如故。……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因此,魏安釐王对信陵君有所顾忌,从不让他参加国政,也从不将兵权交到他手里。没有兵权,信陵君盘算了一番,便只能求如姬为她盗取兵符。
02
窃符救赵
这日,信陵君来到如姬的寝宫,将自己打算盗取虎符的计划全盘托出。如姬听闻信陵君的来意,本是不愿的,她作为魏王的宠姬,深知盗取虎符的后果。
信陵君无法,只得耐心劝说道:“夫人可知献公借虞国之路,攻伐虢国一事,虢国亡后,虞国紧跟着被灭了。如今赵国和魏国也是一样,若赵国忙了,其后就是魏国。”
信陵君的一番话说得如姬心中大动,她也知道晋献公伐虢国的旧事,更是清楚赵国与魏国唇齿相依的关系,沉思片刻后,他答应了信陵君的请求。
入夜之后,魏王宫灯火通明,魏安釐王召来歌舞乐姬,准备好好放松一下。如姬随侍在旁,给魏王倒了一杯又一杯的酒。
直到深夜,魏王醉死过去,如姬便将他扶回了寝宫,安顿好魏王后,如姬便在寝宫中四处翻找,屋内所有的物品都被她细细地翻找了一遍,可是仍然没有虎符的踪影。
看着眼前已经沉沉睡去的魏王,如姬灵光一现。她慢慢靠近魏王,在他身上开始翻找起来,最终在他衣袖的口袋中找到了虎符,随即命人将虎符送给了信陵君。
信陵君拿到虎符后,召侯赢前来商议对策。他本打算带着虎符直奔魏赵边境,夺取军权。可侯赢认为,自古临阵换将都需要接替文书,仅靠一半虎符,晋鄙未必会相信。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侯赢向信陵君举荐了一人。此人名叫朱亥,曾经是一位屠夫,力大无比。侯赢要信陵君带上此人,若是晋鄙不从,便让朱亥杀了他夺取军权。
可是,信陵君顾念晋鄙年迈,且功勋卓著,不忍痛下杀手。侯赢见信陵君犹豫,便劝说道:“一人死而数百万人活,晋鄙将军死得其所,公子切莫妇人之仁。”
信陵君听罢,只得答应侯赢,到时候见机行事。待一切装备妥当后,信陵君带着朱亥连夜出了城门,快马加鞭赶往赵魏边境,当信陵君达到军营后,侯赢便向北面自裁以谢罪。
关于侯赢自刎的原因,世人有很多猜测。有人说,他是怕魏安釐王秋后算账,不如自行了断;也有人说侯赢注重气节,杀身成仁,是为了报信陵君的知遇之恩。
信陵君日夜兼程赶到军营后,便向大将晋鄙亮出了虎符,让晋鄙即刻交出兵权。可是晋鄙却不为所动,让信陵君拿出交接的文书或者是魏王的密令。
信陵君见晋鄙态度强硬,不免有些恼怒,厉声道:“晋鄙,你是不相信本公子的虎符吗?”
晋鄙也不甘示弱,盯着信陵君说道:“公子,如今我有十万铁甲吞并于此,这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任,如今你单骑前来,想要兵权,是何道理?”
信陵君被晋鄙说得哑口无言,他知道,此时不得不动手了。他朝着朱亥示意,只见朱亥一个箭步冲向箭步,手中挥舞着四十斤鉄椎,一击之下,椎杀晋鄙。
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
信陵君对晋鄙是十分敬重的,晋鄙久经沙场,为魏国立下过汗马功劳。可是,事与愿违,在晋鄙的步步紧逼之下,信陵君为情势所迫,只得命令朱亥痛下杀手。
晋鄙之死成了信陵君一生都无法逃开的指摘。有人说,晋鄙征战沙场一辈子,忠心耿耿,不应该落此下场;也有人说,信陵君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救魏赵两百万百姓。
但是,当时的信陵君没有时间想这么多,晋鄙死后,他立刻接管了兵权,随后开始点兵。他深知,此去救赵凶多吉少,于是下令。
命父子同在军营者,父归;兄弟同在军营者,兄归;有伤残者不留;独子无兄弟者不留;其余精兵勇将肃装整备,奔赴邯郸。
据《史记》记载:
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灭国之祸就此化解。
可是信陵君深知自己盗取虎符,擅杀大将的行为肯定会触怒魏安釐王,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将魏军指派回国后,自己便滞留在了赵国。
信陵君在赵国一待就是十年。好在,赵国百姓感念信陵君的仁义,对他礼遇有加,极为尊重,信陵君在赵国的日子过得也算畅快。
公元前247年,秦国将军蒙骜率军攻打魏国,魏安釐王终日惶惶不安,于是派遣使者将信陵君请回魏国,并将他任命为上将军,带兵迎战秦军。
据《资治通鉴》记载:
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
之后,信陵君派遣使者出使各诸侯国,结成抗秦联盟。随后,信陵君率领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地区迎战秦军,秦军溃败,秦将蒙骜败走。
信陵君又乘胜出击,追击秦军直到函谷关,将秦军压在函谷关内,不敢再出。一时间,信陵君的威名震动天下。
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
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秦国大败后心有不甘,于是反间计收买了晋鄙的门客,让他在魏安釐王面前诬陷信陵君想要夺权。利令智昏的魏安釐王居然相信了,立刻剥夺了信陵君的兵权。
信陵君见魏安釐王不再信任自己,再也无图强魏国之心,从此声色犬马,不问世事,于公元前243年,在大梁郁郁而终。
03
最后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魏公子列传》中,对信陵君农膜冲裁,大加赞赏,评价其:
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
信陵君舍身忘死,为图强魏国尽心竭力;他礼贤下士,谦逊待人,对自己的门客都礼遇有加;他大义凛然,重信守诺,为救赵国窃取虎符。
窃符救赵的成功虽然不完全取决于信陵君,但是他有宏博的大局观和令人折服的大义,他是一个坦荡荡的君子,确实担得起战国四公子之首。
信陵君门下食客三千,侯赢是守门人,朱亥是个屠夫,毛公是赌徒,薛公是酒鬼。曾经平原君赵胜说他交往之人皆是三教九流,无知妄为。
可信陵君却说,与人交往难道不应该看他的学识和贤德吗?赵公子原来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这样的人不值得交往。
信陵君从不在乎名利,他在乎的是国家,是百姓,是大义,所以,他可以无所顾忌地盗取虎符,所以他能率千军万马抗击秦军。
信陵君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为国为民,无所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