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易应期尺创始人张永红整理预测的原理
中天易应期尺创始人张永红整理预测的原理
人们大概总结出若干个预测的基本原理:
1、惯性原理,指事物存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相继延续的逻辑进程。“惯性”是指延续性,惯性越大,意味着过去,现在对未来的影响就越大,那么对未来的确定性程度就越强。所以知道某事物的过去、现在的形态和规律,就近似地认识了它的未来最有可能的形式和规律。
2、相关原理,是指在多因素有机构成的系统中,诸多因素间存在着相关性。其中因果相关性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只要知道过去和现在的原因就可以推测出未来的结果。当然结果的正确程度取决于相关性程度的大小。
3、类推原理,是指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发展变化虽然在时序上有差别,但在发展形式上有相似之处,据此相似就有可能把先发展的事物过程类推到后发展的事物上去。
4、概率推断原理是指对随机过程产生的预测对象的预测目标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概率大小的估计。概率推断一般分为三步进行:首先假定预测对象发展的时间序列是由某个随机过程产生的;然后用实际统计序列去建立该随机过程的模型;最后用模型求解未来的最佳预测值。概率预测要给出预测结果和该结果出现的概率。
预测是一种认识活动,包含诸多的哲学问题,如事物发展规律性问题、随机性和约束性的矛盾问题、预测对象结构稳定性问题、预测的可检验性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涉及到预测的理论基础和预测采用的技术路线。
首先承认客观规律是事物预测的前提,世界上一切事物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正因为其有客观规律性,才是预测理论根据。
其次,随机性和约束性的矛盾,获取被预测对象的各种数据包括信息资料,从中发现其规律性是预测的实质。但鉴于事物是变化的,获取的数据、信息既可能是随机性的,也可能约束性的。随机性是指事物发展中表现出的动变不居性,以偶然性来表现:约束性指相对不变性以必然性来表现。随机性与约束性都为事物本身固有的。因此只有从随机性和约束性的统一中,找出了事物变化固有的、必然的、稳定的因素(即事物的内在规律),预测才有可能。需要指出的是:现代科学的不完全决定论与完全决定论的观点相佐,随机性给偶然性和必然性以同等的地位,一且因随机性导致预测对象变化的分岔,那么以必然性的稳定性的因素为依据的预测将会失效或失败,在这里,客观规律是存在的,却很难为人所认识与驾驭。
再次,预测系统的结构稳定性问题。系统具有稳定的结构,是对系统进行预测的必要前提。但理论告诉人们,系统结构的有序和无序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因此,预测科学不仅需要研究历史过程的规律,而且要研究可能出现的转折点(即上下分支演化的关节点),把预测控制在尽可以能小的区域内,这是因为,根据概率推断原理,预测区间与预测精度成反比,与预测正确率成正比。所以预测的技巧主要是处理预测的区间和预测的转折点,以取得最佳的预测效果。
预测可检验性问题。一是预测结果可以检验,这就要求预测结果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二是现测方法可以检验,这就要求科学预测与幻想相区别。幻想虽有预测作用,但不能属于科学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