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飞:嫦娥铜镜
作者:孙庆飞
嫦娥奔月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事,最早见于《淮南子·览冥训》的记载。仪征出土嫦娥铜镜是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七日,当时化纤开发公司经理许复超打电话给我,说化纤的仓库工地可能出现了文物,要我去看一下,我立马去找许复超,许又介绍化纤负责工地负责人吴用武带我到了现场,一看墓已挖毁,四周全是汉代破碎釉陶片,也有部分漆器,我将漆奁盖拼起一看,我说里面有一面铜镜,必须交出来,大概12公分左右直径,一时施工人员七嘴八舌说没有拿,一位领头的工人说是二七公司三处的负责人拿去了,并对现场工人说他肯定上交。我请这位工人去找他,吴用武说此人如果不上交,就请化纤公安处将他抓起来。地点是化纤2号,3号仓库路的南边,老胥浦先进大队陈营组。
这位领头工人很快从二七公司五处负责人手中拿回这面铜镜交给我,我一看吃惊的很,背面居然有人物造型,带回专门研究再说。就同吴用武向在场的施工人员宣传了国家文物保护法,如果遇见古墓不要乱挖,应主动上报,由文物工作者来处理,如果挖到东西,一定要上缴,否则后果自负。我们离了现场,也说明此事处理结束了。
回来后,我对此镜进行认真研究,直径是11.5厘米,全部是线描表现内容,为嫦娥博局镜,博为六博游戏、流行战国到西汉晚或东汉初期,以后消失,为浮雕镜所代替。其镜背的下面装饰右为嫦娥对镜梳妆,左为玉兔捣药,上面为吴刚穿一披风在砍桂树,桂树随风摇摇,砍了又合,其镜的左右两边纹饰是四神图案,右边为朱雀、青龙,左边为玄武、白虎,钮坐为方形,四周有四枚柿蒂纹,钮为扁圆形,中间有穿,在《仪征馆藏铜镜》一书将此镜定名为“西王母博局镜”是错误的,谁见过西王母身边有玉兔捣药、吴刚砍桂树的画面?此镜为西汉中期,应当与成书《淮南子》同一时间,可见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当时流传面就很广。
二〇〇四年四月八日,由化纤的吴用武带我在二七公司施工五处征集到的,我也做了认真的研究,镜面含锡量比较高,发现者以为金的,结果将镜面磨成白色,镜背的纹饰比较复杂,下部左面是嫦娥在对镜梳妆,右面是玉兔捣药,上部是一羽人在砍树,人在右边,左边是桂树。镜背的左右是两只同方飞行的朱雀,还有两朱雀立在原地不动,它简化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故事内容是嫦娥与后羿相恋,后羿从西王母处得了灵药,可以成仙,嫦娥偷吃了这灵药,奔向月宫,而后羿却留在人间,这左右两边的内容正是隐喻了嫦娥与后羿的故事,这面铜镜的直径为8.1厘米,在《仪征馆藏铜镜》一书中仍将它定为“西王母博局镜”,这是不了解历史,尤其是不了解上古神话故事造成的,这是历史研究中的笑话,必须改正与终止,这也是我为仪征收集的最后一面铜镜,实际这时已强迫我退下来几个月了,后来仪征就再也没有重要文物出土。
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文化的了解,才能谈文化自信。嫦娥与月亮是一种文化反映,嫦娥原名桓娥或姮娥,因避汉文帝刘桓改名为嫦娥。简称是月亮文化,它含有嫦娥奔月的因素,因而流传下来,成为中秋佳节。有貂蝉拜月,崔莺莺敬月,红楼梦中的赏月场景描写,晚唐诗人李商隐《嫦娥》诗中云,“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意思是说,嫦娥偷吃了灵药,飞向月亮,面对澄澄碧海,广阔青天,多么孤单、寂寞,只有口口口反其意而用之,写出了“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以革命的浪漫情怀、乐观主义精神写出了天上人间同慰柳直荀、杨开慧烈士,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所以天上人间共同欢庆。
传统农历8月15日这一天,是嫦娥奔月的日子,所以年轻的姑娘要梳妆,以便敬月、拜月、赏月,希望自己能像嫦娥一样美丽、善良,这也是中秋节的一段佳话,做月饼、敬月亮就是中秋节的重要内容,盼团圆,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求之一,难道嫦娥不盼与后羿相聚吗?天上人间两分隔,嫦娥只好住在月宫中。今天我们的卫星已上月亮,航天舱巡游太空,但是文化不能丢,只有文化的传承才能发展科技。我们要响应口口口的号召,坚持四个自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发展现代科技。
孙庆飞著
2022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