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美剧里的连环杀手都是疯子吗
约翰·道格拉斯。
约翰·道格拉斯(John E. Douglas),在美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名人,如果要在这位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探员的名字前加什么抬头,那肯定是“神探”“当代福尔摩斯”之类的词汇。相信我,他真的比李昌钰博士有名多了。
道格拉斯是FBI里首批侧写员(criminal profilers)之一,他出版了十几本有关犯罪心理学的书,几乎每一本都是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书籍。
正如中国的影视工作者不断把包公、狄仁杰、宋慈等人的探案故事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这位1945年出生的“神探”,也为好莱坞的编剧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小说《沉默的羔羊》开篇就在讲克劳福德。
在汤姆斯·哈里斯所著“汉尼拔”系列小说里,FBI行为科学部特工杰克·克劳福德的人物原型便是道格拉斯。在1986年的电影《孽欲杀人夜》里丹尼斯·法里纳饰演克劳福德、斯科特·格林在1991年上映的《沉默的羔羊》里诠释了这一角色,此外还有2002年的电影《红龙》中哈威·凯特尔也演了一回克劳福德。2013年至2015年三季电视剧《汉尼拔》里,劳伦斯·费舍伯恩也饰演了同一角色。
丹尼斯·法里纳(左上)、斯科特·格林(右上)、哈威·凯特尔(左下)和劳伦斯·费舍伯恩(右下)均饰演过克劳福德。
电视剧《汉尼拔》中还有另外一个角色也同样基于道格拉斯的事迹改编,按照该剧主创布莱恩·富勒的说法,第一季中休·丹希饰演的FBI特工威尔·格雷汉姆的部分人物线源自道格拉斯。
长寿美剧《犯罪心理》中的两个重要角色——FBI侧写员杰森·季德恩与戴维·罗斯,他们的原型都是道格拉斯。
《心灵猎人》第一季海报。
这样一位传奇性的FBI特工,他的个人经历也同样引起美国公众的兴趣。根据他的工作经历改编的电视剧《心灵猎人》(Mindhunter)第一季全10集已经在网飞平台(Netflix)一次性上线。实际上,该剧剧本最早投给的是HBO。显然后者错失了一个大蛋糕,该剧自10月13日上线以来,收获剧评界和普通观众的一致好评。而就在今年4月,该剧上线前半年,它已经获得网飞的第二季预定协议。
好莱坞名导大卫·芬奇是《心灵猎人》制片人之一,图为他在该剧拍摄现场。
观看《心理猎人》是需要一些心理建设的,因为它用冷酷、平静的镜头语言揭露了人性的阴暗面。看的时候,始终有一个疑问萦绕我的心头,到底该剧中哪些是真实发生的,哪些则是艺术加工过的。
让我尽量以不剧透的方式把事情说清楚。不过在我看来,剧中许多真实发生的案件,可能有许多人早已知晓,因为这些都是美国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大案,在探索频道之类的大案回顾里,观众们可能多多少少看过有关这些案件的纪录片。至于虚构部分,也多半是道格拉斯经手案件的重组。
所以为什么美国观众对该剧反响不错,可能大部分原因在于该剧会让观众感叹,“喔,我知道那件案子。”而这样的共鸣,在美国之外或许就减弱了许多。不过人性是相通的,美国之外的观众同样也会震惊——那些连环杀人犯还是个人吗?
简单说,之所以道格拉斯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名人,是因为他在美国开创性地做了一件事,与那些臭名昭著的罪犯坐下来面对面访谈,试图了解这些人的作案动机、作案前后心理变化、作案触发点是什么,以及最为关键的,如何将这些访谈建立科学模型,用于今后的刑侦工作同时预防犯罪。
《犯罪分类手册》第一版封面,该版为口袋书,方便执法人员携带。
事实上,道格拉斯可能一开始并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社会名流,他与FBI同事们合作出版的第一本书,名叫《犯罪分类手册》(Crime Classification Manual),这本书的主要用途是帮助联邦调查局探员与全美各大警局警员更好地开展刑侦工作。这本手册至今仍然是美国执法机构培训职员的必读书籍,迄今已经更新了三个版本。
但道格拉斯的名头还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变得家喻户晓,令他名声鹊起的原因之一是他在破获“1979年至1981年亚特兰大连环杀人案”中作用,他运用心理分析的方式成功锁定凶手,使他成为媒体的宠儿。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美国公众对于犯罪心理学知之甚少,道格拉斯的探案方式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与灵媒别无二致。
汤姆斯·哈里斯的《红龙》《沉默的羔羊》等书相继出版并成为畅销书,以及根据它们改编的电影在美国票房大卖,也令道格拉斯出了大名。尽管有关哈里斯与道格拉斯之间友谊的报道不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哈里斯在成为作家前,是一位罪案条线记者,因此他清楚知道FBI行为分析部门的作用,以及他不断地在媒体上提到道格拉斯就是那个克劳福德。
在《心灵猎人》上线之际,1995年出版的《心理神探》再次出版。这是2017年版封面,该书已写明网飞平台即将播放由此书改编的电视剧。
1995年道格拉斯与马克·奥尔夏克合著的《心理神探:美国联邦调查局写犯罪破案揭秘》(Mindhunter: Inside the FBI's Elite Serial Crime Unit),最终奠定了他“当代福尔摩斯”的地位。《心理猎人》主创团队说,他们就是根据该书改编的,但电视剧与原著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
有一件十分吊诡的事面对面美剧,把道格拉斯称为“神探”似乎不是太妥当,当然他的确运用心理分析,侧写出了一些大案中犯罪嫌疑人可能的性别、年龄、种族等信息。但他的主要成就在于回顾已经发生的案件。除了《心理神探》外,他的另一本代表作《与性有关的凶杀案:模式与动机》(Sexual Homicide: Patterns and Motives)面对面美剧,也是他前往各地监狱与罪犯进行访谈的成果。换言之,案子到他手上,案子早已告破了。
那么为何道格拉斯的江湖地位如此之高?
还是前文所述,开创性地将犯罪心理学引入刑侦领域。这就相当于近年来DNA等刑侦生化科技的不断发展,让执法人员在物证收集方面获得长足进步。道格拉斯的行为分析能够帮助缩小侦查范围。
在《心灵猎人》的开头,美国各地警员都在困惑一件事,那些令人作呕的犯罪为何发生,罪犯的动机是什么?难道仅仅用一句“他们是疯子”就能解释清楚了吗?
霍尔顿(右)与比尔。霍尔顿手上展示的图片,就是当年“高跟鞋杀人犯”对受害人拍摄的照片中的一张。
剧中,由乔纳森·格罗夫饰演的霍尔顿·福德,显然便是脱胎于道格拉斯的角色,希望通过回访罪犯的方式,探寻这些人的作案心理。但他一开始遭遇了许多挫折,最主要的阻力来自官僚的联邦调查局内部。在FBI上层领导看来,该局探员的主要职责是破案,而不是与已经结案的罪犯进行访谈,因为这可能引发媒体及公众的质疑——为什么还要跟这些罪恶滔天的罪犯对话,难道是要给他们减刑吗。
一开始霍尔顿想要访谈的对象是曼森,就是那个把名导波兰斯基的妻子连捅16刀的“曼森家族”头目,但监狱方面无法放行。于是他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另一个1970年代的连环杀人犯艾德,此人也是个令人胆寒的杀人魔头,他杀了包括自己母亲在内的多位女性,并且令人发指地是切下被害者的头颅并进行猥亵。
连环杀人犯艾德(左)向霍尔顿展示,为何他要从左耳根到右耳根切下被害人头颅,因为英文里开怀大笑“ear to ear”是真的。这句台词让霍尔顿意识到艾德没有普通人的负罪感。
霍尔顿就是从艾德开始,确立了行为分析的一些初步模型与理论。令我震惊的是,饰演艾德的克莱门·布里顿与原型太像了。
艾德原型。剧中那些饰演连环杀人犯的演员都可谓是“神还原”。
总之,霍尔顿在艾德上的研究,得到了其同事比尔·腾齐(原型为FBI探员罗伯特·莱斯勒)的认同,两人开始通力合作,前往各大监狱与一系列罪犯如“高跟鞋杀人犯”杰瑞·布鲁多斯、残杀芝加哥八名女生的理查德·斯派克等人进行访谈(请注意,剧中这些罪犯的犯罪经历是真实发生过的)。
霍尔顿和比尔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心理学家温蒂(原型为安娜·沃尔伯特·博格斯博士)也参与到这项访谈研究工作中来。
但很快,霍尔顿就与同侪产生了分歧,他认为研究成果可以立刻运用到实践中去(剧中他帮助多地警方破案,这些案件情节与真实案件有出入)。但温蒂等人认为,首先是要出研究成果,因为一旦这项研究被外界所知,可能会带来无尽的麻烦,至少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让还没有接受访谈的罪犯了解事情,可能会“污染样本”。
心理学家温蒂逐渐与霍尔顿产生工作分歧。
观看《心灵猎人》,观众们很容易认同霍尔顿的视角,因为最近几十年犯罪心理学在社会层面的评价,很容易让公众反推出霍尔顿当时所作所为是正确的观点。但设身处地地为剧中其他角色所想,也同样可以发现,他们当时的担忧并没有错。
举个例子,前几年李玫瑾教授因为“激情犯罪”之类的评论,在网络上引来极大的争议,但她的用词并没有逾越犯罪心理学的表述,这就是一个基本的术语。可见公众情绪与学术研究之间有时误会很深。如果你看了《心灵猎人》,也许就会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