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的“贱三爷”,被误解了!
我们住在蔡甸
嘴上也天天几乎提起蔡甸
但如果让你盯着“ 蔡甸 ”这两个字看个半分钟
你会想到什么
是从“蔡”字入手
还是从“甸”字去分析
蔡甸为什么叫蔡甸
你是否也有这种疑问?
蔡甸区原名汉阳县,南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始出现“蔡店”二字, 相传最早有姓蔡的在这里开店经商,故而得名。直至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蔡店”始称“蔡甸”。 至于“甸”,古代郭(城)外称郊,郊外称甸,意思是蔡甸是武汉的郊外之区。
好吧,以后再有人说蔡甸是乡里,自己再也不生闷气了。郊外就郊外,要知道因为蔡甸是汉水进入汉口的门户,所以一直就有“小汉口”之誉。
在搜寻蔡甸的历史中,偶然间我看到了关于“贱三爷”的故事,令我好奇的是 “贱三爷”的原型和现在的用法相去甚远。
贱三爷原名叫健三,是汉阳县(今武汉市蔡甸区)人,没有固定职业,干过百行百业,他斗地主豪绅、流氓地痞从不手软,帮助穷苦人从不吝啬,宁可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资助受苦难的人。他到处行侠仗义,为民除害,在民间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故事与传说。
关于“贱三爷”的故事
有一天,健三自己拉着犁在自家的地里来回跑。财主刘善人想雇佣他,表面上是看家护院,实则是当帮凶欺诈百姓。财主找到他说:“啧啧!绳子勒进肉里,天上太阳晒,地下水汽蒸,黑汗水流的,晓得几苦哟!干脆到我家里帮我吧,有你吃,有你喝。看,这是定钱。”
“这就这么一点点呀!”健三嘿嘿一笑,指着脚说:“我拉一天犁,可以耕这么大一块地,秋天就收这么在一块地的谷,你能用元宝把这么大一块地铺满吗?”
“么唦?”刘善人吓得舌头伸出来一大截,半天缩不回去。
“还是把你的几个臭元宝拿回去吧,用盐腌起来,莫长了蛆累!”
刘善人气得直跳脚,恨恨地说:“健三哪,健三!你真是生得贱哪!”
健三大笑道:“哈哈!我就是贱三爷嘛!”
(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以前的“贱三爷”爱憎分明、英勇无畏、聪明能干,而现在的“贱三爷”更多是一种骂名,形容人“生得贱”。小编在疑惑苦恼的同时,也感到十分遗憾。只怪自己的力量太小,想要改变几代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谈何容易!
在我继续搜集资料时,却发现了这样一位“匠人”。82岁的沈远义,是“贱三爷”故事代表性的传承人。从小,他就总听到“你是汉阳来的‘贱三爷’吧?”这样的骂声,这让真正了解“ 贱三爷”的身世并把他作为榜样的沈远义疑惑不解,也正是这些经历,为他以后不遗余力地为“贱三爷”正名埋下了伏笔!
1984年,他写出论文《关于贱三爷和他的故事》;1993年,收集了249篇故事的《贱三爷》单行本出版;2008年,他整理编著的《贱三爷故事集》出版发行。近年,他还将“贱三爷”故事改编成楚剧、大鼓、小品等戏曲形式,至今已写出戏曲节目剧本20余个,排演9个节目,演出20多场次。
看到这儿,我“坐不住”了,沈远义老先生的事迹给了我力量,以后再有身边人错误地用“贱三爷”去说别人的不好,我一定会去讲真正的“贱三爷”是怎样一个令人崇拜的榜样,因为我们不能辜负这一段历史佳话。
这本是属于蔡甸的历史文化,是属于蔡甸人的文化自信。我们应该去做好文化传承,去守护 我国第一个由城镇劳动人民创造的机智人物形象,而不是放任歪曲的历史在我们这一代被继续放大,这既是对健三的亵渎,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我也联想到,与其听到他人说家乡的不好而生闷气,或者认为那些人就是无理取闹,别和他一般见识, 不如我们蔡甸人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小处着手。
垃圾不乱扔,宁可自己多走几步路,也不要让垃圾“露宿街头”;面对陌生人的求助,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公交司机为乘客耐心地解答疑问;多带外地朋友来蔡甸吃吃牛骨头,喝喝藕汤……
这样别人提起蔡甸时,他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肯定是:蔡甸的街道好干净;蔡甸的美食好丰富;蔡甸人民好热情!
有关蔡甸的历史、文化,你有哪些特别想和大家分享的,欢迎在留言喔!
? 主编/ 久不厌
部分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程道兴
法律顾问:湖北人言律师事务所丨 杨云鹏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