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公屋缓解社会矛盾,抢人才着眼未来发展,李家超描绘香港施政蓝图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9日发表任内第一份《施政报告》,房屋、人才、教育和抗疫等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

住房是重中之重

自回归以来,香港历任行政长官每年的《施政报告》从封面颜色、主题、字数,都可看到施政重点。过去几任特首中,梁振英钟情橙色,林郑月娥喜爱天蓝色,李家超的首份报告则选用绿色为封面,代表和谐与希望。

19日,李家超全面讲述其施政理念、愿景及各项措施。他提到,香港面临百年未见的大变局,包括通胀高企、加息潮、货币紧缩政策、贸易争端和地缘局势紧张等问题,削弱环球经济增长动力,影响香港经济复苏速度。但他同时表示,香港自身优势强,在“一国两制”下机遇处处,极具中西文化荟萃的吸引力。

住房一直是历任特首在《施政报告》中重点阐述的问题。李家超说,解决“住”的问题是本届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目标是在‘住’的问题上让市民看到希望,上楼早一些,住房大一些”。为此,《施政报告》提出兴建3万个简约公屋,使未来5年公营房屋总建屋量较上一个5年期大幅增加约五成等。在土地供应方面,从下个财政年度起分批推出三块土地,将军澳地区预计可提供5万个房屋单位,最早2030年入伙。

交通与住房密切相关,《施政报告》建议兴建3条主要干道和3条策略铁路。中原地产亚太区副主席兼住宅部总裁陈永杰表示,这份报告“治标”和“治本”方案并行,“治标”为楼市减辣,宽减买家印花税措施;“治本”方案则是一系列优化造地程序及多项大型基建,稳定香港长远房屋供应。他说,两方案并行,为楼市带来正面信息。

“青年是香港的未来”

香港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也是内地对接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施政报告》表示,“必须更积极和进取地抢企业、抢人才”。具体而言,特区政府将成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人才服务窗口”等部门,并成立“共同投资基金”以引进和投资落户香港的企业,同时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以及优化现有多项计划。

其中“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备受关注,计划为期两年,符合资格人才包括过去一年年薪达到250万港元或以上人士,以及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5年内累积3年或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士。这两类人可获发为期两年的通行证赴港发展,不设人数限额。同时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为期两年;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将逗留期限从一年延长到两年,方便他们留港/来港工作。

为更好地留住人才,符合资格的外来人才如果今后在港置业,《施政报告》还为定居香港的外来人才扣除一部分住宅税。与此同时,《施政报告》还提到为青年提供比市价更便宜的青年宿舍。

李家超提到,青年是香港的未来,“青年兴,则香港兴”。为培养爱国爱港、有国际视野的年轻一代,《施政报告》提出,推动学校在课堂内外推行国民教育,本学年起推行的措施包括在小学及初中课程中增加国史、国家地理等学习元素;结合教育局公布的“国民教育活动规划年历”,推出“心系家国”联校活动系列,纪念国家重要事件的日子。他同时强调,教师肩负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及国民身份认同的重任,须具备专业能力和秉持专业操守。为此,教育局会从入职、操守及培训等多方面加强教师管理,包括本学年起公营学校新聘常额教师必须通过基本法测试,下学年起扩大到所有直接资助计划学校及参加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幼儿园。未来,政府会增加教师到内地考察的机会,亲身体验国家发展。

强化公务员管理

在这份《施政报告》中,李家超对特区政府公务员团队的管理有了新的方针。他提出了设立上百项绩效考核(KPI),未来还将在立法会进一步修正。《施政报告》同时提出设立“行政长官表扬榜”奖励计划,由明年起定期公开表扬优秀并具示范作用的团队或人员,表现欠佳的公务员经督导和辅助后若仍无改善,应及时终止聘用。李家超同时提出更新《公务员守则》,包括具备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意识,履行“爱国者治港”原则等。

此外,抗疫话题在《施政报告》中也着墨甚多,包括五大原则即“不躺平,控制确诊数字,确保医疗体系的负荷力”“减重症,减死亡”“保护高风险人士,包括一老一幼及长期病患者”“以科学精准方法识别不同风险级别人士,分级管控”以及“平衡疫情风险与经济需要”,并且“循序渐进恢复跨境往来”。李家超强调,“抗疫不走回头路”,在条件许可下,特区政府会按部就班优化各项措施,包括社交距离措施。而联通内地和外地同样重要,第一个目标是在香港做“逆向隔离”,即“前置检疫”,做到符合内地“7+3”的防疫标准,确保疫情不会倒灌内地。

结合“远虑”与“近忧”

李家超读出一系列施政重点后,再次强调香港作为外向型经济,必须向世界“说好香港故事”。19日,香港中联办发言人表示,李家超发表的《施政报告》是香港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新阶段,新一届特区政府推出的首份系统性施政纲领,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称,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这份《施政报告》是香港发展新阶段和国家发展新征程历史性交汇的生动反映,昭示着香港必将在与国家的共奋进中实现更大更好的发展。

全国港澳研究会香港特邀会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理事朱家健19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施政报告》为香港的土地房屋、人才培训、基建、创科发展、医疗服务等做了中长期规划,甚具远见,刻画了香港的蓝图和前景。他表示,李家超将设立并引导“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并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些措施都对香港在与内地和境外合作中的形象起到正面作用;“特首政策组”则有助提升日后施政和倡议能力,为日后政策的实践奠定基石。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教联会副主席邓飞1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董建华时期的《施政报告》包含了很多长远、宏观的规划,林郑月娥的规划中则更关注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这份《施政报告》可以看出,里面既有长远规划,也有短期需要解决的,把‘远虑’和‘近忧’都包含在内,这一点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邓飞提到,关于未来实施政策的困难与挑战有两点,一是宏大的《施政报告》需要大量公共财政投入,需要进行调节;二是作为中国的国际化窗口,香港也要应对现在一些国际关系上的挑战。邓飞表示,再好的政策规划,还要靠高效施政和公务员团队来执行落实,这份《施政报告》在阐述各项公共政策之前,先讲解了如何提升特区政府的治理水平,“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星岛日报》19日称,“李家超第一击,全面振经济”,社会大众对新一份《施政报告》寄予厚望,尤其在土地房屋方面。还有评论表示,二十大将为香港由治及兴再添新动力,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