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翻云覆雨”?
“翻云覆雨”常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语出唐代杜甫《贫交行》诗。
唐玄宗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杜甫西入长安应试求官不中,随即困居长安十年之久,直到四十四岁那年才勉强得到了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的小官。 在京都流落的贫困生活,更使他体会到当时官场中的尔虞我诈、为人轻薄。
史书记载春秋管仲和鲍叔牙两位贫穷时,就已相知相交、相互体贴,忠实相助。后来,鲍叔牙做了齐国国君齐桓公的大夫,极力推荐管仲做相国,两人共同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想想古人,再看看当时那些不讲信义的人的嘴脸,杜甫愤然地写了《贫交行》这首诗。全诗四句:
翻手作云复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后来,这首诗的第一句被引申简化为“翻云覆雨”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不讲信义,耍手腕,反复无常。例如:你不合打凤牢龙,翻云覆雨,陷人坑阱(元•乔孟符《扬州梦》)。
翻云覆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被误用作表示有气势。
如:“巨额买进, 天价卖出,这种翻云覆雨的大手笔体现出一个有实力、有气魄的投资家的远见卓识和经营魄力。” “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形成了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这些地方都是将“翻云覆雨”误作褒义了。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