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自杀方式的心理象征意义
不同自杀方式的心理象征意义
自杀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也是一个心理从业者必须理解的一个话题,对一个人的自杀幻想的理解,是对一个人深层次的理解,对于解决对方的心理问题,或是消除对方自杀冲动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自杀是一种主动性的行为,不是遭遇的生活意外,“生命只有一次”,我相信没有人可以轻率的做出这个决定,而自杀方式的选择,不可能因为是刚好身边有绳子就选择上吊,刚好在高楼就选择跳楼,自杀方式的抉择是潜意识的抉择,是个人内心冲突延伸到现实世界的展现。
01跳 楼先从最常见的自杀方式跳楼开始吧,对于高楼大夏林立的今天,跳楼不得不说一个方便实施的自杀方式,在跳河、上吊、割腕等众多不同自杀方式中,跳楼自杀的比例居然高达40%,是各类自杀方式中人数最多的一种方式。在每个人身边也不乏经常都会听闻某某小区又有人跳楼了,为什么跳楼的人会如此之多?
从心理层面怎么来解读这个问题,跳楼从表面现象来讲,最大的特点就是楼顶与地面的落差比较大,从高处坠落。 这种高与低,象征着人生阶层的高低,身处高位,是一种对成功人士的形容词。而从高处落到低处,就像是人生境遇从天庭的神仙被贬落凡间,落差太大。
从心理感受来讲就是,我本来觉得我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世界在我的想象中应该是什么样子,而我经历与社会接触,发现生活不是我想的那个样子,这个世界也不是我想的那种世界,落差太大,我接受不了,所以选择了跳楼。
所以选择这种方式结束生命的人,第一种通常很多都是本身世界观、价值观正在经历巨变的的未成年人,所以青少年人群是跳楼自杀的高发人群,因为在学校、在刚刚接触社会时发现世界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家里与社会现实差距太大,第二种就是幻想与真实落差太大的人,比如那种投入身家性命去炒股的人,炒股输了钱输完了甚至还欠下巨债,理想中该暴富,结果却成为暴负的中年人,就像以前的有个搞笑段子,股灾之后天台爆满,亏得少的人都没资格上天台。
(传说中股灾之后的天台,没有亏到1000万的没有资格往上面站)这是一个集体想象出来的一个搞笑段子,也是内心冲突的一个处理办法,既能表达、宣泄那份难受的心情,又能自我调侃安慰自身,是集体的一个心理防护术。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人们集体都觉得炒股破产之后,想不开的人会通过跳楼的方式自杀。所以,在自杀方式的选择上,意识逻辑的思考是其次,更多的是潜意识的选择导致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就会去选择相应的自杀方式。
跳楼……落差越大,跳的越高。
02上 吊在对第一个跳楼的分析之中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说明如何现实和心理的关系,在后面更多的自杀方式的象征性分析中,将会更直接的进行分析。
上吊简直就是中国宫廷剧的御用死法,赐你三尺白绫,嫔妃自懂。这种属于谋杀而非自杀,但深宫幽怨,那些贵妃丽人们的自杀方式还是多以上吊为主。上吊自杀其实勒住的是脖子、咽喉。喉咙的作用是什么,是发声,是表达,一个被勒住咽喉的人是无法诉说,无法表达的。特别是在深宫幽怨,在皇宫里面身边的人很有可能是其他人的耳目,不知道可不可以信任,乱说话等于是找死,根本没有地方和办法可以向外界倾诉和表达自己的心声,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就像被绳子死死勒住了脖子——无法言语。
而且大部分上吊的人因为勒住喉结以下的位置自缢,所以造成死后舌头会吐露出来,所以影视作品中的吊死鬼的舌头都是长长的,人们一般形容八卦的女人的叫做长舌妇,长舌也是一种倾述欲望的表达。
其实如果有人想上吊自杀,能和他多沟通,让他多表达,倾听的一方能够充分的理解对方,那么这种上吊自杀的冲动自然就会打消。03卧 轨卧轨自杀真的很惨烈,剧烈冲击之下的粉身碎骨。有碎尸万段之感,想想那种画面,都让人感觉有些瑟瑟发抖,都不明白是什么事情给了那些人如此的勇气。
卧轨自杀在中国其实是相对少见的,知道的就一个近代诗人海子,但在日本却是很疯狂,甚至有动车自杀圣地“新小岩车站”,那是日本东京都与成田机场之间的车站,时速180KM/h,仅仅这条线路2011-2018年这8年间出现47起卧轨自杀事故,根据一些网络上不可靠的日本卧轨自杀统计数据,平均每年日本大概有200-300人卧轨自杀,这卧轨自杀怕是居世界首位了。
其实跳轨或卧轨在心理分析上区别不大,从卧轨变成跳轨的原因可能是现在现代对轨道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和严谨。
而心理方面:(当时有位日本的心理学家对“新小岩车站”自杀事件解释背后原因为:自杀者们“想让人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还是有存在感的”)
而我个人觉得他的说法不充分。火车最大的特点:“既定的轨道”
“既定的轨道”=既定的命运
我们总是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道不同不相为谋”,道路象征着人生的路途,是我们要往前走的路和经历的人生,而既定的轨道就像无法抵抗的人生命运,无法改变,无法扭转。
海子自杀可能原因是因为恋人嫁给了别人,注定不能在一起。
而日本人广泛的卧轨自杀,不得不提一下日本的社会背景,日本经济遇到瓶颈,阶层固化,社会高层、中高层经常都是世袭罔替,年轻人的机会越来越少,看不到希望,就只能降低自己的欲望,形成了“低欲望社会”:不婚、不生、不买房。这是日本的真实现状。
在这里,也有人也提出疑问,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是很压抑和低调的,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为什么会选择卧轨自杀,给社会造成这么大的麻烦,毕竟卧轨后交通停摆,耽误很多人的正常社会工作生活。
其实就是因为阶层固化,普通人的生活一眼看得到头,辛辛苦苦上班打工,买个小房子,结婚,养育孩子,还要谨小慎微不敢辞职地工作,可能因为害怕房贷断供。
不想当士兵的将军不是好士兵,不想过上好生活的人不是正常人。哪个不期望发家致富过上优渥轻松的生活。看到自己既定的命运,无法挣脱命运的枷锁,同时也不想下一代也陷入这样的怪圈。
卧轨自杀是对自己既定命运的不满的控诉,是对社会愤怒的呐喊。所以卧轨自杀在日本成为一种现象一点都不奇怪。
其他的卧轨自杀影视作品和真实案例。还记得看过一部韩国影片,女主因为从小受到虐待,长大后因这些经历不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这个时候她选择卧轨自杀。因为小时候受到虐待的经历是她的命运,既定的轨迹,作为一个小孩是没有办法反抗和改变的。
还有日本的一个真实案例,受到性侵的未成年女孩卧轨自杀。这些都是被动的接受自己不想要的人生,所以才会在结束自己生命时选择卧轨自杀。04吞 枪吞枪自杀无疑也是一种非常具有冲击性的自杀方式,经典影视形象中黑帮老大就会吞枪自杀,现实文坛巨豪海明威也是吞枪自杀。
枪是现代最具有代表的攻击性武器,在佛洛依德的理论中也象征着男性的生殖器,在吞枪自杀的行为中更多的象征着男性的权利欲和掌控欲,毕竟在一群普通人里面突然有一个人有了枪,那么这个人就会有凌驾他人的权利和对现在状态的掌控感。
吞枪自杀的黑帮老大
在黑帮斗争中失败的黑帮老大,你作为导演你觉得安排他吞枪自杀合适还是含冤上吊合适,如果我是编剧肯定让这个黑帮老大吞枪自杀,这样更符合一个强权男性自我了结的气质。
在两个帮派男性的雄性竞争中,失败的一方代表着地盘被侵吞,权利被侵占,对现实的失去掌控。所以用枪自杀是代表着自杀一方对权力和掌控欲的终结。
枪对着嘴巴,多多少少有点性的意味,在两性关系中代表着男性占有欲、攻击性的表达,也是男性阳刚之气的象征,也代表着黑帮斗争中失败的黑帮老大在精神上被对方的强奸了一样,自己的地盘、权利被对方侵犯。
对着嘴巴开枪,嘴巴也是人进食的器官,食物通过嘴巴进入胃,最后消化吸收成自己的一部分,对着嘴巴开枪也意味着对嘴巴的破坏,拒绝进食,拒绝失去男性的权利和掌控。海明威与吞枪自杀
作为写出《老人与海》——“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在62岁的时候吞枪自杀,这无疑造成了人们的疑惑,一个硬汉、一个文豪有着崇高精神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自杀。
海明威晚年受着病疼折磨,他的吞枪自杀,并不是说老年后的懦弱或是想不开,而是因为他的晚年多病,一个顶级文豪对自身失去自我掌控感,对自己如此狼狈苟活、苟延残喘的不接纳。是一种对自身失去掌控感的拒绝。
枪代表着他性格的铁汉和刚强,吞枪自杀代表着对失去男性刚强这个事情本身的拒绝,就像老人与海,“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对海明威个人来说并不是懦弱自杀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对失去男性刚强气质的一种拒绝,毕竟他也是人,不知道晚年的病疼下还能保持自身男性的刚强。
还记得一个电影片段,一个上厕所的病患摔倒在厕所,痛苦的并不是病疼与摔倒,痛苦的是摔倒的时候裤子没有提上来,在应急救援人员面前不能保持身而为人的一种礼仪,失去了对文明的庄重和敬畏,这种活着对一个有英雄般自豪感的人来说,比死了还要痛苦。05割 腕
割腕也是一种在影视作品中常见的自杀方式。
割是一种割裂的意思,在古代通常用割袍断义来形容两个人的绝交。而割腕割的是在腕部,虽然是割在腕部但更多的是在强调手与身体的分离,而手代表的是攻击,可以这样来理解,古时候行走江湖的陌生人相见常常使用抱拳礼,因为抱拳礼可以向对方展示自己手上并没有武器,发出自己是安全的信号。
就像现代警察叫疑犯举起双手一样,因为现代枪械很小需要举起双手展现手掌,而古代因为刀剑较长,只需要抱拳表示手中没有武器就是一个很友善的信号。
而抱拳礼也有讲究,左“吉”右“凶。”究其原因,左“吉”是左手包住右手,因为右手是惯用手,可以发动攻击行为,而左手包住右手则是对攻击的抑制,一旦左手包住右手,右手则不方便发力 ,右手的攻击性得到抑制,大家可以试试,左手包住右手后就不是那么方便发力。
而右手包住左手的抱拳礼被认为是“凶礼”,表示不尊重对方,虽然有中国文化传统中有《老子》“吉事尚左,凶事尚右”的教诲,但究其心理,右手包住左手抱拳礼的凶礼,其实可能是对右手仍有隐藏凶器的担忧,同时又方便发力攻击的隐患,所以这种抱拳礼对陌生人并不友好。
小结一下,其实手在本能感受里面是非常具备攻击性的,而割腕其实代表的是有非常强的攻击欲,但是又攻击不能的一种心理表达,这种攻击不能可能是现实原因,也可能是自己内心跨不过那道坎去攻击自己想攻击的那个人。
案列1,一个影视作品里面,一个角色做小三怀孕后,被原配夫人强行打胎,然后出轨男也和这个做小三的女人断绝来往,最后小三女割腕自杀。
分析:恋人关系被强行割裂,而因为对出轨男的爱无法对其进行攻击。
案列2,现实案例,一个14岁女孩因为早恋被父母严重管控,父母坚决不允许其早恋,女孩割腕自杀,最后抢救成功。
分析:恋人关系被强行割裂,又无法对父母进行攻击。
案列3,现实案例,一个74岁老人一生清白,他儿子债台高筑犯法抢劫最后被抓,村里人都知道了,又觉得儿子要坐15年牢,自己活不到见到儿子出来的那天,割腕自杀,最后抢救了回来。
分析:父子关系的割裂,又无法对自己的儿子进行攻击。
案例远远不止以上这些,同时这不能代表全部,但割腕自杀的行为,一般都伴有关系主动、被动的割裂,同时感觉自己被攻击、又无法攻击伤害自己的那个人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割腕自杀。
06服毒&服安眠药
服毒的话,感觉和服安眠药不一样,其实严格认真分析,夸张一点,服用任何一种毒品,其实背后代表的意义都会略有不同。在这里只简单的分为服毒及服安眠药。
先说服安眠药,安眠药因为其容易得到,还没有什么疼痛,按理说应该是自杀者的首选(这里说的是大众的印象,不少文章科普服用安眠药也是很痛苦的),但是前面就已经说了,决定自杀方式的不是死的舒不舒服,而是这个方式符不符合内心的冲突,符合潜意识的冲动。在自杀案例的统计中,其实跳楼、上吊的数量位居首位,而服毒、服安眠药的比例相对较少。
服安眠药,软弱无力是一个代表性的特征,代表着服用安眠药的人的性格的软弱无力,不能奋起反抗,这种人的性格大多比较孤僻,不善交流,容易产生逃避心理,如果说其他自杀方式是带有情绪的宣泄和自我的表达,那么服用安眠药是一种逃避的方式,无力承担,也不愿承担的表达。
服毒和服安眠药的不一样。服毒是身体进入了有毒的异物,从象征上来讲是自身边界被外界打破,有异物侵犯了自己,而自己又没有能力排出去。
简单来说就是,这类人自我意志不坚定,容易被别人影响,再遇到别人评价或是别人不良的对待的时候,没办法自我调解或靠自己站起来。就像有不好的事件进入自己人生,而自己又没有办法改变,就像一个常用语“遇见这个事,我就像吃了一颗苍蝇屎那么恶心。”
这背后是一种愤怒,但是无法有具体的对象,或者这种愤怒不适合发作。变成了有点“怨”的感觉。
“怨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形容,有愤怒,但是又压抑了攻击性,没有达到直接攻击表达的地步。这是愤怒压抑后的转变,这种压抑、转变是因为没有办法,因为对丈夫、儿子、父母等直接表达愤怒是不合适的,只有这种幽怨才是合适的表达方式。
所以有两个特点,一是不方便发作,二是对象模糊或者关系太过于亲近需要压抑。服毒里面现在最多的是农村吃农药自杀,虽然按照外在客观现实来分析,城市楼高且多,自杀方便跳楼,农村种地农药家家户户都有,农药方便自杀,虽然有一定这方面的原因,但我还是认为心理的原因占了大部分因素。
农村和城市有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城市里你可能在一个小区住了10年你都不知道你的邻居姓什么,而农村是熟人社会,一个村里每家每户什么情况大家都熟悉的很。在熟人社会里,被别人指指点点、闲言闲语是非常难受的,是一个强行被侵犯,强行让人吃苍蝇屎的社会。
所以在查找服农药自杀的案例之中,就很容易发现在乡村服农药自杀的人,都会有一些事情被周边人指指点点,像是一种毒药吃进身体里,我虽然想逃避,但是逃无可逃的意味在里面。
除此之外,还有古代存在吞金自杀一说。《红楼梦》里面的尤二姐是吞金自杀,虽然外在形式上是吞金,但其实内核还是和服毒自杀是一个意思,都是异物进入身体,边界不清造成的问题。
在尤二姐的人物形象上也是如此,缺乏判断力,懦弱,虽然自己想过生好生活,但是前后两个男人嫌弃,被大夫人迫害,胎儿被打掉等等,有外界的原因,也有自己的问题。
最后形成一种毒——怨,吞金自杀。这和那种喝农药自杀的本质是相同的。
07 头撞柱撞墙在古代不少大臣为证明自己的赤血丹心,不惜在殿堂上以头撞柱自杀,这种自杀也是非常具有典型的意义的,殿堂上代表的是正式的场合,头脑代表的是思维、想法,而血染墙柱代表的留下痕迹,多多少少有点像以前的旅游景点的“小明,到此一游”一样,血溅墙柱就是我用生命留下的痕迹。
总结一下,在殿堂上皇帝并没有采取大臣的意见,或是对大臣不信任,那么大臣的血溅墙柱青史留痕证明自己的意见和忠心,这种死法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证明欲望的死法。你们现在可以不理解我不相信我,但是我相信终会有后来者会理解我,相信我。08套塑料袋窒息套塑料袋窒息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但有两次不经意映入了我的世界。
第一次是看见乔任梁自杀的新闻,乔任梁就是套着塑料袋自杀。
第二次是看了一部张家辉的电影《陀地驱魔人》,张家辉扮演的角色就是套着塑料袋窒息才能进入另外一个世界找那个从小到大陪伴他的女鬼。
当时有一种深深的疑惑,一个人如何可能套塑料袋自杀,每个人都有憋气的经历,那种快要窒息痛苦无以言语,轻轻一抓破塑料袋就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怎么可能通过塑料袋自杀。
空气我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但空气无处不在,离开空气五分钟就会造成死亡。
而一个人如果想通过窒息的方式自杀,那说明他有一种这个世界就给了他窒息的感觉。09跳 河跳河,也可以理解为跳水。
水,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被羊水包裹着的,身体内的水分也占人体总量的70%左右,水在身体内的流动生生不息,情绪也一样,任何事情都会勾起人心中泛起阵阵涟漪,情绪时刻也在流动,现实的水象征着人的情绪。
所以跳河让人被水淹没,就像是一个人被自己的情绪淹没。
所以跳河让人被水淹没,就像是一个人被自己的情绪淹没。
跳河有两种较为影视经典的形象,一种是走向平静的水面,一种是在大桥上往下跳,第一种走向平静的水面或湖泊的跳河,是自身被情绪淹没,但希望自己内心的情绪恢复平静,逃离这种情绪,第二种从大桥上纵身一跃波涛汹涌的江河,那也是被情绪淹没,但是是属于被情绪淹没到想玉石俱焚,粉身碎骨的状态。
跳河——被自身情绪所淹没。10引火自焚火焰象征着净化升华,也象征着毁灭性破坏的愤怒。
火焰的净化,中世纪欧洲的宗教裁判所处死巫师、女巫和异端者一般都是使用火刑。中世纪的哲学家布鲁诺、胡斯,还有著名的圣女贞德都是被判处了火刑,被烈焰焚烧而死。后面火刑从宗教里面发展到民间,民间开始了大量的烧死女巫的活动。那时候的欧洲认为女人就应该服从男人,如一个女性独居,没有养育儿童,脱离了丈夫和父亲的统治,她们就会被毫不留情的视为女巫,需要被净化,最终惨死在火堆之中。
据网络不可靠数据统计,几百年宗教加民间烧死了上百万人。从欧洲的火刑延伸到自焚,欧洲的火刑是因为别人认为这个罪人需要净化所以使用火刑,而一个人主动自焚,这个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是宗教裁判所对个人的宣判,变成了个人对自己的宣判。
一个人当自己觉得自己有罪,自己肮脏,他还会用自焚的方式来自杀。
极端的愤怒
抛开这种具有宗教净化意义的火刑,还有一些自焚的案例就不在这展开说,大家可以自己去查一下,还有一些自焚的案例都是在极端冲突,非常强烈的情绪下发生的自焚案例。这种多见于一些情绪完全失控的人。
关于预防、干预自杀的一些联想,据网络不可靠数据统计,以及查找了几个论文的区域性自杀数据统计,几种自杀的比例分别大概是跳楼40%,上吊30%,服毒15%,跳河5%,割腕3%。
自杀的原因经过统计分类,有点出乎意料的是因为钱的原因自杀的其实只有5%左右,毕竟有钱没钱还是要回家过年,日子总要过下去,70%以上的自杀还是因为心理因素,而像海明威那样因为被躯体疾病折磨选择自杀的反而不在少数,有将近20%,这个也比较能理解,只希望人类医学加快进步,让人们少受折磨和疼痛。
经过对不同自杀方式的心理意义的分析,在当今社会下,其实物质条件已经相对较好,虽然人们一再叫喊经济不好,但是相对20、30年前的经济环境,生活条件还是不可同日而语,更多的是欲望不断膨胀,人们相互的攀比不断增多。
所以心理因素的自杀还是占了绝大部分,而跳楼、上吊就占了约70%,这两种前文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一是现代人落差大,跳楼多发生于在校学生身上,这种年龄段正在经历家庭到社会的过度,家里的疼爱、人生梦想与现实社会残酷竞争比较的落差,确实属于需要一个心理建设适应过程,二是上吊,人们大部分都只在乎自己表达了什么,而不在乎对方说了什么,人和人之间多一点倾听,让对方多一点表达,那么自然就更和谐,其实不光在外面,在家庭里面其实要做到相互倾听、理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适当的慢下来,适当的降低欲望,就像日本进入低欲望社会,其实那也是一种全民族的心理保护机制,只有放低欲望的时候才能更好的活下去,内心的冲突更少,积极不是激进,热爱生活也不是对欲望的盲从。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师,学会自我调解和控制。
作为心理咨询师,你的来访者有意图自杀怎么办?
作为一个咨询师,不可避免的会有些来访者会主动提出自己有自杀幻想,我以前遇见过一个最小的8、9岁的孩子就想跳楼,他说的理由是他想体验那种飞跃的快感,觉得跳楼肯定会很舒服、很快乐。
经过探索,其背后的现实原因很简单,他父母离婚,他跟着妈妈生活,现在他的妈妈重新找了个对象结婚,已经怀孕了。他的心理落差太大。
遇到这种个案咨询师首先要冷静,不要被来访者自杀的想法吓住,首先,可以和来访者聊聊自杀的一些幻想场景,这种聊天可以宣泄、缓解来访者的自杀冲动。其次,根据来访者的自杀幻想来进行分析陀地驱魔人,分析其内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有目的地对这个部分进行探索,这个创伤是在童年、青年还是近期陀地驱魔人,能不能让来访者对这一个部分进行接纳。
要明白核心的症结在哪个位置,才能更好的开展心理干预和疏导。如果一旦来访者能对这个重大的创伤能够修通,自然自杀这个问题也就跟着得到了解决。
物理与心理的相通
学心理学学到一种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现没有纯粹的外在表象,眼睛所见均和内心所想有关,甚至有时候我都会有一种错觉,连基本的物理规则都与心理规则挂钩,只是我学习体验未到,不能书写总结出来。
当然本文章有些地方可能还是显得过于主观,毕竟精神分析没有那么容易被统计学证明,此文章仅供大家参考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