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整理】2022年地理高考题的争议有官方答案啦!2023届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超详细)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常考易错易混点汇总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已经出版了
2023年版各学科的试题分析及解题精选
对前期有争议的高考地理试题(甲卷+乙卷)
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和说明
在淘宝上即可搜索购买
下方内容来源于网络
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
解题精选
地理
【试题出处】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7~8题
【试题】
图1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
化。读图1,完成7~8题。
7. 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
A. 强烈的地震 B. 剧烈的海啸
C. 频发的飓风 D. 汹涌的洪水
8. 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
①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 ②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
③甲水域有河流汇入 ④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参考答案】7. C 8. A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
海岸地貌变化相关研究,既体现出传统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要义,又充分反映了当前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球关键带研究的精 髓。本组试题聚焦地理过程,主要考查学生对海岸线变化“标志性特 征”的动因与条件的分析与推理能力,具体依托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百余年来海岸线变化的现象,创设探索情境,通过分析全球地理环境演变背景下的海岸线变化,考查学生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的理解能力和对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认知水平,指向区域认 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应对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对同一层面的地理知识、能力与素养能够横向融会贯通,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链条”和能力“金字塔”;反映创新性考查要求,基于学生日常所学,但不囿于常见素材和熟悉题型的思维定式,“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重点要求学生具备依据观察到的新现象进行联想、推测和论证的能力。
[解题思路]
第7题,由图可知,题干所指“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为1950~1970年。1890年至2010年间,在除1950~1970年 外的大部分时段里,该区域海岸线的变化速率是近乎稳定的,说明在海平面上升的全球性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寻找在1950~1970年出现的区域性因素。根据经纬度,可确定图示区域的地理位置,进而推断相应的区域地质背景和气候特征。图示区域位于墨西哥湾北岸、美国中部大平原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较平坦,是美国历史上飓风多发区域。飓风及其产生的强风和风暴潮等,会加剧海岸的侵蚀,导致海岸线向陆 地加速推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根据气象记录,1950~1970年,在墨西哥湾北岸地区,飓风发生频率和强度都较高,说明以上推断与客观事实相符。图示区域远离板块边界,构造相对稳定,罕有地震尤其是强震,故A项与事实不符。图示区域位于墨西哥湾内,由于大安的列斯群岛和佛罗里达半岛等的屏障保护,不会受到来自大洋深处的 剧烈海啸影响,故B项与事实不符。洪水往往挟带大量泥沙,入海时易在海岸带堆积,推动海岸线向海的方向变化,从而造成海退而非海进,故D项与题意不符。
第8题,由图可知,甲水域现在的水域面积较小,与海水之间以海岸沙堤为界。题干给定“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事实,要求从给出的4项表述中选出甲水域地貌特征的有效判据。“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和“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都说明海水从未大规模冲垮海岸沙堤进入甲水域,因而没有在甲水域形成大量海岸沉积。可见,1890年以来甲水域一直保持独立稳定的湖泊水域环境。当然,也不可排除高潮和风浪会使少量海水越过沙堤进入湖泊,但无论甲水域是与海水隔绝的淡水湖,还是可能与海水存在水分交换的瀛湖,近乎平直的海岸线和甲水域北岸形态都证明它过去百余年从未成为海湾。因此,①和②的表述可作为判断依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河流既可注入湖泊,又可汇入海湾;湖泊与海湾的形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仅凭形态不能判断水域特征或性质。因此,③和④的表述虽有一定迷惑性,但无论是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还是凭借生活经验推断,都可知这两点与水域特征或性质并无关系。
[试题亮点]
本题注重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试题聚焦特定时空视角下的区域地理现象,引导学生由区域特征 入手,对现实问题进行科学推理与合理解释,对体现学科本质、发展核 心素养的教学具有导向意义。第二,试题情境设计简洁明了,要求学生 利用科学证据分析历史上海岸线变化的特点(地理特征)及其与地理环 境演变(地理过程)之间的关联,展现了地理科学研究中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真正运用地理思维去审视和解决地理问题,为学生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第三,考查内容表面上看主要是自然因素对海岸线进退的影响,实际上还隐含着人类活动(如河流水利工程、海岸堤坝建设、海洋油气开采等)对海岸带侵蚀、堆积过程的影响,人地关系矛盾原理渗透
其中,引导学生理解背后的人地协调思想。
【试题出处】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9~11题
【试题】
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 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9~11题。
9. 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
A. 提供水源 B. 挡风保暖
C. 食物丰富 D. 围猎场所大
10. 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
是因为缓丘上
A. 降水较多 B. 蒸发较弱
C. 温度较高 D. 径流较少
11. 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A. 缺乏鼠类食物
B. 冷空气易集聚
C. 地下水位高
D. 鼠类天敌多
【参考答案】9. B 10. D 11. C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
本组试题以杭盖草原的特征为线索,突破传统意义上对 草原认知的思维定式,考查学生能否聚焦具体区域认识草原,做到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草原可根据植被的群落组成、群落形态和环境特征分类,也可根据地理位置分类,这些分类体系都是建立在相似原则基础 上。但生活在草原的蒙古族,对草原的理解并不完全等同于草业科学,他们根据空间组合方式,将靠近山林、产草量较高的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类型划分依据不仅强调草原的质量,而且重视山地与草原组合的价值,同时强调杭盖草原多由缓丘和丘陵间河谷组成,这种草原分类的地理意义更加突出。据此设计试题有利于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渗透地理环境整体性思想;也有利于加强应用性考查,综合调动学生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试题设计强调综合性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
[解题思路]
第9题,杭盖草原不仅强调草原的质量,还重视山地与草原组合的价值,摒弃了产草量高的广袤平原即为优质草原的认识。根据杭盖草原所处的区域背景(蒙古高原温带草场),可知该地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较大,因而其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挡风保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冬季的水源一般多来自河谷,故A项与实际不符;游牧民族食物多为畜牧所得的肉、奶等,围猎场所的空间范围对游牧民族越冬影响不大,故C、D项与题意不符。事实上,山地对游牧民族的价值远不止于越冬。山地是重要的位置参照物,对在游牧过程中确定迁徙路线有重要作用;山地能抬升气流,产生降水,成为河谷的源头,补给周边区域;山地及周边的草原,牧草生长得更好,有的山地还生长森林,成为薪柴和用材的来源等等。
第10题,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地处缓丘上的杭盖草原坡面 径流较少,下渗的水分较多,故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牧草生长也更好。杭盖草原的主体为缓坡丘陵区,而坡度较大的丘陵、山地,因其牧草生 长稀疏,植株矮小,不能称为杭盖草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在相对小的范围内,丘陵坡度可能差异很大,但降水、热量、蒸发差别很 小,故A、B、C项与实际不符。
第11题,杭盖草原的河谷发育着河流或季节性河流。河谷的河流和地下水受附近山地的补给,水量较丰富,地下水位高,且水体盐度 低,是牧民和牲畜的主要水源。受地下水的影响,河谷多发育草甸土壤和植被。啮齿类动物的食物主要为牧草,而河谷牧草丰富,故A项与实际不符。啮齿类动物普遍穴居,为躲避天敌而广挖洞穴。由于洞 穴与积雪的保护,冬季冷空气对啮齿类动物的直接影响不大,故B项与题意不符。啮齿类动物有蛇、枭、鹰、鼬等多种天敌,天敌多且个体 活动范围较大,很少受到局地地貌影响,故D项错误。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河谷啮齿类动物数量少,主要是其自身选择的结果。啮齿类 动物一般选择在坡地挖洞,就近取食以避天敌。由于河谷地下水位高,可供挖洞的空间小,加之汛期河水泛滥可能注入洞穴内,导致河谷的 栖息环境相对较差,因此河谷的啮齿类动物少,鼠害很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试题亮点]
本题贯彻地理课程改革理念,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试题要求学生运用学科知识与学科思维,分析山地、丘陵与河谷等地形要素对优质草原形成的影响,通过山林与草原的位置关系、缓丘与河谷的环境差异、鼠害与草质的要素联系等展现区域认知的不同维度,突出地理要素综合、区域差异比较和地理联系构建等。第二,试题以知识为依托、以情境为载体,铺展了杭盖草原优质草场形成的全息图景,凸显游牧民族的生存智慧与自然之道。第三,尽管该题涉及区域地理背景知识基础(气候、地形、水文、生物、人类活动等),但弱化了知识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和题目信息依然可以进行有 效推理,进而解决陌生情境中的新问题。
【试题出处】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6题
【试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 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图4示意瑞士的地形。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
(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
(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
(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参考答案】
(1)降水丰富,河流众多,地势高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发展水电业。地势高差大,河湖众多,有冰雪覆盖等,自然景观丰富——发展
旅游业。
(2)本国矿产资源贫乏,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可减少对进口原料的依赖程度,降低原料成本、运输成本等;技术先进,可通过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价值(附加值),获取更多利润。
(3)政策(制度),人力资源。
(4)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人的创新能力(制定合适的政策、制度、规则)。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
区域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大多发展较好,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的区域则经济落后。然而,瑞士却被视为在自然环境恶劣(山地国家)和自然资源贫乏(矿产资源缺乏)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典型国家之一。本题以瑞士为案例,紧扣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组织材料并设计问题,基于区域差异背景,突出因地制宜和人的创新能力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依据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产业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测评学生能否从区域视角出发认识地理事物同时正确解释评析区域的开发利用决策,在这一过程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地理信息、概括和综合分析区域特征、辩证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各方面的能力,指向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考查。同时,试题设计注重基础性和综合性,注重必备知识考查且体现初高中学段的地理能力和素养进阶,融通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业质量。
[解题思路]
第(1)小题,首先,根据题干“非农产业”的限定, 排除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部门。其次,根据材料“工业、金融 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和“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 上”的提示,不难确定“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产业即为旅游业和 水电业。再次,归纳图文提供的相关信息,分别说明支撑水电业和旅游 业发展的自然资源的优势。水电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水能资源丰富。水 能资源主要受流量、流速的影响,可依据图文材料中的降水、河湖、地 形等信息进行推理。其中,“降水丰富”和“河湖众多”用以说明水量 大、可开发水能资源的地点较多;“地势高差大”用以说明流速快、水 能蕴藏量大。旅游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旅游景观丰富,同样可归纳图文 提供的降水、河湖、地形等信息而得出。其中,“地势高差大”用以说 明地貌景观丰富;“河湖众多”用以说明水文景观丰富;“有冰雪覆盖”可说明水文景观和气象景观丰富,需根据山峰海拔推理得出。
第(2)小题,是本题考查的重点问题。“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是瑞士因地制宜走工业化之路的结果,瑞士因此也成为在矿产资源贫乏的条件下实现工业化的典型。解答本题,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一,瑞士没有发展高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根据材料“瑞士矿产资源贫乏”,可知“矿产资源贫乏”是限制瑞士发展高原料消耗工业的自然条件。但是,世界上矿产资源贫乏而大力发展高原料消耗工业的国家也较多,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日本。因此,仅这一点并不能说明为什么瑞士没有发展高原料消耗工业,还要考虑另一个重要因素,即交通运输条件。在工业革命时期,大宗商品主要依赖水路运输。瑞士是个内陆山地国家,没有大河运输条 件,陆路运输也受地形影响较大,因而不仅大量进口原料受国际市场影响,对外依赖程度高,而且原料成本和运输成本高,从而导致产品的成本和价格高,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其二,瑞士发展低原料消耗工业部门的条件。根据材料“(瑞士)技术先进”,可知瑞士注重科技投入,凭借先进的技术条件,走精密、小规模、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之路,而这条路因难以效仿,反而成为竞争优势。可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是瑞士发挥人的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体现之一。
第(3)小题,考查的是核心问题,着眼于瑞士发挥人的创新能力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另一重要体现——金融业的发展。瑞士虽然经济发达,但是国小人少,经济总量较小,且在交通联系方面也没有优势,不具备金融业发展的一般条件。然而,瑞士的金融业却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柱,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试题强调“指出”和“因素”,作答时只需答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即可,不需展开具体说明。根据材料“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结合产业区位因素,概括提炼即可。前半句对应区位因素为“政策(制度)”,后半句强调的区位因素为“人力资源”。
第(4)小题,是在前面三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从特殊或典型案例(瑞士)到一般(区域发展),从而为一般区域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显然,同一事例给不同的人带来的“启示”是不同的,因此,本小题设计的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同时,设问要求“简述”,即不要求展开具体论述。但是,联系案例材料和本题主题、各小题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明确:第一,区域发展应在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基础上因地制宜,扬长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如瑞士发展水电业、旅游业;避短 避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劣势,如瑞士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第二,明确人的创新能力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作用,瑞士选择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以及瑞士金融业的发展,都说明人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试题亮点]
本题对中学地理教学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第一,试题阐释特定区域(瑞士)的产业发展过程和模式,引导学生从人地关系视 角,认识到人类的生产活动都是对自然环境的响应,人类应创建符合区域特色的科学高效的生态系统和生产模式,凸显地理学科的人地关系思想,渗透因地制宜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第二,试题通过瑞士因地 制宜地实现区域特色发展,寻求区域经济发展的鲜活案例,深化学生对区域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引导学生体认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的创新发展理念。第三,试题在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方面进一步 挖掘,从“瑞士矿产资源贫乏却经济发达”这一“认知冲突”出发,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整合信息、主动学习、自主思考,从不同角度发现与思考问题,助力“双减”政策 落地,减少机械刷题和题海战术。
【试题出处】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7题
【试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
(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
(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气候异常干旱(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土壤湿度偏低,植被覆盖下降,水域面积减少,地表裸露面积扩大,地表更易起沙尘。
(2)丙地。受低压槽控制,位于冷锋锋后,风速大、挟沙尘能力强。
(3)由偏北风转为偏西(南)风;气温降低。
(4)观点一:不干预。理由:沙尘暴在地球演化史中对于地貌演变、物质迁移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存在已久的自然现象;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调节人类活动,适应自然。
观点二:应适度干预。理由:沙尘暴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威胁;人类可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沙源区生态环境,降低沙尘暴的危害程度。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
对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发展规律展开研究,进而探寻预防和整治方法,是自然地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沙尘暴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通常是由雷暴或与锋面气旋相关的强气压梯度导致的强风所引起,广泛影响非洲、亚洲、北美和澳洲的151个国家和地区。本题对接课标、联系教学,围绕沙尘暴组织材料、设问考查,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生活性、教育性。本题以2002年10月发生在澳大利亚的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为例,要求学生运用天气图辨识南半球气压场,考查天气系统、气候特征、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和沙尘暴自然灾害等相关知识,指向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考查。
[解题思路]
第(1)小题,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基于“当年4~10 月”的时间尺度,考查气候环境及其变化对水文、土壤、生态等自然地 理要素的影响。作答时,首先可根据“土壤湿度较高、植被覆盖度较高 的地表,不易扬沙”“沙尘暴多发源于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地区”等基 本地理事实,判断此处所谓“气候异常”应指气候的异常干旱,反映在 气象要素指标上就是气温偏高和降水偏少。其次,应明确“气候异常” 与“沙尘量创纪录”之间的联系,即这种气候异常为沙尘暴贡献了“超 额”的沙尘。具体而言,“超额”的沙尘并非源于原本就是沙漠的地 带,而是源自原本覆盖有一定植被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正是因为这场 干旱引起的蒸散量增加,河流干涸、土壤水分丧失,进而导致植被死 亡、地表裸露面积扩大,使得更大范围的地表具备了起沙的条件。事实 上,在2002~2003年期间发生、2002年6月发展至最强的中部型厄尔尼 诺事件所致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下,2002年4~10月间,澳大利亚68% 的地区的降水量相比历史同期平均偏低一成以上,主要覆盖半干旱半湿 润地区;由于降水少,澳大利亚日最高温度的平均值在此期间相比往年 偏高1.6℃以上。这一系列变化导致蒸散率异常偏高,进而造成半干旱 半湿润地区土壤水分严重丧失、河流干涸,植被覆盖率降低,地表裸露 面积增大。
第(2)小题,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基于“10月23日4时”的时间尺度,考查运用天气图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在某一瞬时的自然现象。沙尘暴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通常是由锋面气旋的强气压梯度导致的强风所引起。这些强风会将大量沙尘卷入大气,并可能将其输送到数百乃至数千千米之外。作答时,首先应明确判断依据。结合上题,气候条件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天气系统为将这些沙尘扬起至空中提供了关键动力。要将地表沙尘扬起至空中并能远距离输送形成沙尘暴,必须具备上升运动和高风速两个条件。依据这两个条件,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进行判断。由图可知,只有丙地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第一,丙地的等压线相对而言最为密集,表示该处风速最大,起沙、挟沙能力强;第二,丙地位于低压槽附近、冷锋锋后,对流运动能将沙尘输送至高空。本题中对于冷锋的判定方法为:图中低压槽对应的低压中心位置位于40°S以南,可判断其为温带气旋天气系统,南半球的低压气旋呈顺时针旋转;在中纬度的盛行西风带中,气旋、反 气旋等天气系统也随之自西向东移动;自气旋中心向北引出的低压槽线两侧的气流幅合运动,形成锋面。槽线东侧的锋前区域为弱的偏北风,属暖性气团;槽线西侧的锋后区域为较强的西南风,属冷性气团,故该锋面为冷锋。事实上,2002年10月22日,受到自位于55°S附近的中纬度气旋中心向北延伸的冷锋天气系统影响,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自西南向东北扩散、侵袭了澳大利亚东部地区。沙尘带长达2400千 米,宽400千米,高处达1.5~2.5千米,沙尘质量据估算可能超过400万吨。
第(3)小题,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基于“10月22~23日”的时间尺度,考查运用天气图推演天气现象的变化过程。根据材料“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可知在这两天内经历沙尘暴的地区从冷锋锋前到了冷锋锋后。作答时,只需根据锋面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天气现象作答:在南半球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在锋后,受冷气团控制,盛行偏西风或西南风。因此,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在这两日内由偏北风转为偏西风或西南风,气温降低。此外,也可直接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分析图中时刻丙地周边的风场特征。槽线对应的低压系统为中纬度气旋,大致遵从自西向东的移动规律,并且较强的天气系统在前后两天时间范围内基本上只是位置、强度有所变化,大的气压场形势不会发生颠覆性改变。那么,10月22~23日丙地天气特征应类似于图中时刻丁地→丙地→乙地的天气特征,如此也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第(4)小题,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基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考查辩证看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本题属开放性问题,作答时既可以选择“不干预”,又可以选择“应适度干预”,只需所述理由与所持观点相对应即可。若选择“不干预”的观点,则应侧重从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过程对于地球表层地理环境形成演化的重要意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某些新风险和新问题的不可预见性等角度来阐述理由,如“沙尘暴在地球演化史中对于地貌演变、物质迁移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存在已久的自然现象”“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调节人类活动,适应自然”等。若选择“应适度干预”的观点,则应侧重从沙尘暴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严重威胁 (包括对人类健康、环境以及国家的一些关键经济部门具有破坏性影响)、人类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类合理改善地理环境的经验措施等角度来阐述理由,如“沙尘暴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威胁”“人类可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沙源区生态环境,降低沙尘暴的危害程度”等。
[试题亮点]
试题在情境与设问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使考生在看到试题时既有一定新鲜感又不感到全然陌生,指引学生走进情境并深入钻研情境,充分调用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展开推理、解答问题。第一,在中学地理日常教学中,绝大部分学生都清楚“干旱地区的冷锋可带来沙尘天气”的普遍性结论,但是本题中只提示了低压槽而未明确告知冷锋,透过名称考查概念的深层内涵,通过情境表象透析深层次学科本质,指引学生进行地理思考,在学习时能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在掌握地理结论的同时更加关注背后的地理原理。同时,试题将考查重点放在能力素养培养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可迁移的知识上,减少对静态知识的考查,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注重调用基础知识、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试题情境从“2002年4~10月”到“10月22~23日”再到“10月23日4时”逐步聚焦,设问亦与之相呼应,时间尺度由宏入微,将地理学的尺度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导学生深化对尺度的认识,理解不同尺度对同一地区地理现象的综合、复杂且具有差异的影响。第三,试题注重创新,通过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行提出明确合理的观点,并开展有理有据的论证,给试题提供延展空间和变通余地,打破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固化的学习与复习备考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试题出处】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1~3题
【试题】
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表1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城市
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
2010~2020年中心城区
人口变化/万人
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
上海
30.3
-30.25
215.42
北京
59.7
-72.8
300.9
广州
39.7
129.12
468.46
深圳
34.0
116.88
596.73
1. 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 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 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 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 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2. 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A. 相似的空间形态
B. 趋同的主导产业
C. 一致的功能定位
D. 相近的等级规模
3. 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A. 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B. 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 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D. 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参考答案】1. A 2. D 3. B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同等级规模的城 市在人口迁移与集聚的具体表现上,出现了一定差异。尤其是具有最大 人口规模,通常作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核心城市的超大城市或特大城 市,如本题提到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人口在向城市集聚的同时,又在城市内部出现由中心城区向郊区新城集聚的特点,也即出现城 市总人口增加,但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 该地区高昂的房价、较高的生活成本、拥堵的交通等导致人口自发向外 围郊区疏散,这也是世界范围内大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另 一方面则是政策的有序引导,最典型的如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政策。本组试题以目前我国此类城市人口变化特点为情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 对表1所给数据的分析与归纳,结合所学知识,深化对我国当前城镇化 进程背景下大城市通过制定合理政策,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认 识,考查内容涉及人口特点、城市特点和城市规划等。试题深化应用性 考查,要求学生从地理学科视角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的真实问题,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本题也致力于促进教学通过真实情境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减少对所学知识僵化、套路化、脱离现实的理解与记忆,体现知识的应用性和能力的迁移性,进而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应对与解决现实情境中的新问题。总体上,本题聚焦人文地理过程,引导学生探究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的标志性特征以及该过程发生的动因与条件,还考查了城市规划的措施与政策,旨在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决策能力。
[解题思路]
第1题,根据表1所给数据,可以看出四城市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的人口变化之和都是正值,因此四城市2010~2020 年总人口都在增加,排除B、D选项。上海、北京的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减少,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因此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也必然下降。广州、深圳虽然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增加,但其增幅与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增幅的比值小于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因此可推知两城市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同样呈下降趋势,排除C项。由此可得出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
第2题,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是中国人口等级规模最大、经济最为发达的四座一线城市,根据第1题所分析出的结论也可推断,人口由中心城区向郊区新城集聚是当前我国这类大城市(包括重庆、天津等城市)的共性特点,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城镇则尚未出现明显的此类特点,因此D项最符合题意。而城市空间形态受地形、河流、城市规划、发展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与城市人口规模并无必然相关性,因此A项错误。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其他城市,其区位条件、发展方向等都存在差异,各城市的主导产业与功能定位也不一致,故B、C选项错误。
第3题,根据前两题的分析可知,四城市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比重上升是目前我国超大城市和部分特大城市发 展的共性特征,符合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规划理应对此给予正面 回应,即科学有序地引导人口向具有一定优势条件的郊区新城疏解和集聚,从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因此B项最为合理。而中心城区人口数量的减少或人口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中心城区的衰落,当前阶段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对于解决“大城市病”、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并无益处,因此A项不合理。中心城区应通过有序引导非核心功能向外疏解来缓解中心城区压力,而非疏解城市中最重要且最具竞争力的核心功能,因此C项不合理。引导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不利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保障区域社会经济运行效率,既不合理,也难以真正实现,因此D项错误。
[试题亮点]
本组试题在情境选取上,直面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并将热点转化为考点。情境体现了我国超大、特大城市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引导过度集中的资源要素逐步有序转移,合理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并与周边中小城市、郊区新城等联动发展等政策的基本思路,材料鲜活、内容翔实,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试题根据大城市的城市发展与人口政策、人口普查数据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人文地理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提供了一个较为适切的载体。本组试题考查内容关联密 切、能力要求逐步进阶。在内容呈现上,分别从四座城市人口变化的特征、城市共性特征、未来发展措施三方面展开;在能力要求上,分别从概括直观数据、归纳现实特征、探究未来措施三方面深入,涉及数据分析、定性归纳和趋势判断等。从人口特征到城市发展,从客观现象辨识到主观措施探索,测评梯度依次进阶,三道题目构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深挖学生思维、深化素养培养的作用,助力“碎片化”的浅层考查走向综合化的深度考查。本组试题促进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在学习时,更加关注现实社会中的现象与问题,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原理去深入分析、解释甚至尝试提出现实解决方案,避免只是通过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来解题的不良倾向,促进中学地理教学真正从解题向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转变。同时,引导学生用地理的视角与方法来看待地理现象,将知识灵活运用于现实情境,让学习切实回归生活。
【试题出处】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9~11题
【试题】
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图3示意当日该市不
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 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
飘,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A. 1时 B. 7时 C. 13时 D. 19时
10.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A. 东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南方 D. 西北方
11. 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A. 北高南低,梯度大
B. 北高南低,梯度小
C. 南高北低,梯度大
D. 南高北低,梯度小
【参考答案】9. C 10. D 11. B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
风是大气运动的表现,是高低纬度之间、海洋与陆地之间进行水分、热量传输与交换的载体,对于全球水循环和温度分布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与一地的空气环境质量的变化紧密相连。因此,对风的理解认识和预测是气象与气候学研究中的 一项基本内容。试题依托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厦门的真实海陆风案例素材,考查海陆风与大气环流原理。2016年10月3日当地海陆风环流明显,气象部门在临海的观测站使用风廓线雷达对12个高度层的风进行了高密度观测,发现当日海陆风的发展高度在750米左右,在此高度以上,海陆热力效应极弱,无法观察到明显海陆风向变化。在此高度以下,1~9时陆风以东北风为主,近地面层因受地形与摩擦影响,北风分量较小;10~14时,从东北风慢慢顺时针转成东南风,即海风,并且由于不同高度大气受热升温速率不同,此风向的转变最先从近地面层开 始,然后逐渐发展到上层,海陆风环流完成由陆风向海风的转换大约用时2.5小时。在上述事实基础上,试题选取了150米、500米、1000米的 共3个高度层、部分时次的风的信息,通过适度简化同时又符合中学生 所学大气基本原理的材料展开设问,选材设问体现了真实性、生活性、基础性和教育性,满足考试需求的同时也引导了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
[解题思路 ]
第10题,根据热力环流基本原理可知,当陆地温度明显高于海表温度时,陆上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在上层形成高压,进而向外流出;海上空气收缩下沉,在上层形成低压,空气流入。这引起地面气压变化,陆地气压降低、海面气压升高,形成由海洋指向陆地的气压梯度,推动近地层空气由海向陆运动,形成海风。反之,当海表温度明显高于陆地温度时,形成陆风。由于海洋温度变化滞后于陆地,大气受热滞后于地表温度变化,加上微弱背景风的影响,该地海风与陆风实际发生转换的时间在11时和24时前后,因此不能简单地用“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进行海陆风的判定。但是在晴日海陆间热力差异最大的凌晨和午 后,应有最显著的陆风和海风,而且越接近地面的高度层受局地热力影响越显著、海陆风越明显。由此据图中150米高度风可知,5~7时的偏北风为陆风,15时前后的东南风为海风,考虑地转偏向力会使北半球风向相比气压梯度的方向略微向右偏转,可以判断陆地大致在海洋的西北方向,故此题选D项。
第11题,设问“该市所处的气压场”显然不是指向由于海陆风效应引起的城市内部、海陆之间的小尺度气压分布,而是该城市在较大范围背景场中的位置。考生应认识到大气运动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真实的 大气运动,会受到不同尺度、不同因素的叠加影响,大尺度的气压场自 然也会在相对大的空间范围内形成具有一致性的风场。随着高度增加 海陆热力效应逐渐减弱,大尺度环境背景越发清晰。图3材料中,在150 米和500米高度上,一方面均可观察到明显的海陆风向转换;另一方面 在海陆风转换时间点前后、海陆热力差异不明显的时段多存在东—东北 风向,而在1000米层则一直为比较稳定的北—东北风向。以上风向特 征表明,这其中普遍存在的东北风应是受大范围气压场作用而形成的。据此可知,该气压场应呈现北高南低的气压分布特征。当日,时空尺度相对较小、气压差微弱的海陆风环流没有被大范围气流掩盖,且图3中 全天各层风速多为1~2级,最大不超过4级,这些均表明当日该市未受 到明显的天气系统影响,其所处的大范围气压场微弱、气压梯度较小。故本题选B项。
[试题亮点]
本组试题突出体现基础性考查要求,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能力的考查,包括风及与之相关的风向、风力、气压场、梯度等基本概念,导致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以及根 据风的符号判断风力风向的基本能力。通过将这些中学阶段最为基础的 概念、原理高度整合于一组试题之中,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与环境交流时能够更准确地运用相关的概念、原理、规律,提高学科素养。本组试题强调基于特定区域和特定时空尺度 来分析相关现象的地理学科思维。材料中所强调的区域位置(海滨城市、背靠丘陵),图3中所涉及的一日内不同时间等,反映了特定时空特 征下区域的特点。此外,三道题目涉及三个层次的尺度:第9题释放气 球的某具体时间是微观尺度、第10题受海陆风影响的城市是中观尺度、第11题该市所处的气压场则是宏观尺度,各尺度既存在各自独立的特征,又相互影响作用,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空间尺度的地理要素对地理事象综合、复杂而有差异的影响,实现尺度关联和要素关联。
【试题出处】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7题
【试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 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图7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 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
(1)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并
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
(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
(3)说明导致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
(4)分析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异。
【参考答案】
(1)海平面上升,陆面上升;若陆面上升幅度大于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变化;若陆面上升幅度小于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
(2)甲站纬度高,位于北美冰盖消融区,冰盖消融后岩层形变缓慢恢复,陆面持续上升;甲站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美洲板块一侧,板块挤压,陆面抬升。
(3)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开采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等,引起陆面沉降,海平面相对上升;水利设施拦截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减少河口泥沙沉积,(在海水运动侵蚀下)三角洲平原萎缩。这些影响方式共同导致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
(4)海岸线变化方向不同,甲站区域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变化,乙站区域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甲站区域为基岩海岸,坡度大,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小,乙站区域为三角洲海岸(沉积海岸),坡度小,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大。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
本组试题利用科学研究最新提出的大陆冰盖消融区内冰盖消融导致陆面上升的假说,通过展示北美洲两个观测站海平面年际变化的观测值,对不同站点海岸线变化的方向和幅度进行描述、概括和比较,引导学生突破“气候变暖必然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思维定式,促进中学教学加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以及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同时,引入尺度的学科大概念和区域比较的学科思维方法,在检测学生是否具备正确的人地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实现四大素养的综合性考查。
[解题思路]
第(1)小题:是根据科学家观测到的冰盖消融区陆面上升现象,来辩证分析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方向变化,以及二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方向变化。根据基础知识可知,大陆冰盖消融可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而根据材料所给的“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的信息可知,冰盖消融可导致消融区陆面上升。此时,若陆面上升幅度大于海平面上升幅度,则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变化,即发生海退;若陆面上升幅度小于海平面上升幅度,则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即发生海侵。
第(2)小题:要求学生从地理位置角度进一步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根据图7可以看出甲站海平面整体呈下降的趋势,而基于前一小题的分析可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能够导致这种海平面下降的陆面在垂直方向上必然是上升的。而甲站所在的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纬度较高,存在面积广大的冰盖消融区,冰盖消融导致岩层形变恢复,陆面抬升。同时,根据板块运动的基础知识可知,甲站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美洲板块一侧,板块挤压,同样会导致美洲板块一侧的陆面抬升。因此本题主要从纬度位置导致的冰盖消融和板块位置导致的地壳运动两方面分析甲站陆面垂直上升的原因。
第(3)小题:要求根据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特点分析主要的 人为影响方式。据图7可知,乙站所在区域海平面总体呈上升趋势,由 此可以判断此区域海岸线向陆地一侧推进。首先,可以根据基础知识答 出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气温上升,进而导致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这一影响海岸线变动的最主要方式;其次,陆面的沉降还可 能是由于人类开采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等,这同样也会导致海平面相对上升,对海岸线变化产生影响;再次,水利设施等工程措施,以及在 流域内开展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都会减少河口泥沙沉积,在海浪、洋流等海水运动影响下,三角洲平原被侵蚀而萎缩。这些都是导致海岸线 向陆地方向推进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也是该区域实际发生的现象。
第(4)小题:进一步分析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甲、乙两站所在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区域差异。根据图7和前述分析,可以推断出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的不同:甲站区域海平面下降,陆面相对上升,因此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变化;乙站区域呈相反趋势,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同时,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甲站区域为基岩海岸,坡度较大,因此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小;乙站区域为三角洲海岸(沉积海岸),坡度较小,因此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大。
[试题亮点]
本组试题突出强调了对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科学研究应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利用科学方法准确观测、合理推导,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而试题所给出的海平面下降的观测事实与常规认识中的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事实不符,鼓励学生通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提出并验证创新性结论,形成严谨、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本组试题在综合考查四大素养的同时着重突出区域认知素养测评,即通过对甲站、乙站所在区域的比较,强化区域比较的思想方法,培养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整组试题设计了4个小问,通过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设问,引导中学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进行深入培养。
【试题出处】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3题
【试题】
在旅游景区,观景台被称为“凝视景点的窗口”“站在风景上看风景的平台”。而观景台有时也像广告牌,告诉甚至“规定”旅游者从这里能看到的典型景色。
评价观景台对旅游者欣赏风景的影响。
【参考答案】
合适的观景台设置,为欣赏风景提供了相对安全的场地和上佳的观赏角度、距离等,方便旅游者快速认识和领略风景的特征、直接欣赏风景和拍摄照片,使旅游者容易获得旅游的满足感。观景台在某种程度上“剥夺”和限制了旅游者探求、赏阅风景的视角和活动范围,使旅游者发现、欣赏、观察、体悟等主观过程大为缩减,降低了风景带给旅游者感受与体验的层次。不适或不良的观景台设置,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景区景观,降低旅游者的旅游满意度。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
本题以旅游景区中的观景台为主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 所给信息,评价观景台对旅游者欣赏风景的影响。该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旅游景观欣赏方法和旅游规划等基础知识,综合评价观景台的设置对旅游者欣赏风景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在旅游活动中发现美、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从而落实“五育”中的美育要求。同时,本题所涉及的“旅游地理”模块也是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习内容之一,试题既关注学生对所考查 内容的熟悉感、亲切感,又注重创新性,并未从传统的了解景观特点、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等方面考查旅游景观欣赏方法,也未从旅游规划的一般要素与过程等方面考查旅游规划,而是创造性地将其融入观景台这一常见对象中,要求学生通过调动相关知识与自身体验,在考场上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多维度思考、多层次阐释,综合且辩证地评价观景台的设置对旅游者欣赏风景的影响,从而体现出高考试题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基本思路。
[解题思路]
所谓观景台,既是一个旅游景区中的实体要素,又是一个观念化、概念化的标志,通过它既可以强化某个旅游景点作为观赏对象的作用,同时它本身也是景观中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一个观赏对象。试题材料中提到观景台被称为“凝视景点的窗口”“站在风景上看风景的平台”,由此可见,合适的观景台设置,与景区环境融为一体,为旅 游者欣赏风景提供了相对安全的场地和上佳的观赏角度、距离等,方便旅游者短时、快速认识和领略旅游风景的特征,直接欣赏风景和拍摄照片,使旅游者容易获得旅游的满足感。但是另一方面,“观景台有时也像广告牌,告诉甚至‘规定’旅游者从这里能看到的典型景色”,这样的观景台在某种程度上“剥夺”和限制了旅游者探求、赏阅风景的视角 和活动范围,使旅游者发现、欣赏、观察、体悟等主观过程大为缩减,降低了风景带给旅游者的心灵感受与内心体验的层次。尤其是一些旅游景区中不适或不良的观景台设置,与旅游景区整体规划和景点设计不协 调,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景区景观的美观,从而降低旅游者的旅游满意
度。根据上述分析,要回答观景台对旅游者欣赏风景的影响,需要从观景台对旅游欣赏的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辩证分析。
[试题亮点]
本题创设新情境、探究新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现实生活 中的地理问题,命题角度新颖,创新性突出。观景台是旅游景区中最为常见的元素之一,本题利用地理学科视角,把常见的现象转化为学科问题,挖掘其背后普遍的规律和深刻的内涵,借助“观景台”这一线索,引导学生学会用地理的视角观察世界,形成敏锐的地理觉察能力。这既是高考命题的常用思路,又是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良好方式,更是促使学生跳出死记硬背、机械刷题等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
高考地理·做题技巧
在此想要提醒各位考生
当你坐在考场里面,你要时刻提醒自己
新情景
新设问
我是来解题的
我要穷尽图文及设问信息
答案基于图文及设问信息
高考四大能力要求☝
一、试卷构成
总所周知,高考地理试题是由选择题和综合题(包括选考题)两大部分构成。
因此高考地理试题的做题技巧方法是有所不同的:
1、做选择题好比“打蛇”——要打“七寸”,即要抓住关键信息,一举歼灭。
2、做综合题则如“捕鱼”——要会“撒网”,即全面且准确地获取“得分点”。
下面重点谈谈高考地理的解题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二、选择题做题技巧
高考中,地理选择题一般是 成组出现的,即以一段文字材料或图表为背景,设计2-3道选择题,背景材料往往是解题需要的已知条件或解题的指导语。
这样的设计方式使各个试题相互关联,考生答题时往往发生连锁反应,一旦审题失误或考虑欠妥,可能造成一组试题全错,损失惨重,所以必须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No.1选择题的置疑特点
命题者为了减少考试得分的偶然性,提高考试的可信度和区分度,命题时一定会考虑并提高选择题的迷惑性。
概念混淆
在涉及概念的选择题中,往往是 通过混淆相关概念,或利用考生对某些概念的模糊和片面认识来置惑诱错。对于这类试题,考生必须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比较,注重其内涵和外延。
【真题案例】
例如:2019年全国卷二☝
定势诱惑
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思维定势。受 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很多考生很容易误入圈套,掉下陷阱。解答这类试题时,要注意分析思维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要注意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真题案例】
例如:2017年全国卷二☝
误联因果
选择题中的因果关系有两种:
①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
②选项本身具有的因果关系。
解答这类试题时,一定要搞清楚其因果关系是否正确。
如2017年海南卷:
根据题干时间提示,正确关联因果!
【真题案例】
变式迷惑
这类选择题主要是通过 变换试题的表现形式,如 图文转换、形式变换或通过新情境的干扰来增加试题的迷惑度。
【真题案例】
例如:2019年全国卷二☝
【真题案例】
例如:2016年全国卷二☝
无图考图
这类试题在近年的地理高考中比较常见,也是考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要引起重视。
解答这类试题要求有较强的 空间想象能力,尽可能的还原材料反映的“图”。
如2020年全国卷①、③的最后一个题组 图解。
【真题案例】
例如:2020年全国卷一☝
【真题案例】
例如:2020年全国卷三☝
隐含信息
这类试题的 关键信息往往 隐含在题干或地理图表中,如果没有把握住题干或图表中的关键信息,必定导致答案错误。因此,解答这类试题要特别慎重,而且要注意检查。
如2018年全国卷二,以澳门半岛填海造陆为背景,考查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及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关键信息:丘陵、街道格局、街道名称(文字与图例都很关键)
前后矛盾(正误同项
有些选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其中部分分句是正确的,也正因为如此,其迷惑度明显增加,也很容易导致考生误入陷阱,应特别注意检查。
【真题案例】
例如:2016年全国卷二☝
支不符干
这类试题的迷惑度更大, 因为其选项本身往往是正确的,只是因为不符合题干的要求而不能成为正确答案。
【真题案例】
例如:2020年全国卷三☝
新名词、新术语干扰
在与时政地理有关或能反映地理研究新成果的试题中,往往会出现一些 新名词、术语或陌生地名,而这些新名词、术语或陌生地名增加了试题的迷惑度, 解答这类试题往往结合材料信息,运用排除法。
【真题案例】积云
例如:2019年全国卷二☝
No.2选择题解答的一般方法
1.仔细审题
“仔细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盘皆错。
第一,明确题目结构
选择题包括题干和题肢两部分,“仔细审题”是指对题干与题肢要认真地加以审读,搞清题干中的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
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
主干语是选项表述的直接对象。
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特别要关注题干的“设问”,也就是“题眼”,它决定了选择的方向。
第二,搞清基本信息
A. 明确试题要求和提示信息。
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由提供条件的疑问句或陈述句构成,长短不一,图文并茂。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如“最多(少)的是”、“最合适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
B. 明确试题意图和提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
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和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明示条件:题干中附有明确的解题条件;
暗示条件:多潜隐在题干提供的材料中;
限制性(或特定)条件:在题干中出现的数量词、方位词或特定名词等;
借用条件:用同一事实的不同说法给出解题条件。
C.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
选项叙述错误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误为因果:如“在副高控制下,长江中下游多雨”。
表述绝对化:如“迎风坡的降水一定多于背风坡”。
前后矛盾:如“卫星在大气层中高速运转能较好地散热”。
概念混淆:如“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将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表述错误或不完整:如“赤道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太阳系是由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
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举例不当: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
D. 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
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尤其有的选项本身叙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对这种选项要特别注意。
2.认真筛选
“认真筛选”是指依据题干的要求,从题肢与题干的关系上对备选项进行认真推敲。
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一般来说,可以有这样三次筛选:
第一次筛选,即“ 排错项”。在审清题肢的基础上,排除有知识性错误、观点错误的题 肢。
第二次筛选,即“ 排异项”。常针对有多项条件限制的题型,虽然题肢观点或内容本身正 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这种试题选项的干扰性比较大,是否排除的唯一标准是“是否符合题意”。做好“第二次筛选”的关键是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和题干的联系,以题干给定的条件为“筛子”,对选项逐一进行筛选,检查验证,弃误留正,得出正确答案。
第三次筛选,即“ 选最符合题意项”。当一个小题出现两项或两项以上与题干有关联的题肢时,这样的选择题往往难度较大。这时我们就要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逐一分析题肢,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即“最符合题意”的题肢,排除其余相关但不相符的题肢。
3.果断确定
相信直觉
第一感觉的正确率通常是比较高的。在仔细审题的前提下,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做出选择后不要轻易改动,如果经过一番考虑后,仍然不能确定正确选项,就先选上一个最有可能的选项,然后打上问号,等做完全部试题后,再对有疑问的地方作重点检查。
假如在检查的时候还不能有把握地确定正确选项时,记住一条:“别动了,就选一开始选的那个!”如果过分推敲,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反而会怀疑正确的选项。
不要空题
当你实在确定不了正确选项的时候,就是闭着眼睛也要选一个,这样做,正确的概率是 25%。
No.3选择题审题注意事项
(1) 注意题中的关键字词
题中的关键字词,是试题的“题眼”,需认真把握才能为正确解题打下基础。
如试题的设问是“为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该城市应”,四个备选项中有“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粗心的同学会认为该选项是正确的,因为扩大绿化面积确实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然而这些同学在解题时,并没有很好地把握试题设问中“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中的“排放”二字,显然扩大绿化面积并不能减少尾气排放,只不过能降低尾气排放造成的危害而已。
有时,粗心的同学会将 “此时”“该季节”“近年来”等看起来不太重要的信息忽视,从而在简单的试题上栽跟头。如试题的设问是“近年来,某地荒漠化面积显著增加,其原因最可能是”,实际上“近年来”就是提示考生应选择人为原因,因为一个地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在短时间内一般是不会变化的。
(2) 注意选择正确项还是错误项
大多数情况下,试题要求考生选择出其中的正确选项,但也有一些试题要求考生选择出其中的错误选项。
如:江苏地理试卷中有双项选择题这一题型,有的题目要求考生选择出错误的两项,但一些粗心的考生根据惯性思维选择了正确的选项,从而出现相反的结果。
(3) 注意观察和提取图中的信息
地理试题离不开图,正确提取图中的信息是解题的基础。
在试题给出的坐标图中,有时命题者有意将不同坐标图中的数值发生变化,不认真审题的考生就很容易在这方面出问题。
(4) 注意题组中各题之间的关系
地理选择题多以题组的形式出现,这说明该题组中的各题并非独立的,而是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有时上题正好是解答下一题的重要条件。
如果审题时不能注意这一点,不能从全局的角度来审读这一题组,而是将自己局限于某一题中,则常常会导致无法解题。与此相反,有些题组中还经常出现条件不断变换的情况,解题时千万不要将上题中的条件作为下一题的已知条件,否则极易受到干扰,最终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解题时应将它们看作是一道道独立的试题。
No.4选择恰当的方法
1.直选法
一些试题往往考查考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解题时根据自身对知识的记忆情况,选择出正确选项即可。
如:2017年全国卷二第三题。
【真题案例】
例如:2017年全国卷二☝
2.排除法
所谓排除法,就是在认真阅读、分析题干所给条件的基础上,对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排除。解题时可先从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选项开始,然后把比较有把握的选项排除,直至最后剩下唯一的选项。找准解题的关键点,根据这个关键点进行排除,不仅可以正确解题,也可大大节约宝贵的考试时间。
3.优选法
选择题有时所给选项有一个以上甚至全部都符合题目要求,而试题又明确说明该题为单项选择题,这时,考生切不可怀疑试题出了问题(尤其是高考试题),而应采用优选法,即从这几个符合条件的选项中,找到最符合题意的或最佳的选项。
在做选择题时,即使能快速得出答案,最好也对剩余的选项进行分析,以免由于疏忽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因为有时所选答案表述正确但并非是该题的最佳答案,此法与排除法有相近之处。
4.特例反证法
反证法是解答地理选择题常用的方法之一。
所谓反证法,就是在解题时,并不是直接判断某选项描述的正误,而是通过 逆向思维,找出不符合选项描述的特例,进而来确定选项的错误,从而排除一个个障碍。
用特例反证法来解答的选择题,在语言描述上一般较有特色,大多选项中会出现“全”“都”“均”等语气比较肯定的词语。
5、因果联系法
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因此不少命题者据此编制出一系列具有因果联系的选择题。
在解答这类选择题时,考生先要认真审题,分析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找出题干和选项之间的联系,然后就此探究现象的成因或追寻某种现象可能带来的结果。
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命题者往往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设置障碍:
①选项本身就是错误的,不符合科学性;
②选项虽然正确,但选项和题干之间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③颠倒了因果关系,如要求选择出题干中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而给出的则是题干中内容会导致的结果。
6、图文转换法、图解法
图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色,在解题时,要注意适时地进行图文转换,使题中所给的图(或文)信息朝我们比较熟悉的文(或图)去转换,这将极大地 提高解题效率。
如:2019年、2020年全国卷三
【真题案例】
7、比较法
有时为了考查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综合评价与对比分析能力,设计两个区域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相似的,如对地形、气候、水文等进行比较。
在解答时首先应认真审题,明确题干所涉及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从相关的角度仔细比较找出其异同点,结合题干要求,整合做出判断。
【真题案例】
如:2016年全国卷一,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真题案例】
再如:2020年全国卷一, 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8、精确计算与估算法
地理学习中会遇到不少的计算问题,如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比例尺和实际距离的计算、气温的计算等,计算类选择题经常会在试题中出现。
在解答这类题时,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然后结合有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最后在备选项中找出与计算结果一致的选项即可。但地理计算并不是考数学,重在方法,许多数据和角度都是特殊情况,计算过程并不复杂。
9、排序法
地理事物或现象按其分布的位置、范围等特征,会有一定的序列分布, 对其某一特征按某一规律排序是考题中经常会出现的情况,对此同学们一定要分析清楚事物或现象的发展或分布规律,逐一进行排序。
10、同意相溶法
单项选择题只要求选出一个正确选项,因此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只要能够确定其中某两项或三项的含义是相同或相近的,就可把它们先溶解掉(即去掉),这样就可大幅度地减小选择的难度,甚至直接得出答案。
11、瞻前顾后、前呼后应法
多问组合型试题注意前后题目的相互印证。因为该类题目一般是在呈现一张信息量丰富的图表或信息量较大的材料的基础上,设计若干个相关问题,其中存在前边的题目可能成为后边题目的条件,也可能存在后边的题目成为前边题目的信息等,其综合性特别强,着重考查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解题时应注意宏观本组全部题目,前后简单分析,特别是对于第一个题目难以拿下时,考虑一下后边的题目是否与前边的题目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12、逆向思维法
当我们看到一道试题涉及面较广,或者是感到无从下手的时候,不妨先假定某一选项是正确的,然后把它放到条件中去检验,进而逐一排除或确定。
13、分析推理法
对于高考来说,绝大多数试题都需要分析和推理,而且这类题目一般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
这些试题选项与题干之间知识转换的环节往往较多,不管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有可能遇到这类试题。此外,根据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通过由因导果或由果溯因来进行因果推理。
No.5选择题常见题型
题型一:计算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地理计算与单纯的数字计算不完全等同,它不仅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还要求能把握其内在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即能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通过数学计算得出结论。
对于各类地理计算,同学们首先要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其次要多练习,只有熟悉各种题型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答题技巧:
结合地理原理,运用计算公式来完成计算。
题型二:等值线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①在等值线图上根据等值线数值大小、排列方向、形状变化、疏密程度等判断地理事物变化的急缓、递变的方向及分布的特点。
②等值线图是将大量的文字内容,包括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形成原因及内在规律等以图形的形式表示出来,既科学严谨又简明扼要。
答题技巧:
解答等值线判读型选择题的前提是掌握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找出等值线的数值变化幅度→看疏密情况→看等值线封闭与否→等值线走向特点。
如等温线图→读出气温值→各地温差大小→高(低)温中心→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等,等降水量线图→读出降水量约数→各地降水量大小→多雨(干旱)中心→影响降水的主要原因等。
总之,等值线的判断一般需掌握“五读”,即读延伸方向、密度、极值、弯曲及局部小范围的闭合等。
题型三:地理图象解读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地理试题展示地理信息的重要平台,也是考查同学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方式。
答题技巧:
①先读图名。
②细辨图例。
③挖掘信息。前两点是该步骤的前提,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是图表分析的关键,也是解题的归宿。
题型四:地理坐标图解读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地理信息图象。
坐标图有二维坐标(平面直角坐标)图、三维坐标图和多维坐标图。
二维坐标图用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地理要素,坐标中的点、线等内容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根据点和线的不同,二维坐标图可分为折线图、曲线图、柱状图和点状图等。
三维坐标图是用三维空间反映三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或将三个地理要素统一放在一个平面内,最常见的多维坐标图是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
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具有并列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幅图上,常见的有雷达统计图、风玫瑰图等。
答题技巧:
解读坐标图, 首先要能正确判读、理解坐标系统中各坐标的具体含义,读清坐标轴上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尺度等,明确该图反映了哪两个或几个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的内容之间的关系; 其次要正确读取坐标图的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势,准确判读出各坐标对应的时间与数值;同时特别要注意峰值和谷值,分析数值的谷峰变化与地理事物的相关性。
解读坐标图,可灵活采用以下方法:
①坐标图上的点、线(折线、曲线)、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布规律,如“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图”中的盐度曲线就表示了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如“某地年降水量的变化图”中的降水柱就表示了各月降水量的数值大小。
②解读坐标图时,与相关地理图象对照,可以更深刻地揭示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更容易挖掘图象所蕴含的地理规律。如解读“洋流分布图”可与“气压带和风带图”对照,解读“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图”可与“气压带和风带图”、“世界洋流模式图”对照。
③要重视对地理图象内容的综合分析。如钢铁工业的布局不但与原料、燃料紧密相关,也与交通、科学技术、劳动力等因素相关。综合分析,可以全面地认识地理事物,深刻理解地理内涵。
解读坐标图,不能忽视图上的定量信息,要看清横、纵坐标单位数值;不仅要注意图象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还要进一步区分出发展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的不同。
题型五:因果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该类选择题的重要特征是题干与选项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特征之一由因求果:题干为原因或条件,选项为结果;
第二特征由果推因:题干为结果,选项为原因或条件。
答题技巧:
解答该类试题时要充分调动所学知识及题目提供信息,熟练把握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与因果关系,运用直选法、逻辑推理法或逆向思维法得出结论。
①直选法: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查基础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的选项再选择。
②逻辑推理法:根据题干提供条件,判断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结果,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算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③逆向思维法:即由结论推已知,亦称倒推法。
题型六:正误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判断正误是该题型最主要的考核目的。该类试题的题干中往往有“是”、“不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等,这类选择题一般是基础知识测试题。
答题技巧:
解题时要认真阅读各选项,充分调动和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进行判断,切忌想当然,或只看了一个熟悉的选项而不顾其他选项。
题型七:比较排序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比较型选择题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理事物作为题干,要求经过比较指出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共同点或不同点,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关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比较分析能力。
比较型选择题可以考查考生对地理事物认识的深度、广度和清晰度。考查考生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
排序型选择题一般是指把地理事物按时间或空间分布排序的一类选择题。这类选择题要 求理解地理事象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然后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排序。
排序型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事象的时间和空间定位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可以是对某一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进行确认,也可以是对某一组事物或现象的分布进行确认。
答题技巧:
解答比较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善于利用比较法进行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比较。
首先要对各个独立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其次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一般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解答排序型选择题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语,结合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出现的相对位置来推理它们的位置关系,重在比较判断再排序。
题型八:最佳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题干中往往含有“最”这个关键字,即在给出的选项中找出最佳的或是最合适的选项。所给选项往往与题干都有联系,但联系最为密切的或最为合理的选项只有一项。
答题技巧:
这样的题型四个选项可能都与题干相关,做题时要通过比较优化并抓住关键字“最”,仔细斟酌每个选项,切忌粗心大意,看到有相关的选项就盲目作答。
题型九:组合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该类选择题的选择项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组成,是多项选择题变成单项选择题的一种主要形式,往往比其他类型的选择题要复杂一些。
答题技巧:
从选项入手,找准一个或多个正确或错误选项,排除1-3个选项。各项都有的不用判断;在选项中出现多的经常为正确叙述,也可先不判断其正误;注意一下长短项。
具体做题时经常用到下列方法:①直选法、②排除法、③逻辑推理法。
三、主观题做题技巧
No.1重在审题
穷尽图和材料中的一切信息
(1)审文——明确限制条件,确定答题方向。
一审题干
二审材料
三审题分
(2)析图——提取图上的有效信息。
看图例,看图的性质(坐标图、柱状图、地形图等)
(3) 审题干:注意分析题目中“句子”的成份,找出“中心词”、“修饰词”。
◆ 找“主语(中心词)”——确定题中主题,认定答题方向
◆ 找“定语(修饰词)”——锁定限定条件,找出目标项,如限定的时刻季节月份和地理空间
◆ 找“动词(指令词)”——确定作答方式
◆ 找“连词”—看看要你回答几个问题?此问题的分值是多少,根据分值确定要点个数也就是分析解题条件,确定思维方向
(1) 明示条件(显性)
(2) 暗示条件(隐性)
(3) 多重条件(两个或以上条件)
(4) 限定条件:数量词、方位词、程度
No.2做题步骤
第一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明确试题要求和意图。对任何题型的图文材料,都应有两次提取信息(即要两次审题) 第一次:提取信息,进行信息转化(找出问题的实质——考什么)。
第二步:结合选择题的题干、综合题的设问再次提取信息,发现材料与题目之间的联系。
第三步:根据试题情境和设问要求等,确定描述的思路(列模板),要全面、想的全。
第四步:组织语言,全面简洁、准确科学、逻辑清晰地加以描述,有条理、答得精。
整语言(地理术语、要点顺序)要求做到:
1. 要点全面:不遗漏、无多余
2. 顺序合理:先主要后次要;先自然后人文
3. 富有逻辑:先因后果、有理有据
4. 点面结合:提出论点、结合实际
5. 地理术语:使用地理专业词语-地理名词
6. 简洁精炼:不啰嗦、不重复
7. 书写工整:格式整齐,不涂画
8. 格式整齐:编“序号”或用“分号”(分点作答)
一定切忌!
1. 针对一点,反复啰嗦
2. 违背地理原理
3. 违背该地状况
4. 违背地理事物情况
5. “口头语”、“大白话”
6. 书写凌乱,字体潦草
No.3作答时注意以下关系
(1)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关系
原因的分析,一定要注意因果关系,层层递进,追根溯源。
(2)具体答案与模糊答案的关系
对于答案中自己似是而非的部分,在不影响答案完整和得分的情况下尽量回避、少写。
(3)答多与答少的关系
对于自己确信无误的部分要准确、有条理的书写,做到“踩点”准确,语言精到、简洁、条理分明;但对于自己把握不准的部分坚持多写些内容、多分几个点、多用地理语言。
(4) 主要答案与次要答案的关系
在原因分析、区位因素分析类问题中,尽量抓住主要方面。
(5) 课本语言和日常用语的关系
组织语言时,要尽量用课本语言,这是任何参考答案都推翻不了的标准答案。
注意: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
(1)回答成因或因素类问题都要往两个方面去想,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
①自然因素包括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光热水)、河流、土壤、水源、洋流、植被、资源(原料)、能源(燃料)、土地、气压带和风带等。
②人文因素包括人口、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策、资金、工农业基础、历史。
(2)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3)回答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
(4)回答评价类问题时,从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
(5)区位问题。工业、农业、城市、商业、交通区位问题分析从自然和人文社会两方面分析。
(6)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宏观把握。
(7)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途径
1
要了解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
针对信息的形式和特点对其进行概括和整合,并分析信息的空间、属性和时间等特征,明确试题的要求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分析、是判断还是推理、是演绎还是归纳、是比较还是综合等,进而明确试题考查的内容和意图。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
掌握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解读方法
解读文字材料要注意从中提取关键的词语,对解题起提示性作用的词语最好能做上记号。解读图表信息时要遵循各种图表的解读方法和技巧,一般来说解读图表信息时可以按照:明确“图名”—关注“图边”—分析“图中”的步骤。
3
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在平时复习时一定要重视主干知识的复习,构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储备丰富的知识。
4
加强迁移能力的培养
平时复习时要加强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重组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进行纵、横向的串联、比较、发散、迁移、升华、深入理解、拓展思维,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5
加强能力的专项训练
逐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基本步骤是:
审材料
析图像
读设问
提信息
找关键
解题意
调原理
0 1
必纠自然地理易错易混点
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2、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
3、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统一。
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6、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7、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主要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进行计算。
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9、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
10、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如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区别。
12、理解热力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
13、分析实际生活中风与等压线的关系时,要注意区分近地面与高空:近地面要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一般不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逐渐减小。
14、分析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时,要注意季节判断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为夏季,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为冬季,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南;太阳直射赤道(春分和秋分)时,赤道低气压一般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15、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不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
16、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与江淮准静止锋有关,夏季的伏旱是受副高控制形成的。
17、判读锋面图时要注意锋面的倾斜方向总是向冷气团一侧;画冷锋和暖锋简图时,要注意三角形与半圆形凸出方向,即总是指向锋前,冷锋指向暖气团一侧,暖锋指向冷气团一侧,它们的指向也可代表峰的移动方向。
18、判读气候类型时,要注意根据气温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1月份气温最高位南半球。
19、分析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时,要注意气候类型的特殊分布,如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但有些地方比较特殊,如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东南部等地区都远离赤道,其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暖流的影响有关。
20、主要玄武岩和花岗岩的区别: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岩石缝隙在地表下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
21、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的区别:相对来说,风化作用是静态的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风等;侵蚀作用是动态的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有流水、风力、海浪等。
22、六大板块中,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与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属于亚欧板块,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而安第斯山脉南部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23、“背斜谷”从地形上讲是山岭被侵蚀成了山谷,但从地质构造上讲还是背斜。
24、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但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25、注意断裂与断层的区别:断裂是指岩层沿裂隙断开,但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断层是指断裂面两侧岩层发生明显位移的地质构造。
26、利用等值线图判断河流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时要注意两者的海拔高度和水位高低;河流水位高,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位高,地下水补给河水;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27、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不一定都在夏季,如地中海气候区冬季为汛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则全年降水量丰富。
28、注意利用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判断湖泊的性质——咸水湖或淡水湖;等高线向湖泊一侧弯曲,表示湖泊海拔高,湖水外流,一般为淡水湖;等高线背向湖泊弯曲,表示湖泊海拔低,河水注入,一般为咸水湖。
29、分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要注意判断南北半球——南半球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分布位置高;北半球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分布位置高。
30、注意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在分布地区和对应气候类型上的区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对应地中海气候。
31、注意北海渔场(西欧)与北海道渔场(日本)的区别。秘鲁渔场形成原因(上升流形成)与其他三大渔场形成原因(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区别。
32、自然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区分清楚——水资源和气候资源是交叉关系,都属于自然资源。
33、能源与能源资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能源包括能源资源,还包括二次能源等;而能源资源仅指自然资源中能提供能源的部分资源。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34、台风中心无风,盛行下沉气流;而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力一般在12级以上,常出现狂风暴雨。
35、台风和飓风虽然都是热带气旋,但要注意两者发生的区域存在差异——台风是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飓风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热带气旋。
36、干旱灾害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并非降水量少的地区,干旱灾害就最严重。干旱灾害主要是对农作物而言的,是受供需关系影响的。我国西北地区降水比华北地区少得多,但华北地区对水的需求量大,故华北地区比西北地区干旱灾害严重。
37、寒潮危害最大与寒潮势力最强是有区别的:寒潮危害最大主要是对农作物而言,一般发生在秋末和春初;寒潮势力最强一般发生在冬季。
38、地震的震级与烈度两个概念要区分开: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一般而言,同一地区相同条件下,烈度与震级成正比。
39、火山和地震并非百害无一利:火山灰和火山喷发物往往能形成肥沃的土壤,地震波可以用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40、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地质灾害,两者最大的区别:泥石流需要大量水分条件,而滑坡则不需要大量的水分,但过多的水分会加剧滑坡的发生。
0 2
必纠人文地理易错易混点
1、自给农业与商品农业是相对而言的,判断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之间联系密切,资金密集型农业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一般属于商品农业,但劳动密集型农业大部分属于自给农业。
2、人类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地区和冬季;热带地区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农业,因为热量非常丰富。
3、修建梯田是有前提的,一般适合在坡度比较小的地区,所以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
4、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属于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亚洲国家商品率都低,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的商品率就较高,日本的小型机械化程度也非常高。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具体信息进行,防止脱离材料盲目归类。
5、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需要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但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某地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资源丰富,能够发展灌溉农业,则它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如我国河西走廊。
6、混合农业是按生产对象划分的。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虽然与澳大利亚和西欧混合农业相差甚远,但仍然属于混合农业。
7、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采矿工业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大。
8、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获得经济利益,市场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所以分析工业区位时要用发展的观点。
9、劳动力素质并不专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劳动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
10、注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后者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11、新兴工业可分为劳动力密集型(意大利的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美国“硅谷”),并非特指技术密集型工业。
12、传统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对交通条件要求都较高,但前者侧重于运量大的水运、铁路运输等方式,后者侧重于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等方式。
13、平原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环境,但并不是所有平原上都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亚马孙平原。
14、河流交汇处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5、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动态的,某一时期主导交通运输方式的繁荣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城市的发展。扬州的兴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16、注意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百分数反映,百分比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指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17、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
18、逆城市化不是城市衰败,而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多出现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
19、城市问题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也不是必然会出现的。
20、注意区别城市地域形态与城市基本形态:前者主要指城市的外部形态——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后者既包括外部形态,也包括内部形态——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
21、注意区别城市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与城市土地利用(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有针对性地回答。
22、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分布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而是分布在与低级住宅区背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缘。
23、根据市场最优的原则,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城市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24、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时间、运量或者运价,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具备相关的运输条件——河流、铁路、公路等。
25、注意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与交通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船舶和管道)的区别,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回答,不能混用,其中管道既是运输线路,又是运输工具。
26、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虽然河运的地位在不断下降,但海运的地位依然非常稳定。因此不能笼统地讲水运地位在逐渐下降。
27、在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时。科学技术往往作为一个独立于社会经济条件之外的区位因素。
2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呈“之”字形弯曲的山区公路主要分布在山高坡陡的地区。一般的山区多通过开凿隧道的方式修筑公路。
29、城市道路网的判断一般根据该城市所在国家进行;欧洲的城市一般为环形放射式,我国的城市多为方格——环形——放射式。
30、发达国家出口的产品并非全部是工业产品,还包括小麦、羊毛、牛肉等少数农畜产品。此外,发达国家还常出口资本和技术。
31、注意区分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两种环境问题的表现,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属于生态破坏。
32、环境问题因人类活动而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会产生环境问题。只有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时才会产生环境问题。
33、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并非存在必然联系。如果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时,注重环境保护,则一般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34、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环境问题,但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因为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
35、注意区分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两个概念:前者是因人类活动产生的,如水土流失、全球气候变暖;后者是自然现象,如台风、地震、海啸等,但人类活动可以加剧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和发生频率。
36、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37、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这个整体。
38、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而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直至达到“零”排放。
39、生态农业是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只注重其中某一项利益的农业不是生态农业。
40、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为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41、一个地区人口总数的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应该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零的时期,因此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并不等于人口总数的减少。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人口增长数仍然很大。
42、注意生育率和出生率的联系与区别:生育率是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岁~49岁)人数之比。生育率是出生率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生育率水平高,出生率水平也高。
43、对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判断应该分析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但并没有具体的数值标准。
44、除人口自然增长外,人口的数量变化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的迁入和迁出)。
45、注意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前者是指一个地区在相对稳定条件下资源环境所承载或容纳的最大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强调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后者强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口合理容量低于环境人口容量。
46、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人口迁移不仅强调空间迁移,而且强调时间限制,而人口流动主要强调人口的空间运移动。人口迁移无论对迁出地还是迁入地都会产生影响,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47、判断人口迁移的三个重要标准:跨越行政区域界线的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一般指一年以上)。
48、在对人口统计图判读时,要注意纵横坐标上的数值,不要采取粗略计算的方法。特别是等边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否则会得出完全错误的判读数据。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49、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国目前及将来面临的重大人口问题
0 3
必纠区域可持续发展易错易混点
1、注意大陆和大洲的区别:世界上有六个大陆,七个大洲,但并不能说大陆比大洲范围大或者大洲比大陆范围小,比如亚欧大陆比亚洲大,澳大利亚大陆比大洋洲小。
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并不是面积最大的亚洲,而是南极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也不是面积最大的太平洋,而是面积最小的北冰洋。
3、注意内海(伸入大陆内部或位于一国领土内的海域)与陆间海(两个大陆之间的海域,如地中海)的区别。
4、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地形特征的异同:都可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但具体地形类型存在差异。北美洲东部为高原和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南美洲东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大山系;澳大利亚东部为山地、中部平原、西部为高原。
5、注意北九州与九州的区别:北九州是日本工业区的名称,九州是日本四大岛屿之一。
6、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而不是印度。流经印度的河流是恒河。
7、西亚石油运往西欧和北美地区最近线路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航线,但石油运输量最大的航线是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航线。
8、埃及盛产长绒棉,但其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
9、摩尔曼斯克港地处北纬70°,但终年不冻,是因为北大西洋暖流源源不断地向它输送温暖气流。
10、渤海是我国内海,而不是边缘海。
11、我国位置最靠北的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省,而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置最靠东的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省,而不是台湾省。
12、主要山地与山区的区别:山地是一种地形类型,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较大的地区;而山区既包括山地,又包括丘陵和崎岖的高原。
13、东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和两广丘陵。
14、青藏高原虽然太阳能辐射最强,但其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因为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也弱。
15、注意几条地理界线的区别: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16、我国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区的分界线是长城,小麦与水稻种植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17、浙赣线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至湖南省株洲市之间的铁路。京广线、浙赣线与湘黔线交会于株洲市,而不是长沙。
18、注意河套平原与河西走廊的位置: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沿岸,而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境内祁连山以北。
19、我国的河流除注入太平洋外,还有一线河流注入印度洋(如雅鲁藏布江、怒江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20、注意我国两个有色金属矿的矿产地名称:湖南锡矿山——锑矿;青海锡铁山——铅锌矿。
21、注意鞍山与马鞍山的区别:鞍山位于辽宁省,马鞍山位于安徽省。两地都是我国的铁矿产区,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但两地位置相差很远。
22、东部和西北地区的河流的汛期都在夏季,但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布是降水量和气温。
23、注意西部经济地带与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区别:西部经济地带指西部十个省(市、区);而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部经济地带的全部、中部经济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经济地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24、注意三江源、三江平原和三江并流中“三江”的区别: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境内;三江平原指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条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原,位于黑龙江省境内;三江并流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横断山脉自北向南平行分布而形成的并流景观,位于云南省境内;这里的“三江”是指不同的河流。
25、注意水资源与水能资源的区别:水资源一般指淡水资源;水能资源主要指某河流所蕴藏的水能。
26、修建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防洪,而不是发电。
高考地理专题设计——丰收节
0 4
单选题
2018年6月21日(夏至),中国国务院发布批复,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国务院发布批复到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A.巴西利亚(15.8°S,47.9°W)的日落时间越来越早
B.莫斯科(55.8°N,37.6°E)正午物体影子越来越短
C.瑞典北部适宜观赏美丽的极光
D.新加坡(1.4°N,104.0°E)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比悉尼(33.9°S,151.2°E)小
2.下列诗句反映“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自然现象的是
A.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B.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C.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D.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答案】
1.D
2.C
【解析】
1.从国务院发布批复到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时间段,即为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南半球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北半球正好相反。巴西利亚位于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日落时间变晚;莫斯科位于北半球中纬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正午物体影子越来越长;适宜观赏美丽极光的时间为冬半年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时段内,瑞典北部仍然是昼长夜短,未出现极夜现象;纬度越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新加坡比悉尼纬度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D项正确。
2.“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候鸟南飞,北半球进入秋季;仲春是春季;昼晷已云极指的是夏至日,北半球白昼达到最大;夏至一阴生指夏至,C项正确。
2018 年 9 月 23 日是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此时,全国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广大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当其时。下图是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农民丰收节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A.春分B.夏至
C.秋分D.冬至
4.地球位于①时段时,北京(40° N)
A.白昼长度在变短B.日出时间在延后
C.正午日影在变长D.正午太阳在变高
5.地球位于②时段时,重庆(30°N)
A.昼夜平分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D.出现极昼
6.冬至时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庆地区树木落叶B.北京地区春意盎然
C.海南越冬人口拥挤D.东北地区积雪融化
【答案】
3.C
4.D
5.B
6.C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地球公转意义
3.由材料“9 月 23 日是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可知,丰收节时地球位于秋分位置,C正确。
4.图中①时段为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位于从赤道向北回归线运动,太阳直射北半球,北京白昼长度在变长、日出时间在提前、正午日影在变短、正午太阳在变高,D正确。
5.图中②时段为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从北回归线向南向赤道运动,太阳直射北半球,重庆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重庆不会出现极昼,B正确。
6.冬至时节,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此时为冬季;重庆地区为常绿阔叶林;海南地处热带,越冬旅游人口数量多,C正确;东北地区春季积雪融化。
陕北传统民居一般依山形走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建,窑洞前多植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陕北民居的修建原则反映了该地区( )
A.沟壑纵横B.全年多雨C.河网密布D.土质疏松
8.窑洞前植的树主要是( )
A.常绿硬叶树B.常绿阔叶树C.落叶阔叶树D.常绿针叶树
9.下列节日中,门前树的日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
A.春节B.儿童节C.丰收节(秋分日)D.国庆节
【答案】
7.A
8.C
9.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及地球运动.
7.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在窑洞选址时,要避开阴坡(避湿就干)和海拔较低的沟谷地区(避低就高),而选择向阳、排水条件好且高于最高洪水位的缓坡,故选项A 正确;陕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选项B 错误;陕北地区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区相比,降水量较少,地势起伏较大,河网密度较小,选项C 错误;陕北地区均有较厚的黄土层覆盖,黄土土质疏松,对窑洞的微观选址影响较小,排除D。
8.陕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因此窑洞前多植的树种为落叶阔叶树,选项C 正确。
9.由所学知识可知,白昼越长,树影在地面转动角度越大;选项中四个节日中,儿童节(6 月1 日)陕北地区白昼最长,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图文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节气那一天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回答下列各题。
10.国务院批复发布农民丰收节的当天,太阳直射点接近下图中的哪个位置(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全国农民在庆祝首届丰收节时,我国昼夜情况接近哪幅图( )
12.我国华北地区的一句农谚所言:“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种麦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哪个位置( )
A.A B.B C.C D.D
【答案】
10. B
11. B
12. B
【解析】
10.国务院批复发布农民丰收节的当天为6月21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B正确。
11.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晨昏线过极点,故B正确。
12.在公转轨道图中,用“二至”定“二分”。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为夏至;根据地球公转发现可知B为秋分,故B正确。
0 5
综合题
13.风俗是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节日习俗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
春节已有4千年历史,许多习俗在先秦时已出现。春节正值一年农事活动全部结束,人们祭祀神明,祈愿福佑。同时也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
清明节正值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同时也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时刻。
中秋节起源于西周,当时人们在秋收之际,拜谢月神和土地神的庇护。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合家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腊八节源于先秦时,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
说出3项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传统民俗差异,并任选一项说明影响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8分)
【答案】饮食:南米北面,气候;行:南船北马,河流(地形);民居:南方墙壁薄,北方厚(南方屋顶坡度大,北方屋顶坡度小),气候(降水,气温);娱乐活动:南方赛龙舟,北方跑旱船,河流(气候)(影响因素从河流、气候、地形三方面解释合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
(2)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由于地形、气候、河流的差异,导致饮食习惯,交通状况,居住条件,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北方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体现了其冬季寒冷,降水较少,河流少,地形平坦等特征。南方相反。
考点: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