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20世纪90年代,中国正式开始启动事业单位改革相关工作,是继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之后为完善总体布局的重大改革之一。但是由于我国事业单位体系数量庞大,根据2017年数据显示,我国公基有126万个事业单位,正式员工就超过3000万人,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存在定位不清、分工不明、工作机制不适宜、配置不合理、监督管理力度薄弱,工作效率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事业单位改革进度缓慢,成效甚微,改革进度相对滞后。为构建中国特色公共服务体系,有关部门在多个地区开展试点,形成了完整的事业单位改革政策思路,完善定位明确机制,合理配置资源,以多元化供给方式更好管理事业单位,促进制度健康发展。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对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全面落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举措之一,建立一套系统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公共服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建立一套完善、高效、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根据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清理不合理的结构和不规范的工作任务。其次推进事业单位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完善和平衡转轨政策和退休人员服务管理。最后,大力发展公益服务,推进公益事业单位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深层次的公益服务,加快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国务院下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后,全国各地市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相关工作。广东省社工委专职副主任王光圣接受经济观察网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可以更高效的实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广东省为社会组织保留空间,不设立新的事业单位,同时也不再新增事业编制,让社会组织可以更高效、更高质的提供公共服务力量。与广东省快速打开事业单位改革局面不同,北京市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收效堪微,北京市机构编制办事业单位改革处处长付光增表示北京市全局性的事业单位改革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和文化领域,对于公立医院院长实行聘任制,同时将文化馆、图书馆、医疗机构等纳入事业单位。但是对于所属事业单位不做任何干涉,单位的人员结构依旧按照事业单位自主聘任,这些做法与真正的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相比,仍还需要一定时间完善。

权易汇作为专注为国有资产形成、运营、流转提供专业服务的国企大数据网络平台,目前已拥有十万条多国资政策法规。为了更好的助力国资国企用户、投资人、专业第三方机构等提供专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体系,帮助了解更多政策法规,可自行查阅权易汇找政策版块相关内容,本文详情可参考权易汇找事业单位改制类条目 中发〔2011〕5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