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统练(三)语文试题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统练(三)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的典籍,大致可分经、史、子、集四类。经与儒家典籍有关,史是以《史记》。代表的历代正史,子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集则以古代诗文为主。。此外,人对典籍的态度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所不同。比如,经书在中国古代被尊为正统,然而,20纪的国人经历了由“废经”到民间读经的各种折腾,逐渐( )了儒家经典的义理价值,对圣贤的话语感到。帝制时代的终结,客观上将儒家经典与政治生活开来,庙堂儒学彻底告别历史舞台,对许多儒者来讲,儒家经典从国民教育体系中淡出,无异于。
1 .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淡忘 不知所云 割裂 火上浇油B .淡忘 不甚了了 剥离 雪上加霜
C .遗忘 不知所云 割裂 雪上加霜D .遗忘 不甚了了 剥离 火上浇油
2 .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化经典不但数量多,产生的时间跨度也很长
B .不但中国文化经典数量多,产生跨度的时间也很长
C .中国文化经典数量不但多,跨度产生的时间也很长
D .中国文化经典不但数量多,时间跨度产生得也很长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媒体曾就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________过这样一组数据:美国 1.2小时,韩国0.7小时,美国0.6小时,中国0.2小时。中国小学生每天仅有12分钟的家务劳动时间,少得可怜的数据告诉我们:如今的中小学生已经很少主动承担家务。________,劳动教育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中就会逐新被忽视和________。如何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成了当下棘手的问题。家庭劳动应该是劳动教育的首选,从叠被子、打扫卫生到洗衣做饭, 看似琐碎的这些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赶超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孩子们的广阔未来,只有从基础做起,由小及大,生活的“技能包”才能不断充实;由近及远,成长的基石才能一层层夯实。如今,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已然成为社会________。让孩子放开手脚、主动体验劳动之乐,教孩子学会合作,尽享劳动之美,理应成为今后家校共同努力的方向。
3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披露久而久之概念化共鸣
B .透露长此以往概念化共识
C .透露久而久之边缘化共鸣
D .披露长此以往边缘化共识
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看似琐碎的这些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越过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B .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C .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赶超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D .看似琐碎的这些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二、选择题
5 .下列诗词中涉及的我国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②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③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④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⑤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 .②③①⑤④B .②③①④⑤C .③②①⑤④D .③②①④⑤
6 .“劳动”历来受到中华民族的重视,下列与“劳动”有关的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芣苢》是《诗经》中的一首劳动诗,“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
B .我们形容劳动之辛苦,常用“夙兴夜寐”一词,该词出自《诗经》的卫风《氓》,《氓》是一首爱情诗,表现了“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抒情特征。
C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是一位劳动能手,她“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但还是遭到了婆婆的刁难,最终被遣归。这个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的庐江府。
D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一句中的“有事”,指外界的战乱,而归乡后的陶渊明则“或植杖而耘耔”,过着闲散的农耕劳动生活。
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包扎(zā) 模板(mú) 佣人(yōng) 叱咤风云(zhà)
B .讪笑(shàn) 供求(gōng) 着想(zhuó) 沐猴而冠(guān)
C .忖度(cǔn) 符合(fǔ) 与会(yù) 一哄而散(hòng)
D .挫折(cuò) 揩油(kǎi) 撂下(liào) 刚愎自用(bì)
8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中秋节,男人们出力打着糍粑,女人们在一边择(zhái )菜切肉,娃娃们围着他们嬉戏打闹,一派悠然和谐、阖家团圆的风光。糍粑呈圆饼状,白白软软,端的一副(fú )明月清辉的模样。
B .“军民携手奋进•同心合力筑梦”军地联谊(yì )文艺演出暨非遗文化进军营活动在武警总队某部圆满举行。演出中,《江姐》选段《绣红旗》等节目让军民深受感动,爱国热情高涨(zhǎng )。
C .进入十一月,流感疫苗接种(zhòng )高峰来临。有市民说自己接种流感疫苗第二天有点鼻塞(sāi ),不知道是否是正常现象。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这是疫苗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
D .她把灯举得更高了一些,大气似乎变成了纤(xiān )维织品,挣脱绿茵茵的海面,在红黄交织的纤维中间闪烁,燃烧,犹如篝火堆上滕起的焰火。这燃烧的焰火逐渐融汇成炽(chì )热的一片。
9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请战书叠成厚厚一摞(luò ),汗水浸湿全身,摘下口罩露出印痕、压疮……这一帧帧感人的画面,让我们相信雾霾终将消散,霁(jì )月必定到来。
B .无论是叱咤(zhà )风云的匈奴、骠(piào)勇强悍的鲜卑,还是质朴狂野的羌族,都可以从其生活的北方草原找到命运的根源,并发现他们不同的生存决择。
C .故宫博物院“珍秘翰墨——清宫藏善本碑帖(tiě )特展”精选了大量清代宫廷摹刻、传拓(tà )的名品展出,吸引了广大书画爱好者和文史研究者前来观摩。
D .曾国藩主张“乱世应以严为主,而济之以宽”,一方面推行震救灾民、清理狱讼等举措,另一方面大力芟(shān )夷盗贼、严刑峻法,导致“莠(yǒu )民”血流成河。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要利用好现有津蓟、津唐两个合作项目公司,建立互动协调机制,并全方位拓宽两地港口企业战略合作领域和机制。
B .春节期间,越来越多人选择到故宫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故宫电子门票在网络平台开售将近两个多小时,预约人数就突破千万,再次刷新在线预约纪录。
C .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它可以增强牙齿中钙的抗酸性预防龋齿不再发生,但出于高氟地区,长期喝浓茶的居民不适宜使用含氟牙膏。
D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1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相对于高智商,成功更依赖于坚持、创造力、乐观、自控等因素,这些不仅仅是性格,同时也是技能,因此是可以训练和学习的。
B .张爱玲这样的作家,在大时代中自我关照,单纯地忠于自己的心和感知,所以能够在人间烟火中如此遗世独立。
C .供暖的第二天,河北省和辽宁省的部分地区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这使我们充分认识到雾霾防治工作形势严峻。
D .当下许多“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普通人都可以展示自我,也让人深信: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各类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达到2442万部,同比增长48.3%。从作品题材的分布看,国内主流平台上的现实题材作品已超过六成,同比增长24%。一批反映创新创业、社区管理、精准扶贫、大学生村干部等现实题材作品脱颖而出。
2018年,国内网络文学创作者已达1755万,其中签约作者61万,在签约作者中兼职作者占比61.9%。从受教育程度看,作者中拥有大学本科的比例最高,而网络文学读者中高中及以下学历读者占比为53%:从阅读偏好看,男性读者似乎更喜好连载,女性读者对完本更情有独钟;从读者付费方式看,80%以上的读者愿意为IP衍生内容或产品付费,尤其女性读者为改编舞台剧和周边衍生品的消费意愿更为明显。伴随媒介技术的不断升级,人工智能语言处理技术助力内容审核,提高了网络文学的审核效率与准确度,系列防抄袭盗版以及保护信息安全技术在不断改善着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通过制定统一的内容格式标准,大数据驱动运营等,促进了业务运作效率,提升了产品供给能力。
(摘编自丁涛、赫英海2018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
材料二:
材料三:
虽然网络文学是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作出“中国当代文学已经经典化”的论断时,可以肯定其中不包括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不是攀“高峰”,而是先上“高原”,在此基础上才能谋求精品化和经典化。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起,中国古典文学传统被以借鉴西方经验形成的新文学传统取代,借助体制的力量,新传统很快成为主流,由此而获得了被经典化的“有利地形”。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流传统受到冲击,包括长篇小说在内的严肃文学读者数量锐减,文学期刊和文学书籍发行量急剧下降。挑战力量主要来自网络和市场,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学凭借便捷的传播阅读方式、娱乐化的叙事技巧和显而易见的消费特征,迅速吸粉,从而在读者数量和大众文化的影响力上成为主流。
(摘编自沙罗《网络文学“经典化”》)
材料四:
网络文学的故事性、娱乐性往往大于文学性,商业化、类型化写作是其当下主流,网络文学走过了20多年,不仅在玄幻、仙侠等类型叙事上有重大突破,也忠实记录和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变迁。
网络文学发生发展壮大,天然带有媒体这一根本属性,我们可从网络新媒体信息角度来对其进行考量。网络作者队伍构成复杂,几乎各种专业背景都有,因此海量、庞杂的信息文本足以反映这些作者对所处时代、社会、世界的态度,这可让我们从作品中分析出这一代作者的“三观”,也可以从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分析出信息接收者的“三观”。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作品,最终离不开文学角度的研评。虽然网络文学的一些文本不具备相应的文学价值,只是虚构故事供大众休闲娱乐,但是网络文学出现的一批成熟、优秀的作品,应该从文学角度进行研究与评论,这就要求评论界建构关于网络文学创作的标准与评价体系。
同时,网络文学作品在文化产业中体现出价值。图书出版、付费阅读、点击广告及IP改编的影视、动漫、游戏和衍生产业等,使网络文学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许多网络文学企业自建传播渠道,目前已覆盖多个国家,上线了十余个语种的版本,网络文学及其衍生产品已然成为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方式。
(摘编自李安《如何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
1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网络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品数量巨大,作者众多。
B .我国网络文学签约作者队伍以兼职作者为主,读者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数过半。
C .我们从网络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与读者对所处时代、社会、世界的态度及“三观”。
D .网络文学从诞生开始就具有媒体属性,注重商业化,其文学性与娱乐性往往并不对等。
1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网络文学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既有玄幻、仙侠题材,也有反映创新创业、社区管理等众多领域的现实题材。
B .女性读者与男性读者喜好不同,女性读者比男性读者更喜好网络文学完本,更愿意为IP衍生内容或产品付费。
C .近三年来,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及使用呈上升趋势,网络文学在读者数量和大众文化的影响力上成为主流。
D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受网络和市场的影响,严肃文学读者数量及文学期刊和文学书籍发行量都急剧下降。
14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网络文学迅速发展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业务运作效率,提升了产品供给能力。
B .网络文学自身具有便捷的传播阅读方式,娱乐化的蓄势技巧和显而易见的消费特征。
C .网络文学构建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D .网络文学有着数量巨大的创作者和可观的作品产量。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杨雄《解嘲》,作《达旨》以答焉。
元和中,肃宗始修古礼,巡狩方岳。骃上《四巡颂》以称汉德,辞甚典美。帝雅好文章,自见骃颂后,常嗟叹之,谓侍中窦宪曰:“卿宁知崔骃乎?”对曰:“班固数为臣说之,然未见也。”帝曰:“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试请见之。”骃由此候宪。宪屣履迎门,笑谓骃曰:“亭伯,吾受诏交公,公何得薄哉?”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宪谏,以为不宜与白衣会。帝悟曰:“吾能令骃朝夕在傍,何必于此!”适欲官之,会帝崩。
窦太后临朝,宪以重戚出内诏命。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自守,卒享祚国,垂祉于今。夫谦德之光,《周易》所美;满溢之位,道家所戒。故君子福大而愈惧,爵隆而益恭。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盂。矜矜业业,无殆无荒。如此,则百福是荷,庆流无穷矣。”
及宪为车骑将军,辟骃为掾。宪府贵重,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唯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
(节选自《后汉书·崔骃传》)
15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时人或讥其太玄静或:有时
B .公何得薄哉薄:接近
C .夫谦德之光,《周易》所美美:美丽
D .矜矜业业,无殆无荒殆:危险
1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作《达旨》以答焉非曰能之,愿学焉
B .公何得薄哉夫子何哂由也
C .满溢之位,道家所戒某所,而母立于兹
D .故君子福大而愈惧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7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白衣,古代无功名的人的代称,指平民,亦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
B .《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种规定的不同反映的是宗法等级制。
C .祚,本意是指福,赐福,也指帝位,还指保佑。
D .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相同的还有“察”与“举”等词。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
B .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
C .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
D .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
1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 .崔骃呈上的《四巡颂》都符合汉德,辞藻十分典雅美妙。皇上文雅喜好文章,自从看了崔骃的《四巡颂》之后,常常感慨赞叹。
B .皇上对窦宪说:“你喜欢班固而忽略了崔骃,这是叶公好龙。请让我试着接见他。”
C .皇帝见了崔骃的“颂”之后,对他格外的青睐,予以破格提拔。
D .窦宪任车骑将军后日益擅权骄横放纵,崔骃多次直言劝谏。窦宪不能容忍崔骃的劝谏,逐渐疏远了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偃虹堤记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1]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 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 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窝,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 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子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子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遣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遭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树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
相关链接: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注释:[1] 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2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愿有所记愿: 希望
B .覆溺之虞虞: 料想
C .使堤土石幸久不朽使: 假如
D .常显用之常: 曾经
2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吾滕侯之所为也为击破沛公军
B .昔舟之往来湖中者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 .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且庸人尚羞之
D .决之三司纵一苇之所如
22 .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B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C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D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23 .下列全部是对修建偃虹堤的好处的相关叙述和概括的一项是
①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
②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③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
④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
⑤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
⑥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
A .①②③⑤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④⑥D .②④⑤⑥
2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
B .古代不少利国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维护,往往成了废弃的遗迹,令人遗憾。
C .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D .《偃虹堤记》是一篇应邀之作,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道。
2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予发书按图。
(2) 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3) 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26 .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姊妹篇,内容相得益彰。概括你从两篇《记》所抒发的为言情怀中获得的感悟。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九江口作[注]
王昌龄
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注]此诗是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赴任途中经江州九江口时所作。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27 .下列对《九江口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本诗开篇不凡,“漭漭”一句描绘了九江水势浩淼、江面广阔的场景,气势雄浑,意境壮阔。
B .“驿门”四句作者居高望远,思绪悠远。“望”“期”等词写出了作者对生活前景的深沉思考。
C .“明时”二句作者感叹自己被贬蛮荒之地,怀才不遇。“孤舟”暗示了其内心的孤独、悲苦。
D .本诗为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何当”两句直接描绘了他奔赴边关、奋勇杀敌的战斗场景。
28 .简析“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一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29 .两首诗都写及“吴钩”。请比较两诗运用“吴钩”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六、混合默写
30 .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
(1 )《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 )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生乎吾前,___________。
(4 )吾师道也,___________?
七、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渭水遇
苏沧桑
后来,我在地图上找过那条小河的名字,没有找到。再后来,我问到了那条小河的名字叫“大南川”。它来自群山,清澈而湍急,在甘肃渭源县罗家磨村与212国道甘川段之间奋力跃动,像一个踽踽独行的少年。
从海拔3000米的高处下来,路过罗家磨村,我遇见了大南川河,遇见了河边的一幅画。
她毛衣的大红色彩,在绿水青山间显得有点突兀,仔细看,又觉得好看。她坐在高出河滩十米、石块垒砌成的路基上,低头在绣着什么,土红色的皮肤,花白的头发梳成两条小辫子挂在胸前。我站在河滩上仰望她,看到了她身后的蓝天,杨树,已经枯萎的一丛丛党参,低矮的砖房,砖房前趴着一辆灰扑扑的蓝色轿车。她静静地坐着,身旁呼啸而过一辆辆急转弯的车。她那么土,那么静,公路那么新,车那么快,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
她的手里是一只鞋垫,绣的是一幅熊猫竹子图,粉色底,绿色竹子,黑白熊猫,上面还有一个“乐”字。我由衷地说,你绣得真好看啊,是你自己画的吗?
通过不太通顺的交谈,我得知她从小在这里长大,从来没有走出去过。公路对面的砖瓦房,是他们的家,颜色暗的,是老房子,颜色亮的,是新盖的,屋檐的每个角度都嵌着一个“福”字,小轿车是邻居家的。他们家有十几亩地,种庄稼,也种党参之类的药材。收入不算高,但日子越来越好了。她的儿子盖房子时摔下来没了,女儿嫁到了外面,她和老伴带着十二岁的孙子,一心把他培养好,送到县城里读书。她说这些时一直笑着,露出好像还没发育完整的小小的短短的牙齿。
她的老伴和两个老邻居也穿过马路走过来。他们问我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在城里看到了什么好看的,眼神里充满真诚的好奇。于是,在午后的昏昏欲睡里,我向他们描述了我刚刚看到的渭源。
我在八米高的秦长城上,看到了绵延不绝、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梯田,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的田野。积淀着厚重而灿烂文明的渭水流域上,最古老的长城蜿蜒起伏,每隔一里有一小烽燧,每隔十里有一大烽燧。此刻,我没有看到烽烟,碧蓝的天空下,麦子和油菜籽丰收在望,一个农人在长城下的梯田里,将一大捆油菜秆收拢,驮下山去。我们跟随他来到山下,在一个巨大的广场上看到了一千个甚至更多的碌碡,像在炫耀它们曾经经历的一场场丰收。而在关于粮食的陈列馆里,我拍下了一张张不忍卒读的老照片,饥荒年代饿得皮包骨,甚至活活饿死的人。不忍看,又一张张删去。它们像石碾子一样,在我心里来回碾压,碾出了道道血痕。我摸着比南方大好几倍的粮车,闻到把手的皱褶之间残留的粮食的香味,紧皱的心才渐渐舒展。
在渭水的源头鸟鼠山,我被另一种异香牵住了脚步,那是一大片我从未见过的紫红色花朵,散发着童年记忆里的香味。我的童年记忆里没有富贵的花,没有牡丹芍药玫瑰,只有野花。我一个人在花丛边坐了很久,这野花的香,多么微小,此刻于我,是最母性的,最故乡的。如同渭水之源,弹丸之地流出的三股清泉,绽放出一条渭河,汇入滔滔黄河,绽放出华夏璀璨的文明之花。
坐在罗家磨村口的河滩上,我和四个老人交流着互相听不太懂的话,晕乎乎的我根本不知道向他们描述了一些什么样的画面,正在我陷入某一段回忆时,她突然站起身来,说,我家里有绣好的鞋垫,我送你,我送你。她转身就往马路对面走。
我继续向她的丈夫和两个老邻居描述我刚去过的渭源县城,它和很多我走过的县城很像,甚至与我东海之滨的老家很像,很古老,也很鲜亮,热气腾腾的。不一样的是食物。这里有我最爱吃的土豆,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土豆,无愧于“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的称号,圆圆的匀称的土豆种子,被高科技工厂里的人们当成孩子般精心培育。这里有我最爱闻的当归,母亲常用来煲羊肉汤给我们养胃,煲出来的汤带着一点点甜。这里到处都是党参、贝母、柴胡、甘草等药材,我想,在某地的某一家店铺里,一定摆有代替他们走出大山的党参。
我最忘不了的,是深夜在回民朋友家里吃羊肉、看星空。一路泥泞抵达一个山谷深处时,快夜里十点了,又饿又累,炕桌上的油饼、馒头、凉拌菜、酥油茶什么的很快落肚,主人提醒我们别吃那么快,还有更好吃的。然后,老人和孩子们轮番端上热气腾腾的手抓羊肉、泥状的羊肉筏子等等。坐在炕上吃累了,就站起来吃,吃饱了就爬下炕,到院子里看星空。微微的高原反应让我产生轻微的眩晕,渭源,真像一个世外桃源啊,看到的、吃到的、喝到的,以及遇到的人,都有着泥土的气质,那么实在,那么淳厚。我感觉这里离天空特别近,离世界特别远。
他们听我语无伦次的描绘,并不惊奇,只是呵呵呵笑。我想,我其实是描述给自己听的。
一双粉色底的鞋垫,递到了我面前,是她自己画的牡丹样子,花了三天才绣好。河滩那一边,同伴们在招呼着上车出发了。
我说怎么办呢,我什么都没有带,包也在车上,我拿什么送你呢?
她咧开嘴,露出一口小碎牙,笑道,哎呀呀,不要不要,是我要送你的。
我的心泛起当归汤落肚般浓浓的暖意。她为什么送我呢?只因为我是远方的客人,和她闲聊了几句,赞美了她?还是与生俱来的淳朴热情?
匆匆说了再见,应该永远不会再见了。回到车上,下意识地将手伸进包里,迅速抽出一张一百元,下车朝他们飞奔过去。
她不收,我塞到她衣兜里,她掏出来硬塞给我。我说这是我的一点点心意,你买鞋垫坯子也要花钱的呀。塞她老伴手里,也将纸币一次次塞回我手里。这一次,我将钱一把塞到她衣兜里,转身就跑。她追了几步,哇啦哇啦在我身后叫,脸上是笑着的,露着小小的短短的牙齿,红红的脸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一个少女。
回到车上,当地朋友说,在这里,谈恋爱时,姑娘都会送小伙鞋垫。女人们一辈子都乐意给心爱的人做鞋垫。
他们一生拥抱土地,拥抱苦难,拥抱自己,也毫无防备地拥抱外面的世界,对未知的世界充满莫名的热爱。她从未走出过大山,但爱在她生命里的比重,一点都不比我们的少,即使对素昧平生的外人也毫不吝啬。他们脸上永远是生动的而非麻木的表情,随时准备笑,准备问候,或回应问候。
后来,我一回想起“渭源”这个地名,就会想起一条清澈而湍急的小河,眼前就会浮现一幅幅有关她的画面:她将汗水和豌豆种子一起撒进土里;她扎着小辫扛着锄头去收割党参;她揭开锅盖,新麦馍馍的热气打湿了她短短的睫毛;她穿着大红毛衣,坐在石块垒成的路基上,在绿水青山间,一针一线地绣着老伴的粉色鞋垫。多么土气,多么美好。
3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记述了作者在甘肃渭源县罗家磨村大南川河边偶遇的一段往事,采用倒叙的方式开篇,能很好地吸引读者兴趣。
B .作者偶遇“河边的一幅画”,这幅“画”色彩丰富、浓烈,在作者看来,配色虽然突兀土气,但却有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C .作者写渭水源头的野花香,写盛产的党参、当归,是为了和自己的童年、家乡联系,借以慰藉自己的思乡之情。
D .文中多次出现的“粉色底的鞋垫”,不仅成为文章的线索,而且还含蓄地展示出以“她”为代表的渭源人对生活的态度。
32 .作者向罗家磨村的村民讲他看到的渭源,描述了哪些内容?请分条概括。
33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 )它们像石碾子一样,在我心里来回碾压,碾出了道道血痕。
(2 )我感觉这里离天空特别近,离世界特别远。
34 .赏析文章最后一段。
35 .请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意蕴。
八、语言表达
36 .在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处选取恰当的语句,将每句的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
动物,尤其是高级动物有没有思维?过去,很多人都认为思维只是人所具有的,( ),它们没有语言能力,而离开语言何谈思维呢。绝大多数动物的确傻得不能再傻,;但有些动物确实明显地聪明,( )。人们一度认为只有人能够制造并利用工具,( )。谁能说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思维的成分呢?
①若只用条件反射来解释是非常困难的
②动物只是简单的条件反射
③要证明它们没有思维是非常容易的
④现在发现某些动物也有这种能力
九、名著阅读
37 .培文中学开展《红楼梦》课本剧表演活动,要遴选演员、如果你去参加面试,你想选择下面哪个情节进行表演?请进行概括介绍,陈述你的表演细节设计及目的。要求:100字左右。
宝黛初会 宝玉摔玉 宝钗扑蝶 晴雯撕扇 熙凤弄权铁槛寺 湘云醉卧
十、材料作文
3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百年孤独》
材料二:
向外看的人,做着梦;向内看的人,醒着。
——心理学大师荣格
材料三:
人生一定要喝三碗水。第一碗,别人泼的冷水;第二碗,自己流的汗水;第三碗,不被理解的泪水。
——《小故事大智慧》
以上材料对你已开启的高三生活有着怎样的启示和思考?假如你要在复兴中学高三开学典礼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请据此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参考答案:
1 .B2.A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淡忘:印象逐渐淡漠以至于忘记。遗忘:忘记。语境前有修饰语“逐渐”,说明忘记是有个过程的,故选“淡忘”。
不知所云:原意是不知道说的是些什么,现多用来形容言语杂乱或不着边际。不甚了了: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语境是对圣贤的话语感到不清楚,故选“不甚了了”。
割裂:把本来统一的或互相联系的事物( 多指抽象的)人为地分割开。剥离:使脱落、分开。语境是将儒家经典与政治生活分开,是客观上的,不是人为的,故选“剥离”。
火上浇油:比喻使别人更加愤怒,使事态更加严重。雪上加霜: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受损害的程度加重。语境是儒家经典从国民教育体系中淡出,是受损害的程度加重了,故选“雪上加霜”。
故选B 。
2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前文提到中国古代的典籍,介绍了经史子集。后句承接上文,话题应是谈中国文化经典,C 项的前半句话题是“中国文化经典数量”,不符合语境。
两个句子的主语都是“中国文化经典”,所以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后,排除B。
“数量多”应对应“跨度长”,根据句式一致的原则,排除D。
故选A 。
3 .D4.B
【解析】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①空,“披露”,揭示其隐蔽或隐私、表露、显露。“透露”,泄漏或显露(消息、意思等)。“披露”指的是对某事或某人的揭发,是主动性质的、带有检举性质色彩。 “透露”,指的是对某事或某人的公开,有时是被动的,即无意的公开。语境是媒体对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的报道,具有主动的性质,故选“披露”。
第②空,“久而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指不好的情况)。语境说的是如果中小学生很少主动承担家务的情况老是这样下去会产生不好的结果,故选“长此以往”。
第③空,“概念化”,是指某种观念被抽象化,没有落到实处。“边缘化”,使靠近边缘,处于不重要的地位。语境指劳动教育被忽视,处于不重要的地位,故选“边缘化”。
第④空,“共鸣”,由别人的某种思想感情引起相同的思想感情。“共识”,共同的认识。语境指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已经成为社会共同的认识,故选“共识”。
故选D 。
4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语序不当。“这些”是主语,“看似琐碎”是“生活技能”的定语,调整为“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技能”。
二是搭配不当。“赶超……门槛”搭配不当,改为“跨越……门槛”。
故选B 。
5 .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①由“当时七夕笑牵牛”中“七夕”“牵牛”可知本句涉及七夕节,七月初七。
②由句中“灯火阑珊”可知是元宵节,元宵节是灯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是张灯结彩,可知本句涉及元宵节,中月十五。
③“日暮汉宫传蜡烛”,日暮点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这里之所以特别书写,是因为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可知本句涉及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二日。
④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由句中“登高”“遍插茱萸”可知本句涉及重阳节,九月初九。
⑤ “千里共婵娟”中“婵娟”一词指代的是月亮,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以月亮为最大看点的是是秋节。可知本句涉及中秋节,八月十五。
按照时间先后排列应为:元宵节、寒食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故为②③①⑤④。
故选A 。
6 .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D .“指外界的战乱”分析错误,有事,指耕种之事。
故选D 。
7 .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B.“ 沐猴而冠”的“冠”读为“guàn”。
C.“ 符合”的“符”读为“fú ”。
D.“ 揩油”的“揩”读为“kāi ”。
故选A 。
8 .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 一副”的“副”应读为fù;
C.“ 鼻塞”的“塞”应读为sè;
D.“ 滕起”的“滕”应写为“腾”。
故选B 。
9 .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B.“ 决择”的“决”应为“抉”;
C.“ 碑帖”的“帖”应读“tiè”;
D.“ 震救”的“震”应为“赈”。
故选A 。
10 .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A 项,搭配不当,“拓宽”和“机制”不搭配;
B 项,重复赘余,“将近”和“多”都表示约数,应该去掉其一;
C 项,否定不当,“预防不再发生”应为“预防再发生”。
故选D 。
【点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11 .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 项,“因此是可以训练和学习的”语序不当,应改为“因此是可以学习和训练的”;
C 项,“河北省和辽宁省的部分地区”有歧义,表意不明,可以在“河北省”后断句,也可以在“河北省和辽宁省”后断句;
D 项,“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说法有误,一面对两面,应删去“是否”。
故选B 。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2 .C13.B 14.D
【解析】12 .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C 项,“我们从网络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与读者对所处时代、社会、世界的态度及‘三观’”错误。原文信息是“我们从作品中分析出这一代作者的‘三观’,也可以从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分析出信息接收者的‘三观’”,可见选项杂糅了信息,“信息接收者”即读者的三观是从“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分析出”的。
故选C 。
13 .本题考查对文本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分析近五年高考命题,语文试卷中文本阅读的考查悄然在发生着变化。如果说之前在语句对照的层面就能做对选项,那么现在需要在读懂的基础上对信息与说理性进行甄别。因为考纲的要求已然发生了变化,所以考生在平时复习中一定要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不仅限于会提取筛选信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
B 项,“女性读者比男性读者更喜好网络文学完本,更愿意为IP衍生内容或产品付费”错误。原文信息是“从阅读偏好看,男性读者似乎更喜好连载,女性读者对完本更情有独钟;从读者付费方式看,80%以上的读者愿意为IP衍生内容或产品付费”,可见选项表述太绝对,遗漏了文中表示推测的“似乎……”“ 80%以上……”等限制成分。
故选B 。
14 .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信息(原因)的提取、对照、理解、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种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看选项有无答非所问或题干与选项信息不同类的情形,若是这类问题选项本身一般没有错误,却按照对照原文寻找表述错误或者曲解文意的方法等于缘木求鱼,费力不讨好;本题四个选项可谓开门见山紧紧扣住题干“网络文学迅速发展的原因”而言,但选项内容有的是原因,有的是作用、结果或者意义。把选项分类,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案即可。
D 项,“网络文学有着数量巨大的创作者和可观的作品产量”不合题干要求。不属于网络文学迅速发展的原因,而是网络文学迅速发展的表现或结果,因为迅速才展,才有数量巨大的创作者和可观的作品产量。
故选D 。
【点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一般是那些结构复杂的长句或内容深奥的句子或者对理解文章内容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方法:
(1 )一般情况下:考生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语,即可准确解题。
(2 )若句子意思比较含蓄,则可采用“还句入文”法,将考查的语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并特别注意其与上下文的关系。
15 .B16.D 17.D 18.A 19.D
【解析】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A.“ 或”,有人。句意:当时有的人劝谏他说过于清静无为。
C.“ 美”,赞美。句意:谦德之光,《周易》所赞美。
D.“ 殆”,懈怠。句意:兢兢业业,不懈怠不荒废。
故选B 。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A.“ 焉”,代词,他们。句意:写了《达旨》来等复他们。
“焉”,语气助词。句意: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愿意学习。
B.“ 何”,疑问副词,怎么。句意:你怎能先来接近我呢。
“何”,疑问代词,为什么。句意: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C.“ 所”,助词,与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句意:满溢之位,道家所戒备。
“所”,名词,处所。句意: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里。
D.“ 而”,连词,表转折,却。句意:所以君子福大却更加恐惧。
“而”,连词,表转折,却。句意: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
故选D 。
1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D.“ 与‘擢’相同的还有‘察’与‘举’等词”错误。“察”,指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举”,推举、举荐。与“‘擢’,提升官职”不同。
故选D 。
18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崔骃献书告诫他说:“窦氏的兴起,从孝文帝开始。长君、少君以淳厚贤淑守道,成名在先日;安丰侯窦融(窦宪的祖父)以佐命大德,显赫于中兴之时。”
“曰”后表示所说的话,一般停顿,所以排除B。
“肇自”,从……开始,放在句首,“孝文”是其宾语,且“二君”是下一句的主语,所以在“孝文”后断开,排除D。
“二君以淳淑守道”和“安丰以佐命著德”构成对称句式,“成名先日”和“显自中兴”结构一致,所以分别断开,排除C。
故选A 。
19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 皇上文雅”有误,由原文“帝雅好文章”可知,“雅”意为“向来”。
B.“ 让我试着接见他”有误,由原文“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试请见之”可知,是让窦宪去见崔骃。
C.“ 予以破格提拔”有误,由原文“适欲官之,会帝崩”可知,没有破格提拔。
故选D 。
参考译文: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崔骃十三岁能通晓《诗经》、《易经》、《春秋》,博学有大才,尽通古今训话百家之言,会写文章。年轻时游历到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把钻研典籍当作事业,无暇顾及做官之事。当时有的人劝谏他说过于清静无为,将会因为身后的名声而失去现实的利益。崔骃模仿杨雄的《解嘲》,写了《达旨》来等复他们。
元和年间,肃宗开始遵循古礼,巡视四方山岳。崔骃呈上《四巡颂》来称颂汉德,辞藻十分典雅美妙。皇上向来喜好文章,自从看了崔骃的《四巡颂》之后,常常感慨赞叹。对侍中窦宪说:“你知道崔骃吗?”窦宪答道:“班固多次对我说起他,但我没有见过。”皇上说:“你喜欢班固而忽略了崔骃,这是叶公好龙哩。请试着见他。”崔骃由此问候窦宪。窦宪来不及穿戴拖着鞋子赶到门口迎接,笑着对崔骃说道:“亭伯,我奉皇上的命令和你交朋友,你怎能先来接近我呢?”于是请他进来奉为座上客,不多久,皇帝来到窦宪家。当时崔骃正好在窦宪家,皇带听说后想要召见他。窦宪劝谏皇帝,认为不宜与平民相见。皇帝领悟道:“我能使崔骃朝夕在我身旁,何必在此见面!”正想请他做官,碰到皇帝驾崩。
窦太后掌朝,窦宪以贵戚身份出入传递诏命。崔骃献书告诫他说:“窦氏的兴起,从孝文帝开始。长君、少君以淳厚贤淑守道,成名在先日;安丰侯窦融(窦宪的祖父)以佐命大德,显赫于中兴之时。在内心以忠诚使自己地位坚固,在外以法度自我约束,最终享有福运封国,传福至今。谦德之光,《周易》所赞美;满溢之位,道家所戒备。所以君子福大却更加恐惧,爵位高而更加谦恭。看远近,低头抬头都有法则可循,铭刻在几杖之上,刻记在盘盂之间。兢兢业业,不懈怠不荒废。这样,就享有百福,流传无穷。”
等到窦宪做了车骑将军,召崔骃做掾吏。窦宪府尊贵权重,掾属三十人,都是从前的刺史、俸禄二千石的官员,只有崔骃没有做过官且年少,提拔在其中。窦宪擅权骄横放纵,崔骃多次劝谏他。等到出击匈奴时,窦宪在道路上更加不守法度,崔骃做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次,切中要害。窦宪不能容忍,逐渐疏远了他,因为知道崔骃是高第出身,让他出为长岑县长。崔骃自认为被疏远,不得志,于是不上任而回家。
(节选自《后汉书·崔骃传》)
20 .B21.B 22.A 23.C 24.C 25.(1)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2)(三司)决定说可行,(他们)都没有改变我们太守的方案。(3)这也正是滕太守担心的原因,所以托我写篇记文留给后来者。26.答案:感悟角度:
(1 )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时刻把百姓放在心上,“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3 )即使自己身处逆境,也要为百姓谋利,有所作为。
【解析】20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B 项,覆溺之虞,意思是“担心船被打翻”。“虞”的意思是担心、担忧,与上句“风波之恐”的“恐”意思接近。
故选B 。
21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A 项,为,分别为动词,做;介词,表被动;
B 项,者,都是代词,放在后置定语后面作补充;
C 项,且,分别为连词,表并列,并且;副词,表让步关系,况且;
D 项,之,代词,指修堤这件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故选B 。
22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句子大意是:他深思熟虑,不用花太多的力气而收到成倍的功效,这种做事的行为可以作为后世人仿效的法则,这是我第一个该写此记的理由。不只是想着为当时的人赞誉,而是考虑到让千秋万代获利,并且告诉后代不要把(它)废弃,这是我第二个该写此记的理由。岳阳的百姓与洞庭湖中往来的人们,都想为滕太守记下这个功劳,这是我第三个该写此记的理由。因为有这三个该写的理由而不能不写。
其中,“力不劳而功倍”中,“功”是主语,“倍”是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项;“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一句中,“者”字可以作为停顿的标志,后面断开,排除C项。
故选A 。
23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及句子大意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抓住题干提示,把握思考方向;然后逐句理解句子大意,放入文中联系上下文分析句子表达的侧重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这类题目可以用排除法来做。
题干要求分析所给句子是否是对修建偃虹堤的好处的相关叙述和概括。首先把握每个句子的意思。①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意思是“凭借百步远的湖堤,抵挡天下最凶险和最不可预测的担心”,可见此句是讲修建偃虹堤的好处;②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意思是“不论是远是近都得到这个堤的好处”,可见此句是讲修建偃虹堤的好处;③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意思是“州里把这个事上报给转运使,转运使选择有能力的官吏视察是否可行”,这是讲述修建堤的过程,前期的谋划,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AB项;④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意思是“如果堤坝的土石有幸长久不坏,那么滕太守惠及的人事,还能用数字来计算吗?”,这是通过歌颂滕太守来侧面表现偃虹堤的好处;⑤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意思是“建造人开始并非不想让它长久完好,可是继承者倒常常把它废弃”,这是写作者对后世不能好好保存偃虹堤的担心,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D项;⑥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意思是“有事到州里的,路又近又不用担心”,可见此句是讲修建偃虹堤的好处。
故选C 。
24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 项,“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错。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主要解释了作文的目的和原因:1.让后人效法滕侯的做事行为;2.告诉后代不要废弃;3.太守受人民拥戴,共有此意。可见重点不在于描写安居乐业的情景。
故选C 。
25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关键词有:(1 )发,打开;按,查看。(2)易,改变;议,主意,方案。(3)所以,表原因;纪,记文;于,介词,给;后,后世。
26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主旨进行探究以及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类题型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角度来回答,前提是自己要能理解并认同,回答时能自圆其说,并结合文本时行分析。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
此题首先要指出两篇《记》抒发的为官情怀。《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句体现了为官忧国忧民的情怀。《偃虹堤记》“虑于民也深”等句体现出以民为本,仕途受阻也依然保持自我高尚的德行情怀。然后要从两篇《记》抒发的情怀出发来谈感悟,要能联系实际,要有分析。比如可以分析两文表现出的作者的担当情怀,或者对百姓的关心,以及身处逆境也要有所作为的胸怀和责任等。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有位从岳州到滁州来的人,带着滕侯的书信、洞庭湖的全图对我说道:“希望能为滕侯所建的新堤写一篇记文。”我打开书信和地图,见从岳阳门到金鸡堤的右方,有一道隆起的标记,又高又长,名叫偃虹堤。我问来人此堤是何人所修,客人回答说:“是我岳州郡守滕大人修建的。”我又问修建这道堤坝能带来何种利益,客人回答说:“洞庭湖乃是天下最险要的去处之一,而岳州又当湖北、湖南、夔州、成都四路的要冲。以往在湖中来往的船舶,进到湖中却无处停泊,故而都只能停靠在南岸津渡,那些需要到岳州办事的人,到州衙十分遥远,往来也很辛苦,又经常遇到狂风巨浪的袭击,有颠覆沉没的危险。如今到岳州的船只都可以停靠在偃虹堤下,需要到州衙办事的,既便捷又没有危险。”我继续询问此堤的大小规模、用了多少劳力,客人答道:“堤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度是自上而下增加二尺,堤的最上部厚度相当于底部的三分之二,总共用了一万五千五百个劳力,没用一季就建成了。”我又问此堤修建之前是如何谋划的,客人回答说:“州里把这个计划上报给转运司,转运使选择有能力的官吏视察该计划是否可行,反复了数次,最终上报朝廷,由三司来最后决定,三司审议后认为可行,这些上级部门一概没有改变我们滕侯的方案。”客人说完催促我道:“这是有德之人的举动,完全值得为此写一篇记文。”
大凡考虑百姓利益比较深入的人,在谋划某些事情时都是十分精审的,所以能做到用工少而取得的功效却很大。就是这道百步之长的堤坝,却可以抵御天下最险恶的风波和无法预料的凶险,惠及了当地百姓,同时也方便了湖北、湖南、夔州、成都广大地区出行之人,只要是往来于湖中的人,不论远近,都会享受到这道堤坝带来的便利。而岳阳又是四路往来的要冲,每天往来船只需要在此地停泊的,不知道要有多少艘呢!如果堤坝的土石有幸长久不坏,那么滕太守惠及的人事,还能用数字来计算吗?事情不怕做不成,只怕时间久了容易损坏。建筑者最初并不是不想让它长久坚牢,然而后来者却经常会把它荒废弃置。自古以来那些有道德有才干的仁人,总想着为百姓兴利除弊,他们留下的遗迹到处都能见到。如果后来者都能像初建者那样用心,那么百姓直到今天依然能够得到实惠,普天之下还有不受恩惠的事情发生吗?这也正是滕太守担心的事,所以托我写篇记文留给后来者。
滕太守志向远大、才干超群,是当世颇有名声的良吏。眼下正是朝廷用兵用人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朝廷的重用。还没能建立丰功伟业,便被迫退下担任了一州太守,其实他并没有用太多的心思,只是略施其余,希望能给一州百姓带来一点恩惠。由于他深思熟虑,故而事半功倍,这种做事的方法很值得后来者效法,这是我写这篇记文的第一个理由。不单纯为了博取当世人的赞誉,而是考虑如何让子孙万代都由此获利,告诫后来者不要将它废弃,这是我写这篇记文的第二个理由。岳州百姓与洞庭湖中往来的人们,都希望有人为滕太守留下一篇记文,这是我写此文的第三个理由。有上述三个理由就不能不写了,于是写下了此篇文字。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相关链接: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衔接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哎,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他进也忧虑,退也忧愁。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古仁人必定说:“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呀。唉!不是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
27 .D28.借助鸷鸟、吴钩来表明自己虽处境艰难,但内心充满了矢志报国的自信与豪气。29.相同点:吴钩是一种武器,两诗中作者借“吴钩”意象表达自己矢志报国的雄心。
不同点:两诗作者借“吴钩”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不尽相同,王诗中作者即使被贬,但仍愿奔赴边塞,保家卫国,充满自信和豪气。辛词抒发的则是英雄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愤。
【解析】27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理解赏析的能力。
D.“ 直接描绘”错,“何当”是“何时”的意思,“报君恩”“却系单于头”均为诗人想象的内容,属于间接描绘。
故选D 。
28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意思是,我要像鸷鸟一样独立于寒枝之上,要像大丈夫一样佩戴吴钩。“鸷鸟立寒木”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作者化用屈原“鸷鸟之不群兮”之句,以鸷鸟自比,表达虽然处境艰难,但志向不改的愿望。“吴钩”是自己内心豪气的光辉写照,表达出一种自信的襟怀。作者借“吴钩”意象表达自己矢志报国的雄心。作者以鸷鸟自况,自认为还是佩带吴钩的大丈夫,到战场上去杀敌立功,可见作者报国之志矢志不渝。
29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理解诗歌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这两首诗中都使用“吴钩”这一意象,而这一意象代表了战争。两诗作者借助“看吴钩”“佩吴钩”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
王昌龄作为盛唐诗人,诗歌充满着一种豪迈气息,无论是深处逆境还是顺境,始终保持着一种自信的人生态度,“吴钩”是自己内心豪气的光辉写照,表达出一种自信的襟怀;辛弃疾身处南宋南渡后苟且偷安的政治局面下,则有着一种哀伤的情调,突出报国无门的悲愤。
王诗抓住“报君恩”“系单于头”分析,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不变,即使被贬,但仍愿奔赴边塞,保家卫国,充满自信和豪气。
辛词抓住“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分析,此处作者直抒胸臆,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
30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砺、博、知、固、庸。
31 .C32.①渭源壮观的田野;②散发着异香的紫红色花朵;③渭源丰富的物产;④热情好客、有着泥土气质的回民。33.①过去渭源地区百姓们的饥饿以至于饿死的惨状,令我的内心沉重。②渭源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淳朴实在的百姓,我感受到的是这里的质朴自然,心灵的回归。34.①内容上介绍了“渭源”给我的印象与感受;②照应标题;③表现渭源地区人们的质朴与美好,深化主旨。35.①表达了作者对渭源自然风光的赞叹;②对过去渭源人不幸生活的同情;③作者对现在渭源人生活的赞美;④对渭源人质朴自然的生活的赞扬。
【解析】31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C.“ 是为了和自己的童年、家乡联系,借以慰藉自己的思乡之情”错,作者写渭水源头的野花香,写盛产的党参、当归,是对渭源优美自然风光、丰富物产的赞美。
故选C 。
3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结合“我在八米高的秦长城上,看到了锦延不绝、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梯田,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的田野”可知,作者介绍了渭源壮观的田野;
结合“在渭水的源头乌鼠山,我被另一种异香牵住了脚步,那是一大片我从未见过的紫红色花朵,散发着童年记忆里的香味”可知,作者介绍了散发着异香的紫红色花朵;
结合“不一样的是食物。这里有我最爱吃的土豆,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土豆,无愧于‘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的称号,圆圆的匀称的土豆种子,被高科技工厂里的人们当成孩子般精心培育。这里有我最爱闻的当归,母亲常用来煲羊肉汤给我们养胃,煲出来的汤带着一点点甜”可知,作者介绍了渭源丰富的物产;
结合“我最忘不了的,是深夜在回民朋友家里吃羊肉、看星空”可知,作者介绍了热情好客、有着泥土气质的回民。
33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第一句,“它们像石碾子一样,在我心里来回碾压,碾出了道道血痕”,运用比喻修辞,把“老照片”比作“石碾子”,结合“而在关于粮食的陈列馆里,我拍下了一张张不忍卒读的老照片,饥荒年代饿得皮包骨,甚至活活饿死的人。不忍看,又一张张删去”可知,“石碾子”指的是过去渭源地区百姓们的饥饿以至于饿死的惨状,“在我心里来回碾压,碾出了道道血痕”令我的内心沉重。
第二句,“我感觉这里离天空特别近,离世界特别远”,“天空”代表了自然,“世界”代表了俗世尘嚣。结合“然后,老人和孩子们轮番端上热气腾腾的手抓羊肉、泥状的羊肉筏子等等。坐在炕上吃累了,就站起来吃,吃饱了就爬下炕,到院子里看星空。微微的高原反应让我产生轻微的眩晕,渭源,真像一个世外桃源啊,看到的、吃到的、喝到的,以及遇到的人,都有着泥土的气质,那么实在,那么淳厚”可知,渭源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淳朴实在的百姓,我感受到的是这里的质朴自然,心灵的回归。
3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
文章的结尾段,内容上介绍了“渭源”给我的印象与感受:只要一回想起“渭源”这个地名,就会想起一条清澈而湍急的小河,眼前就会浮现一幅幅有关她的画面。
结构上照应标题“渭水遇”。
而有关于“她”的劳动场面的描写,“她将汗水和豌豆种子一起撒进土里;她扎着小辫扛着锄头去收割党参;她揭开锅盖,新麦馍馍的热气打湿了她短短的睫毛;她穿着大红毛衣,坐在石块垒成的路基上,一针一线地绣着老伴的粉色鞋垫。多么土气,多么美好”,这些劳动场面写出了渭源地区人们的质朴与美好,深化主旨。
35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思想情感意蕴的能力。
结合“我在八米高的秦长城上,看到了锦延不绝、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梯田,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的田野”“我没有看到烽烟,碧蓝的天空下,麦子和油菜籽丰收在望,一个农人在长城下的梯田里,将一大捆油菜秆收拢,驮下山去”分析可知,这是对渭源自然风光的描写,画面壮观,表达了作者对渭源自然风光的赞叹;
结合“而在关于粮食的陈列馆里,我拍下了一张张不忍卒读的老照片,饥荒年代饿得皮包骨,甚至活活饿死的人。不忍看,又一张张删去。它们像石碾子一样,在我心里来回碾压,碾出了道道血痕”分析可知,这些是对过于渭源人生活状况的展现,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渭源人不幸生活的同情;
结合“这里有我最爱吃的土豆,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土豆,无愧于‘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的称号,圆圆的匀称的土豆种子,被高科技工厂里的人们当成孩子般精心培育。这里有我最爱闻的当归”分析可知,这是对现在渭源人生活状况的体现,表达了作者对现在渭源人生活的赞美;
结合“微微的高原反应让我产生轻微的眩晕,渭源,真像一个世外桃源啊,看到的、吃到的、喝到的,以及遇到的人,都有着泥土的气质,那么实在,那么淳厚。我感觉这里离天空特别近,离世界特别远”分析可知,表达了作者对渭源人质朴自然的生活的赞扬。
36 .②③①④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
本段主要围绕动物的思维来论述。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句首提出很多人认为思维是只有人具有的,后文应接着论述人们对动物思维的看法。
从第一空前面文字的表述看,第一空填入的内容应该是动物没有思维能力,或与前面的“过去”相对,写出“现在”的新看法,所以只能选②或④,但第一空后的内容与④矛盾,故只能选②,且“动物只是简单的条件反射”与后语境“它们没有语言能力”逻辑上紧相照应。
从句中“但”前标点分号判断第二空和第三空是对照关系,两空可以结合一起来判断,首先看前文“绝大多数动物的确傻得不能再傻”其后第二空应该紧邻填入“③要证明它们没有思维是非常容易的”,“但有些动物确实明显地聪明”,其后即第三空该填入“①若只用条件反射来解释是非常困难的”。
第四个空前面的“一度”和④中“现在”照应,其中的“动物也”与上文“只有人能够”对应。
故答案是②③①④。
【点睛】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除了平时在阅读中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于句意理解外,还要注意明显的语言标志,如关联词语,起总领、总结作用的词语等。做题过程中,要根据句意及语言标志,判断哪些句子必须相连,哪个句子是首句,哪个是尾句。
37 .我选择表演宝玉摔玉的情节。
表演细节设计:
情节概述:宝黛二人初次相见,宝玉问黛玉出生的时候是否有玉。黛玉回答说没有。
宝玉:(动作猛地摘下玉,狠命的摔了出去)什么了不起的物件,也不择人而栖,这么好的妹妹都没有,还说什么通灵不通灵!
目的:宝玉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宝玉摔玉这一情节就表现出他对世俗的鄙弃,对礼教的蔑视,说明宝玉之叛逆性格。故在表演中,要把握好人物的情绪,摔玉的动作要果断、决绝;声调要高亢、愤怒。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本题需要学生对《红楼梦》中的人物、情节非常熟悉,因为题干中要求对人物和场景进行描述,而且必须根据原著的设计不能脱离原著构思。答题的时候注意条理清晰,语言通顺,体现自己对原著的熟悉。
设计人物表演细节时要准确、具体。另外注意字数要求。
宝玉摔玉: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冥冥中说自己曾见过这个林妹妹。然后走近林黛玉挨着她坐下来聊天,具体聊些上学读书识字的事情。之后问到林黛玉出生的时候是否有玉。当时林黛玉出到贾府,人生地不熟,和贾宝玉也不曾相熟,为了以后相处的容易,便暗自揣测是因为贾宝玉有玉,所以问她有没有。之后回答贾宝玉:“我没有那个,想来不是一件俗物,哪能每个人都有?”。贾宝玉听后顿时癫狂起来,摘下了玉,狠命的摔了出去。口中怒骂道:“什么了不起的物件,也不择人而栖,还说什么通灵不通灵的”吓得众人急忙去抢拾。
38 .例文:
清醒的人生无惧风雨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站在这里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清醒的人生无惧风雨”。如今我们已升入高三,面临高考,紧张、迷茫的情绪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人生。我想,只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无惧未来的未知与挑战。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不是什么事都会让人称心如意的,不要总是抱怨人生,恰恰相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痛苦的磨难,我们才能健康地成长。如果我们对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如临大敌,战战兢兢,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是何等的沉重,人生的乐趣又将从何谈起?
当初苏武被流放到北海,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未曾放大痛苦,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他不屈的坚贞气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他却能直面挫折,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很多时候,身陷困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梦想,失去了自信,失去了斗志。
在逆境之中保持清醒,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那么,每一次挫折,都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我们需要不断审视自己,认清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从容面对一切。或许会失败,或许不被人理解,但是只要我们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坚持着一件平凡的事情,就会让我们变得与众不同。凡是让你痛苦的,最后都会成全你,让你有足够的智慧去面对未来,有足够清醒的认知去成就自己。
新学期,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摊开了一张新的白纸,那么我们将如何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人生的又一幅精彩的画卷呢?我们每走一步,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不要害怕,放下恐惧和怀疑,清醒地去找寻自己前进的方向,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在奋进的路途中保持足够的清醒,才会无惧挑战。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情境任务型作文题。
材料一选自《百年孤独》,主要说人生是一个痛、苦、累的过程,我们无法回避,但可以选择奔跑,选择经历挫折后涅槃重生。
料二是荣格的话,主要将人的向外看和向内看做了对比,向外看的是除自己之外的人和事物,向内看的是自身。能够推动一个人不断向前的,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力量,所以向内看的人能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
材材料三是以比喻的形式谈人生要面对的三类情况,别人泼的冷水能让自己清醒,自己流的汗水会让自己品尝付出的快乐,不被理解的泪水会让自己学会隐忍和奋起。
三则材料组合一定要思考材料之间的联系。材料谈的都是人生问题,材料一、三重点谈的是人生要面临的磨难和挫折问题,而怎样面对磨难和挫折,三则材料都已提及:材料一是“奔跑”“涅磐重生”,材料二是“内省”“慎独”,材料三是一定要喝那三碗人生之“水”。
本文的写作对象是刚刚步如高三的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可以说符合材料中提到的人生的苦、累、痛等情况,所以要想走好关键的人生之路,需要时刻反省自己,省察自己走过的路;需要在遭受挫折时能正确面对,有承受被别人误解和冷眼相看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需要有不怕吃苦受累的能力。
具体行文,我们可以写乐观面对苦难与挫折,首先可以列举姚明、刘翔等例子论证命运往往本身饱含苦难,需要我们坚韧面对,才能奏响生命的乐章;接着列举比利时演员辛格、李时珍等例子论证即使命运女神青睐,使我们免于不幸的开始,若想取得一番成就,也无法绕开苦难挫折的锤炼;紧接着列举曼德拉、南丁格尔等例子论证苦难不仅是生活磨练、做事方式,更可能是人生道路的勇敢选择,最后结合现实升华主题面对苦难与挫折,让我们给自己寄出一份用坚韧、勤劳、勇气书写的人生答卷!
立意:
1. 喝下三碗“水”,走好人生路。
2. 人生需“外学”“内省”。
3. 勇敢、自省是成功的前提。
4. 人生要理性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