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世界
住在巴黎近郊塞尔吉,过着半隐居生活的82岁法国著名作家安妮·埃尔诺这两年开始“大放光彩”:去年,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正发生》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今年戛纳电影节,她和儿子大卫 ·埃尔诺-布里奥特合作导演的纪录片《超八岁月》入围了导演双周单元,而在10月6日,她更是迎来了人生中最为高光的时刻——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以表彰她“揭示个人记忆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的勇气和敏锐度”。
得知获奖之后,她只是简单地说:“我很开心,很骄傲,嗯,就是这些。”
写作是受两本书影响
安妮·埃尔诺1940年生于法国滨海塞纳省的利勒博纳,父亲阿尔封斯·杜塞斯原是一家农场的雇工,后来去工厂当了工人,婚后与安妮的母亲布朗什·杜梅尼在一处贫穷的街区开了一家小咖啡馆兼杂货店,过着平民的生活。
为了摆脱贫穷,安妮的父母可谓尽了最大努力,希望可以改变女儿的命运,二人努力工作,送安妮去私立学校,供其上大学。最终,安妮接受了高等教育,先后在里昂大学和波尔多大学学习现代文学,并顺利成为一名现代文学教师,起初在中学任教,后来在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工作,退休后继续写作。
安妮·埃尔诺幼时的梦想是到巴黎居住,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可是她从结婚后就居住在塞尔吉,几十年来,被认为在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并不想融入热闹之中。安妮·埃尔诺表示,自己与巴黎文学界保持距离,是因为这样有助于她写“自己真正想写的书”。她坦言自己至今仍对某些圈子感觉不舒服,“当我穿过巴黎时,经过那里的豪华精品店都会有陌生感,觉得这不是我的世界。我喜欢自然,沉默。我看不出这个复杂的世界有什么魅力,我只是不喜欢它。”
这种割裂感,在安妮童年时即已产生,她在为其拍摄的纪录片中讲述说,父母经营的那家小店,几乎占据了全家人的所有生活空间,她没有任何私人空间,始终是活在人们的注视之下。而在外读书,同样让安妮有一种无法融入的尴尬。埃尔诺22岁时在日记里写道:“我要写作,是为了向我的出身反击。”
谈及何以会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安妮·埃尔诺表示,自己受到两本书的影响,一本是波伏娃的《第二性》,这本书让安妮心中的“女性主义意识”觉醒,她发现女性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描述世界。另一本是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区分》,这本书揭示出各种所谓文化品位、生活趣味等文化消费其实是各阶级内部、各阶层相互斗争的场域,反映的是社会的区分与差异,而这种文化消费又再生产了这种区分与差异。布尔迪厄的洞察颠覆了人们的日常观念,极具穿透力。而在读完这本书后,安妮意识到知识的确改变了她的命运,她与原来阶层的人产生了文化差异,有了不同的价值观,她和原来的环境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而她与所谓受过教育的精英阶层同样存在差距,她不属于自己出身的地方,也不属于新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只有靠写作,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切身生活经历是灵感的源泉
安妮·埃尔诺从1974年开始创作,至今出版近20部作品。她的作品几乎都来自她自身的体验,讲述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婚姻、堕胎、患乳腺癌等故事,以及父母的故事,没有虚浮夸饰,只有直指核心而诚实无畏的深刻情感,篇幅简洁却充满了文字的魅力。她说:“切身生活经历是我灵感的源泉,我把它们写下来,俄亥俄州或日本的任何一位读者也都可以体会到这一点,书籍在我和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怎不令人喜极而泣。”
安妮·埃尔诺1974年以自传体小说《清空》开始文学生涯,1984年的《位置》让她声誉鹊起,获得法国文学界最高三项荣誉之一的雷诺多文学奖,之后的《一个女人》曾入选洛杉矶时报好书奖,还有三本作品被《纽约时报》选为年度最佳选书。
2008年出版的《the years》(国内出版时名为《悠悠岁月》)使她居于法国当代第一流作家之列。《悠悠岁月》一经出版就获得了法国当年的“杜拉斯文学大奖”。采用“无人称自传”的方式,在自己回忆的同时也促使别人回忆,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演变,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强烈共鸣。大到国际风云,小到饮食服装,家庭聚会,乃至个人隐私,无不简洁生动。通过个人的经历来反映世界的进程,实际上写出了集体的记忆,小说的时间跨度有六十年。
对于这种“无人称自传”,埃尔诺深受社会学影响,她试图用社会学方法“在个人记忆中找到集体记忆的记忆”,从而摆脱“个性的陷阱”,埃尔诺的作品对自传重新定义,她认为亲密关系始终是社会性的,因为一个纯粹的自我,其他人、法律、历史不会在场,这是不可想象的。这种社会学方法可以扩展传统的自传式“我”:“我使用的‘我’,在我看来是一种非个人的形式,几乎没有性别,有时甚至更像是‘他者’中的一个词,而不是一个词‘我’:简而言之,一种超个人的形式。它不构成自我虚构的手段,但根据我的经验,它是一种把握现实迹象的手段。”
诠释真实才是艺术的最高命题
安妮·埃尔诺曾与人合著《像刀子一样锋利的写作》,她认为语言是“一把刀”,要撕开社会幻相的面纱,让读者看到社会的真相。安妮的“写作之刀”尖利却不华美,她自己曾说:“没有抒情的回忆,没有讽刺的胜利表现。这种中性的写作风格对我来说很自然。”
安妮·埃尔诺曾表示:“一名小说家的天职,就是讲述事实。”这种写作方式也让批评者认为她过度暴露个人私事,沉湎于普通人的生活。但埃尔诺认为,为生活在平凡中的人们诠释真实才是艺术的最高命题,她就是要通过书写微不足道的物和凡人琐事来颠覆文学和社会固有的等级。
在“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上,安妮·埃尔诺表示,自己没有犹疑和惶惑,她并没有对终极价值的追求,有的只是对生命的体验和感觉的真实抒发。只有把握自己的心灵自由这一基准,其作品才会有久远的存在价值。这也许是对其创作风格的最好诠释。“当我写作的时候,我没有那种指着自己看的感觉,我看到的是一种记忆。在这些记忆里,我看到一些人,一些街道,我听到那些与我无关的谈论。我只是一个摄影机,记录这一切。写作对于我而言,就是去寻找那些已经被记录下来的一切,组合成文字。”
安妮·埃尔诺甚至认为外界对她的追捧有些“过誉”了,“我觉得自己是女人。一个写东西的女人,仅此而已。”
张嘉(摘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