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是怎么来的?

“一条大河波浪宽”,若无桥梁连接,两岸交通将从此隔绝。于是,渡口出现了,置渡船若干、渡工几名,以济往来。渡口的维持,通常依靠当地人公捐的田赋,或者是乡绅土财的捐助。

这样的渡口是公益性的,所以也叫“义渡”。

德清与余杭交界,有一个叫作“杨坟”的地方,因南宋名将杨存中葬身于此而得名。当地的渡口,曰“杨坟渡”,位于苕溪江畔,渡船一条,渡工二人,迎送南来北往的过客,风雨无阻。

渡口的附近,建有一座石亭,为旅客待渡时的憩息之所。这渡亭,是当地资福寺僧人募建的。

这是《道光武康县志》中的记载。今天的河流上,“一桥飞架南北”,杨坟渡及石亭,已经消失无存。过去的县志,《桥梁篇》的后面,通常还附录数目不等的“义渡”,而今几乎全部消失了,杨坟渡只是其中之一。

真实的渡亭,我在龙泉山区见过。民国遗物,坐落在渡口旁边。与常见的路亭类似,也是一种简易的廊式建筑,亭内设有固定的条凳。河面不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建起了水泥桥,渡口废弃了,但渡亭并未拆除,成为村民纳凉闲谈的场所。后来,乘凉的人少了。以今日所见,渡亭里堆满了杂物和柴草。

设有渡亭的渡口,算是考究的。更多的渡口,其实就是江边的一片空地。世上本无渡口,渡船日复一日在某个固定的地点上下客,也就成了渡口。

稍稍考究的渡口,泊船之处略经整理,像个码头的样子,还有一段石铺小路与“码头”连接。

假如水岸之间有点高差,自然会顺势修建几级石砌台阶。果如此,看上去就更像个渡口了。

景宁县某山村的渡口,便是这般模样。因为建造水库,小山村即将淹没,我到那里帮忙,把需要保护的文物往高处挪。

你可能想看:
标签: 渡口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