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只电话过去

上海话里的动词始终有一种神秘莫测的魅力。比如,坐出租车叫“拉差头”,但明明是“差头”把你拉到想去的地方。普通话里的“嚷”,或北方话里的“瞎嚷嚷”“瞎吵吵”,上海话直接用拟声词代替:哇啦哇啦。常见用法是,侬覅哇啦哇啦。

还有打电话,“豁”只电话过去。这个“豁”还出现在“豁胖”“豁翎子”“豁边”里,各有各的动词原理。个人理解,可能是“豁翎子”里“甩”的意味更相似。甩是朝外的,速度快,和打电话比较相配。

小时候对打电话最初的印象,是上世纪90年代前期,虹口区某新村里那间公共电话房:柜台上三两部电话机,后面一两个爷叔或者阿姨坐着,外加过来“茄山河”(闲聊)的闲人若干。外面一有来电,问明几号楼几零几,找谁,爷叔或者阿姨就跑到那栋楼下,开始“哇啦哇啦”——不然对方听不到、听不清。这一喊,基本上全世界都晓得了,有人打电话找18号楼302张美娣!那么张美娣同志有没有接到电话呢?就看喊话的人喊了几遍。一般喊到第四遍,张美娣还没应答,就是人不在家,就算了。

所以在电话房上班,中气不足是不行的。现在年轻人讲“社恐”(社交恐惧症),有“社恐”的人在当时也干不了这工作。走路速度不快的慢性子也最好不要做,为什么呢?万一那位居民同志不在家,你要赶紧回电话房告知对方,一来二去尽量不要超过一分钟。超过一分钟,人家通话未果,话费倒是要交两分钟的。万一你腿脚慢,电话那头在电话房付个三分钟的话费,笃定气死。

所以那个时候,打电话的人要碰运气,潜在的接电话的亲友也要“时刻准备着”,像S.H.E组合在《Ring Ring Ring》里唱的:“拉长耳朵提高警觉,神经细胞全面戒备,你的电话绝不漏接……”

后来,电话机陆续走进寻常百姓家,但也不是闲着没事就可以煲电话粥。在我家,刚安装的电话机,小悠悠一只,地位却远远高于服役多年的彩电和冰箱,俨然新贵。老妈专门弄了块布头盖在电话机上防尘,那块布还带蕾丝边,典雅精致。每次打电话接电话,都要掀起盖头来。话筒的收音部位还要定期擦洗,防止细菌滋生。每逢电话账单到家,还要细细查验,看有无异常情况。

虽然安装座机价格不菲,但有一年,原本的七位数电话号码全市统一新增一个前缀数字,说明这座大城市的电话安装率攀上了新高峰,七位数不够用了。

再往后,出现了寻呼机,上海话叫“拷机”。事业略有小成(但没有赚到很多钱足以买大哥大)的准成功男士们腰间必然要别上一只,和钥匙串、指甲剪、助动车钥匙当邻居。一般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男人们看向腰间,那就是业务来了,爷们儿要战斗,要工作,要挣钱。五点到六点拷机响,很可能是老婆来问,晚饭回来吃不?八点以后拷机响,那就是工作业务的另一种形态了,选择了回家吃饭的男人们一般不去理会。

再往后,大哥大集体减肥,变得越来越小,很多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哥们也开始萎掉,变成老爷叔。那时“手机”的称谓还很小众,一般叫移动电话。移动电话和座机共享风头的时期出现了一种节约做派:比如,我爸在外面,打给人在家中的我妈,我妈肯定要问,你用移动电话?挂掉,我打给你。座机每个月有基础话费,用不掉是浪费。而移动电话话费分分钟都比座机贵,但接听比打出去更便宜,最划算的做法当然是座机打给移动电话。工薪阶层,“做人家”是王道。

等我2003年在上海大学念书,“手机”已经是普遍称呼。本人观察,大部分同学基本人手一只,牌子百花齐放,西门子摩托罗拉阿尔卡特飞利浦松下夏普东信熊猫波导,被索尼收购的爱立信,摔不坏的诺基亚,苹果在我们印象里是只做电脑,三星还没学会“爆炸”技能。直板机绝对主流,翻盖机代表时尚,彩铃、和弦铃声、拍照是科技尖端,黑莓的全键盘是异端。那时候大学生基本要做好准备:备一个小本子,记满各种电话号码,防止手机被盗,号码全部丢失,那就不光是财产损失,也是社交和人脉的损失。

时至今日,手机牌子主要就那么几大家。手机就算丢了,号码还在,云备份。加上微信的普及,损失就减到了最小,“常有你微信,不知我电话”。至于座机,一般人看到来电号码,基本做好了电信诈骗/银行贷款/房产中介的心理准备。当年小区新村电话房里的爷叔、阿姨如果今犹在,不知会作何感想?

当今社会,随时随地“豁”只电话或语音电话乃至视频电话都只是轻点几下手机屏幕。怕就怕,没点外卖也没有快递,忽然陌生号码“豁”只电话给你,心里要“咯噔”一下:不知来者何人,所为何事?(王若虚)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