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守节处,两种地貌共展现,中卫寺口子山峰险峻令人胆寒
#旅游景色#
我们在游览中卫高庙保安寺之后前往寺口子景区。寺口子,古称北海,位于中卫境内的宣和镇,距离中卫市区50公里,景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景区有壮观地塞上大裂谷,主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西景区主要以苏武牧羊等人文景观为主,另外可以观赏丹霞地貌。整个景区是一个两种地貌并存的奇特景观。
景区的位置不算太远,但是交通不是很方便,从中卫发出的长途车一天只有一班,前往游览多数都要包车或者自驾。行驶将近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达西景点,景点门前的停车场非常宽阔,车辆不多,显得有些冷落。走近寺口子山门,可以看见一块“苏武牧迹”石碑矗立门前。忽然想起那首非常著名的“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难道,这里就是古时的“北海”?
一入山门,首先就看到一尊苏武的汉白玉雕像。苏武在西汉时期,奉命持节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匈奴百般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遭到坚决抵制;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至始19年后,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一代名臣,忠君爱国,令人肃然起敬。
走过雕像不远就是米钵寺,也称睡佛寺。传说,这是唐代名将尉迟敬德率兵在此大败敌兵之后,在寺口亲自监工修建了寺院,以示纪念。如今的旅游景点多数都是拿传说说事,亦真亦假,无可考证。
寺院的面积不是太大,殿宇也相对简陋,寺里一尊大卧佛是塞北最大的卧佛;据说,寺是唐朝所建,卧佛是近代人塑的。还有一个传说,北宋年间,杨六郎曾在这一带与西夏军大战被困,士兵饥渴难耐,杨六郎拜了大卧佛后,从卧佛肚脐流出小米,使宋兵渡过难关,等来救兵。所谓“米钵生金”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最引人注目的是供桌上那尊神态恬静、超然的石雕睡佛,头南脚北面东横卧,身长5米,侧身高近1米,赤足身披红色金丝袈裟。这是中卫市现存唯一的一尊睡佛像。在殿宇两侧的墙壁上还有古壁画遗迹。
寺口子是把守西安,平凉,固原和宁夏中宁平原的重要关隘,是通往塞外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山下还有废弃的兵营。景区之内山路崎岖,丹霞地貌奇特壮观。
沿着路标,继续前行,攀岩而上,可以看到苏武圈羊石窟。相传,当年苏武白天在山上放羊,夜晚圈羊于此洞穴以避风雨或丢失。后人称此石窟为“牧羊圈”。
过了牧羊圈,就是苏武栖身石窟。苏武手持使节,于此洞穴栖身,含辛茹苦,心怀汉室,苦苦守节,矢志不移,堪称忠臣节士之典范。后人敬仰苏武的崇高气节,称此处为“苦节堂”。
关于苏武牧羊到底在何处,专家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在甘肃民勤县白亭海,依据是那里有—个苏武庙,还有—个苏武山。还有的说,是在贝加尔湖畔,依据是,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匈奴早已退败到外蒙以北,那时的北海只能是贝加尔湖畔。到底哪种说法靠谱,至今未有定论。
山路是在坡度很陡的石头上凿出来的阶梯,非常不利于攀登,特别是对老年人更加吃力。通过一段铁索桥可以登上对面的峰顶,那里有一座“怀汉亭”,相传那是苏武遥望家乡的地方。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是见好就收,知难而退,原道返回。
寺口子西景区与东景区相距大约3公里左右,开车几分钟就到。但是,由于没有接驳车辆,如果不是自驾就只能依靠步行。东景区是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有一条奇险雄美的“寺口大峡谷”,峡谷之内,怪石连绵起伏,有的突兀耸立,有的光滑如镜,神态各异,天成妙趣。
从外观看,景区布置得有点像古代兵营,旌旗招展,彩灯高悬,木栅围栏。耳畔,似乎能够听到战马嘶鸣,号角连天。通过木栏,进入峡谷,开始领略“塞上奇峡”。
峡谷的山石陡峭险峻,一条名为“灵仙谷云梯”的山道从谷底直通山顶。景区的导游图很有特色,刻在山石之上,基本路线分为两条,一条大循环,一条小循环。根据我们的体力,毫无悬念地选择了小循环。
景区根据峡谷的不同形态起了很多诱人的名称,我们走的这一圈,大致是从下峡,中峡,上峡,直到云梯顶部返回,距离大概两公里左右,但是非常难走。
这里的名称叫“一线天”,形容峡谷非常狭窄。“一线天”在很多景区都会看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武夷山“一线天”,通过之前,景区会有提示,胸围过度的游客不要尝试,我是属于比较瘦弱的,当时背了一个双肩背,是举在头上方才勉强通过的,那种压抑和紧张至今难忘。
景区的游人很少,在我们游览的两个小时当中,遇到的游客最多不会超过10位。峡谷的宽度格外狭窄,上下步梯也很简陋,基本都是铁管焊接,四下镂空,登高之时,不要下望,否则就会恐惧。幸亏游人不多,如果遇到拥挤,后果不堪设想。
谷底的道路也没有硬化,依然保持了天然本色。但是,行走起来格外吃力,幸亏大家早有防范,脚下都穿的是旅游防滑鞋。尽管如此,估计这双鞋也不会坚持多久。
这里的名称叫“鬼斧神工”,这起名之人太有学问,这条几乎垂直的云梯,还真是非鬼神莫属。走到此处,正好是小圈的一半,要想回头也是很难,只好硬着头皮,手足并用,口中默念“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终于登到顶端,回首望去,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谷底道路崎岖,两壁陡峭险峻,山石裸露狰狞,没有发现任何防范措施,此处不可不来,但确实不可多来。
不知是何人所题,“峡谷清泉,绝妙佳境”。忽然想到,万一下雨,景区可能就要关闭,这样的路径,雨天行走,哪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旅游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