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游”遇上“如梦令”
“西游”即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如梦令”乃词牌名,这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是它们在我们班相遇了、碰撞了,演绎出一场风生水起的阅读与写作的故事。
学习课文《三打白骨精》时,我让学生阅读《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通过对比,学生发现原著不仅内容具体,而且描写生动,用词丰富。比如课文中描写高山只用了两个词,而原著则用了一连串的对偶句,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于是,我从《西游记》的目录入手,引导学生赏析回目,从中发现回目的规律:语言工整,前后对仗。接着从第一回到第一百回,一遍一遍地朗读回目,验证发现的规律,初步体会《西游记》的语言风格。接着,每天晨读挤出10—15分钟,全班朗读《西游记》。每周的语文课拿出3—4节朗读《西游记》,老师朗读第一回,然后将第二回分给班内朗读能力强的三个学生提前做准备,课堂展示。老师和优秀学生的朗读一下子激起了其他学生的欲望,从第三回开始,后面的内容就由学生自愿认读。
在家与女儿聊天时,谈及我带领学生朗读《西游记》,女儿建议用电视剧《西游记》中的插曲作配乐朗读,一下子给了我灵感。于是,我把《西游记》的全部插曲听了一遍,从中筛选出一些曲目。当我把女儿的建议告诉学生时,他们立即高呼“万岁”,并用心记下这些曲目名称。没想到,没过多久,我当初抛出的“砖”,竟引来了“玉”——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该子贤了,她竟然如飞雨流星般地背起来。下面响起阵阵掌声,她越发来劲,‘唰唰唰’一会儿就把七八页内容背完了。看看时间,第七回竟然没用20分钟。奇迹,真是奇迹!”
回想当初马张伟第一次报名朗读《西游记》时,我没把这事当真,因为他是个只会逗大家笑的“活宝”,于是我以“你没有《西游记》原著”作为借口拒绝了他。第二天,他竟然拿着一本崭新的《西游记》又来报名了。我只好记下,马张伟——第九回。但是心里不停地打鼓:“他行不行?”就权当赌一把,如果赢了,马张伟就有救了,挽救一个学生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用激将法说:“马张伟,你可不能让老师失望啊!”
那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听马张伟的朗读。没想到,他来了一个乾坤大挪移,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诗歌部分竟然流畅地背诵下来。全班掌声不断,令人震撼。在马张伟的影响下,全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在我们见缝插针朗读《西游记》的同时,“如梦令”向我们款款走来。
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时,带领学生研究词牌“如梦令”,总结词牌的特点,学生们马上牛刀小试。比如《如梦令·杏花》:“昨夜枝头空阔,今晨粉杏朵朵。抬眸望枝头,不久杏花飘落。/花落,花落,却见满枝杏果。”再比如《如梦令·考试》:“素日从不翻书,考试偷偷回顾。遇到一难题,才恨脑没思路。/可恶,可恶,只因平时糊涂。”
有一天,班主任上完第一节课疲惫地说:“今天音乐、体育都不上了,你能上吗?”我说:“行!”当我踏着铃声走进教室,学生惊讶地说:“该是体育课啊!”我装出委屈的样子:“今天音乐、体育老师开会,刘老师刚上了课,只有我领你们玩了。”学生一听欢呼起来。
评读学生创作的《如梦令》后离下课还有五分钟,我提议创作一首《如梦令》,记录老师来上课的心路历程。学生们苦思冥想,我也眉头紧锁。忽然,我思绪大开,《如梦令》的前几句跳了出来:“心中未作准备,音乐体育全废。临时抱佛脚,面对学生惭愧。急备,急备……”最后一句却卡壳了。
我把我的思绪告知学生,让他们帮我思考最后一句。易璋脱口而出:“急用作品应对。”“很押韵,可惜上句‘急备,急备’已用了两个‘急’字了,能否换个字?”“巧用佳作应对。”机灵鬼王哲抢着说道。“题目呢?”我故意问。“措手不及。”沉稳的子夏说。于是,我们师生共同创作的《如梦令·措手不及》在下课铃声中诞生了:“心中未作准备,音乐体育全废。临时抱佛脚,面对学生惭愧。/急备,急备,巧用佳作应对。”
就这样,学生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词牌“如梦令”,随时随地运用。对面“千禧园”小区的大楼竣工——《如梦令·封顶大吉》:“忽听炮声响起,同学满心欢喜。涌出教室门,鞭炮悬空吊起。/奇迹,奇迹,原来封顶大吉。”
学校的课本剧展演快开始了,我们班的“总导演”晓晗感慨万千——《如梦令·排课本剧》:“掌声阵阵响起,初战告捷欢喜。谁知幕后事?多次修改满意。/努力,努力,还要再接再厉。”
不知不觉,“如梦令”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从原来的幼稚生涩,到现在的合辙押韵,出现了人人都爱“如梦令”的可喜变化。
不知是《西游记》的朗读热情促进了学生熟练运用词牌“如梦令”,还是词牌“如梦令”短小、活泼的语言表达形式,把学生带到如火如荼的《西游记》朗读活动中。这一段时间,学生是天天拿着《西游记》,听、读、思、议;时时写着“如梦令”,不管是读之体会、听之感受、思之收获、议之争端。我风趣地对学生说:“汤唯演了《北京遇上西雅图》,我和你们则演了一部《‘西游’遇上‘如梦令’》。”
如今,关于《西游记》与“如梦令”的有趣故事,每天都在我们班上演着。感谢吴承恩,感谢“如梦令”,让我的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积淀了人生的底色。
(作者系山东省菏泽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30日第11版
作者:郜书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