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邓稼先的老师,爱才惜才,晚年流落街头,却不住学生家

钱学森、邓稼先、杨振宁这些人的名字如雷贯耳。

他们是中国科研领域的泰山北斗、是开辟新中国科技大道、引领中国走向世界的“大佬”,相对而言,叶企孙这个名字,似乎不曾被这个世界铭记,而他们,都是叶企孙的学生。

叶企孙的一生颇为传奇。

钱学森、邓稼先的老师,爱才惜才,晚年流落街头,却不住学生家

他创建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并培养了79名优秀院士。1957年,叶企孙的两名学生杨振宁、李政道同时获得诺贝尔奖,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如此功绩、国士无双!

一、注重动手能力,竭力改变现状

都说教师很神圣,叶企孙的一生,都在默默无闻的做一位“种树人”。

他把每一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培养,待到桃李满天下时,自己却深藏功与名。

钱学森、邓稼先的老师,爱才惜才,晚年流落街头,却不住学生家

1898年,叶企孙出生于上海的一个书香世家,并从小就立志“科学救国”。

成为科学家后,叶企孙注重科学实证,强调实验教学,注重动手能力。

他说:“本系自最浅至最深之课程,均注重于解决问题及实验工作,力矫现时高调及空虚之弊。”

叶企孙是中国执教史上的传说,他的执教之严也是出名的。

考核时,叶企孙只给李政道打了83分。

他允许这学生不听自己的课,“因为你看的参考书比我的更高明”,但是“你的实验做的不认真,要扣去25分”。

叶企孙不光是个种树者,还是个育土人。

叶企孙说:“凡是出人才的地方,必然是科学文化最盛行、科学土壤最肥沃、科学气氛最浓厚的地方。”

中国科学研究停滞数年,叶企孙用一颗“造就科学致用人才”的心,使中国学术逐渐独立。

二、惜才爱才,对自己苛刻

叶企孙回国后,先后成为南京大学的物理系教授,又回到清华母校创立了物理学院,并培养了一批学术水平超高的师资团队。

在他看来,只有教育和科技,才能拯救贫瘠的中国走向强大和昌明。

钱学森、邓稼先的老师,爱才惜才,晚年流落街头,却不住学生家

当时国内科研环境差,经费不足,叶企孙只好委托朋友从美国订购物理设备,并亲自请德国公司帮忙制造实验仪器。

叶企孙是出了名的爱才惜才,他宁愿自己削减工资,也不愿削减教授们的工资。

为留住人才,他还曾拱手将物理系院长的职位,让给吴有训;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家庭经济困难,只有小学文凭,叶企孙不顾众人反对,将华罗庚聘为教授,又送他到英国深造。

叶企孙的前半生,可以说是辉煌荣耀;而他的后半生,却充满了屈辱和折磨,生命的尽头,在孤寂中绝望。

钱学森、邓稼先的老师,爱才惜才,晚年流落街头,却不住学生家

三、晚年街头行乞,却不愿意住到学生家

1939年,日军在华北肆意横行。叶企孙的学生熊大缜,靠自己的知识,帮抗日军民制作炸药,结果被污蔑为“国民党特务”,被秘密逮捕并遭到击杀。

受此事牵连,叶企孙也被诬陷成主谋,并锒铛入狱。

在狱中的叶企孙,受到了非人的折磨。

他的世界仿佛失去了黎明,等待他的只有殴打和辱骂。

钱学森、邓稼先的老师,爱才惜才,晚年流落街头,却不住学生家

昔日儒雅谦逊的名校教授,一夜之间腰弯成了九十度,沦为阶下囚。在日日夜夜的折磨中,他精神一度失常,并患上了幻听之疾。

看不到希望的叶企孙,很快就满身疾病,大小便失禁,日子苦不堪言。

后来叶企孙被平反,出狱后,堂堂清华大学教授沦为了乞丐,终日游走于大街上向行人乞讨求生。

钱学森、邓稼先的老师,爱才惜才,晚年流落街头,却不住学生家

牵挂他的学生们,多次前去看望叶企孙,并请求接他到家里生活,都被他拒绝了。他不愿意拖累学生,加之自己身份特殊,去了有害无益。

直到1972年,叶企孙才恢复了教师身份。

可年迈的他步履维艰,再也无法站上讲台。

钱学森、邓稼先的老师,爱才惜才,晚年流落街头,却不住学生家

叶企孙的一生,有过光辉荣耀、也有过屈辱不堪,他的出现,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间接或直接的产生了深远影响,叶企孙,不该被这世界遗忘!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