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根据瓷器胎质来断定瓷器所属年代
由于瓷器烧造的时代和地区的不同,其胎釉选料和烧造方法也各有不同,掌握瓷器胎釉的时代和地域特征是瓷器鉴定的另一要素。
既然要从瓷器的胎质入手,那么就要了解胎质是什么,瓷器的胎质是由瓷石、瓷土制作而成的。其中的瓷石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为主要构成、并含有若干长石、高岭土等岩石状矿物。呈致密块状,外观为白色、灰白色、黄白色以及灰绿色;或呈玻璃光泽;断面常呈贝壳状,无明显纹理。
我国很早就利用瓷石来制造瓷器,基本上都是用瓷石作为原料,如南方的越窑系、龙泉窑系以及北方的众多窑口。
而瓷土是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组成的已风化的次生土矿,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二氧化二铝、并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钾等。其可塑性能、结合性能以及耐火度均较高,是我国明清时期制瓷的主要原料。
未施釉的瓷骨为胎
按照胎的瓷泥粗细和呈色又分为瓷胎、浆胎、瓦胎、石胎、铁胎。普通瓷泥做胎为瓷胎;将瓷泥用水搅拌,取其浑浊状液沉定下来的细粉做胎,此胎为浆胎;瓷土较粗的胎为瓦胎;笨重而坚实的胎称为石胎;胎质呈铁色的为铁胎。
鉴别瓷器的胎质,要观察瓷器的露胎处,特别是底足。
一般来说真正的古瓷,基露胎处有胎骨老化以及自然磨损的现象,也就是说,元代及以前的瓷器胎骨以及底足看上去比较干酥,这与新仿瓷器胎子显得硬是不相同的;明清瓷器的胎子,看上去比较细腻坚致,有润心之感,较之新仿瓷器的湿硬,略显干燥不够润滑。
对于古瓷的断代,胎质也能起作用。
大致而言,两晋瓷器通常为褐色胎或灰白胎,瓷化程度相对较高,器身厚重沉实。南北朝瓷器普遍胎底较为粗松,多呈灰白色或褐色,气孔明显。
隋代瓷器胎体较为厚重,胎色以灰白居多。
唐代瓷器分为粗细品种,邢窑细白瓷胎骨坚实致密,粗白瓷胎质疏松胎面敷有化妆土(把较细的陶土或瓷土,用水调和成泥浆涂在陶胎或瓷胎上,器物表面就留有一层薄薄的色浆。颜色有白、红和灰等。这种色浆,在陶瓷工艺技术上称“陶衣”,也叫“化妆土”、“装饰土”、“护胎釉”。);赵窑青瓷胎质细腻。
宋代北方窑系的瓷胎以灰或浅灰色为主,南方窑系的胎质则以白色或浅灰白色居多;通常器皿底足露胎,瓷质多粗;底不露胎之器,瓷质一般较好,有支钉痕。青白瓷以景德镇湖田窑的胎质最好,细腻润滑,瓷器底足露胎中心呈黑、褐色的垫烧痕,具有湖田窑的特色。
元代钧窑、磁州窑器皿底足露胎,瓷质稍粗;景德镇瓷器胎色洁白,胎质细润;龙泉露胎处为朱红色。
明代瓷器底足露胎,瓷质较细;明代中后期有款瓷器底足大多挂釉,也有少数底款有釉而周围无釉的,也有少量底足露胎的。
清三代瓷器与明代瓷器相仿;清中叶以后,瓷器底足露胎的情况就很少见了。
较早时期的瓷器器皿,即便施满釉,仍能在圈足的边沿或口边露胎和器身缩釉处,看出胎质火化的呈色。例如元代瓷胎大多粗涩而泛火石红色。晚期瓷器如明清瓷胎大多白洁细腻而且杂质很少,火石红色也减少甚至不见。
胎质呈色能够反映出胎土的配料,如宋代龙泉窑生产的粉青,梅子青、其胎色为白中带灰,就是采用了瓷石加紫金土的配方,又如五代的安徽繁昌窑瓷经及元代景德镇窑生产的青花瓷就是采用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
瓷胎的洁白细腻程度和杂质多少,能够反映出瓷器生产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比如明代初的洪武年间,瓷器胎体多厚重结实,底足多为涩胎无釉,泛火石红,与元瓷相类,这是胎土淘洗不精,金属杂质自然泛出所致。稍有区别的只是在器底涂抹上釉浆,留下刷痕或红或白的釉浆斑。
永乐、宣德的砂底器皿,因其选材和淘炼技术较元代精细,虽然难免含有微量杂质,形成黑褐色的星点,但已少有元瓷底足凹凸不平的缺点,用手抚摩多有温润细腻之感。明未清初的砂底器以及后世仿品的胎质就达不到永乐、宣德瓷那般细腻温润显得粗糙。又比如明代成化瓷器一向以细润纯洁著称,前人形容为“如脂似玉”其底足却有米黄色的斑点,人称米糊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