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提问方式学会化繁为简

考生在做题的时候,都希望待在自己的“舒适圈”,最喜欢就是题目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解题方法一一对应。一旦碰到非常规的提问方法,就会自乱阵脚,心里慌得不行。不论是国考还是联考提问方式,提问方法的改变,往往“出其不意”,无法把控,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审题和解读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碰到新的提问方式,不妨代入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思考,了解答题方向,降低难度。例如:2017年北京卷:概括“给定资料3—8”中反映的中国经济领域创新应该注意的事项。(20分)。对于“注意事项”这一提问,很多考生都比较懵,究竟回到材料中,要找什么要素?这个跟我们的常规问法确实是有所差别,但是代入到生活中提问方式,把它置换到简单的问题中进行思考,就会迎刃而解。例如:考上公务员需要注意些什么?要想考上,肯定要去规避之前的一些问题,所以问题我们需要注意;当然,要想考上,之前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去借鉴复制,也是需要去注意的。借助于生活化的理解,我们不难发现,注意事项无非就是为达成目的,好的坏的方方面面都得关注,无非就是问题和经验。

同样,近几年,变化这一问法频繁出现,我们依旧可以代入生活中去理解一下什么是变化。变化有2种基本的表达形式:一种是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得出结论,哪里变了,如以前体重是108斤,现在体重是98斤,身材苗条了。第二种,就是基于现在的表现也是可以得出改变的。例如如今裤子都肥了,穿起来都宽大了,身材变苗条了。无论在材料中是有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还是只有现在的表现,都是能够得出变化这一结论的。

当然,除了代入生活中思考,实际上,我们也可以通过非联考省份中的真题找寻一些借鉴。例如浙江省考、吉林省考、江苏省考、广东省考等,这些地方的出题形式新颖,带有一定的地方特色,都是我们在备考时候,去常规化的一些训练方向。另外新的提问方式,是不可能在之前的真题中出现过的,所以我们就要通过一些高质量的模拟题来寻求突破点。到了后期的训练阶段,在真题的基础之上,需要一些模拟题来进行辅助,目前华图在线的万人模考大赛,以及华图图书出品的冲刺预测卷,都是市场验证过的考试“良品”,在最后阶段,助力考生一臂之力,帮助成千上万的考生赢得了最后关键性的得分。

【思维导图】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