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里的食物链
《北京流光:北漂青年故事集》
黄西蒙著 译林出版社
本书是90后作家的一部北漂青年故事集。
我们旁观一座城市的伟大,却可能很难真正属于它。13张“北漂浮世绘”,写尽角色的孤独、奋斗与渴望:七次折戟北大梦的“七战哥”,在未名湖畔被父亲拉回老家;蜗居在地下室的病患,在廉价自助餐中寻得朵颐快感;相亲角打分制中评得最高分的何悦声,却未能找到真爱;熬夜加班过早透支身体的杨洛诗,不断挣扎却始终在寻觅方向;通勤往返于城区与燕郊的林恋京,进退之间歧路茫茫……
这亦是一支北漂青年的夜之曲,在酒楼上的无穷远方,协奏出奋斗途中的苦辣酸辛。别离聚首中,梦想依旧在,而星夜再长,终见流光。
初冬的中山公园有些萧索,视线的尽头,依稀传来喧哗的声音。朱文允打车来到中山公园,绕过一处拐角,便是相亲者聚集的地方。远远望去,只见一堆色彩斑斓的展板在光线的透射下若隐若现。走近一看,展板上写的都是相亲者的个人信息,一群中老年人蹲坐在各自的展板旁,仿佛是商品展销会上的销售。
面对猛然出现的海量信息,朱文允的眼神游离着,竟不知如何是好。一个戴着老花镜、鬓角斑白的女人快步走过来,开口便是纯正的京腔:“小伙子,你多大呀,你看看我闺女行不行?”
没等朱文允反应过来,一张标准宋体字覆盖的传单便被递过来,上面清晰地写着:“北京女孩,独生女,年龄32,身高160,性格温和,长相甜美,大兴区公务员,211硕士毕业,有独立住房,父亲国企工作,母亲退休,家庭条件有保障。寻找35岁以下单身男士,要求至少211本科毕业,北京有房,家庭门当户对,收入稳定(不限外地人,有京户最好)。”
朱文允笑道:“阿姨,这女孩挺优秀的,就是年纪比我大太多了,我才二十五呢……”
对方叹着气说:“唉,每次都是卡在年龄上!我闺女年轻时候不着急,现在我替她着急,她还是不着急,你说女孩子的青春就这么短,再拖下去,真嫁不出去了……”
“怎么会呢?”朱文允赶忙安慰她,“阿姨,现在女生三十多岁单身的很多啊,可能她有自己的想法吧……”
朱文允赶忙从围观圈中挤出去,生怕自己又被当成砧板上的肉,被按在相亲的标尺上用力摩擦。他侧身走了几步,险些与一个男生撞在一起。等他站稳一看,才发现此人面容清瘦,身材笔挺,脸上泛着一层浅浅的笑容,眉眼之间却缓缓流出几丝忧郁。
“老兄,你也来相亲吗?”对方竟然主动搭讪了,让朱文允颇为意外。
“啊哈,我就是来看看,我还小呢!”朱文允赶忙回答。
“我看你跟我差不多大吧!不到三十?”
“才二十五,刚硕士毕业参加工作啊!”朱文允接着说,“听你口音,貌似也是山东人?”
“对啊,我老家山东济南的。”
“还真是老乡啊!”朱文允笑道,“我也是济南的,在北京,咱们老乡挺多的。”
两人赶忙寒暄起来,颇有一见如故之感。朱文允看到他手中握着的表格,便要来一看。原来,这是热心红娘发的个人信息表,他很仔细地填写了上面的信息,似乎对在这里择偶寄托了很大的希望:
“鲁××,男,年龄30,身高178,985硕士毕业,央企体制内工作,年收入30万,在京有房,省城中产家庭,父母大学教授。个人兴趣爱好:读书,写作,旅行,足球等。”
在这段基本介绍下面,是一些详细的信息,包括他的本科、硕士毕业学校,所学专业,工作单位名称与职务,父母工作单位与职务,等等,可谓应有尽有。看到本科毕业学校一栏时,朱文允惊呼:“哟,咱们是大学校友呢!”
听闻此言,对方也有了兴趣,便互通了姓名,原来这位比自己大五岁的师兄兼老乡,名叫鲁至元。朱文允也道出自己的名字,颇为疑惑地问:“鲁兄,你这么仔细地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就不怕隐私泄露吗?”
“那又能怎么办?现在相亲都是实名验证,想处对象,不管别人怎么做,我想自己还是先拿出点诚意来吧。相亲角这都不算什么,我之前在相亲机构,还把毕业证、房产证都给对方看了呢,他们要求这样,我也没办法啊……”
鲁至元虽然表面上说话客气,但其中深深的委屈与无奈,还是被朱文允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眼神里暗藏着忧郁而张扬的神采,似乎有千万个跌宕起伏的故事,静静地藏在记忆之海的深处。一些可怖的往事突然野蛮地击打着大脑,欲裂的痛感毫不留情地侵扰着他,熟悉的压抑感迅速包裹了全身。
朱文允突然想到了什么:“鲁兄,你读书的时候,咱们学校生源还不错吧。”
“你要从高考分数上看,生源其实一直还行。但是,你不觉得身处其中,压抑和闭塞是常态吗?反正我是拼命熬出来了,但留下的后遗症,一直在啊……”
“什么后遗症?看来你也挺委屈啊。”朱文允似乎找到了诉旧的知音。
“没什么……”鲁至元一字一顿地说,“俱往矣。”
但是,他的面容忽然扭曲起来,紧锁的眉心之下似乎有万般心事,只是难以启齿。朱文允无奈地说:“咱俩真挺像的。你不说,我也能猜到一些,大概身处其中,又想认真对待未来的人,总归是无奈与孤独的吧!还好,你算熬出来了,有个比我还小几届的学弟,好像都休学了呢,别人觉得不可思议,我倒能完全理解,就像正常人在疯人院里,八成也变成神经病了……”
“真有此事?”鲁至元又扬起眉毛,似乎不敢相信。
“千真万确。这学弟叫史三观,我们见过几次,他当时状态很不好,说自己上了大学,真是三观俱碎啊!还说自己高中过得像大学,活该大学过得像高中,其实比高中还压抑苦闷啊!他后来好像也来了北京,再之后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希望他能好运吧……”
听朱文允喋喋不休地讲起以前的事情来,鲁至元神色愈发紧张,十年来挥之不去的焦虑感再次袭扰着他。
朱文允见状,便说道:“算了,都是陈年往事,不提了,还是说说现在吧,鲁兄,我是真的不想相亲,你经验比我丰富多了,你怎么还相亲啊?难道没有找对象的其他途径了吗?”
鲁至元一脸严肃地说:“没办法,我太难了。你现在还年轻,我不一样……工作后找对象,差不多三个渠道,一个是找大学同学,一个是在工作社交里结识,再就是相亲。前两个渠道我都没可能,我在体制内日复一日地工作,也基本不接触人,我经常想,哪怕自己做点小生意,也能不断地跟人打交道啊,你知道的,我是爱社交的,无奈现在缺乏社交渠道,只能相亲。”
“其实吧,我也不是完全反对相亲这种形式,就是觉得很多人太功利……”朱文允无奈地说。
“人们都这么说,都嘴上说着相亲没有爱情,可又离不开相亲。我这几年,经验不敢说有多少,教训倒是不少,我花在相亲上的钱,起码两三万了吧,至于浪费的时间、精力和感情,就更多了……”
“天呢!你是怎么做的,怎么相亲花这么多钱?”朱文允实在难以置信。
鲁至元苦笑着说:“我这可能还不算花钱多的。相亲渠道,无非是家人介绍、同学和朋友介绍、相亲机构介绍,这三种情况,家人介绍的往往是家庭合适的,长辈嘛,基本就是外在条件合适,就会给你匹配,但是不是聊得来,就难说了,而且颜值也够呛……同学、朋友介绍是一个不错的渠道,但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相对来说,相亲机构的红娘介绍,就是最直接的,效率最高,但肯定要花钱的。现在相亲也算是个暴利行业,不管是网上的相亲平台,还是线下的相亲场所,他们就跟中介一样,给你介绍对象,要收不少钱,便宜的几千,贵的上万……等你交了钱,或者别人给你介绍了女生,你总得见面吧。我见面都是请妹子吃饭,一顿饭最少二百吧——”
话音未落,朱文允着急问道:“二百也不多啊,这也花不了多少钱吧?”
鲁至元的语气里全是无奈:“二百是不多啊,可是,我不是只见一两个人啊……少说也得有三十多个了吧,多数情况下,见一次,就不会有第二次了,要么是自己没感觉,要么是互相没感觉,这种情况也常见,当然也有对方对你没感觉的,这都很正常,但几十次下来,没有任何成果……尤其是年纪大了,你的已婚同龄人都在专心拼事业的时候,你还要在这些事上浪费时间、精力和感情……有这功夫,做点什么不好呢?我宁可拿这些钱请朋友吃饭,或者自己去享受。北漂的男生,只要是依靠自己的,哪个不是埋头苦干,凭什么要为不相干的人分心?”
听到此处,朱文允赶忙说道:“鲁兄,你先别激动,我差不多能明白你的意思,但你现在是不是陷入思维怪圈了。相亲这么多,怎么就遇不到合适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