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原型:父母双亡后,她把弟弟送人,卖掉两套房,去一线城市买房结婚
晚情聊育儿
聊聊育儿,聊聊成长。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
文 | 玉米婶
1
清明档期,《我的姐姐》票房口碑双丰收,讨论也激烈到两极分化。
支持的网友没那么在意结局的走向,更关注这部片子反应的社会痛点,在残酷的生活面前,女性的付出远远超过男性。
这些给好评的人认为电影结局里姐姐的选择不是重点,而是电影本身引发了大众思考,这些比答案更有意义。
那些反对者则认为这是一部借着反重男轻女反抗命运的主题,实则上是在宣扬女性奉献的合理性。
我想说的即便电影没有给出我们想要的答案,依旧很值得一看。
应该让更多的姐姐们,弟弟们,以及父母们走进电影院,好好看看“重男轻女”大背景下女性所面对的困境。
《我的姐姐》是有原型故事的,原型中的姐姐可以用冷血无情来形容。
原型中的姐姐发帖说,父母在她21岁时生的弟弟,原因是她离开家上大学后父母感觉到寂寞。
她用尽浑身解数反对甚至威胁父母说“我和胎儿你们选一个,有他就没我”,父母选择了弟弟,从此她就再也没有回过家。
弟弟出生后,父母也想过挽回和女儿之间的关系,带着弟弟去看姐姐,但姐姐坚决和父母断了关系。
从此用仇视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陌生”的弟弟。
在弟弟两岁时,一场意外夺走了父母的生命,她坚决不带弟弟,姑妈、大姨、舅舅轮流接这个弟弟去住,可才一个星期,孩子又被送到姐姐身边。
所有人都说:“你当姐姐的不管,我们更没有义务管。”
这个姐姐可比电影里的安然决绝得多。
她火速联系到一对想要儿子的农村夫妇,对方高兴坏了,还愿意倒贴钱,但她没要钱,为了让那养父母安心,她还主动提出了此生和弟弟永不相见的协议。
弟弟送走后,她又火速卖掉了父母留下的两套房子,然后毅然决然地去了一线城市买房结婚,过她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两套房子也是父母阴差阳错地过户到了姐姐名下,在二胎弟弟出生后,父母还苦苦哀求让姐姐拿出一套小一点的给弟弟,被她拒绝了。
2
在网上发帖的时候,姑娘已经结婚生子,她在帖子里写到:我很庆幸选择放弃了这个所谓的亲弟弟,很简单,如果选择了他,就毁了我自己的一生。
帖子下面,很多人骂姑娘,大家都觉得她不应该把父母两套房子都占为己有,却不去管那个无辜的弟弟。
说实在的,看到帖子的第一时间我在想就算为了自己前途和理想我的姐姐原型,放弃了弟弟这个拖油瓶,但至少应该留一套房子给他吧?
但转念一想,把房子留给两岁的弟弟有什么具体意义呢?对于孩子来说,他要的是照顾,是疼爱。
收养家庭若真的视弟弟如己出,没有房子也会百般疼爱,若一开始就打了房子的如意算盘,那弟弟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弟弟在新家有了全新的生活,姐姐继承父母的遗产,在一线城市扎根,过上理想生活,有何不可?
对于两岁的弟弟来讲,失去的父爱母爱很容易在新家庭里找回来,而姐姐才是那个失去家人至亲的受害者,这些伤害在记忆里扎根,抹不去。
就像电影里的安然一样,即便自从有了弟弟后,父母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弟弟再也没有爱过她我的姐姐原型,可当父母真的离开后,总会不经意想起曾经也被父母疼爱过。
世间多的是两难,却很少有两全。
就在网友们为《我的姐姐》“结局应该怎么拍“吵翻了天时,“父母去世后姐姐是否必须抚养年幼的弟弟”这个话题也登上了热搜前排,阅读高达6.5亿次。
先来看看法律的明文规定:
父母双亡后,年幼子女的抚养顺序为:首先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其次才是已经成年的哥哥或者姐姐。
有一点值得注意,姐姐对弟弟是“扶养”,而不是抚养,两者是有区别的。
若祖父母不具备有抚养能力,哥哥姐姐应承担该义务。
姐姐在个人选择和法定义务之间,应该首选法定义务,若姐姐确实要去读书,可以从有利于弟弟的角度出发委托他人监护。
这条热搜下面点赞最高的三条评论是:
网友们一致觉得权利和义务总得对等,当二胎和头胎年龄相差太大时,那父母生二胎时应征得哥哥姐姐同意。
不能说不需要姐姐抚养时,姐姐就是泼出去的水,而需要姐姐抚养时拿“长姐如母”来绑架。
3
去年,有个被媒体曝光的案子《22岁姐姐拒养2岁弟弟遭父母起诉》,和《我的姐姐》非常相似。
不同的是女孩的父母没有死,却依然霸道地要求女儿抚养两岁的弟弟。
最终居然是父母胜诉,理由是父母都是吃低保的人,已经没有能力养活儿子,已经工作的姐姐必须要承担扶养义务。
这个案子当时还上了热搜,网友们直接炸锅,都在说既然养不起为什么还要生,这让女儿生活得多辛苦,估计结婚都难。
类似“长姐如母”的新闻绝不是个例。
就在前天也有一则热搜:一位20岁的姑娘想要自杀,原因是她要负担家里三个弟弟妹妹的生活,整个人都不堪重负。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她的父母都健在,只是离婚了,都不管这几个孩子,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在这个姐姐的身上。
父母们喜欢甩锅我们管不了,各位姑娘们,倘若你的父母生了二胎又没有能力养,还总是人用“长姐如母”来盘算你,别心软,别圣母,跑开就是。
当然,凡事没有绝对,我身边很多人都有二胎,那些头胎是女儿的父母,都会跟儿子说要保护姐姐,疼爱姐姐。
天下没有真的能把一碗水端平的父母,别刻意去强调公平,做不到不说,还容易被比较。
要做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父母偶尔的不公平纯属正常。
爱是潜移默化的,只有孩子心里安全了,才不会太计较得失,才愿意把善意分享出去。
4
最后说回电影《我的姐姐》,关于结局的争议,编剧游晓颖说:
告诉女性怎么去做,是不公平的。我们一直强调支持,而不是支配。
导演也说:
安然是一个强者,她不可能像姑妈那样走老路,因为她已经走在新路上,和姑妈不再一个套子里。
大多数的头胎女孩是没有经过同意就当了姐姐,她的人生还有无限可能,姐姐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个称呼而已,她有自己的思想,生活,没有任何义务要为弟弟让路。
手足的相互扶持,彼此依靠应该是从真诚开始的。
只有姐姐得到了父母足够的爱,她自己有足够的安全感,才会更愿意把爱分享出去。
退一万步讲,父母养育孩子不是为了让她一定要去爱和奉献,即便姐姐不愿意去疼爱弟弟,不愿意奉献,那也是她的自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