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的姐姐》原型曝光,现实比电影残酷100倍
来源|晏凌羊ID:qiushan08
1
一谈起“姐姐”二字,总觉得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家庭付出者、奉献者的角色。
如果她刚好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家庭,如果她下头有个弟弟,那么,她很有可能就是家庭中承担最多、得到最少的那个孩子。
她作为“人”的属性,是被剥夺的。
很有可能,她的一生都为“姐姐”这个角色而活。
总之,在这样的家庭里,你的性别是女,那你就带着原罪的,你就是要还债的,就是要为家里的男丁服务和牺牲的。
电影《我的姐姐》,聚焦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这部电影还没上映,网上就骂开了。
这些骂声中,有好大一部分在骂电影制作团队篡改了真实故事,强行让女主角“圣母”。
带着这种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昨晚我看完了《我的姐姐》。
看完,发现它真没有网上批评的那么差。
张子枫演技很好,完全不亚于周冬雨(我个人甚至觉得她的演技比周冬雨好)。她跟朱媛媛演的几场对手戏我的姐姐原型,非常戳人。
《我的姐姐》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女主角父母双双去世后,她想把四五岁的弟弟送养出去。
女主角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她一心想要完成自己的职业理想,但她的父母不幸双双出车祸去世,留下一个才四五岁的弟弟需要人抚养。在与弟弟朝夕相处以及为弟弟寻找领养家庭的过程中,她与弟弟也产生了感情,也因此面临比较大的伦理困境。
电影给的是开放式的结局,以姐姐和弟弟一起快乐踢球、一起相拥而泣而结束。“姐姐”并没有被“强行圣母”,她只是暂时拒绝了“永不见弟弟”的要求,并没有直接拒绝“弟弟被好人家领养”的机会。
我估摸着,导演给了这样一个开放式结局,其实就是想映证每个人的价值观。你认同哪一种价值观,就会为主角选择哪一种结局。
比如我和逗号脑补出来的结局是:好心人家也战胜了人性中那点小自私,真正从“弟弟”的角度考虑,接受了他们的姐弟情并予以成全。而“姐姐”则得以继续追求她未竟的职业理想。
可是,网络上却骂开了,说是电影中的姐姐被亲情绑架了,说她成了“扶弟魔”。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电影虽然名为《我的姐姐》,但它却是以“姐姐”作为第一视角去讲述的。整部电影,都是围绕着姐姐的伦理困境展开的,“姐姐”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根本不像网上说的那样,是把姐姐列为了“客体”。
电影触及了“重男轻女”的话题。弟弟是“重男轻女”的得利者,因而成为了姐姐反抗“重男轻女”风气的靶子,但弟弟本身是无辜的,小演员也演出了这种无辜。
我更宁愿相信,“姐姐”在跟他相处的过程中对他产生了感情,不是因为他是“男”,而是因为他是“孩”。
这种感情,跟我们暂时帮人照顾一只萌宠(比如一只狗狗),后来萌宠被人领养了,我们竟有些舍不得一样。
它关乎的是“人心”“人性”“人之常情”,而不仅仅是“男女”。我们终究要学会站在“人”的立场、“人”的维度去考虑问题,而不仅仅只区分“男和女”、“姐和弟”。
现在,有很多影视作品都触及了类似这种伦理困境。
比如赵薇执导的小电影《哥哥》、韩剧《虽然是神经病但是没关系》等等,讲的都是身体健康、心智健全的弟弟放弃自我的一部分生活理想,托负起智障哥哥的人生故事。
我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个视频:视频主角的父母、妻儿都去世了,他都已经七十多岁高龄,还天天带着脑瘫弟弟去上工………这些,反映的都是“人性”中最动人的部分。
只不过,一旦情定设定为“被父母轻视的姐姐”去帮扶“被父母宠大的弟弟”,这个问题就变得敏感了。“姐姐”也许只是做了“人”应该做的事情,就不可避免地骂为“扶弟魔”。
可是,我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即使“姐姐”真的都是“扶弟魔”,那她们不也是父权体系的受害者吗?只骂“姐姐”,不骂压在她们身上的大山,算不算是欺软怕硬?
《我的姐姐》里,朱媛媛饰演的姐姐曾经是“扶弟魔”,但张子枫饰演的姐姐不是。两代人是有明显得差别的,张子枫这一代姐姐的主体意识更强,对“重男轻女”的反抗更彻底。
两代姐姐都是很有力量的女性,只是朱媛媛那一代姐姐的力量都用来成全他人,张子枫这一代姐姐的力量更多拿来找寻和成全自我。
张子枫最后拥抱弟弟时,她拥抱的已经不是“弟弟”,而是“亲人“。是的,不是“弟”,是“人”。
她放弃了签署“永不见弟弟协议”,不是因为她有“圣母性”,而是因为她有“人性”。
有的V一讲起这部电影,就说它篡改了真实故事结局。对此,我很不明白。
电影是电影,天涯的帖子是帖子,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为啥网友们要混为一谈呢?
即使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也只是电影,讲述的是另一个独立于真实故事的故事。
完全反应真实故事的,那不是电影,那叫纪录片。真有这种片子出来了,网友们估计又开始骂,因为不是所有人都爱看写实性强、故事性弱的纪录片。
反正,我觉得现在的网友蛮不好伺候的。电影中的张子枫如果签了“永不见弟弟”协议,估计也会挨骂,反正,横竖大家都不满意。
2
个人觉得,《我的姐姐》剧透也不影响这部电影的可看性。
某些细节部分,它处理得还蛮好的。价值观也不似网上说的那般“有问题”,它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没有想去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朱媛媛饰演的姐姐,就是一个很悲哀的角色。
她六岁时半夜醒来,看到父母喂弟弟吃西瓜,而且特意叮嘱弟弟,别让姐姐知道。家里没钱,为了让她弟弟上中专,牺牲了她,没让她去读大学、学俄语;她本来去莫斯科做生意,结果被家里喊回来帮弟弟带孩子。她的丈夫偷看侄女洗澡,可后来却瘫痪在床,是她任劳任怨照顾。
之后,她试图用“你是姐姐”“长姐如母”这些词去劝说侄女,但最终,她也意识到这是不对的。
我很喜欢影片中关于俄罗斯套娃的隐喻。一代又一代的姐姐,不该活得像套娃一样,按照同一个模版生活。她最富有生命力和可能性的那一部分“自己”,已经在十八岁时失去了,但小侄女,另一个姐姐,不一定要按照这种模版去生活。
美中不足的是………一部讲姐姐的电影,不知道给肖央这个舅舅那么多的戏份干嘛?个人觉得完全没必要。戏份给多了,还有“非得在人渣身上找点人性之光”那意思。
《我的姐姐》的片尾曲是王源唱的,改编自张楚的《姐姐》(曲调没变,变了几句歌词)。
作为张楚曾经的歌迷,我其实不大喜欢这样的改动(虽然王源的声线挺好听)。
其实,如果把张楚版《姐姐》里讲述的故事改编成电影,会更有启示意义。
因为它讲述的是一个血淋淋的故事,歌词中的“姐姐”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悲剧:她出生在一个非常糟糕的原生家庭里,父亲是个只知道喝酒的混球。姐姐曾经被某个男人侮辱过,此时此刻的她正流着眼泪。弟弟“看见了”姐姐,他和姐姐想手牵手,隔绝原生家庭的恶,创造一种新的生活。
歌词中的“弟弟”,并不是一个嗷嗷待哺、等待姐姐扶助的“弟弟”,而是一个懂得疼惜姐姐、同情姐姐、爱护姐姐、保护姐姐的“男人”。
这个“男人”对姐姐的命运和处境是有深切同情的,以至于我每次听到张楚版的《姐姐》,都觉得八十年代摇滚乐人的女性观,比今天很多人高了很多个档次。
以下为张楚版《姐姐》的歌词:
这个冬天雪还不下
站在路上眼睛不眨
我的心跳还很温柔
你该表扬我说今天还很听话
我的衣服有些大了
你说我看起来挺嘎
我知道我站在人群里
挺傻
我的爹他总在喝酒是个混球
在死之前他不会再伤心不再动拳头
他坐在楼梯上也已经苍老
已不是对手
感到要被欺骗之前
自己总是做不伟大
听不到他们说什么
只是想忍要孤单容易尴尬
面对我前面的人群
我得穿过而且潇洒
我知道你在旁边看着
挺假
姐姐我看见你眼里的泪水
你想忘掉那侮辱你的男人到底是谁
他们告诉我女人很温柔很爱流泪
说这很美
噢 姐姐
我想回家
牵着我的手
我有些困了
噢 姐姐
带我回家
牵着我的手
你不要害怕………
ps:好像是有人根据张楚版《姐姐》的歌词拍过电影,名叫《怒放》,秦海璐演了这个“姐姐”,但电影情节乱七八糟,豆瓣评分只有6.7分。
再p个s:电影《我的姐姐》的原型,比电影本身更值得讨论。我把真实故事也贴在这里,供大家讨论:
这个女孩原来是家里的独生女,在上大学时期,父母想要再生个儿子,女孩极力反对,要求父母在自己和胎儿之间做个选择,父母选择了胎儿。
从那以后,女孩就不愿回家,她打工自给自足,实现了经济独立。
但父母也感到自己的力不从心,希望女儿能帮自己一起照顾弟弟,他们带着儿子来到女儿的城市,希望缓和姐弟之情。
来时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原先他们闹离婚时,将自家的房子放在了女儿名下,现在父母希望换到弟弟名下,因为爷爷也给了孙女一套房,女孩拥有着2套房。
女孩拒绝了,女孩说到做到,不对弟弟有任何感情。她认为,如果在自己两三岁时有了弟弟,自己也许会喜欢他的,毕竟有时间培养感情,但自己成年了,父母生了儿子,她真的没法喜欢。
后来,父母在一次意外中离世,弟弟的抚养也被大家讨论。长辈们认为我的姐姐原型,姐姐跟弟弟关系最近,应该由姐姐来抚养,女孩拒绝了。
舅舅对女孩动了手,要求她将2套房子拿出来一套给弟弟,姐姐拒绝了。
大家为此事争论不休,但弟弟的抚养刻不容缓,他太小了,需要吃奶粉和换尿不湿,没人照顾,弟弟哭闹不停。
姑妈看不下去,把弟弟抱走抚养,但还没过两天就被自己的女儿反对,她只得把弟弟送到大姨家,就这样,弟弟在亲戚家送来送去,到最后,谁也不肯抚养,大家最终还是接纳了姐姐的意见,将他送给一对农村的夫妻。
原帖长这样:
在这个案例中,弟弟自始至终是一个很无辜的角色。他一出生,就是错。而对于自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他完全没办法选择。
对这个案例,你怎么看?我们都在评论区找找同类。
-更多走心文章,点击下方文字即可阅读-
点击☞
点击☞
点击☞
点击☞
点击☞
点击☞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