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今年就业形势

  抱着简历盲目“撞大运”:一些高校学生反映,找工作不难,但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却不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明确的方向。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缺少实践、缺少对行业真实情况和岗位工作内容的了解,常常会导致学生“入错行”。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202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今年就业形势,供大家参考选择。   202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今年就业形势 202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今年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尤其是今年2020年,疫情肆虐,企业和毕业生在生存上都出现了较大的危机。今年的大学生就业也是非常严峻的形势,202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是怎么样的呢?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人,又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多了40万。高校就业工作,原本就压力大、任务重,而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无法返校、开学推迟,线下招聘会不能开展,无疑又加重了高校就业工作的难度。那么,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从宏观上分析,个别高校专业设置及知识结构与快速变化的市场不相适应

  1、部分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据有关资料显示,"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4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门职业,4年后却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在-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I培训学校学习,以期望可以获得相应技能的等级证书。

  2、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成功率不高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经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地缩短,据估计,上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能用30年,而上世纪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现在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1年,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有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大学生-般的工作适应周期在1-1.5年,之后才具备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却仅仅为2-3个月。

  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在对近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其中有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还有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沉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网络、书店、去企业期、进图书馆、听相关方面的讲座来补充新知识。据国内一所较为知名大学计算机和外语两个专业学生抽样调查反映,部分教师的实际知识占有量竞不如应届毕业的学生。计算机专业学生讲,摩尔定律9个月为一一个周期,不到社会上学习,毕业后所学知识多数已经过时了。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报于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却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

  (二)从微观上分析,大学毕业生有意识误区,粗技能不足

  正确的意识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树立正确地就业意识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据资料显示,大学生就业意识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导就业理念也存在4大误区:

  误区一:“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国内企业总数的99%,I业新增产值的76%是中小企业创造的。而中小企业在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的平台,提供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易于产生成就感等方面都要优于外资企业;

  误区二:“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部分重点院校2/3的应届毕业生首选是出国,不考虑家庭、自己所学专业是否在国外学习以及自己承受力能力的大小,这也是“海归”变成"海待”的根本原因;

  误区三:“创业不如就业”,近年来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系列政策利好,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然而,大部分创业的大学生由于多方面准备不够,造成了面对困难时,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最终导致失败。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并由于准备充分而获得成功。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勇于从误区中走出;

  误区四:“就业难不如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大都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学习早已经不是能成为个人汲取知识的乐趣,而完全成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的避风港。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期间都会因为缺少社会、校方的指导务,缺乏对就业、择业的自身思考,而面临种种困难、在走向社会前,大学生应像报考大学时应对高考准备一样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来分析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及企业产品规划的情况,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并在充分调研分析后依据地域、行业、企业的发展空间来确定未来就业方向。在疫情肆虐中,大量的应届毕业生该如何布局,才能在这场战斗中稳操胜券呢?

  No.1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随着社会对高端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硕士以及博士生越来越受到高校、机关单位和大公司的青睐,另外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也供不应求。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能更好的提升自己学历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No.2大学生对自身进行定位

  有部分同学对自身定位过高,“小公司不愿去,大公司不好进",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率。大学生理论能力强而实践能力差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能戒傲戒躁脚踏实地的从零做起,慢慢积累I作经验充实自己,凭善自身理论知识的优势很快便能跻身于部门骨干。

  No.3是静待花开,应对大型招聘

  大型企业的门]槛无疑是比较高的,若想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求职者需要在面试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了解企业往年的招聘方式和流程,对常规的面试问题也要心中有数,同时对自己的优劣势做好理性分析,力争做到一招制胜(

  大学生有文凭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找工作的技巧在于怎样让用人单位了解自己,找到合适的岗位。在当前社会是“酒香还怕巷子深”要学会推销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胸怀自信,找工作,应聘也一-样,只要我们怀着一颗自信的心,合适心仪的工作最终会向我们招手!

  202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今年就业形势

  01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大!

  中国经济整体目前仍处下滑周期中,会对劳动者就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啥是就业结构?比如,中美贸易战,美国剑指中国出口业、高科技企业,这直接打击了国内绝大多数依赖出口的企业、以及相关高科技企业。对那些竞争力不强的出口依赖型企业,这个打击将是致命的,那些靠出口企业带来的工作岗位,将会被压缩,对口专业的人才将更难找到相关的工作,很多人将不得不放弃本专业,去寻找其他谋生路!这就是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02对就业规模的影响,大!

  经济增速放缓,不是死几个企业这么简单。企业死了,员工怎么活?整个供应链怎么活?

  以一个玩具出口企业为例,其供应链涉及到的专业(大家更方便理解)有:材料学、工业设计、模具设计、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工、工艺美术、国际贸易,甚至会计、翻译、人力资源等等。

  经济增速放缓将会释放固有的劳动力,可不要小看这些劳动力哦,他们可是有经验、有技术、有能力、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的劳动力哦,应届大学生们跟他们竞争,可能会分分钟被碾压哦,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岗位增加速度,将远远落后于毕业生涌出的速度。比如,经济增长本来可以带来100个工作岗位,而因为增长放缓,只搞出来10个,而挤破门来面试的应届大学生有100个,就问你有没有压力?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随着社会对高端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硕士以及博士生越来越受到高校、机关单位和大公司的青睐,另外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也供不应求。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能更好的提升自己学历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随着网络化和智能化社会的到来,相关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在未来几年内将大有可为。

  大学生怎样对自身进行定位

  有部分同学对自身定位过高,“小公司不愿去,大公司不好进”,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率。大学生理论能力强而实践能力差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能戒傲戒躁脚踏实地的从零做起,慢慢积累工作经验充实自己,凭着自身理论知识的优势很快便能跻身于部门骨干。

  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就业项目有“预征入伍”、“部队士官招聘”、“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等。另外,国家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大形势,我们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准商机,挥一技之长,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02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今年就业形势

  前不久,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的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指出,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

  因疫情影响,各类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暂停,教育部号召各地在疫情防控期间,千方百计增加网络招聘活动。

  “云应聘”成为毕业生找工作的第一选择。本月起,由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杭州市就业服务中心承办、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联合协办的“预见未来,职等你来”2020杭州市大学生就业·见习空中双选会系列活动火热上线。

  就业期望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发布《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经测算,今年毕业生平均期望薪酬约6930元。

  《报告》主要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进行分析,学校所在地不仅覆盖31省市,还有部分境外地区的学生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网络大数据和网络调查数据,从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择业期望、求职经历、疫情冲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毕业生更倾向于进入新经济行业

  从期望就业行业来看,毕业生更倾向于新经济行业就业。具体来看,期望就职于IT/通信/电子/互联网、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金融业等行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5.1%、10.7%、9.2%和8.1%。

  这些行业主要为新经济行业,薪酬待遇优厚,科技含量较高、发展空间较好,与当下新一代求职者择业需求相契合。

  从期望就业岗位来看,毕业生更青睐于技术、财务/审计/税务、行政/后勤/文秘、运营等岗位,所占比例分别为18.3%、12.9%、11.6%和9.4%。

  这也进一步反映了与这些岗位对应的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求职竞争相对激烈。

  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

  具体来看,期望去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西安、重庆、郑州等城市就业的学生比例最高,这些城市的知名企业数量及就业机会较多,同时人才竞争也相对激励。

  另外,一些二线城市,例如石家庄、沈阳、太原、南宁、长春、呼和浩特、南昌等,这些城市以省会城市为主,近年来发展迅速,也逐渐成为毕业生期望就业的首选之地。

【202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今年就业形势】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