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主观题解答“三步走”策略三篇
一、掌握高考试题“新”意
新课改以后的高考出现了许多新变化,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死记硬背、题海战术、魔鬼训练,现在不大灵验了。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首先要清楚新高考的试题新在哪里,否则忙忙碌碌,劳而无功。
那么,高考的“新”意究竟在哪呢?准确掌握高考试题的“新”,最主要的就是将自己的知识范围不拘泥于考试大纲和课本。近年来试题以新材料、新情景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论证能力。由于理解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论证的有关结论,都是以材料的形式来呈现的,所以同学们对课本的知识、结论不必死记硬背。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南北朝经济题”、“东南互保题”就是课本根本没有的知识,“巴黎公社题”的结论更是与课本的结论相反,因此,同学们在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地同时,还应灵活掌握考试大纲和课本之外的知识。
对历史知识重在考查理解能力,对历史结论重在考查论证能力,所以课本的地位在下降,记忆的作用在下降。如果仅仅是对课本倒背如流,对课本掌握的程度仅限于再认、再现,那肯定是无济于事的。如辛亥革命的性质,课本上是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学术界还有“全民革命”“绅士革命”等不同的看法,对课本的结论不必记忆,也不必维护,关键是看考题提供怎样的材料,用材料说话。材料不同,角度不同,结论肯定不同。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好自己的冲刺路
明白了考纲,了解考试“新”意,就改日纳入如何复习的阶段了?在高考冲刺阶段该做些什么呢?这就要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对于基础比较弱、课本知识比较生疏的同学来讲,当然要回归课本。尽管高考并不是不直接考查同学们对课本知识的记忆,但是理解需要背景知识,论证需要论据,这都要涉及到课本知识的运用。由于试题已提供了材料,课本知识也只是作为思考问题的背景材料,所以此时的.回归课本,不是逐课逐页的背诵课文,而是从课本的目录、课文的子目中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及其前因后果。
如中国政治制度演变有两大转折点:一是秦朝,由分封制到郡县制,由地方分权制到中央集权制,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二是民国初年,由君主制到共和制,由官僚政治到民主政治。 而对于那些对课本有一定熟悉程度的同学来讲,则主要是做高考真题,千万不要训练垃圾试题。现在各地的所谓的“信息卷”“仿真卷”,与高考对路的试题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垃圾题”,千万不要迷信,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去训练。要想提高高考的得分率,还是要集中训练近两年来全国和各地的高考试题。其原因,一是因为高考试题有导向性、稳定性,用高考题“热身”,可以培养学生的“题感”,去感悟历史专业术语、命题角度、历史思维等,二是可以举一反三,深化对课本某些主干知识或者其他历史主干知识的认识。
三、考场上如何答题
首先,同学应注意近年来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分布,领会试题的形式、切入点和解题思路,理解试题常用词语的含义与区别,掌握解题套路和参考答案的规范措辞。
对于大多数省份来说,历史试题仅是文科综合试卷的一部分。文综试卷三科试题呈现的顺序是地理、政治、历史,历史试题“断后”,历史答题会受到地理试题、政治试题难易的影响,略显吃亏。在答题时间分配上,文综三科要大体均衡。从去年高考情况看,学生普遍反映做历史试题非常“抢”,甚至做不完。由于三科分值都是100分,所以答题时间分配要合理,三科各占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较好。
其次,在答题速度与准确率的关系上,应该侧重于准确率
最后,在做材料解析题时,要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节省时间。在组织答案时,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答题,一个角度答得再多,也只得这个角度的分数,不会因为一个角度的长篇大论而多给分,二要段落化,一个角度、一个层次答完就是一段,便于自己检查和老师阅卷,三要适当看分答题,每个问题后面都有分值,答题的文字容量要与分值的多少大体一致。
历史主观题解答“三步走”策略2“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对考生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在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题中,历史主观题的设计主要形式是材料解析题,而且数量逐年增加,分值越来越大。面对材料解析题备受青睐的现实,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提高考生解决相关问题的实际能力,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阅问,即审题
当看到材料解析题时,不要先大段通读材料,而是要先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了解每个问题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题目所设问题之间有何层次关系。然后,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材料,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1.认清主观题问题设计类型
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这类型的问题一般表述为“根据材料归纳、概括、分析、说明”等,凡是此类问题不需要回忆课本及教师的讲述,答案几乎均来自对材料的加工提炼。
②“根据或结合所学知识”: 这类问题的设计已明确指出,材料只是提供情境,真正的答案来源于课本。因而我们只需要针对所提问题,联系相关课本知识加以回答,而无须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阅读、分析、解读材料上。
③“综合……给我们的启示”: 这种启示性的问题往往是材料解析题中的最后一问。一般而言,前面的材料或问题已经为此提供了铺垫,所以,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注意问题与问题、材料与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
2.注意把握问题中的关键词
题目的类型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一般而言,问题结构包括四部分: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限定语。例如:“依据所学知识分别归纳这两次战争(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对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重庆市2011文综39题)。其中“两次战争”是主干语,它告诉考生,试题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提问的。这是问题的主体,是试题的核心,试题的其余各成分都围绕它展开。“影响”是答项语,也就是求答项目,它往往位于试题的最后,具体规定应回答哪些方面的内容。“归纳”是提示语,它常常出现在试题的最前面(个别试题的提示语融合在答项语之中),规定用何种方式解答,也就是解决怎么答的问题。常用的词语有:“归纳”“概括”“评述”“比较”“说明”等
第二步:阅读材料
材料解析题的材料一般由材料内容与材料出处两部分构成。阅读历史材料首先要以扎实的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但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又决定其有特殊要求和侧重角度,它不必像语文阅读那样突出强调段落大意、修辞限制、字词句读等,而是更加注重学科内容,如基本史实、理论观点。
1.概略阅读,总揽全局。就是要快速扫视,一读到底,不放过文字所提供的任何信息。在这一步中,我个人认为要充分重视标点符号的运用技巧。阅读历史文字材料我们要格外关注的是句号、省略号以及破折号的作用。句号提示我们这段材料一共由几句话构成,这为我们下一步理清材料中的层次关系作出铺垫。破折号一般出现在文字材料结束部分,提示本段材料的出处,同时也给我们暗示答题内容的知识范围。省略号在历史文字材料中也经常使用,因为试题受考试时间的限制,所选用的材料往往对原文有所删略,而保留下来的文字自然与命题者的考查方向紧密相关。
2.根据题意,整合材料。这为回答“根据材料归纳、概括”“根据材料指出”“材料反映了”这类问题的解答做好铺垫。在这一步中可充分使用语文阅读中划分多重复句、理清分句关系的方法,迅速理清材料信息的总分关系,从而将材料信息条理化、要点化。
3.横向联系,把握方向。这一步的关键是扎实掌握教材基础知识,这样才能用所学知识去理解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相关的问题。我们必须将材料信息与教材内容建立联系,因为材料所叙述的历史现象,往往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若即若离,一般都能在历史教材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
第三步:规范答案,整理作答
答案的规范是解答主观题的最终保证。如何让学生的答案做到尽可能规范?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主要强调以下三点:
1.格式规范。首先做到“看菜吃饭,看分答题”,分值的分布实际上给我们提示题目所答内容的主次;其次如果一题中有两个以上的小问题,必须写明提示语,让阅卷教师明确知道所答的问题;同时答案要注意“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这样组织出的答案就能与历史阅卷教师的一般思路保持一致,为他们顺利地阅读、评判试题创造便利条件。
2.语言规范。组织答案必须注意使用历史学科语言,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考生的思想。如此,才能充分显示出考生的历史功底,从而赢得阅卷教师的好感。
3.书写规范。字体不要求有多高的书法水平,但必须字迹清晰、卷面整洁。用字不能随意简化,更不能凭空捏造。布局要合理完整,下笔之前尽可能先在草稿纸上“编制提纲”以规范卷面书写。
历史主观题解答“三步走”策略3第一步:把握试题主旨——总揽全局
1.重要性:紧紧围绕主题,有层次、有梯度地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2.重要史观:文明史观(高度)、全球史观(广度)、现代化史观(梯度)
3.有试题引言时:细读引言→关键词(时、空、事)→概括主题
无试题引言时:通读材料或细读设问→串联关键信息→概括主题
第二步:明确试题要求——审准设问
1.精读设问:设问表述→关键词→明确设问要求→清楚设问的主题层次
2.常用句式:“根据材料……”、“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第三步:细读试题材料——提炼信息
1.材料结构:通常包括“正文”和“出处”两部分。
2.重要提示:
◆关注每一则材料的出处(可帮助提示和确定答题方向)
◆重视材料中的省略号(往往隐去答题所需的关键信息)
3.提取信息:
按照设问要求→细读材料→关键句(词)→体会理解→简要整理以备答
第四步:重组考点知识——调用所学
1.对应历史阶段:根据材料信息和设问要求,对应同一历史时期,回忆形成历史概貌和阶段特征(答题的知识依托)。
2.调用考点知识:按照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信息,重组考点知识以备答。
第五步:规范文字表述——整洁条理
1.规范化:
◆合理安排答题卷面空间
◆卷面清洁,字体工整,尽量不涂改
◆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
◆框内答题,不留空白
2.科学化:
◆运用历史概念,论从史出,有理有据
◆广度第一,深度第二
◆多角度,短句式,关键词
◆先概括,后说明
◆1~2分一句话,争取句句能得分
【历史主观题解答“三步走”策略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