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飞行人员海上航空救生能力情况分析
1概况
军事飞行人员的服装
飞行员服装进行了改进,经过改进后的空勤被服装具系列形成了一个由外衣、内衣、手套、装具组成的完整配套体系,做到内衣、外衣形成系列,服装、鞋靴形成系列,服装、装具形成系列。
航天员费俊龙新型空勤被服装具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在颜色选择、样式结构设计、材料应用、制作工艺等方面,注重生活习惯、生理卫生,充分考虑战场环境、飞行技术动作对服装的要求。设置了夏服、春秋服、冬服、装具4个子系列,增加了飞行棉衣、飞行腰带、远航裤衩、夏飞行袜等5个品种。其中,飞行棉衣、飞行腰带、远航裤衩为新研制品种,飞行棉衣主要是减少冬飞行服厚度,增加一个保暖量调节层次,便于不同季节、不同气候区域转场飞行保暖量调节;飞行腰带主要是与飞行服配套使用,用于悬挂救生物品以及在穿着抗荷服、代偿服时对飞行服起保护作用;远航裤衩满足新机远航时飞行员排尿需要。
针对飞行作战、训练的需要,新型服装的设计特点是:外层突出以耐磨、抗撕刮、抗气流吹袭、阻燃、定型、美观为主;中间层突出以质轻、保暖、抗静电等性能为主;内层突出以柔软舒适、吸汗透湿、无刺激等性能为主。
军事飞行人员的等级
空军飞行员军事飞行人员,分为三级飞行员,二级飞行员,一级飞行员,特级飞行员。
军事飞行人员待遇
一、享受航空飞行专业岗位津贴、空勤伙食、特种装具等待遇。
二、从飞行院校毕业后,高中生和大学二年级毕业生飞行学员获大学本科学历、授学士学位,并任命为副连职军官;应届本科毕业生飞行学员,再授予军事学学士学位,并任命为正连职军官。
三、现役军官工资+飞行等级津贴+飞行小时津贴。
四、部队飞行员的妻子结婚即可随军(普通军官的妻子得到副营职)。
军事飞行人员的心理素质
对飞行较强的兴趣和愿望;心胸宽广,性格开朗;大胆果断,意志坚强;情绪稳定,控制力强;理解、记忆等智力水平较高;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四肢协调,方位判断准,模仿能力强。
中国军航飞行员政治条件(不适用于其他国家,不适用于港澳台地区)必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军队。思想进步,历史清白,作风正派,忠诚老实,道德品质好,遵纪守法,现实表现好,决心为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而志愿献身飞行事业。
2飞行学员的招收
一空军招收飞行学员自荐条件
一、自然条件
(一)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男性,年龄不超过19周岁(199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
(二)学生必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空军招飞任务地域的正式户籍。
(三)普通高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年龄不超过22周岁(截止当年6月30日)。
(四)军队院校和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年龄不超过24周岁(截止当年6月30日)。
二、身体基本条件
1.身高在男性在165-185厘米之间,男性在50公斤以上,无纹身、刺字。
2.平静血压不超过138/88毫米汞柱。
3.无色盲、色弱,按空军招飞“C”字型视力表双眼裸视力在0.8以上。
三、心理素质基本条件
(一)对飞行有较强的兴趣和愿望。
(二)性格开朗,情绪稳定。
(三)思维敏捷、反应灵活、模仿能力强。
四、政治条件
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于祖国,热爱军队,志愿从事军事飞行职业;历史清白,思想进步,品德优良,遵纪守法,符合军队招收飞行学员的政治条件。本人自愿,家长(监护人)支持。
五、文化条件
2008四川灾区飞行学员学生须具有所在学校的正式学籍。应届高中毕业生须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外语限考英语、俄语),预估成绩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二本线以上。大学生当年高考成绩达到二本线以上(音、体、美专业特长生除外);大学二年级学生须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课程,成绩合格;大学毕业生须获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
二空军招收飞行学员程序
第一阶段,初选。从每年9月份开始至12月份结束,主要包括宣传发动、组织推荐、初步检测。
(一)宣传发动
由招飞选拔中心与地方教育招生部门,深入学校宣传招飞政策规定,发动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报名参加招飞。
(二)组织推荐
由学校对报名学生进行招飞身体“五查”(身高、体重、视力、血压、色觉),通过者经学校审查同意后推荐为初选对象。
(三)初步检测
录取通知书学生持《空军飞行学员报名表》和身份证、户口簿或有效证明,由县(市)、区招生部门或学校统一组织到招飞检测站参加检测,合格者确定为复选对象。
第二阶段,复选。从每年2月份开始至5月份结束。复选工作在招飞选拔中心设置的检测站进行。主要包括有文化测试(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体格检查、心理选拔和政治考核。
文化测试。进行数学、英语测试。
体格检查
心理选拔。进行飞行基本能力、特殊能力的检测和面试。
政治考核。按照军队招飞政治考核标准条件,对学生本人及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成员进行调查了解。
第三阶段,定选。每年6月中旬开始至7月下旬结束;定选工作在空军招飞局进行,主要包括集中选拔和审批录取。
集中选拔。空军招飞局根据年度招飞计划和复选合格学生的高考成绩划定参选线,对取得参选资格的学生集中进行政治、身体、心理复查。
审批录取。对通过集中选拔的大学生,由空军按计划择优录取。高中生由空军招飞根据高考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录满年度招飞计划数额后,及时向社会公布,并统一下发《录取通知书》。被录取学生按规定时间到空军航空大学报到。
飞行学员的培养
一、由空军招飞局招收的飞行学员先进入空军航空大学进行飞行基础教育训练以及航空专业理论学习,之后转入空军相关院校继续教练机飞行训练毕业后成为空军航空兵部队新飞行员,或者转入陆军航空兵学院继续飞行学习毕业后成为陆军航空兵部队、空军直升机部队、武警部队新飞行员。
二、由海军相关部门招收的飞行学员先进入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进行飞行基础教育训练以及航空专业理论学习,之后转入海军飞行学院继续教练机飞行训练毕业后成为海军航空兵部队新飞行员。
飞行学员的学制待遇
新招收的飞行学员入校后经过三个月考察期,合格者取得学籍、军籍。在校学费由国家承担,学习时间为4年,主要进行基础教育和教练机飞行训练。期间除享受军校学员待遇外,还享受有关特殊待遇,包括航空飞行专业岗位津贴、空勤伙食、特种装具等待遇。空军航空大学毕业后,高中生和大学二年级飞行学员获大学本科学历、授学士学位,并任命为副连职军官;应届本科毕业生飞行学员,再授予军事学学士学位,并任命为正连职军官。
如因身体或技术停飞,高中生飞行学员停飞后,根据本人素质且具备培养为地面军官条件的,转入地面军事院校学习。大学二年级飞行学员停飞后,根据本人意愿可退伍回原普通高校继续学习;应届本科毕业生飞行学员停飞后,符合地面军官条件的,可直接任命为地面军官,也可根据本人意愿作退伍安排。
空军招收男大学生、女高中生飞行学员工作,根据部队建设需要和上级要求另行部署安排。
链接国内培养飞行员的院校
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及相关飞行院校
2、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飞行专业只招收空军航空大学大二结业飞行学员)
3、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飞行学院(飞行专业只招收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基础教育结业飞行学员)
4、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军事飞行人员法议案
解放军报记者谭洁报道:由来自空军、海军、武警等单位的30多名人大代表联名签署的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飞行人员法》(简称《军事飞行人员法》)的议案提交了两会。记者称该议案采取实地调研、请各界人士座谈等方式展开了细致研究,在法律的起草提纲中对军事飞行人员的选拔培养、战备训练、作战奖惩、伤亡抚恤以及政府社会责任等权利义务做出了规范,该法的制定将填补相关法律空白,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体系,是较为成熟的议案,引起了众多与会代表的关注。
空军女飞行员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军事飞行人员队伍建设遇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涉及军地多个领域多个方面,迫切需要通过国家立法加以解决。军事飞行人员是国家的特殊人才和宝贵资源,具有投入高、作用大、责任重、风险高等特殊性,制定专门法律将更好地规范这一特殊群体的权利和义务。军事飞行职业是世界上的高风险职业之一,飞行生涯时时与危险相伴,但军事飞行人员的待遇、抚恤金和保险金的标准较低:我国军事飞行人员年均收入8万元,较之民航飞行员的50万元,相差6倍,现行的抚恤标准与民航飞行员相差3倍多。航空兵部队由于作战需要,大多驻地远离城市,加上工作流动性强,给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带来很多特殊困难。
据介绍,该议案在军地飞行人员的选拔培养、管理使用等方面均有统筹考虑,做出具体规定,将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军地的飞行人力资源问题。如能通过国家立法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流动机制,使飞行人员在优先保证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的同时,有组织、有计划地转入民航,将可继续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并作为预备役力量在战时有效使用。
一些法学专家特别指出,该法的制定有望填补军事飞行事故造成的地面人员和财产损害由谁来赔偿的法律空白。法律专家称“《军事飞行人员法》的立法环境日渐成熟。”随着我国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针对一些特殊行业和职业,相继颁布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如《人民警察法》、《检察官法》、《教师法》等。《军事飞行人员法》的制定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做出有益补充,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法律体系。我国空军、海军和陆军航空兵的飞行人员为数不少,《军事飞行人员法》无疑将确保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军事飞行人员海上航空救生能力情况分析[摘 要] 分析了海上航空救生指挥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包括熟悉遇险人员与搜救任务、了解联合搜救力量、通晓国际合作机制、具备协调决策能力、熟悉搜索营救装备、医疗救护知识等方面,研究提出了完善培训体系、树立联合搜救理念、注重医疗急救知识、培养决策能力、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对策。
[关 键 词] 航空救生;人才培养;能力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304-02
我国辽阔,地域范围大,海岸线长,海上人命与财产救助任务重。随着军队实战化训练的加强和转型发展的需要,海上军事行动也越来越多样化,海上救生与搜寻救助任务的执行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人命与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发展稳定。近年来海上航空救生,尤其是直升机救援工作的逐渐兴起并不断强大。有关文献分析了我军在海上直升机救生力量建设,特别是救生员培训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训模式,本文在分析海上航空搜救指挥人才能力素质需求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培养对策。
一、海上航空搜救指挥人员能力素质需求分析
(一)熟悉遇险人员以及搜救任务
作为搜救指挥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搜救任务相关情况。一是相关海域、空域特点,包括气象水文情况,空域飞机、海域船只、航空管制、渔业活动等相关情况;二是遇险的军事飞行人员情况,包括航空救生能力、救生技能训练情况、防护装备配备、可能损伤情况;三是具体搜救任务情况,包括遇险人数、时间、地点等。
(二)了解海上军民联合搜救力量
海上航空搜救任务的执行,需要充分利用军民搜救合成力量,注意协调配合,加强区域合作,达到最佳救助效果。现有海上搜救体系中,除了部队搜救力量,还有沿海一带4个搜救区域,形成联动合作区,海上搜救采用四個级别险情和三个级别响应机制,并具备从国家到省到市的三级连锁反应程序,各级相关海事部门及其下属的救助、打捞、飞行队等机构,负责全国沿海水域以及内河通航水域的交通安全监察管理、船舶险情处理以及空难救助和沉船、空难事故打捞等任务。搜救指挥人员应充分了解军民搜救力量的分布、特点、运行机制等,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取得搜救的最佳效果和经济效益。
(三)通晓海上救助国际合作机制
海上人命财产的救助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海上搜寻和救助相关科技不断发展提高,国际合作日趋完善。我国是相关国际搜寻救助公约的缔约国,通过具体任务执行,海上搜寻和相关救助水平得到提升,对应的海上搜救机构也日趋完善,搜救工作程序逐步适应国际社会发展。搜救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相关的制度和约定,同时要注意保密和维护国家利益。一是由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民航组织共同联合推出的有关国际航空和海上进行搜寻救助的手册;二是国际海事组织进行搜寻和救助的手册,这可以协助各国政府在执行海上搜救国际公约还有公海搜救义务方面的规定;三是国际搜救卫星相关系统的计划协定,这为搜索救援工作提供长期的报警和位置测定服务。
(四)具备搜救组织、协调、决策能力
搜救组织指挥是一项时效性、综合性、动态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指挥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从时效性上,海上救援部门一旦收到遇险报警,应当立刻采取行动,根据遇险位置、气象条件、海况、遇险人员、飞机状况等情况参照相关标准,对险情进行评估、分级,根据评估结论迅速采取相应对策和行动,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从动态性上,随着事态的发展,不断地对事件进行评估、重新分级并调整搜救行动,空中救援兵力应优先考虑使用,力求第一时间到达,靠近遇险人员海域的船舶应迅速赶赴,同时其他救助力量应持续跟进,需要具备动态协调能力;从综合性上,在海上事故发生后,需要综合调度尽可能多地搜救资源,根据事件等级和行动方案马上协调距遇险海域最近救助力量赶赴现场,并根据情况需要及时组织后续救援力量,需要具备临机决断和决策能力,适当取舍,当机立断。
(五)熟练运用搜索营救装备技术
海军飞行员的飞行环境多在海上,飞行人员迫降在海上的机率要大大高于陆地,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海上的生存难度远远大于陆地。迫降后,可以借助生存与营救装备来维持生命,进行自救来脱险或实施求救、等待救援。另外,直升机飞行员在搜索和营救失事飞行人员时也需要特种营救装备。为了确保海军飞行员在飞机失事时能够顺利安全脱险以及脱险后能够延长生存的时间,从而大概率被搜索与营救,搜救指挥人员需要熟悉生存与营救装备。一是飞行人员个体防护装备,包括各类人员防护装备的类型、型号、性能特点,方便采取措施施救;二是搜索设备,各种红外、雷达、光学搜索设备的综合运用;三是救援设备,如绞车、吊篮、吊椅、担架等,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救援场景;四是通信装备,各种救生电台、信号标位器以及无线电通话、卫星通话设备等;五是搜救信息系统和软件的应用,使接警到终止搜救的各项行动均能得到该信息软件的支持,使搜救行动得以有序进行。
(六)熟悉医疗救护原则、器材配套
为更好地完成海上航空救生指挥协调任务,需要熟悉医疗救护相关知识。在救护原则方面,根据救援情况分析,在综合相关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搜救医疗救护的救治原则,比如可以进行分级别救治原则,完成急救任务和紧急救治的任务,要突出急救、保命的需求,体现快速抢救运送的要求;在医疗救护装备和技术方面,需要了解勤务需求、医疗救护技术、医疗器械、药品配备等方面的情况,如航空急救包用于救生员降落到地面对受伤飞行人员实施救助,机上航空急救用的医疗箱可以装载医疗救护器械和相关药品,急救呼吸机机上存放,应急时按需使用;在医疗救护装备的配套方面,熟悉医疗救护装备的通用化、标准化状态,如便携式通用化医疗设备,这可以在多种担负搜救任务的直升机上通用。
二、海上航空搜救指挥人员培养对策研究
目前,海上航空搜救裝备和救生人员专业化水平都较高,航空搜救指挥人员也必须满足能力素质需求,胜任岗位需要,因此需要加强搜救指挥人员的培养研究。我国目前海上航空搜救指挥人才的培养还不够完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
(一)完善搜救指挥人员培训体系
我国目前针对海上搜救尤其是指挥人才的培训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发挥军地优势,建立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岗位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在培训目标上,应以搜救组织指挥能力提升为牵引,充分发挥军地搜救教学资源的优势,利用地方生命救助实践经验多的优势,着力提高搜救指挥人员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能力;在培训内容上,加强搜救组织与指挥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通过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使培训内容贴合搜救实际,教学实施更有针对性;在教学实施上,适当增加现场实例教学,提倡通过海上搜救现场模拟、实景演练甚至实地指挥等环节,检验和促进培训效果;在培训模式上,在军民融合框架下,加强人才成长系统规划,分析搜救技术和指挥能力的军民两用特性,实现军民一体化人才培训体系。
(二)牢固树立联合一体搜救理念
搜救人员必须牢固树立联合一体化的搜救理念。一是熟悉本单位搜救力量编成和组织体系架构,充分调动前方救援、机上救护、转运后送、后方医疗的资源潜力,熟练掌握海上各种突发情况的搜救程序,还可以定期进行技术交流,分析事例,提出不足和改进措施;二是掌握军地搜救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各取所长,资源共用,尤其是任务海域和空域范围内的各种救援救护资源和保障力量,能够针对突发情况和紧急事件,进行合理资源调配,取得最佳效果;三是通晓国际救助规则,对远海救助、公海救援,尤其是边界区域附近的航空救援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要熟知,做到合理合法实施救援;四是多参与联合海上搜救演习和演练任务,使搜救指挥人员通过敬礼和感受,对联合搜救有直观的认识,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搜救具体问题,提高岗位任职能力。
(三)注重加强救生装备医疗知识
需要具备资格资质的专业培训人员,加强救生装备和医疗急救知识的培训和训练。一是熟悉搜救用的机上医疗救护装备及其品量的配备,包括航空用的急救包、急救使用的呼吸机、航空医疗箱等以及基础医疗和其他医疗护理用品与急救装备等急救医疗器材和急救药品;二是了解不同遇险人员的医疗急救方法和医疗救护环境要求,例如在现场、机上、车上、地面、医院等条件下,可供开展实施的医疗救护项目,医护人员配备情况,器材药品需求等;三是熟知可供调度的医疗单位、机构及其救治能力,能够有针对性地配备现场、运输、后送过程中必备的医疗救护装备器材和医护人员,如航空急救包、航空急救医疗箱与急救呼吸机等优化配套方案。
(四)着力培养组织、协调、决策能力
搜救指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搜救计划拟制、搜救行动组织、现场后方指挥、搜救资源协调、搜救进程控制等搜救管理和指挥能力,能够进行组织、协调搜救活动,并适时进行决策。一是开设管理类、指挥类和信息类课程,使学员具备管理能力基础和指挥素质,尤其是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技术装备的运用能力以及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等软件的应用;二是广泛开展案例教学和实例教学,使学员熟悉搜救指挥流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任务及其要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资源优化,运行高效;三是通过沙盘推演,根据演练进行逻辑顺序在沙盘上进行推演,使指挥协调人员熟悉程序,检验应急反应预案和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五)提高学习能力优化知识结构
在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航空搜救指挥人员必须是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军事人才,必须具备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知识结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航空搜救知识也在不断的丰富完善,作为航空搜救指挥人才应该紧跟技术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适应学习型人才的需要。一是通过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能力水平,并能及时发现搜救指挥工作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加以处理和解决,提升工作水平和效率;二是通过职业教育平台,丰富职业技术内容,优化搜救指挥相关知识结构;三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不断跟踪技术前沿和知识动态,并运用到航空搜救指挥工作中,提高工作水平和救生指挥能力。
三、结束语
在海上航空救生任务日趋繁重的条件下,必须加强对航空救生指挥人员培养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构建培训体系、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完善培训体制,形成顺畅的人才培训渠道,提高救生指挥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搜救任务完成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郭华,陈立雄,李晅.军事飞行人员海上航空救生能力情况分析[J].空军医学杂志,2016,32(6):422.
[2]蔡松良,沙琨.我军海上救护直升机救生员培训模式初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1(11):1063-1065.
[3]刘刚.提升我国海上搜救能力建议[J].水运管理,2012,34(4):7-10.
[4]王颉,孙巍,张莉莉.遇险飞行员救护技术要求和装备的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4):11-13.
[5]刘立志,刘晓红.完善我国海上搜救体系刻不容缓[J].中国水运,2006(11):18-19.
[6]潘科,潘宣宏,何杨.适应海上应急救援需要加强海上搜救能力建设[J].2014,36(9):26-29.
军事飞行人员海上航空救生能力情况分析6月中旬,航空兵某部飞行人员在北部湾的蓝天碧海间展开跳伞训练,南部战区空军某海上训练基地依据资源共用、经验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借助地方搜救力量,出动部队快艇8艘、地方快艇两艘,对落水飞行人员实施联合搜救,提高海上训练搜救保障效率。
海上搜救,时间就是生命。据了解,无论是平时的海上跳伞训练,还是遇险时的紧急弹射逃生,飞行员降落在海里后,泡在海水中身体机能下降很快,并随时可能遭到鲨鱼、水母等危险生物袭击,搜救力量早1分钟到达现场,飞行员就少一分遭遇危险的可能。
近年来,随着海上军事斗争准备深化拓展,航空兵部队执行海上战备训练任务日趋常态化,航空救生训练也呈现出由陆向海、由湖向海的新趋势。有效的海上搜救行动,对于保证海上遂行任务飞行员安全、鼓舞部队士气、提高海上作战能力意义重大。海上搜救具有落水人员定位难、时效性要求高、组织指挥协同复杂、动用装备类别多且专业性强等特点,一直是制约飞行人员海上救生训练的老大难问题。
南部战区空军某海上训练基地作为空军唯一的海上训练机构,担负着空军海上跳伞救生、海上联合搜救等任务。成立之初,他们就对照应急搜救的职能定位,结合任务急需,加强与区域内搜救机构的协调沟通,跟军地多家相关单位展开良性互动,建立起海上联合搜救机制,逐步走出了联训联保联演的路子。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这个基地通过大风浪航行、夜间航行、陌生海域航行等实战化课目训练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组织指挥程序,但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未来海上作战仅依靠其自身力量难以同时完成多点应急救援任务,必须加快构建军地联合的飞行员海上救生体系。
该基地领导介绍,地方专业搜救力量经过多年发展建设,安全风险防范制度完备,应急响应机制健全,既装备有直升机、近岸快艇、救助拖轮等大型搜救装备,又配备了救生快艇、橡皮艇等小型打捞装备,借助地方海上搜救力量在潜水救生、水面救援等方面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部队“准确定位、快速到达、及时发现、安全营救”的应急搜救能力。
在推进军地联建的过程中,军地多方按照“统一指挥、联合行动、资源共享、密切配合”的原则,健全搜救力量体系,理顺组织指挥关系,并融入到日常应急任务之中。
截至目前,这个基地先后组织近40批海上跳伞救生训练,并多次组织空军、海军兄弟部队和地方搜救机构开展海上多兵种、多装备联合搜救演练,摸索出了一套应急处突的军地海上联合搜救组织指挥程序、横向联动机制和协同配合方法,实践验证了海上吊救、捞救等多种救生方法,为空军部队遂行全域作战筑起一道坚强的海上救生保障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