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榜
侯德榜:实业救国
生活中的你一定烤过面包或蒸过馒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少了一味原料,你就会发现,面包或馒头就不好吃。这种原料就是碱。碱,不仅烤面包、蒸馒头少不了它,同样制造肥皂、玻璃、纸张、冶金、炸药,它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业原料。然而,中国直至1926年才凭借自己的力量制造出优质纯碱,打破了西方70多年来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它的诞生也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而打破这一西方人的垄断,让中国工业产品在世界舞台精彩亮相的重要功臣就是侯德榜,正是这位爱国科学家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与坚持,才有了中国化工业的突破与进步。20世纪初,化工在世界上还是一门方兴未艾的学科。为了能实现心中的“富国强民”梦,侯德榜放弃了自己熟悉的铁路工程专业而选择了化学工业。八载寒窗苦读,1921年侯德榜获得制革博士学位。就在侯德榜即将学成回国之际,在纽约他遇到了赴美考察的爱国实业家范旭东。曾有人说:“如果没有天津实业家范旭东,没有永利制碱厂,没有当初三次改变专业的决定,侯德榜的人生可能是另一番光景。”漫漫人生路,关键处只有几步,正是“伯乐”范旭东将侯德榜推到了一个历史的新坐标。碱是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纺织、肥皂、造纸、玻璃、火药等行业大量采用的原料。为了打破外国公司对纯碱制造技术的垄断,中国人用碱只能靠进口的桎梏,实现振兴民族化工业的宏愿。实业家范旭东、陈调甫等人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厂。范旭东看重侯德榜学识渊博、工作踏实,力邀他到正在筹建的中国第一家碱厂--塘沽永利碱厂工作。回国还是留美?从事熟悉的制革,还是把陌生的制碱当成终身的事业?深夜里,侯德榜又一次想起了洋人对制碱的技术封锁,大洋彼岸的祖国人民还在吃着带酸味的馒头,民族工业因缺少原料处处被洋人掣肘……他又想到了范旭东的话:“为了这件大事,虽粉身碎骨,我也要硬干出来” 。“科学救国”和“振兴民族工业”的共同理想最终让二人走到了一起。同年10月,侯德榜放弃了纽约一家工厂优厚的待遇,回到了天津塘沽,任永利碱厂总工程师,开始了他半个多世纪的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的人生历程。
侯德榜的个人经历
侯德榜,著名科学家,杰出的化工专家,曾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副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他于20年代突破氨碱法制碱技术的奥秘,主持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30年代领导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联合企业;四五十年代又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并使之在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和大面积推广。他还积极传播交流科学技术,培育了很多科技人才,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化学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侯德榜相关科学成就
主要著作有《碱的制造》、《制碱》、《制碱工学》等。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第一,揭开了索尔维法的秘密;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第三,便是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出的贡献。为世界化学工业事业所作的杰出贡献受到各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英国皇家学会聘他为名誉会员(当时其国外会员仅12人,亚洲仅中国、日本两国各一名),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也先后聘他为荣誉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