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仙洲
刘仙洲(1890~1975),河北完县(今顺平县)唐兴店村人,毕业于香港大学。中国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学家和机械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主编《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
端正刚直的刘仙洲
刘仙洲香港大学毕业之后,就显示出了刚直的性格。婉拒河北省立高等工业学校月薪150块大洋的礼聘,毅然回到母校育德中学,甘愿拿40块大洋,担任勤工俭学预备班机械教员,李富春、李维汉、刘少奇,都曾经是刘仙洲的门生。刘仙洲月薪少了110块大洋,照样一丝不苟,认真教书。从中可以窥见,刘仙洲身上流淌着侠义精神。难怪育德中学的校长夸赞:“遇有必须牺牲个人利益时,就不能不仿效刘仙洲先生为成就勤工俭学事业而抛弃个人比较高级的地位和待遇的牺牲精神。1932年刘仙洲受聘担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把自己的后半生,都奉献给了清华。刘先生将自己端正刚直的品行,通过薪火相传,在学子心中深深扎根。老先生对待教学,严阵以待,呕心沥血。谆谆告诫学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先生的课堂,堪称机械工程领域的楷模。老先生讲课,重点突出,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晓畅易懂,深入浅出。课堂上的老先生,无异于一个庄严的战士,神圣,肃穆,威严。老先生认为,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就是严格的作风,所以,要求学生特别严格。无论画图,还是测验,必须严格遵守规范,绝对不打马虎眼。
刘仙洲个人经历
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历任北洋大学校长,东北大学、唐山工学院、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第一副校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刘仙洲相关科学成就
机械学家和机械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长期从事农业机械的研究工作,对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作出了贡献。在教育上,倡导“工读协作制”的教育思想,自编我国工科大学第一套教科书,首先进行了我国机械工程名词统一工作。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