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牛顿的一生
牛顿全名艾萨克•牛顿,是17-18世纪时期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爵士、国会议员、皇家学会会长等。1687年出版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辟了大科学时代。牛顿是大批基督徒科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用科学研究见证上帝的伟大,引导人们归向真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被誉为“近代科学的集大成者”、“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他发现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近代物理学和力学奠定了基础,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哥白尼的日心说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理论基础,使得自然科学的研究最终挣脱了宗教的枷锁。直到今天,人造地球卫星、火箭、宇宙飞船的发射升空和运行轨道的计算,都仍以他的定律作为理论根据。
牛顿简历
牛顿(1643(格里历)年1月4日—1727年3月21日)爵士,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炼金术士和反对三位一体的不信耶稣否定救赎论和原罪的基督徒,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连续24年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
他在1688年发表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理论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从而消除了对太阳中心说的最后一丝疑虑,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角动量守恒的原理。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在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了一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民意调查,牛顿被认为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更具影响力。对牛顿的毛发进行基因分析,认为牛顿是艾斯伯格症候群携带者,有XQ28基因的表现,这更增添了牛顿的神秘感,但并未影响到他巨人的形象。
牛顿早年生活
1643年1月4日(按照现行公历),艾萨克•牛顿出生于英国英格兰东密德兰林肯郡南凯斯蒂文埃尔斯索普的埃尔斯索普庄园。牛顿出生前三个月,他同样名为艾萨克的父亲才刚去世。由于早产的缘故,新生的牛顿十分瘦小;据传闻,他的母亲汉娜•艾斯库曾说过,牛顿刚出生时小得可以把他装进一夸脱的马克杯中。当牛顿3岁时,他的母亲改嫁并住进了新丈夫巴纳巴斯•史密斯牧师位于北威特姆的家,而把牛顿托付给了他的外祖母玛杰里•艾斯库。年幼的牛顿不喜欢他的继父,并因母亲嫁给他的事而对母亲持有一些敌意,牛顿甚至曾经写下:“威胁我的继父与生母,要把他们连同房子一齐烧掉。”
据《大数学家》和《数学史介绍》两书记载:“牛顿在乡村学校开始学校教育的生活,后来被送到了格兰瑟姆的国王中学,并成为了该校最出色的学生。在国王中学时,他寄宿在当地的药剂师威廉•克拉克家中,并在19岁前往剑桥大学求学前,与药剂师的继女安妮•斯托勒订婚。之后因为牛顿专注于他的研究而使得爱情冷却,斯托勒小姐嫁给了别人。据说牛顿对这次的恋情保有一段美好的回忆,但此后便再也没有其他的罗曼史,牛顿也终生未娶。”
不过据和牛顿同时代的友人威廉•斯蒂克利所著的《艾萨克•牛顿爵士生平回忆录》一书的描述,斯蒂克利在牛顿死后曾访问过文森特夫人,也就是当年牛顿的恋人斯托勒小姐。文森特夫人的名字叫做凯瑟琳,而不是安妮,安妮是她的妹妹,而且夫人仅表示牛顿当年寄宿时对她只不过是“怀有情愫”的程度而已。
从12岁左右到17岁,牛顿都在国王中学学习,在该校图书馆的窗台上还可以看见他当年的签名。他曾从学校退学,并在1659年10月回到埃尔斯索普,因为他再度守寡的母亲想让牛顿当一名农夫。牛顿虽然顺从了母亲的意思,但据牛顿的同侪后来的叙述,耕作工作让牛顿相当不快乐。所幸国王中学的校长亨利•斯托克斯说服了牛顿的母亲,牛顿又被送回了学校以完成他的学业。他在18岁时完成了中学的学业,并得到了一份完美的毕业报告。牛顿的学业成绩如此优秀,部分原因是为了挑战和报复一个学校恶霸。剑桥心理学家西蒙•拜昂-柯恩认为,牛顿很可能患有亚斯伯格综合症。
1661年6月,他进入了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在那时,该学院的教学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但牛顿更喜欢阅读一些勒奈•笛卡儿等现代哲学家以及伽利略•伽利莱、尼古拉•哥白尼和约翰内斯•开普勒等天文学家更先进的思想。1665年,他发现了广义二项式定理,并开始发展一套新的数学理论,也就是后来为世人所熟知的微积分学。在1665年,牛顿获得了学位,而大学为了预防伦敦大瘟疫而关闭了。在此后两年里,牛顿在家中继续研究微积分学、光学和万有引力定律。
1667年,牛顿作为一名领取奖学金的研究生重返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按照当时的规定,只有被正式任命的牧师才有资格成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研究生,由于持有非正统的宗教观点,牛顿不愿意成为牧师。幸运的是,牧师职位的任命没有最后期限,因此牛顿先获得了研究生的名额,而牧师职位的任命被无限期地延后了。但是等后来牛顿被任命为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时问题就来了,如此重要的职位不可能回避牧师职位任命这一条件。然而,牛顿获得了查理二世的许可,还是绕开了这一限制(参见“中年生活”)。
牛顿中年生活
数学成就
大多数现代历史学家都相信,牛顿与莱布尼茨独立发展出了微积分学,并为之创造了各自独特的符号。根据牛顿周围的人所述,牛顿要比莱布尼茨早几年得出他的方法,但在1693年以前他几乎没有发表任何内容,并直至1704年他才给出了其完整的叙述。其间,莱布尼茨已在1684年发表了他的方法的完整叙述。此外,莱布尼茨的符号“微分法”被欧洲大陆全面地采用,在大约1820年以后,英国最终采用了该方法,而之前英国出于各种原因是仅有使用牛顿的微积分体系的国家。莱布尼茨的笔记本记录了他的思想从初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而在牛顿已知的记录中只发现了他最终的结果。牛顿声称他一直不愿公布他的微积分学,是因为他怕被人们嘲笑。牛顿与瑞士数学家尼古拉•法蒂奥•丢勒的联系十分密切,后者一开始便被牛顿的引力定律所吸引。1691年,丢勒打算编写一个新版本的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但从未完成它。在1694年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冷却了下来。在那个时候,丢勒还与莱布尼茨交换了几封信件。
在1699年初,皇家学会(牛顿也是其中的一员)的其他成员们指控莱布尼茨剽窃了牛顿的成果,争论在1711年全面爆发了。牛顿所在的英国皇家学会宣布,一项调查表明了牛顿才是真正的发现者,而莱布尼茨被斥为骗子。但在后来,发现该调查评论莱布尼茨的结语是由牛顿本人书写,因此该调查遭到了质疑。这导致了激烈的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学论战,并破坏了牛顿与莱布尼茨的生活,直到后者在1716年逝世。
牛顿的一项被广泛认可的成就是广义二项式定理,它适用于任何幂。他发现了牛顿恒等式、牛顿法,分类了立方面曲线(两变量的三次多项式),为有限差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首次使用了分式指数和坐标几何学得到丢番图方程的解。他用对数趋近了调和级数的部分和(这是欧拉求和公式的一个先驱),并首次有把握地使用幂级数和反转幂级数。他还发现了π的一个新公式。
他在1669年被授予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在那一天以前,剑桥或牛津的所有成员都是经过任命的圣公会牧师。不过,卢卡斯教授之职的条件要求其持有者不得活跃于教堂(大概是如此可让持有者把更多时间用于科学研究上)。牛顿认为应免除他担任神职工作的条件,这需要查理二世的许可,后者接受了牛顿的意见。这样避免了牛顿的宗教观点与圣公会信仰之间的冲突。
光学成就
从1670年到1672年,牛顿负责讲授光学。在此期间,他研究了光的折射,表明棱镜可以将白光发散为彩色光谱,而透镜和第二个棱镜可以将彩色光谱重组为白光。
他还通过分离出单色的光束,并将其照射到不同的物体上的实验,发现了色光不会改变自身的性质。牛顿还注意到,无论是反射、散射或发射,色光都会保持同样的颜色。因此,我们观察到的颜色是物体与特定有色光相合的结果,不是物体产生颜色的结果。
从这项工作中,他得出了如下结论:任何折射望远镜都会受到光散射成不同颜色的影响,并因此发明了反射望远镜(现称作牛顿望远镜)来回避这个问题。他自己打磨镜片,使用牛顿环来检验镜片的光学品质,制造出了优于折射望远镜的仪器,而这都主要归功于其大直径的镜片。1671年,他在皇家学会上展示了自己的反射望远镜。皇家学会的兴趣鼓励了牛顿发表他关于色彩的笔记,这在后来扩大为《光学》一书。但当罗伯特•胡克批评了牛顿的某些观点后,牛顿对其很不满并退出了辩论会。两人自此以后成为了敌人,这一直持续到胡克去世。
牛顿认为光是由粒子或微粒组成的,并会因加速通过光密介质而折射,但他也不得不将它们与波联系起来,以解释光的衍射现象。而其后世的物理学家们则更加偏爱以纯粹的光波来解释衍射现象。现代的量子力学、光子以及波粒二象性的思想与牛顿对光的理解只有很小的相同点。
在1675年的著作《解释光属性的假说》(An Hypothesis explaining the Properties of Light)中,牛顿假定了以太的存在,认为粒子间力的传递是透过以太进行的。不过牛顿在与神智学家亨利•莫尔接触后重新燃起了对炼金术的兴趣,并改用源于赫密斯神智学中粒子相吸互斥思想的神秘力量来解释,替换了先前假设以太存在的看法。拥有许多牛顿炼金术著作的经济学大师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说:“牛顿不是理性时代的第一人,他是最后的一位炼金术士。”但牛顿对炼金术的兴趣却与他对科学的贡献息息相关[11],而且在那个时代炼金术与科学也还没有明确的区别。如果他没有依靠神秘学思想来解释穿过真空的超距作用,他可能也不会发展出他的引力理论。
1704年,牛顿著成《光学》,其中他详述了光的粒子理论。他认为光是由非常微小的微粒组成的,而普通物质是由较粗微粒组成,并推测如果通过某种炼金术的转化“难道物质和光不能互相转变吗?物质不可能由进入其结构中的光粒子得到主要的动力(Activity)吗?牛顿还使用玻璃球制造了原始形式的摩擦静电发电机。
力学和引力
1679年,牛顿重新回到力学的研究中:引力及其对行星轨道的作用、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与胡克和弗拉姆斯蒂德在力学上的讨论。他将自己的成果归结在《物体在轨道中之运动》(1684)一书中,该书中包含有初步的、后来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形成的运动定律。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现常简称作《原理》)在埃德蒙•哈雷的鼓励和支持下于1687年7月5日出版。该书中牛顿阐述了其后两百年间都被视作真理的三大运动定律。牛顿使用拉丁单词“gravitas”(沉重)来为现今的引力命名,并定义了万有引力定律。在这本书中,他还基于波义耳定律提出了首个分析测定空气中音速的方法。
由于《原理》的成就,牛顿得到了国际性的认可,并为他赢得了一大群支持者:牛顿与其中的瑞士数学家尼古拉•法蒂奥•丢勒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直到1693年他们的友破裂。
牛顿晚年生活
牛顿在1690年代写了很多处理圣经的文字解释的宗教小册子。亨利•摩尔的宇宙信仰和拒绝笛卡儿二元论影响了牛顿的宗教观念。在他发给约翰•洛克的一个从未发表的手稿中,他争议了三位一体的存在性。
国会议员
牛顿在1689年到1690年和1701年还是皇家学会的成员,但是他唯一有记录的议案是抱怨议会厅的寒冷气流并要求关闭窗户。
皇家铸币厂主管
1696年,牛顿通过了当时的财政大臣查尔斯•孟塔古的提携迁到了伦敦作皇家铸币厂的监管,一直到去世。他主持了英国最大的货币重铸工作,此职位一般都是闲职,但牛顿却非常认真的对待。身为皇家铸币厂的主管官员,牛顿估计大约有20%的硬币是伪造的。伪造货币在英国是大逆罪,会被处以车裂的极刑。为那些恶名昭著的罪犯定罪是非常困难的;不过事实证明牛顿做得很好。
他掩饰自己的身份而搜集了许多证据,然后公布于酒吧和客栈里。英国法律保留了古老且麻烦的习惯,为的是让起诉有一定的门槛,并将政府部门从司法中分离开来。牛顿为此当上了太平绅士,并在1698年6月到1699年圣诞节间引导了对200名证人、告密者和嫌疑犯的交叉讯问。而最后牛顿得以胜诉,并在1699年2月执行了10名罪犯的死刑。
也许牛顿最伟大的胜利是以国王法律代理人的身份与威廉•查洛纳对质。查洛纳密谋策动一起假的天主教阴谋活动,然后检举那些不幸被他诱骗来的共谋者。在向国会请愿时,查洛纳控告铸币厂有偿地将工具提供给造伪币者,并请求国会允许他检查铸币厂的生产过程以证明他的控告。他还请求国会采纳他所谓的“无法伪造的造币过程”及“打击假币的计划”。此时,牛顿被激怒了,并开始着手调查,以查出查洛纳做过事情。在调查中,牛顿发现查洛纳参与了伪币制造。他立刻起诉了查洛纳,可是因为查洛纳在高层有一些朋友,所以他被无罪释放了,这让牛顿感到不满。在第二次起诉中,牛顿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并成功地使查洛纳被判处大逆罪。1699年3月23日,查洛纳在泰伯恩行刑场被车裂。
1701年,牛顿辞去卢卡斯数学教授后。在改革对低成色货币和伪币的流通和惩罚上锻炼了他的能力。牛顿在1717年通过安妮女王法案创立了在金币和银币之间的联系,非正式的把英镑钱币从银本位转移到了金本位;这在当时是重大的改革,相当程度的增加英格兰的财富和稳定。由于他在铸币厂的工作表现,而不是由于他早年对科学的贡献,1705年,安妮女王授予牛顿爵士身份。
皇家学会会长
牛顿是在1703年成为皇家学会会长的,同时也是法国科学院的院士。在他仍在皇家学会的位置上,由于过早的出版了已经用在他的研究中的天文学家约翰•佛兰斯蒂德的星图,牛顿和其成为仇敌。
逝世
牛顿于1727年3月31日[儒略历: 1726年3月20日]死于伦敦,被国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成为史上第一个获得国葬的自然科学家。
在他死后,在牛顿身体内发现了大量水银,可能是他研究炼金术所导致的。汞中毒可能解释牛顿晚年的一些怪异行径。
牛顿之墓位于西敏寺中殿,墓地上方耸立著一尊牛顿的雕像,其石像倚坐在一堆书籍上。身边有两位天使,还有一个巨大的地球造型以纪念他在科学上的功绩。
英格兰诗人亚历山大•蒲柏为牛顿写下了以下这段墓志铭:
“自然和自然律隐没在黑暗中;
神说,让牛顿去吧!万物遂成光明。”
牛顿宗教观点
虽然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是牛顿最著名的发现,他却反对用它们来将宇宙解释为一部纯粹的机器,譬如一座大钟。他说:“引力解释了行星的运动,但却不能解释谁让行星运动起来的。上帝统治万物,知晓所有做过和能做的事。”
尽管拥有科学上的名望,牛顿在《圣经》与早期教会父老上的研究也是值得注意的。牛顿写作了一些圣经批判的作品,最著名的就是《两处著名圣经讹误的历史变迁》。牛顿还摆放了一座与传说日期公元33年4月3日相符 的耶稣•基督受难像。他亦尝试,但未成功地,去寻找《圣经》中隐藏的消息(参看圣经密码)。
牛顿可能拒绝了教会的三位一体教义。在少数的观点里,T•C•普菲岑迈尔(T.C. Pfizenmaier)认为他更像是持有东方东正教三位一体观,而不是西方天主教、圣公会和大部分新教的观点。[19] 在他的时代里,牛顿(与不少活跃于皇家学会和查理二世宫廷的人士一样)被指是玫瑰十字会的会员。
在他的一生中,牛顿写作了比自然科学更多的宗教学著述。他相信一个理性的主观世界(immanent world),但他却拒绝莱布尼茨和巴鲁赫•斯宾诺莎深信的万物有生论。因此,有序且动态的(ordered and dynamically informed)宇宙可以被理解,而且必须以主动的理性(active reason)去理解,但是这个完美且注定中的宇宙,必须有规律地运行。牛顿坚持认为,由于不稳定性的累积和缓慢增长,必须有神的不断干预来改良宇宙这个系统。为此,莱布尼茨讽刺牛顿说:“神必须时不时地给他造的钟上发条,否则这个钟就会停摆。看起来,他没有能力让这个钟永远运行。”
牛顿在宗教思想上的影响
牛顿与罗伯特•波义耳的机械论学说被理性主义作者提升成了泛神论和狂热论的一个可行替代选项,并为东正教传教士与宗教自由主义(Latitudinarian)一类的异见传教士有保留地接受了。[21] 这样,科学的清晰简洁,使得无论是在迷信者还是无神论者中,均无人可以企及,亦无人可以驳斥之。而与之同时,英国自然神论者的第二波浪潮使用了牛顿的发现来论证“自然宗教”的可能性。
波义耳的机械论宇宙观给出了不利于启蒙时代前的“魔法思想”和基督教神秘元素存在基础的抨击。牛顿通过数学证明的方式完善了波义耳的思想,并且,也许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们的普及也是非常成功的。打比方说,如果原来的世界是干涉主义的上帝所统治之世界的话,那么牛顿就将它变成了用理性及普遍原理进行设计的上帝所创造之世界。这些原理让每个人都能去获取知识,让每个人都能在此生此世积极地追求自身目标,并让每个人都能用自身的理性力量来完善自我。
牛顿视上帝为造物者,因此认为在面对着所有生物之宏伟时,�k的存在便是不容否认的。 但他的上帝观产生了无法预见的神学结果,如同莱布尼茨指出的那样,上帝现在已经完全地从世界事务中隐退了:对干涉的需要只会证明上帝作品中的一些瑕疵,而这对一个完美且全能的造物主来说是不可能的事。莱布尼茨的神正论(theodicy)将上帝与参与�k的创造物的行为中分离开,从而消除了上帝在“罪恶问题”中承担的责任。于是,对世界的理解便降低到了个体原因的水平,而人类,如同奥多•马夸德(Odo Marquard)所认识的那样,应为修正和消灭罪恶承担责任。[30]
从另一方面说,宗教自由主义和牛顿学说的思想对千禧年主义的产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千禧年主义是一个相信机械论宇宙观的宗教派别,但其在实际上与狂热论和神秘论如出一辙。启蒙运动为了消灭它而与之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牛顿对世界末日的观点
在1704年的一本手稿中,牛顿描述了他试图从《圣经》中提取出科学的信息,据他估计,世界将不会在2060年前终结。在预言中他说道:“我提到的这点并没有断言终结的时间,而是为那些频繁预测终结时间的空想者们轻率的臆说画上句号,每当他们的预言失败时,便给神圣的预言带来了耻辱。”
启蒙运动的哲学家
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选择了科学先驱的一小段历史——主要是伽利略、波义耳和牛顿——作为他们将自然和自然法则的单独概念应用于当时每处物理和社会领域的指南和保证。在此方面,历史的启示与建构于其上的社会结构不容废弃。
牛顿基于自然和可理性认知法则的宇宙观,促成了启蒙运动意识形态的萌芽。洛克和伏尔泰将自然法则的概念应用于政治系统中,以提倡固有的权利;重农主义者和亚当•史密斯将心理学和利己主义的自然概念应用于经济系统中;而社会学家则批评当时的社会秩序,以试图让历史融入进步的自然模型里。蒙博多和塞缪尔•克拉克则抵制牛顿的原理,但在后来为了使之与他们强烈的自然宗教观点一致而合理化了它。
牛顿运动定律
著名的三大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亦称惯性定律)指出,一个静止状态的物体趋向于保持静止状态,而在匀速运动中的物体趋向于保持匀速状态,除非受到合外力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作用于一个物体上的作用力 等于其动量 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数学上,可写成 。假定式中的质量为常量,则可消去 的第一项。将加速度定义为,则可得出著名的等式 。这说明了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在米-千克-秒的度量衡系统下,质量的单位为千克,加速度为米每二次方秒,力为牛顿(为纪念他而命名)。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每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等值反向的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F和反作用力F´,沿同一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牛顿的苹果
“牛顿视苹果落地
沉思里的惊鸿一现
道来:我不愿耗费心思向世人解释
无论以何种先贤之信条抑或计算之结果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乃“引力”所致之普遍现象
此亦凡人所能理解之境
自亚当,自苹果之堕”
一则著名的故事称,牛顿在受到一颗从树上掉落的苹果启发后,阐示出了他的万有引力定律。漫画作品更认为,掉落的苹果正好砸中了牛顿的脑门,它的碰撞让他不知何故地明白了引力。约翰•康杜特,牛顿在皇家造币厂时的助理及牛顿外甥女的丈夫,在他有关牛顿生活的著述中提到了这件事:
1666年,他再次离开了剑桥大学,回到了住在林肯郡的母亲身边。当他在一座花园中沉思散步时,他突然想到重力(它的作用让一颗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不会仅局限于地球周围的有限距离里,而会延伸到比平常认为的更远的地方。他自言自语道,为什么不和月亮一样高呢——如果这样,一定会对她的运动产生影响——也许可以让她保持在她的轨道上,于是他开始计算那样的假设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问题不在于引力是否存在,而在于它是否能从地球延伸到如此远,还能够成为保持月球在轨道运行的力。牛顿发现,如果让该力随距离的平方反比而减少,所计算出的月球轨道周期能与真实情况非常好地吻合。他猜想同样的力也导致了其他的轨道运动,并因此将之命名为“万有引力”。
同时代的作家威廉•斯蒂克利牧师在他的《艾萨克•牛顿爵士生平回忆录》中记录了1726年4月15日他在肯辛顿与牛顿的一次谈话,在该次谈话中,牛顿回忆了“从前,引力的概念进入了他的脑海。在他正在沉思时,苹果的下落引起了他的思考。为什么苹果总会垂直地落在地上,他心中想到。为什么就不能走侧面或者向上升,却永远地朝向地球的中心。”相似的说法还出现在伏尔泰的著述《Essay on Epic Poetry》(1727)中:“艾萨克•牛顿爵士在他的花园里散步,首次想到了他的引力体系,接着便看见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下。
这些描述都可能夸大了牛顿本人自己叙述的在家(埃尔斯索普庄园)里靠窗坐着时,看见苹果从树上掉落的故事。
许多棵树都被称作是牛顿所描述的“那”棵苹果树。牛顿的母校国王中学表示当年该树是这所学校买来的,在一些年后被连根拔起运到了校长的花园中。而当今拥有埃尔斯索普庄园所有权的国民信托的职员则认为在他们花园中的那棵树正是牛顿所描述的那棵。原来那棵树的一棵后代现在还能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大门外看见,它位于牛顿当年居住并从事研究的屋子下面。
1983年,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播出了一集关于牛顿的苹果的电视教育节目。
然而,据英国自然科学史学家史蒂芬.梅森所著的《自然科学史》中的研究,当时的天文学家、数学家、自然哲学家们都集中在向心力和万有引力的研究上,胡克和牛顿几乎同时推演出了万有引力公式,牛顿和胡克还对此发生了万有引力发明权的论战,当时牛顿大病了一场,两年后牛顿正式说明早在胡克提出万有引力公式的几年前,他就已经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推演出了向心力和万有引力公式。
牛顿在万有引力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因此被人们认为万有引力是牛顿发现的,牛顿因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也只是人们的臆测罢了,而无科学依据。
牛顿名言
法国数学家约瑟夫•拉格朗日常常说牛顿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天才,他还曾经评价牛顿是“最幸运的人,因为我们无法再找到另一个世界系统来确立。”
有观点认为牛顿本人对他自己的成就非常谦逊,1676年,在他写给罗伯特•胡克的一封信中出现了一句名言:“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但历史学家们通常认为,上述的这句名言其实是牛顿对身材矮小且驼背的胡克的攻击,而不含有——或除此外不含有——谦逊的意味:当时两人正处在一场关于谁发现了光学的争论中。后一个解释也符合他其他的有争议发现——譬如上文中提到的谁发现了微积分学的讨论。而在后来的一篇关于牛顿的传记中:“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会如何看我,但对我自己而言我仅仅是一个在海边嬉戏的顽童,为时不时发现一粒光滑的石子或一片可爱的贝壳而欢喜,可与此同时对我面前的伟大的真理的海洋熟视无睹。”
牛顿的主要著述
《流数法》(Method of Fluxions,1671)
《Of Natures Obvious Laws & Processes in Vegetation》(1671–75)有关炼金术未完成的作品[44]
《物体在轨道中之运动》(De Motu Corporum in Gyrum,1684)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1687)
《光学》(Opticks,1704)
《作为铸币厂主管的报告》(Reports as Master of the Mint,1701-1725)
《广义算术》(Arithmetica Universalis,1707)
《简编年史》(Short Chronicle)、《世界之体系》(The System of the World)、《光学讲稿》(Optical Lectures)、《古王国年表,修订》(The Chronology of Ancient Kingdoms, Amended)和《De mundi systemate》在他死后的1728年出版。
《两处著名圣经讹误的历史变迁》 (An Historical Account of Two Notable Corruptions of Scripture,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