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之为用与情服服务
(按:很多人都听说过音乐家John Cage的4'33"。但很少有人知道四分三十三秒的含义,为什么不是四分三十五秒?本文介绍了这一含义,当然还有其他。)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为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中大有智慧所在。可惜,我们多数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往往只注意有形的,在场的,发生了的,而很少注意或根本忽略了无形的,不在场的,未发生的。
无之功用可谓广矣。中国画讲究“留白”,这留下的白就是无,不加色,不着墨,但无限幽远、无比空灵的意境往往就来自这一空白。在柯南·道尔创作的一篇侦探小说中,神探福尔摩斯正是以一条名叫斯台普谷的猎犬没有吠叫(无)这一线索入手,条分缕析,终于解开了一大疑案。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吉有一首惊世骇俗的作品题为“4'33"(四分三十三秒)”,演出时,他静静地坐在钢琴边一动不动地足足有四分又三十三秒,之后,就算是演奏完了作品。原来,这四分三十三秒正好是273秒,而273这个数刚好是绝对零度(零下273摄氏度)的数值.在绝对零度,分子不再运动,世界呈现一片死寂。然而在约翰·凯吉端坐琴前木然不动的273秒中,听众有的在咳嗽,有的坐立不安。可见,并不存在根本未被填充的空间,并不存在彻底的寂静,并不存在绝对的无。这便是作曲家的寓意。
“无”是无所不在的,而不注意“无”,就可能犯认识上的错误。就拿我们情报服务工作来说吧,在文献购置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我国许多图书情报部门不得不每年减少订购刊种。削减哪些刊物呢?有些单位想根据读者需求做决定,这是很好的指导思想。不过他们是用文献复制来反映读者需求的。那么,如果有些读者经常浏览一些期刊,发现它们很有参考价值,但只做读书笔记而从未复印过其上的文章,则这些期刊就可能被当作使用率低的刊种而被归入停止征订之列。显然,这样的决策不甚稳妥。真正要满足读者需求,我们还应问:读者中有多大比例找到了相关文献并加以复制?有多少人是充满希望而来、垂头丧气而归的?有多少人寻找的刊物是本单位现未收藏而应当考虑收藏的?等等。同理,如果一家公共图书情报机构想进行深入的读者调查,仅仅以上门阅览的读者为对象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设法了解:还有哪些潜在读者?他们是否意识到了本单位的存在?如果意识到了,他们为什么从不登门?有哪些人过去曾光顾过本单位,现在不再是读者了?为什么他们不再返回?等等。
无是可以转化为有的。笔者1976年末曾在一家基层图书馆做过一段时间义务馆员.那时,刚粉碎“四人帮”不久,文艺园地仍是百花凋零,读者极其渴望阅读到好的文艺作品.我发现馆内有不少“文革”之前出版的文艺书籍无人间津,但其内容按当时的眼光来看是相当不错的。为什么读者不借阅这些书呢?我发现,由于未采用开架阅览,读者只能根据图书检索卡片上的书名来判断内容.而那些卡片的著录项目很少,根本反映不了内容.于是,我花时间编了几个表,从题材(城市、乡村、战争、校园等)、故事发生的历史阶段(某朝某代,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建设时期等)、作者情况等几方面对这些无人问津的书籍进行了粗线条的介绍,并用毛笔把这几张表抄出贴在墙上。结果,在其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读者人数大增,这批滞流书十分之八九进入了流通。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黄土也能变成金”。只要我们图书情报界同仁积极努力,在情报价值从无到有的转化方面是大有作为的。
不仅在情报服务中,而且在研究领域中,我们也应充分注意“无”的意义.在文献计量学中,人们统计科技人员的论文生产率,但是迄今似乎尚无人研究,有多大比例的研究人员在某一时段里从未发表过任何东西?这一事实对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又有什么启示?人们统计文献的被引用状况,但是也很少有人问:未被引用的文献是否就是没有用处的?正如一位国外学者指出的,未被引用并不意味着未被阅读,或未对科学进步做出贡献。
此文乃论“无之为用”之文章,或许最好不要像一般文章那样收尾,也许,“此处无声胜有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