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量子加密并非牢不可破
在量子加密通讯被真实部署之前,一支瑞典科学家团队却先发现了一种可以‘打破’量子密码的方法。而这个新颖而先进的加密数据概念,利用了物理定律本身的一个“漏洞”。于1970年代率先提出的量子密码学,是一种依赖于光子运动来安全传输数据的先进加密模型。多年以来,理论学家都称该方案是牢不可破的,即他人无法通过“量子密钥分配”(QKD)来窃听加密的通信。
量子密码学的解释
某些公司已经开始致力于商用的QKD设备,但在测试环境之外,它们很少被实际使用。
来自林雪平大学(Linköping University)和斯德哥尔摩大学(Stockholm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则称:
在基于缠绕的“能量-时间”的量子加密如何工作上,其实有个让QKD设备置于风险之中的漏洞。(there's a loophole in how energy-time entanglement-based quantum encryption works that puts QKD devices at risk)
也就是说,量子加密是可以被攻击的,而不像此前认为的那样不可战胜。某位研究人员在科学期刊《EurekAlert》上表示:
借助这一安全漏洞,可以实现流量窃听而不被察觉。我们在理论计算中得到了这一发现,位于斯德哥尔摩的同事后来通过实验证明了它。
量子加密的双方在同一时间发送了一个光子,同时在每边添加了较小的相移(phase shift)。如果有人尝试窃听,那么通信信道中就会有“噪音”、且相移会变小。若非如此,光子就会使用自身的相移来作为一把加密密钥。
在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数据的完整性只能在“双方各使用一个光子源”(而不是传统光源)的情况下有保障。
科学家们已经将他们发现的高度细节发布在了网络上(可通过免费的ScienceMag门户获取),同时还有两项可用于避免和减缓数据毁损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