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钢琴家鲁宾斯坦一生都演奏了那些作品
阿图尔鲁宾斯坦 (Artur Rubinstein,1887-1983),美籍波兰钢琴演奏家。
3岁就显露音乐才华,5岁登台,后被姐姐带到柏林,请约阿希姆听其演奏,约阿希姆称其日后必成大材,请巴尔特教其钢琴。
10岁起,鲁宾斯坦随约阿希姆在欧洲各地演奏莫扎特等人的协奏曲。
一次大战期间,因其能讲8国语言,曾在盟军司令部当翻译,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伊萨伊合作,经常举行演奏会。
十二岁即在柏林举行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约钦协奏,后在汉堡、德累斯顿等地经常登台,十四岁到华沙演出,深受波兰著名钢琴家帕德雷夫斯基赏识。
1905年到巴黎和伦敦举行独奏音乐会,1906年赴美举行四十多场音乐会,轰动一时,极获成功,跃入优秀钢琴家之前列。
1932年与波兰指挥家兼作曲家姆利纳尔斯基的女儿结婚,婚后定居巴黎,并退出舞台,闭门钻研。
1937年赴美,技艺大为成熟,被舆论公认为最杰出的钢琴家。
二战爆发后全家定居美国洛杉矶,1946年入美国藉。
鲁宾斯坦生来赋有灵敏的十只手指,读谱能力之强也是超群的。他的演奏充满炽热的情感和充沛的精力,流利洒脱而又布局严谨,细腻而富于诗意。曲目极为广泛,尤以演奏肖邦和勃拉姆斯的作品见长。鲁宾斯坦被称为"最正宗的肖邦",他一生不断地录制肖邦的作品,使自己的气质与肖邦的气质真正合而为一。他的演奏有温暖亲切的抒情、敏锐的分句、丰富的音色与浓郁的诗意。除肖邦之外,他演奏的贝多芬、布拉姆斯和柴科夫斯基都注重于抒情性,有自己的特色。
鲁宾斯坦不仅是杰出的钢琴家,也是杰出的室内乐大师,他与海菲茨、富尔曼及后来的皮亚蒂戈尔斯基组成的三重奏被称为"百万美元三重奏",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室内乐团之一。他还与"瓜纳里"四重奏团成员合作组成钢琴四重奏、五重奏,录制了大量优秀唱片。
鲁宾斯坦述评
源自:Philips唱片《二十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之《鲁宾斯坦》
从第一次在柏林登台(1900年12月1日)到伦敦的告别音乐会(1976年5月31日),鲁宾斯坦让本世纪钢琴乐坛为之着迷。这位弹起琴来不慌不忙的矮胖男人身上有欧洲波希米亚人白发、宽下巴的外表及神似犹太人的侧影(毕加索把他的神韵抓得恰如其份),挺直的背部往前微倾他由黑檀木与象牙所构筑的王国。他的左腿在琴凳下曲弯成相当优雅的角度,右腿则放在乐器的灵魂上。他和阿劳都是音乐舞台上的绅士,都是举止优雅的大师。有些钢琴家以个人化的风格横扫键盘,鲁宾斯坦却只是弹奏钢琴;有些钢琴家很勉强或如预期中的把乐曲推向高潮,鲁宾斯坦却只是持续不断地在琴键上演奏,他让音乐里的每一刻都更加悦耳、更有说服力。他的触键坚实,音符正确无误,不论是热情或抒情的乐句都不至于过份夸大。他的音乐是典型的优雅风格,他的生命因研究与体验音乐而丰富。有人只专精于某些乐曲,他的曲目包罗万象。
他和女人间的风流韵事也是个传奇故事。伦敦的荷兰街(1911年)当鲁宾斯坦走进房间,屋内一下子变窄了。他的个子矮小但是年轻、宽肩,两条手臂下是一双我从没见过像它那么细腻的手(指幅很宽,和拉赫曼尼诺夫一样都有十二度)。肩膀以上是一张不脱稚气、古怪丑陋的脸,但是头型非常好看。这张脸的上方有一头不甚美观的浓密暗金色短卷发。淡色的眼睛闪耀着智能的光芒,犹太人般的大鼻子以及波兰人的优雅也是他的特点之一。色浅而坚定的嘴唇在紧张的微笑着,看来只有从下巴才能看出他的活力,而这个已经足够让人多看他一眼。缪里尔德雷珀(Muriel Draper)这样形容阿图尔(《午夜的音乐》,1929)。(她)有一双罕见的美丽玉手,但是她的脸孔却让人不敢领教:狭长的头部覆了一头用发网扣牢的金色长发,高颧骨、短而稍嫌平坦的鼻子与饱满的大嘴厚唇让她看起来很像有白皮肤的黑人。她有女性的魅力,我爱上她了。这是鲁宾斯坦所形容的缪里尔(《我的青春岁月》,1973,鲁宾斯坦回忆录上半部)。而在他的独奏会上,黑色斯坦威周围满是崇拜者送的鲜花,他的眼睛看来总是盯着美丽的女人瞧,从音乐会上半场的古典乐派曲目到肖邦安可曲(升C小调圆舞曲、D大调马祖卡作品33,可能还有夏布里耶的诙谐圆舞曲),任何欣赏鲁宾斯现场音乐会的人,都会被他的音乐所折服。
对于胡洛克(Sol Hurok)来说,鲁宾斯坦是最后浪漫派的第一人,黄金时期的伟大君王,也像有个直觉力、带有贵族气质的即兴诗人,他让自己与艺术更具感染力并合于大众的品味,成为生活的一部份。演奏必须要有情感,他时常抱怨战后这一代少用头脑,也不行动,他们害怕感受,害怕犯错。如果你用充满情感与愉悦的语调说话,有谁会不在意你说了什么?钢琴演奏的生涯并不安全,但是这个不安全是必要的,掌握机会、掌握发生的每一件事,这个世界不喜欢胆怯的人。谁演奏钢琴可以永不犯错?谁想永不犯错?投入!把自己全心投入艺术与听众当中,没有人能抵抗这个。如果你还没有瘦了五磅、流失十滴血,你就不能在音乐会上演出。(亚伯拉罕查辛,《钢琴家的话》1957)音乐要避免毫无情感。没有人能说服我去听一场不能让我产生情感共鸣的音乐会或演出。我宁愿到咖啡店喝一杯上好的咖啡再点上一支烟,对我而言,这才有真正让人快乐的情感。音乐必须有感染力。(亨利布莱登的访谈,1962年2月11日伦敦星期时报)
鲁宾斯坦年轻的时候经常周旋在欧洲皇室的王公贵族间,他们都喜欢他,因此鲁宾斯坦在法国或拉丁美洲等地的演出都非常顺利;由于和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同姓(但是没有亲戚关系),鲁宾斯坦与俄国人间的往来也没有困难。尽管一丝不苟的德国人也出了像达贝尔、布索尼这样的钢琴家,他们仍旧无法接受鲁宾斯坦不标准的弹琴手势;英国人与美国人则在听完弹错百分之三十的音乐(鲁宾斯坦自己也承认)后希望能退还票款。鲁宾斯坦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他从一个生活放荡的纨裤子(喜爱美食、上好雪茄、美酒、女人更甚于工作)蜕变成真正的艺术家,1932年结婚。我改变自己的原因是不希望自己死后,有人见着我太太时对她说你丈夫是个懒惰的家伙,从没在钢琴前做一件正经事。靠着天赋,鲁宾斯坦成为一位真正伟大的钢琴家。这对我来说很重要(虽然要重新大量练习车尔尼、克莱门第的练习曲),我开始勤于练习。不过,两小时、三小时到四小时,这已经是极限。我从来不说自己练琴练了一整天或一个晚上。不,不,不,别去夸大。我重新成为一个有实力的钢琴家。
鲁宾斯坦几乎等于用声音写下自传,他的每一个乐句、重音、音符、气氛都是不疾不徐的清晰明确而且简洁优美。长期以来,鲁宾斯坦一直是新音乐的拥护者(斯特拉温斯基为他把《彼得鲁什卡》改编成散拍节奏的钢琴曲、法拉为他创作《贝蒂卡幻想曲》),古典乐曲则成为他的战马。鲁宾斯坦毫不显柔弱气息的肖邦(他昵称为我的肖邦)就如同他演奏的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典雅而且不多愁善感。对于德国曲目来说,这些特点正是最好的诠释方法。
优雅、有自我见解正是鲁宾斯坦诠释协奏曲的本质,从圣桑热闹的G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小时候在柏林演出的拿手曲目之一)到舒曼钢琴协奏曲装饰奏与尾声淘气的复杂节奏,鲁宾斯坦在克利普斯的帮助下,以全然典雅高尚的风格呈现出来。鲁宾斯坦曾经在童年时期演奏过格里格钢琴协奏曲,而他在1942年与奥曼迪录制的第一版格里格钢琴协奏曲是当时销售量最好的唱片一张。至于和瓦伦斯坦的合作(我还有一张他与朱里尼合作的版本),鲁宾斯坦让音乐回归沉静不矫情的面貌,整个慢板乐章与终乐章F大调的前奏曲都添加了诗意十足的弹性速度,格里格式的渐慢与休止符不失动力与结构张力(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如果说鲁宾斯坦重录柴可夫斯基是为了弥补1932年与巴比罗里合作版本力量上的不足(或许这是莱恩斯朵夫最重视的一点),1963年的版本的确是更接近鲁宾斯坦的观点。乐曲的装饰奏富有沉静的优雅精致及现代感,保留了乐曲的优越之处;同样地,简朴的小行板也有同样的效果。诙谐曲乐章的前奏是多么有活力,鲁宾斯坦很少使用踏板,木管与左手的拨奏会让人产生是大提琴在演奏的错觉(第四十小节),艺术效果十分超群。
鲁宾斯坦的演出有其天生特质。尤妮斯波蒂丝(Eunice Podis)告诉萨克斯(Harvey Sachs):无论弹什么音乐,他的音乐品味都相当有说服力。我从来没有听过一位钢琴家能做到如同鲁宾斯坦般的水平线,他的旋律线很长,这是你几乎不可能听到的,而这也是他最受人赞赏的一点。你总是会听到非常长的圆滑线。鲁宾斯坦演奏钢琴的时候,你会觉得世界是一个还不错的地方,而你也会变得更好一点。线条、明晰、无可避免对音乐的直觉以及令人陶醉的音色、旋律与节奏细微的变化、有条有理的简朴是鲁宾斯坦演奏肖邦作品的特色。对鲁宾斯坦而言,肖邦应该属于古典乐派作曲家,而非浪漫派。鲁宾斯坦在录音室录过四次肖邦第二号钢琴协奏曲(1931年与巴比罗里,1968年与奥曼迪),也留下影像产品(1975年与普列文)。鲁宾斯坦与瓦伦斯坦在第一乐章结尾部分的莽撞处理态度有所冲突,干燥的管弦乐团让人不敢恭维,速度也过于飞快。钢琴部份的动态对比极大,装饰音配合着奇特的低八度高潮听来轻松有趣,再加上慢板乐章有如歌剧宣叙调的戏剧性、与低音管间难以想象的美妙对话,鲁宾斯坦的音乐内涵不在速度,而是音乐色彩以及情感流露的音符及旋律线;他让音乐更加光彩耀眼,完美的左手分句使音乐像是一首咏叹调与舞曲。
对艺术而言,完美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完美出现的同时也代表着死亡。在我的观念里,一场真正好的音乐会(或许我曾经演奏过这样的音乐会,或许没有)就像一扇小窗,它希望有更好的东西出现,即真正的快乐。这是我的梦想,我的白日梦,我希望能在音乐会后告诉大家:你们还有耐心听我再弹一曲吗?我希望我可以弹得更好,就是现在!
鲁宾斯坦的力作
中译者按语:本文是麦克斯哈里森为鲁宾斯坦早年在EMI录制的肖邦作品所写的唱片说明之一。这套单音唱片共有五张,五张的套装编号为EMICHS 7 64933 2;其中的两张装为一盒,编号EMI7644912,主要是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和夜曲;其他三张则另成一辑,编号EMI0777 7 64697 20,包括51首玛祖卡、7首波洛奈兹以及船歌等等;这个三张套的专辑,地位特殊,有非常高的声望,被认为是活力充沛的精彩之作,较之鲁宾斯坦在RCA的那套著名录音更胜一筹。 在我们的时代中,能象阿图尔鲁宾斯坦强烈地认同肖邦那样,同某一位作曲家发生紧密联系的伟大钢琴家确实极其罕见。当然,阿图尔鲁宾斯坦的演出曲目是相当庞大的。年轻时,鲁宾斯坦擅长演奏当时作曲家的作品。其中有德彪西、拉威尔、希曼诺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普朗克、普罗科菲耶夫,以及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斯、格拉纳多斯、法利亚和巴西作曲家维拉洛博斯。其中有不少人还专门为他写过大量曲子。然而,在鲁宾斯坦的早期演出曲目中,占主要地位的还是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和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舒曼、勃拉姆斯、肖邦的作品。
鲁宾斯坦于1887年生于罗兹,和肖邦是一国同胞。他幼时即为神童,3岁时到柏林为勃拉姆斯的朋友---著名小提琴家约阿希姆演奏。在洛兹和华沙接受了早期教育后,1894年他在故乡举行了第一场公开音乐会。从10岁起,鲁宾斯坦到柏林,在约阿希姆的督导下继续学业,师从布鲁赫马克斯、海因里奇巴尔特分别学习作曲和钢琴演奏。
虽然鲁宾斯坦在此期间参加过各种音乐会,但是一般把1900年在柏林的演出定为他的正式首演。这场音乐会由约阿希姆指挥,鲁宾斯坦独奏圣桑的第2号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的第23号钢琴协奏曲和舒曼、肖邦的短作。此后,他相继在德国、波兰演出,并于1904年巴黎举行了首场演出。两年后,他到美国、俄罗斯、奥地利和意大利举行音乐会,1912年到伦敦首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鲁宾斯坦居住在伦敦,1916年到1917年期间,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西班牙和南美度过的。
从那时起,鲁宾斯坦频繁地在世界各地演出,却没有得到和他的天才相匹配的声望。他自己了解这种状况,也知道其中原因。虽然他曾在瑞典同帕德雷夫斯基相处过一段时间,但从巴黎首演开始,就已经抛弃了少年时所受的正规键盘演奏法。天赋助他掌握并演奏了大量充满灵气和活力的曲目。但是由于他从来没有在钢琴大师的指导下长期学习,诠释出来的作品未免古怪,甚至粗糙,出众的技巧也不太稳定。1932年,鲁宾斯坦终于在巴黎结婚定居,决定安顿下来静心思考。
他重新研究演奏曲目,对其进行添加和删减,并建立了新的演奏技巧。这样的举动对一位年届40的艺术家来说着实大胆,况且鲁宾斯坦当时已经在音乐爱好者中颇有声望。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重整旗鼓的大志终于有了回报,鉴赏家、批评家和音乐家们越发明显地感到,他在诠释和演奏上的神奇能量最终完全释放了出来。从此,鲁宾斯坦踏入20世纪重要钢琴家的行列。
唱片中的降A大调华丽圆舞曲OP.34.1和船歌OP.60录制于1928年,从中可以领略到鲁宾斯坦非凡的钢琴天赋;摇篮曲OP.57和谐谑曲作于1932年,正值钢琴家的艺术转折点;1934-1935年的波洛奈兹,尤其是1938-1939年录制的的一大套玛祖卡则表现出他作品中罕见的、介于自发感受和成熟思考之间的平衡。鲁宾斯坦的作品风格各异,极具感染力。这既表现在抒情温暖、热情激昂的波洛奈兹中,又体现在他演奏玛祖卡的个人风格中。
波洛奈兹是肖邦7岁时所作的第一首曲子,同年他又作了几首类似的作品。1820年,肖邦的玛祖卡舞曲诞生了。发表于他去世后的最后一部作品OP.68.4也是玛祖卡。他短短一生共写了60首玛祖卡舞曲,这类曲式在他所有作品中占绝对比重。肖邦把这些貌似小巧的作品作为载体,进行一系列作曲实验,其结果影响了许多作品。
波兰乡村舞曲中形式和节奏的模糊性深深地吸引着肖邦。他通过这种形式和节奏的互补,既而取得和谐,在钢琴作品的微妙之处表达自我。他深爱自己的国家,在一篇难得的自白中写道:我是个真正的、盲目的波兰人。虽然他渐渐习惯把巴黎视为家,却始终持着波兰的价值观(就象巴托克,搁浅在美国一样)。
在这种境遇下,肖邦写下了与农民玛祖卡同样举足轻重的贵族式波洛奈兹舞曲。象玛祖卡一样,这18首波洛奈兹贯穿着肖邦的创作生涯。除了早期作品,鲁宾斯坦还演奏整套玛祖卡舞曲,以及肖邦作品成熟期的7首大波洛奈兹舞曲和自然的行板与辉煌的大波洛奈兹舞曲OP.22。后者原为钢琴和乐队而作,在这张唱片中省略了乐队,成为鲁宾斯坦的独奏。以上是作为大师的肖邦,而在波洛奈兹OP.26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个性化的题材创作、自信的延展以及在随后作品中愈加丰富的色彩和谐。这些都是为钢琴而作的交响诗,是钢琴作品中最热烈、最具男子气概的音乐作品。升F小调OP.44容波洛奈兹与玛祖卡于一身,波洛奈兹-幻想OP.61是肖邦创作中超越题材的最后一次重大尝试。
在肖邦的作品中与4首叙事曲、7首成熟波洛奈兹舞曲同样著名的是四首谐谑曲,特点各不相同。一般认为这些作品是简单的三段体,包含一段谐谑曲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三声中段。作品第一号OP.20是肖邦独奏作品的里程碑,它的确采用了这种形式。但这以后,作曲家凭借更大的想象力开发作品,如作品第三号OP.就显然是经过改编的奏鸣曲形式。这部作品以不稳定的音调开头,我们无法从前24个小结识别主题,这样的开头正体现了肖邦的大胆。谐谑曲作品第二号OP.31是肖邦所有大部头作品中最著名,且永保新鲜的一部。这部分归功于其落差极大的表达方式,从幽灵般的呢喃直至激情迸发,中间的转换是那么突如其来。第四号OP.54虽然也是律动的,却与别的作品又有所不同。这部奔放的作品进一步证明了肖邦音乐艺术不朽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