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城南山入口这个地方的地名志,据北宋张礼游城南记
西安城南山入口这个地方,形象的是南郊电子城一带,据这座城南明珠的基本村情介绍,唐长安城外围城墙有3个大门,其中安化门现在位于北山入口以东约220米处。中曰明德门、清和民国初年印发的地图均被称为“原在安化门有三个城门洞”,随即民政局篇“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以下简称“地名志”)……相传明嘉靖年间三门口村传出部分人在此地建村,而据明德门遗址有5个门洞的‘北宋张礼’游城南记“说。”
西安城南山门口这个地方,1994年我曾因公去过一次,印象中就在南郊电子城一带,是雁塔区一个改开后发展较早较快的地方。解放战争时期胡宗南的西安青训总队(初称“爱国青年第六巡导总队”,后改“西安绥靖公署特种训导总队”,简称“西安特训总队”,为囚禁被俘共产党军政人员集中营),也曾一度卜驻于此。然而对其名字的写法及其得名之由,并没太多留意。后来在志办看到一传阅件,内有《雁塔区史志资料》(以下简称《资料》)之二十八一件,以《雁塔名村 ——北山门口村》为题,推出这颗城南明珠的基本村情介绍。文章写道:
据《唐史 长安县志》记载,唐天宝年间,曾修建“安化、启夏、明德三门”,驻设驿站。驻扎的将士和家眷、奴仆以及后来到此种田的农夫在此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村落。《雁塔区志》142页载:“三门口村形成于唐代,唐长安城外郭城墙有三个门,其中安化门位于今北山门口以东约220米处。”又据北宋张礼《游城南记》记载:“盖京城之南凡三门:中曰明德门,今谓之五门;西曰安化门,今谓之三门。”可知“三门”在宋代已有此称,清和民国初年印制的地图均称为“三门口”。由此可知,“三门”的称谓,原指安化门有三个城门洞,村名便是由此而来。由于村落庞大,遂分为南、北二村,又因“山、三”谐音,历代沿用的“三门口村”,何时改名为“山门口村”,受限于历史条件等因素,具体缘由无从考证......
其中“《唐史 • 长安县志》”的写法,明显是个常识性的错误,但其关于此地历史的叙述和某些说法却颇引起我的兴趣。于是随即翻检民政局编《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以下简称《地名志》),想趁便弄个究竟。只见该志列有“南山门口”和“北山门口”两个词条。
前一条略称:
……相传明嘉靖年间由三门口村迁出部分人于此建村,仍称三门口村。《两县续志》分南、北三门口二村。民国年间将“三”字改为“山”字 。
后一条介绍:
……相传唐代有村。省文管会《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资料》载:“明德门西为安化门,其位置在今之北山门口村以东约220公尺,……有宽度为7.2公尺宽的门洞三个”,又载:“明德门遗址原有五个门洞”。据北宋张礼《游城南记》记载:“盖京城之南凡三门:中曰明德门,今谓之五门;西曰安化门,今谓之三门。”可知,三门口村,原以唐安化门有三个门洞而得名,早在宋代已有此地名。清《长安县志》为三门口,《两县续志》为南、北山门口,民国二十四年西京市平面图》亦为南、北三门口。后讹为山门口。
两相比较,这份《资料》和《地名志》的说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的是:一、这个村子唐代就有了;二、村子原名三门口,系因唐安化门有三个门洞而得名,且宋代就这样叫了,后来不知何故变成了“山门口”。不同的是,“三”字改“山”,前者说是“民国年间”(此为“南山门口”释文,“北山门口”则是“后讹为山门口),后者则说是民国二十四年尚称三门口,则其“三”之改“山”,自是1935年以后的事情,也许还在民国,也许是解放以后。
鉴于这种情况,尤其是感于改名时间的分歧和他们对原名来历的解释,我干脆放下正在进行的“文革”研究,按材料和志书中提供的线索,查阅了相关方志文献,结果遗憾的发现:
第一、没有一件直接可靠的资料证明这里唐时就已经形成村落,而这个村落正是后来的“三门口”和今日“山门口”的雏形。仅仅依据唐安化门有三个门道,就将该村称作“三门口”,说此村唐时即已出现,显属揣想之词,实在太过牵强。因为村以门名,门在村先,并不见得有了门立马就有了村子。倘若如此,则《隋书.地理志》之“京兆郡”载:“开皇三年,置雍门。城东西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东面通化、春明、延兴三门,南面启夏、明德、安化三门,西面延午、金光、开远三门,北面光化一门……”证明隋文帝开皇三年亦即公元583年,安化门就已经存在了,是否可以说这个村子隋代早就出现了呢?。
第二、以门命名和以门洞(或曰门道)数量命名是两回事情,“三门口”的得名是因为“安化门”俗称“三门”,而不是由于 “安化门有三个门洞”,门洞(或曰门道)的多少与安化门所以叫“三门”有关,与这个地方叫“三门口”则笃定无涉。而且,“三门”和“三门口”也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安化门因其特点在正名之外另获的别名,后者则是强调此村子紧在“安化门”(三门)不远,两下不可同日而语,更不能随便混淆。
从这个意义上说,宋人张礼《游城南记》所谓“盖京城之南凡三门:中曰明德门,今谓之五门;西曰安化门,今谓之三门”云云,也充其量只能说明安化门在宋时已经有了“三门”这个叫法,并不能说明“三门口”这个名称宋代就已经存在!换句话说,“三门”这个名称,也许宋以前或宋时已经出现,“三门口”这个地名则可能是宋以后才有的,张礼的《游城南记》,并不能作为“三门口”宋代即已出现的充要证据。至于这个名称何时出现,尚需另找史料说话,不能就此轻下断语。
第三、“三”字改“山”的时间和缘由,确是一个很难考实的问题,但也不是根本无从做起。经查嘉庆《长安县志》卷四《乡镇图》“姜村廒图”和卷十《地理志》上“南乡三廒”的“姜村廒”,这个地方都写作“三门口”;又查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卷一《长安南乡各廒图》之“姜村廒”和卷五《地理考》下“姜村廒”,这个地方也写作“三门口”(《地名志》说此志已称它“南、北山门口”不确。另外,嘉庆《长安县志》仍称“三门口”,《两县续志》才称“南、北三门口”,此志把“南三门口”的历史追至明嘉靖年间,亦显太早)只是有了南、北之分;再查民国三十三年(1944)西安再次设市并成立市政府后出现的《西安市行政区域图》,这个地方除了区分南、北名字,还写作 “三门口”;
一直查到1955年,当时绘制的《西安市政区图》上,这个地方才写成了“山门口”。由此说明,“山门口”这个名字,应该是解放后才出现的(至少正式文献如此)。会不会比1955年早,目前还不好说,但《地名志》说“民国年间将‘三’字改写为‘山’字”,似乎并不准确。至于为何改写,《资料》说 “三、山”谐音使然,似是而非,实际吾陕方言,“三”“山”音同,习惯上极易混淆,“下马陵”作“蛤蟆岭”,“娑罗巷”作“索罗巷”,就是很好的例证。另外,“三门”,又指佛寺大门或泛指寺院,经常也写作“山门”,钱起《题延州圣穴》诗:“默默山门宵闭月,荧荧石室昼燃灯。”《水浒》第四回:“不可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门”,都是显著的例证。虽然此次改名不见得与佛寺有何关联,但是“三门”之可以写作“山门”,却未必没有潜在的、习惯上的影响。
因此质实言之,《资料》和《地名志》说“三门口”这个村子唐代就有了,我以为颇值得商榷;《资料》和《地名志》说“三门口”这个村名宋代就有了,我觉得也有可商之处;就是“三门口”改“山门口”的时间和缘由,两者说的也同样不可尽信,还有待进一步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