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蕾:人民的春晚
采访于蕾,正赶上总台2023年春晚进入最后的倒计时。紧挨总台一号演播大厅的春晚办公室里,每个人都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下午3点,一直在现场盯排练的于蕾风风火火地走进了办公室。“还有吃的吗?”“有。”团队小伙伴端出一旁的盒饭。“这个点才吃午饭,饭都凉了吧?”面对记者的疑问,于蕾平静地笑笑:“没事,习惯了。”
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有点粗线条的性格,却创造了极致细腻的情感表达。从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作为开闭幕式的文学总撰稿,于蕾的文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式浪漫,也感染了亿万观众。如今担任春晚总导演,更让她的名字冲上热搜,为各方关注。春晚是呈给全球华人的文化年夜饭,其创作压力可想而知。“我的性格更像是一把钝斧吧,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会坚韧不拔往前走,不会轻易放弃或停下来。”
谈执导春晚
在传承与创新中,
做一台“人民的春晚”
@记者:
作为2023年春晚总导演,您的压力大吗?对于首次执导春晚,您有着怎样的思考?
@于蕾:
我记得2011年我第一次参与春晚的时候,文艺中心的老前辈们跟我说:恭喜你大年三十能有资格在台里加班熬夜,这是电视文艺人的荣耀。所以,从领导们把春晚总导演这个工作交托给我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地知道,它所代表的是总台文艺的光荣与梦想,是各级领导的无限信任和期许,是一份巨大的、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主创团队。刚刚建组的时候,大家都有一种感觉,就是前辈们把春晚创作的接力棒交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我们怎么样才能接得稳当、接得漂亮?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具体到总导演这个位置,创作过程中的每一次决策是否正确、每一步推进是否扎实稳健,意味着巨大的责任。这份责任,往小了说是几百号幕后人马、上千名演员半年多的努力能否收获应有的圆满,往大了说是数以亿计的观众大年夜的期待和喜悦能否被满足。
基于这样的压力和责任,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思考,我们想清楚了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两个着力点:
一、在传承中创新。“以创新创造论英雄”是慎海雄台长和总台各级领导一直以来对一线创作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必须要树立的志气和能力。同时,我们也深刻地领会了春晚的创新,不能是无中生有、无根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必须生长在春晚的传统之上的。只有充分学习前辈留下来的经验,尊重这个舞台40年来积攒下来的基本规律,尊重观众对春晚的基本期待,才有机会再次激活春晚的内在生命力。
二、写一篇“人民的春晚”的文章。春晚从诞生起,本质就是百姓的联欢,我们坚定地希望将“人民性”强化和凸显出来。这其中,包括节目选题和情感表达上的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包括像《你好,陌生人》、《早安阳光》、微电影《我和我的春晚》这样非常直接地将百姓请进荧屏、请上春晚的舞台,讲述他们的故事,更包括春晚创作者们的一种深藏在创作背后的姿态和价值观。大家常说“众口难调”,无论我们主观上多努力,客观上都很难做到让所有的观众都满意。但有一点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实现的,那就是让所有的观众感受到创作者的赤诚和用心。什么才是“文艺为人民服务”?台前幕后工作人员、演员们赤诚地用全部的专业素养和艺术情怀,埋首俯身创作,合力去书写平凡生活的喜乐瞬间,书写长街短巷的市井烟火,书写壮美山河的新春图景,书写神州大地的热气腾腾,让每一个节目的呈现都能与亿万受众共情共鸣,这就是一篇起承转合的团圆文章,是“人民的春晚”的创作底色。
@记者:
今年春晚在节目彩排安排方面跟往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点是基于什么考虑的呢?
@于蕾:
在创作本体之外,总台领导对于春晚的执行推进提出了“有章有法”“行云流水”的工作要求。随着近些年电视制作和技术的发展,一台超大型晚会的创作要求和细节规律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希望基于创作推进的客观需求,用流程创新来保障创作效果的精致化实现。因此,今年春晚的彩排日程和工作推进规划的调整,是在去年7月春晚建组时就确定下来的。在中宣部和总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支持下,半年来的创作推进都是雷打不动地按照既定日程推进。应该说,春晚这个复杂的大战役,创作流程规划就像打仗时大家要对表一样重要,是保障创作成败的关键。
△于蕾在总台一号演播大厅春晚彩排现场
@记者:
今年的舞美主题符号以“花”贯穿,能讲述一下创作故事吗?
@于蕾:
最初一听说“花”,很多人都会觉得是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女导演,才有一个这样温柔馥郁的选择。再次跟大家明确解释和纠正这一误解——“花”,绝不是一个女性化思维逻辑的产物,而是经历了非常深入的思考后的选择。
首先,用“花”来装点新春,其实是南北通用的春节年俗。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虽没被作为主题符号,但历年春晚的视觉元素里都少不了“花”的意象。于是我们就在想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花?从古至今,从诗词到绘画,从服饰到建筑,从自然到人文,从生活到艺术,从个人的传情达意到家国的祈愿祝福……花,无处不在。它代表着欣欣向荣的美好期许,代表着努力耕耘、迎来收获之前、绽放希望的最美好的样子。当我们看到这些会愈发好奇:这一切都是偶然的吗?“满庭芳”的舞美设计创意取材自距今6000年至4800年前的庙底沟彩陶。早在“花”字出现之前,中国人就已然用“华”来为自己的民族命名——“华”为“花”的古字,字形仿似一枝盛开的鲜花。以“华”的明媚茂盛、灼灼光彩来表达中华民族对自我的认知、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包藏着“华”与“花”之间独特的文明密码和深厚的审美认同。我们不由赞叹: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睿智而浪漫啊!大家都知道“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我们也在主持人串词中打趣了:“种花”就是“中华”。它的妙处在于,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谐音,而是“花”“华”同源的时代表达。
谈担任冬奥开闭幕式
总撰稿
荣幸成为时代瞬间的
创作者和参与者
@记者:
您曾担任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总撰稿,这对您来说是怎样的缘份?
@于蕾:
2015年的时候,我作为最早参与策划的主创成员跟着张艺谋导演一起做2016杭州G20峰会文艺演出,前后一年多的创作经历与导演结下了专业上的默契和信任。2018年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的表演,我再次担任总撰稿。那个时候就隐隐地预感到,我们有机会作为创作者,见证4年后的历史时刻。
@记者: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您觉得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
@于蕾:
古人说“时势造英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成功也是一样,它成功最重要的根基,是用艺术的手段准确而充满创造性地呈现了我国在这个时代里的大国气象和姿态。张导曾经感慨,2008年夏奥会开幕式讲的是“我”,当时的我们第一次与百年奥运结缘,非常努力地想要告诉世界中国是什么样的。而2022年我国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于是冬奥会的开幕式在讲“我们”,我们和世界各国在一起,我们用国际化的语汇讲述中国人对不同文明美美与共的理解,讲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愿景。表演呈现和技术手段都是非常现代而国际化的,但思想原点又是非常中国的价值观表达。于是乎,在开幕式惊艳呈现的背后,透露出的是一个大国和她所拥有的文化上的自尊自信、从容优雅。我觉得,这一点是最成功的,意义也最为深远。
△开幕式直播结束后,于蕾与鸟巢合影。
@记者:
跟张艺谋导演合作是什么样的感觉?
@于蕾:
张导身上有非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感受最深的是他对创作的极致追求,他从不愿重复自己,每次新的创作开始的时候,都要求我们抛弃掉所有之前用过的招儿,不要留恋过往的成功,一定要有新的点子。因为严于律己,同时又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创作,他的身上焕发着一种活力,从来都不像一个70多岁的人。看到张导的努力,我就会告诫自己,我们这个年纪有什么理由不奋斗呢?
△于蕾和张艺谋导演谈论二十四节气诗词
谈《国家宝藏》
最初没有人看好
但我比较坚持
@记者:
《国家宝藏》已经成为总台的品牌栏目,作为制片人和导演,能讲一讲这档栏目的诞生过程吗?
@于蕾:
这个故事确实讲过很多次。2015 年夏天,台里搞了创新人才海外培训的大赛,全台范围内征集创新节目的想法,《国家宝藏》最早的纸质方案借由这个契机诞生。那两年多的创作,我们都在努力寻找怎么做才能够配得上“国家宝藏”这4个字。2016年,我在工作之余找各种专家聊、去博物馆搞调研,折腾了一年,好像似乎想明白了一点,到2017年才真正开始动手制作。那时确实非常忐忑,因为历史文博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任何节目可供借鉴和参考,不知道所有的努力最后是一个怎样的结果。而且,当时还没有人用这个题材做过综艺,前期调研的时候很多同行都不看好这样深奥的题材,觉得很难做得有趣、吸引观众。我是钝斧型人格嘛,认准了的事情比较坚持。创新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凭着直觉和信念披荆斩棘向前的过程。也正是因为这样,《国家宝藏》 才被观众称为“横空出世”,成为了一个从题材领域到前世今生的讲故事方式,从舞美视觉到文艺手段……一切都是全新原创的爆款节目。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了这个节目给文博领域注入的活力,博物馆和博物馆里的文物真的因为我们的创作在观众心中“活起来”了,初心得偿这是创作者最大的幸福。
@记者:
第一季就获得了这样的高度,后面每一季的制作有压力吗?
@于蕾:
整个团队都很珍惜《国家宝藏》积攒下来的品质,所以每一季都会力求创新,保证质量。目前,每一季的豆瓣评分都在9分以上,也算是数一数二的综N代高分综艺了吧。《国家宝藏》有一群忠实的铁粉,这些观众不是因为我们请了哪些演员嘉宾而追随这个节目,他们期待的就是我们选了哪些文物、将要讲什么故事、创造什么样的表达。对此我们非常珍惜,观众的爱戴是不能辜负的。
谈《一馔千年》
希望在新的赛道上
能有所建树
@记者:
最近由您作为制片人的《一馔千年》又产生了新的热度,这档节目又有着什么样的制作背景?
@于蕾:
2022年初的时候,文艺节目中心规划新一年的创新项目,中心领导希望我们团队能有新的创新内容。本着培养队伍的初心,我也很希望团队里年轻的创作力量能够有机会向前冲,为总台文艺开辟新的沃土。选择什么样的新的领域,还是充分考虑了团队的经验、长项和大家的兴奋点所在。
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华美食,何以哲学?所有的礼都是从吃开始的,这样惊世骇俗的论断是如何定下?那些只听过、没尝过、让人浮想联翩的人间至味,那些活色生香、垂涎千载的传奇佳话……如果让它们在一张菜谱上都活起来,究竟是什么味道?就是基于这样的好奇和疑问,我们创造了《一馔千年》。
@记者:
《一馔千年》收获了各方好评,还会继续做第二季吗?
@于蕾:
《一馔千年》创新节目模式,努力架构了“戏剧+历史+美食”新题材。同时以信史为基石,与国家图书馆开展深度合作;也综合运用各项技术手段,呈现沉浸式视觉体验。
节目播出后,相关话题#来一馔千年寻味清明上河图#、#古人夏天用的冰块是哪来的#、#同福客栈里的饭菜是什么味道#、#明代的居家必备小零食能有多丰富#等荣登众多热搜。
我想,一个IP是否值得延续下去要观众说了算。只要大家喜欢,我们就坚持做下去。
轻问答
@记者:
作为“工作狂”,工作之余您一般喜欢做什么?
@于蕾:
这半年好像只有“工作”,没有“之余”。开个玩笑,不过我挺热爱工作的。工作之余,最想的事情就是“躺平”,喝喝茶、晒晒太阳,放空自己。文武之道,需要一张一弛。
@记者:
如果让您选一个词来概括您入台后的职业生涯,会是什么?
@于蕾:
成长。我2002年本科毕业就来台里了,已经21年了,我人生到现在为止,一半的时光都在台里度过的。所以我的成长、人生经验、职业的履历都是这个平台上一点一点收获的,我非常感激总台的给予。
@记者:
作为资深总台人,您对刚入职的小伙伴们有什么感悟分享?
@于蕾:
小伙伴们千万别心急。我入台的前10年,栏目组里什么工种我都干过,制片、道具、后期我都做过,然后到撰稿、主编,积淀到第10个年头才开始有一点点质变。每天做好眼前的事,只要你认真做了,成长都是自己的,也一定会获得收获。
监制/苑文刚 王茂华 薛凯元
主编/马媛媛 李珊珊 编辑/赫欣
美编/郑晓瑾 匡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