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刘备出场就救下赫赫战功,诸葛亮想杀他
三国时期,有这样一个人。他一出场就救下了刘备,立下赫赫战功。他的面子大到,就连诸葛亮想杀他,刘备也要惊慌保全。他能力出色且自命清高,不把一众同僚放在眼里,甚至认为自己才能智慧都高于诸葛亮,还十分鄙视诸葛亮的谨慎。
大家都认为能力超群的他会接替诸葛亮,诸葛亮却评价他:“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
就是这样一个阅历精彩的人,能力智慧皆鹤立鸡群,且毫无背叛蜀国之意。为什么结局如此悲惨,还被人踩着脑袋骂:“庸奴!复能作恶不?”
“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人是复杂的矛盾结合体,誉谤未必能客观评价,盖棺亦需千秋后世计。本文中,我们将会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进入蜀国,看这员大将跌宕起伏的一生。
一、出道即巅峰
魏延的开局,可谓让许多人眼红。他初入蜀汉,就数立战功,刘备提拔他身居要职。然而,地位越高,盯着他的眼睛就越多。他究竟有多受领导的重视,又能否躲绕开“高处不胜寒”的梦魇?
1、数有战功,势过翼德
史书记载,开篇只寥寥几笔“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虽没有前文,但从“部曲”和“数有战功”的字眼可以推测,他有一段很长的蛰伏时期在隐忍和成长,从而整编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军事势力。
为目标甘坐冷板凳多年,此人性格中的坚韧必不容小觑,否则怎能隐忍于寂寞?刘备也正是看到魏延的这点韧劲,因此不吝委以重任,这才有了魏延“迁过张飞惊一军”的镇汉川事件。
史料所载,汉中拿下后,刘备未给予张飞置于镇守汉中的重任,反而给了魏延。由于资料不足,刘备的这个决定,是否是因为之前和张飞发生过矛盾,故意让张飞下不来台,现已不可考了。
但窥字可知的是,魏延在高调出场的同时,很快就被动得罪了核心班子的三老板,而这件事还是刘备一手促成的。
2、若值诚勇,必有矜奋
古士观人之术有云:“诚勇,必有矜奋之色”。魏延自是勇武果敢之人,难免染出性格中产生的副作用,与人矜奋而不谦。
虽然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但这是教育出来的素质。张飞本身的性格是“雄壮威猛”,书中常用“瞋目横矛”“怒”“呵”等字样描述亦可见一斑。
让这样一员虎将无端吃瘪,肯定不是什么好主意。可令人慨叹的是,魏延就像丝毫不懂人情世故那样,不仅没有推辞,还大放厥词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从此,张飞便加入了魏延得罪成员的第一梯队。
3、欲探其性,演义测倪
史书记载浩如烟海,难免做到面面俱到。再加上其政治性和风化作用,使得正史所传的人物太过脸谱化,不像真实的人。
好多时候,想要多方面立体地认识历史人物,也要适当借鉴野史小说的故事。毕竟,这些故事也不是空穴来风,再不济它也符合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观察。
关于《三国演义》的各种情节安排,我们需辩证看待。既不能完全看作历史资料,也不能一概视为胡乱编造。有所取舍,才能更好补益。
(1)、追求希望,手段无情
在《三国演义》的细致描写下,魏延的出场就忠肝义胆得多。刘备带着一众百姓逃亡,守城官将打算乱箭射死百姓众人。千钧一发之际,“魏延抡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随即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
从这个片段可以看出来,魏延很早就已经愿保刘备为主公,替天行道、兴复汉室。就连投奔韩玄,也是“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由此可知,投奔刘备,一直以来都是魏延的梦想。
哪怕付出些代价,斩杀部下、背叛同僚,也在所不惜。更可见此人性格中,有对遵循大道的强烈渴望和追求,还有为达目标不择手段的狠毒。
(2)、孔明恩威,降服其心
如果说,魏延给刘备大开城门,是为了给蜀汉集团留下个好印象。那么杀了韩玄,就可以说是魏延投奔刘备的“投名状”。
关羽为夺长沙,与老将黄忠打得个英雄相惜。可黄忠当时的领导韩玄却不顾那么多,只说黄忠怜惜敌将,要军前斩首。
刽子手恰欲举刀之时,魏延闯至近前,一刀砍死刽子手,大喊:“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愿随我者便来!”
魏延“杀上城楼,一刀砍韩玄为两段。提头上马,引百姓出城,投拜云长”。可以说,若无魏延,刘备想拿下长沙,不知要多费几许工夫!
魏延辅助刘备解决了好多麻烦,按蜀汉的惯例风格,至少也会礼遇优待之,但诸葛亮却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
魏延心里美滋滋地被引荐过来,觉得加入蜀汉集团这个事稳了。可刚拜见了军师,诸葛亮便“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
诸葛亮要杀魏延,刘备三两句对话就救下了这条人命。虽然刘备一直以仁厚示人,但本质上绝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幼年时,即将树冠当伞盖,胸怀大志。再加上其描述“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不知道各位读者怎样理解,我阅至此,只觉得刘备之城府颇深。
如果从这条思路推理,刘备最初安排魏延顶替张飞位置,是否也是想通过属下的矛盾来制衡全局呢?这个我们不好讨论,单从刘备向诸葛亮求情的对话看,他们两个应该是商量好的双簧。
二、棋至中局,败相丛生
拥有这样一个梦幻般的开局,即使略有些傲慢,军功和占重也足够他在蜀中立足了。
魏延与韩信相似,但也有诸多不同。韩信打成了天下,所谓“乱世用能,平则去患”,他“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是必然。
而魏延直到冤死,战乱也没有结束,朝廷还需要他的能力来开疆拓土。甚至在很多人眼里,魏延就是诸葛亮的继承人,这个身份地位非他莫属。无数光环的加持下,他的结局竟如一个笑话,死于诬陷。
那么,魏延是如何把自己逼上绝境,落得如此令人唏嘘的下场呢?
1、过犹不及,自信亦然
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曾经籍籍无名的日子多年酝酿,一朝腾达必定疯狂报复。凭努力挣得的功业,使得魏延有一种“暴发户”的心态。再加上性格底色上的不懂得谦虚,让他在狂妄的路上逐渐迷失。
自信是好的,但过分的自信,也就成了傲慢。所谓“兵骄者灭”,如此傲慢的将领竟不是死于战场,也算是侧面展现了他出色的军事能力罢。
(1)、牢骚太盛防肠断
骄傲如魏延这样的人,是很难接受一个能力地位全方面碾压自己的人存在,可这个人偏就是他的上司。这个上司运筹帷幄,足智多谋到自己苦修博学,竟也看不透他的意图,谈笑间决胜千里之外。
如今咱们回顾历史,是站在上帝视角,去俯瞰审视当时众生百态。而对于他们来说,“当局者迷”,好多军令是不明就里还必须执行的。
魏延在打仗的时候,几乎也是如此。他经常看不破诸葛亮的意图,自大的性格还总喜欢出风头,对自己的位置认知没有摆得太正确。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来,魏延稍微缺乏大局观,喜欢搞个人英雄主义。自比韩信,说明他不仅是认可,甚至觉得自己就是当代战神。
这种思想,错误得极其危险,因为骄傲会使他轻敌。一但有了军队的控制权,这样的人能否还听从将领,则完全处于不可控的状态。因此,诸葛亮的反应是“制而不许”。尤其是这个“制”字,用得极为妥恰。
可这种情况下,魏延是怎么做的呢?他选择了最幼稚的做法,在背后吐槽领导,并且觉得领导不如自己。
如果他生于盛世,如果他的领导真是个普通庸才,骂了也无所谓。可是,那是个战乱年代,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的领导,是蜀汉朝廷中神一般的存在。诋毁他的人,皇帝不过脑子就可以杀了的那种绝对信任。
这个情况下,仗着自己有些才学,竟然瞧不起诸葛亮。在军中玩玻璃心这套,希望谁都哄着他,不听他的就觉得“己才用之不尽”。
或许,他也挺可怜的。很早就认定自己见过最广袤的天空,没等见过更大的世面就封锁住自己学习谦逊之心态。本以为谁都不如他,没想到自己才是那个井底之蛙。
如果,他知道了现在我们评价的这一切,他会很伤心吧?
(2)、做人不可太嚣张
在大多数时间里,魏延都表现得像个巨婴一样。虽然能力过硬,但论及心智却实在是不成熟。他好像个被惯坏的熊孩子,嚣张跋扈。谁拂了他的意思,他都记恨于心。
蜀汉集团绝大部分的同僚们,也都知道魏延的性格,能允让则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大部分将军都不和魏延一般见识,懒得费多余的口舌之争。
当然了,大家都是出来打工的,没人有义务一定让着你。同僚将军们,还真就有一个不惯着魏延的人,那就是杨仪。“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至忿”二字多么讽刺,只是因为杨仪对他没宽容让步,竟被他记恨成“有如水火”的境地。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的行为更令人毛骨悚然。魏延投奔刘备不得,转投韩玄。在他最落魄的时候,韩玄收留了他。只是,韩玄也看出魏延性格不谨慎的缺陷,所以没有委派要职。
面对这样一个几乎是恩人的主公,魏延是怎么做的呢?“韩玄怪其傲慢少礼......当日救下黄忠,教百姓同杀韩玄”。
多么可怕!因为没有得到重用,觉得自己被“屈沉”了,就率领百姓共同杀了旧主。试问,在江山稳固的那一刻,哪个君主还会留着这样的属下在身边?
如此狠毒且没有城府的将领,即使他能力再强,又怎么能入得进诸葛亮的法眼呢?
(3)、岂不遵丞相遗嘱乎?
诸葛亮秋风五丈原,自感时日无多。留下遗嘱,倒不是《演义》所讲的“锦囊妙计”,而是一系列军事工作指导。
然而,每个人都按轨迹运行时,魏延却突然造反。各种事件发生的莫名其妙,局势亦扑朔迷离。
①谁家大人能干出这事来?
诸葛亮临终前,做出了一系列最后的战略部署。对于魏延的任务,诸葛亮下达命令是让其军队断后。
但诸葛亮同时还嘱咐:“如果他不听话,咱们正常走,谁也不用等他”。从这句话可见,诸葛亮为什么不委派魏延作要职大将?是因为此时的魏延,已经成为那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
可惜的是,魏延真的没听诸葛亮调遣。他丝毫没有长进,还像个熊孩子一样,根本不允许别人受尊重程度超过自己。
“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听说每个人都按照诸葛亮生前安排行事,没人来哄着他玩,他竟做出了如此倒行逆施的事情。不仅提前离开,还烧毁了阁道。
要知道,战争时期生存是最难的。魏延此举,无异于断了众兵士的后路,拿他们的性命当儿戏,与草菅人命几无分别。如此荒唐举措,直接引燃众怒,魏延也把自己置于绝境。
用赵本山的小品来说:“谁家大人能干出这事来?”。
②帅逼将反,岂奈公何
不过,魏延背主的事情,也有疑点。不由得让人思考,魏延一时意气的造反,是否中了诸葛亮的引进落空之计呢?
这个观点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魏延的造反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如果说,诸葛亮预料到了魏延不服从命令,但可只字片语也没提到有关魏延会造反的事。
如果说,诸葛亮弃魏延,允其自行理军,可真正起统御作用的是姜维等人。那么魏延擅自行动,并烧毁了阁道,还惹得杨仪派马岱大动干戈地追杀叛军。这么大的动作,敌军看不见吗?
要知道,军心浮动、内部叛乱,这是多么可怕的局面。更何况,敌军能和诸葛亮棋逢对手的司马懿还活着。只要一招趁火打劫,蜀汉面对的就是灭顶之灾。
可这样一个绝佳机会,司马懿竟像智商掉线了一样,丝毫没搞任何动作。或者说,究竟是没搞动作,还是搞动作被诸葛亮防住了?
我认为,这或许就是诸葛亮做的局。他利用魏延的高度自负,通过部署安排打击他自尊。再看准他幼稚的心理,令其胡作非为。待到罪已成形,直接安排好派人追杀。冠以谋反之责,避免以后兴风作浪时无人节制,不如扼杀在摇篮里。
诸葛亮和司马懿斗了半辈子,一定料到司马懿会抓住战机混水摸鱼。因此,早有防范,司马懿才没折腾出大的风浪。
在《三国志·魏延传》中,魏延确实造了反。但在关于刘禅的记载上,又是另一幅模样。他把这场闹剧,根本定性为“争权”而已。
具体是非孰确,历史自有公道,留待后辈评说罢!
(4)、知人之明,莫过孔明
虽然当时的舆论:“冀时论必当以代亮”,但诸葛亮本人从来没有过这个意思。
比方说姜维,诸葛亮赞他:“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还准备传授他“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而在魏延面前,莫说赞美了,诸葛亮连肯定之词都没说过。相比之下,天壤之别。
诸葛亮足称得上一句“料事如神”,早就看清魏延的性子。临终特意嘱咐:“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诸葛亮既清楚魏延的性格,也自不舍魏延的能力。只是,“才可用者,非大害而隐忍;其不可制,果大才而亦诛”。诸葛亮死了,再没人能节制压住魏延了,魏延必须除掉。
诸葛亮一生匡扶汉室,良将难得又怎忍诱杀呢?或许,诸葛亮料事如神,在临终的那一刻,也会祈祷自己最后一次算错了吧?
2、骄矜众判,人心焉附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判”。
诸葛亮死前,曾预料魏延不会按照自己计划行事。杨仪为了求证诸葛亮的预判,就让费祎去探寻魏延的想法。果不出诸葛亮所料,魏延表示:“丞相虽亡,吾自见在......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
中国自古讲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于事则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诸葛亮的官位职权,都是先帝主公所封赏,名正言顺。
魏延把自己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已经犯了僭越的罪过。这段话又是当着费祎说出口,则又添了一层意思:“以后你们都得听我管着,我比你们地位高”。
诸葛亮刚过世,诸将都沉浸在悲痛中。魏延没有悲伤,也没有抓紧布置工作,而是说风凉话:“他死了,地球还不转了?我是谁,还能听你们话咋的?”如此狂悖之人,又存野心想凌驾于诸葛亮之上。
在魏延无底线的折腾下,无论是现阶段的同僚,还是远在中央的核心管理层领导班子,都对魏延心生反感。如此一来,离覆灭也不远了。
杨仪、魏延,两人同时上表称对方造反。刘禅询问董允蒋琬,两人皆“保仪疑延”,异口同声地保证:“杨仪肯定没问题,就是魏延的事”。足可见,连这些“志虑忠纯”的忠臣都不替他说话,魏延从前都是怎样得罪的人。
就这样,众叛亲离的魏延,带着儿子狼狈逃窜,最终被马岱斩首。杨仪踩着魏延的人头,骂道:“庸奴!复能作恶不?”一个传奇的名将,就此落下帷幕。
3、不敬相父,即国之贼
在魏延的结局里,刘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刘禅的反应也不符合他平日一贯作风。众所周知,刘禅虽然能力不出众,但起码很听话。至少,如果他手下人才再多一些,助他复兴汉室,他有资格在庙号上冠一个“仁”字。
可是在魏延的这件事上,刘禅的询问几乎只是走过场。能看得出来,刘禅也想杀了魏延。我想,刘禅对魏延的态度,是因为魏延犯了最大的错误,诋毁诸葛亮。
刘禅出生于乱世,刘备常年在外征战,诸葛亮负责打理后方。刘禅的童年是和诸葛亮一起度过,比起刘备,诸葛亮更像他父亲的角色。再加上“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刘禅这一声“相父”是死心塌地。
刘禅甚至会不打扰诸葛亮看鱼,只是悄声慢悠悠地说:“丞相安乐否?”。君臣如同亲父子,亲密无间,不存猜忌疑虑。
而对于刘禅来说,魏延的言行几乎就是雷区蹦迪。于公,魏延蔑视朝廷丞相,有僭越之心。于私,魏延仿佛张口闭嘴就是在骂自己的爹。刘禅眼里,魏延可算是“即国之贼,法所不宥”。
我想,如果不是诸葛亮让刘禅以大局为重,刘禅可能早就杀掉魏延了。
三、脑后反骨,不如绕指轻柔
人都有自私狂妄的一面,被人捧着摘月亮的感觉当然好,谁又真的思考过自己是否“德不配位”?
人是社会性的群居动物,不能只想着自己出风头,还要为社会和环境着想。能否静下心来,倾听别人内心的声音、感受别人表达的情绪?能否发自内心尊重别人,平等亲切地待人处事?
快节奏的社会里,这是难能可贵的,是奢侈,也是必杀技的真诚。所谓“大巧若拙”,大类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