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台游记

南五台游记

南五台王启文摄

□尹乐平

仰慕终南山南五台雄姿已久。

我是中学语文教师出身,常与古典文集、唐诗宋词为伴。历史上的终南山是佛、道两教圣地,是高人隐士修炼避世的地方,在文学作品中也久负盛名。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等都曾登临此地,并留下著名诗作。我曾教学过白居易的传世名作《卖炭翁》,卖炭翁的遭遇令人同情,其伐薪烧炭的终南山亦在我心中留下了几分神秘。这次西安探友,趁机补上了十多年前因公务繁忙未能成行的遗憾。

南五台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境内的秦岭北麓,距离市区约30公里,因山上有观音、灵应、文殊、清凉和舍身五座平顶山峰而得名。南五台古称太乙山,唐代诗人王维曾作诗盛赞:“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南五台也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是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有“终南神秀之区”之美誉。

上午与朋友从西安市区出发,驱车约半小时便来到了终南山南五台景区,开始徒步登山。顺着陡峭的石阶缓缓而上,一座巨石映入眼帘,巨石上“神秀终南”四个红色大字耀眼夺目。巨石的左下侧刻着“火龙洞”三个红色小字,字的下边是一个天然洞穴,洞穴里有一条石龙,龙身上披着彩缎,香烟袅袅。据说这就是观音菩萨降火龙的地方。大家拍照打卡后,继续艰难地上行。

来到终南茶歇,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坐下来小憩,随后来到了灵应台脚下。灵应台坐落在观音台东北,西南界临清凉台,东北毗邻舍身台。我们抬头仰望,灵应台高耸险峻,直插云霄,金顶闪闪发光。灵应台顶端修建了一座灵应宝殿;站在殿外,真的让你感受到什么是孤峰耸立、什么叫势若天柱!灵应宝殿凭栏处,可以360度俯瞰终南山美景。当天秋高气爽,晴空万里,能见度极强,视线极好。往西看,清凉台、文殊台和观音台沿着终南山脉呈梯级依次而上,直接云天,蔚为壮观。往北俯瞰,关中平原,烟波浩瀚,一望无际……我为眼前的景色陶醉了。一同行者却说,上次登上灵应台时,四周是一片云海,灵应宝殿仿佛一座空中楼阁,身处此境飘飘然有凌云驾雾之感,就连灵应宝殿也宛若在海中漂游一样。“那情景才壮观,才更让人陶醉呢!”

从灵应台下来途中,一个个都觉得腿软眼花乏力,一看时间竟已下午一点多了。我们找了个稍微平坦的地方,席地而坐,充饥、小憩,补充能量。随后,我们即向下一个目标前行——一睹“南山不老松”的芳容。

不老松生长在灵应台下、南五台山南坡,树高约十几层楼高,树围四五米,其冠如华盖,郁郁葱葱,被誉为“南山不老松”。不老松主干分三枝,三枝又生九枝丫,是棵名副其实的九头松。当地文旅部门在不老松前立牌,引用了《诗经·小雅·天保》中的“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的记载,并不无自豪地向游客介绍:“如南山之寿”,正是“寿比南山”一词的出处;“如松柏之茂”,正是“不老松”一词的出处;“寿比南山不老松”正由此而来;“不老松”就是指此株国家一级保护名木——九头松。

离开不老松,向当天游南五台的最终目标——观音台前进。路越来越陡,大家越来越疲惫。好不容易穿过清凉台,一起向观音台进发了!观音台,又称大台、大顶,为终南山中段高峰之一,海拔1688米,也是南五台的最高峰。观音台三面临空,势若刀劈斧砍,巍峨险峻。据说,观音台之名源于观音菩萨降伏火龙、使百姓免受祸害的传说。为感念观音的慈悲胸怀,信众在观音台建立圆光寺,供奉观世音菩萨。

登顶观音台,可以遥望灵应台、清凉台、文殊台,还有舍身台。在观音台极目眺望,灵应台金光灿灿,势若凌空,危崖峭壁;想想自己刚刚置身其上,真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在这里,还可以看峰峦叠嶂、茂密森林,风景非常秀丽,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登顶观音台,遥望长安城,写了下著名诗句。

准备下山时,朋友却在一个摊位前停住了脚步,凝视着悬挂在上方的“战胜自己,就是胜利”几个大字,久久不愿离开。此时,他也许是回想起艰难的登山过程,感慨良多。是啊,坚持就是胜利!战胜自己就是胜利!爬山是这样,做其他事也如此。登山途中,人生路上,创业过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坚韧不拔,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