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失败了,为何世人更崇拜项羽?
作为西汉的开国君主,刘邦虽然出身农家,但是才智卓越,是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指挥家。刘邦为人豁达、知人善任,能够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在与项羽对决,处于弱势的时候,依然能够沉着应对,最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建立汉朝。但是,如此一个大器晚成的成功者,他的名誉却远不如失败者项羽的好。比起刘邦,后世之人明显更加崇拜项羽,这是为何呢?
笔者以为,之所以会有这个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下面这三个原因:第一、他们的出身。项羽是楚国贵族、而刘邦却是沛县的一个小亭长。第二、个人的人品。在世人的眼里,项羽是君子的代表,是正义的担当,而刘邦却背负着小人名声,和一个敢作敢为的伟丈夫比起来,谁会崇拜一个小人呢?第三、世人皆受史书记载影响。毕竟作者写书,都会带入个人感情,而这就有偏向性。
首先来说出身的问题。这里要注意的是,并不是项羽出身贵族、而刘邦是农民的缘故,最主要要的是,项羽代表的是正统。当初被灭的六国之中,楚国最冤:领土和实力都不是很逊于秦国的楚国,却因为阴谋不敌对手,最后输给了秦国。所以,在灭秦国的大军中,若以楚国为尊的话,将得到最强的号召力。
而当时的项羽,在有能力自立为帝的情况下,但是依然封自己为西楚霸王。不管是项羽骨子里遵守旧规矩,还是实力不够没有登基,项羽的这种态度让更多反秦的人更为接受和认可。结果,最具号召力的项羽没能成功,从沛县出来的一个屌丝刘邦却成功了,这让其他人如何能平静地接受呢?所以,更多人都在不留余力地抹黑刘邦。
再者来说,比起项羽的光明磊落,刘邦的小人行径让更多人不耻。以几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看出项羽和刘邦的为人处世方式大为不同。话说当初项羽在追击刘邦的路上没逮住刘邦,却抓住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吕雉。项羽以刘父和吕雉为质,要挟刘邦。结果,刘邦丝毫不顾及父亲和妻子的安危,掉头就跑。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是刘邦这种抛父弃妻的行为,依然让人大跌眼睛。
再者来说,在当年的鸿门宴之上,项羽明明有能力消灭刘邦,但是他却因为感念旧情,没有对刘邦出手(也有一说,是说项羽过于自大,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所以才没有出手),而是要在战场上和刘邦一决雌雄。所以,尽管最后项羽失败了,但是项羽这种光明正大的决战态度,依然让后人钦佩。
最后,世人对项羽更崇拜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受到了史书记载的影响。在《史记》的记载中,司马迁虽然不认为项羽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但是却认为项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英雄末路,项羽想到的不止是个人的前途,在他的意识里,还有对父老乡亲的辜负,还有对虞美人的不舍,这才是一个真正理想的英雄所表现出来的形象。
虽然,司马迁对项羽的描写加入了很多的个人推测,但是不可否认,司马迁的这种表达影响了很多人对项羽和刘邦的认知。毕竟后人了解史实的方式就是史书,而《史记》这种具有权威性的书籍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更可以较为客观地描述出真实的历史。但是,司马迁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文人,他也会有主观意向,也会有英雄崇拜主义。
所以,在这多重原因的结合下,影响了世之人对项羽和刘邦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