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之议论篇

2023-05-14 14:17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本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发表议论,不论在传统的叙事文类中,还是在现代小说里,都是作者(故事讲述者)的天然权利。议论和叙事,两者相辅相成,是小说和故事重要的结缔组织。议论的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议论代表了作者或叙事代言人的声音,寻求与读者(听众)进行直接的交流;有时,发表议论的,是小说或故事中的人物——不同人物对事件的看法,在文本中构成复杂的对话关系;当然,议论的运用,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改变或调节叙事节奏;诸如此类。不管怎么说,议论的使用,或许与小说或故事本身一样古老,同时,经过一系列改头换面的乔装打扮,一直延续至今。

②列夫·托尔斯泰如果想在写作中发表议论的话,往往会随时中断引人入胜的故事,并将它遥遥无期地搁置起来。他似乎并不在乎读者对这种突兀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在《战争与和平》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巴尔扎克的做法也差不多。似乎伟大作家的标志之一,就是拥有随时发表议论的特权。就算你知道巴尔扎克在小说的某处要展开洋洋洒洒的议论了,就算你对作家的这种做法感到很不耐烦,在一般情况下,19世纪的读者还是会立刻被他博学、风趣、睿智的议论文字吸引住,不太舍得“跳读”。

③不过,不知从何时开始,议论,甚至包括与议论直接相关的“讲述”和“概要叙事”,都成了小说写作的禁忌。作家们被告知,最好不要在作品中发表什么议论,而应该将议论所要呈现的内容通过人物的行为,自然而然地显示出来。伴随着对列夫·托尔斯泰以及巴尔扎克几乎众口一词的批评,议论最小化成了现代小说的某种“金科玉律”。比如说,在小说中做出“包法利夫人走向了壁炉”这样的暗示,要比直接交代“包法利夫人感觉有些冷”,显得更为“高级”。久而久之,当代小说形成了某种不成文的箴规:“场景叙事”总要比“概要叙事”好;“显示”总要比“讲述”好;通过人物行动来显示意义,总要比直接付诸议论和交代好。简单来说,若非不得已,作者最好不要在作品中发表什么议论。

④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议论在传统文类和古典小说中十分常见,这是因为在传统叙事中,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习惯于某种“专断的声音”。议论所代表的,通常都是无所不知的作者的声音——作者或故事的讲述者,总是喜欢直接评论事件,臧否人物,对读者进行指教和劝谕。而到了现代小说中,随着“作者声音”的逐步退出渐成风尚,议论的式微或消失,就成了文学叙事进化或进步的标志性事件。这种看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果我们进而认为现代小说完全排斥议论,或者说,议论最小化是现代小说的普遍特征,则不符合文学史的基本常识,因而是根本错误的。

⑤议论的使用,在现代小说中并未衰歇,甚至,通过一些或显或晦的修辞转换,议论的作用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我认为,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⑥第一,包括观念、意见、价值立场、情绪化的内心悸动在内的一系列话语,已经构成了当今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些话语包裹在一切事物之上,渗透进了人的行为之中。文学如果要描述这些事物,表现人的行为,就必须首先处理这些附着在事物或人的行为之上的话语,对它们展开分析,并建立不同话语之间的对话关系。否则,作家们或许根本无法抵达“事物”。

⑦第二,从18世纪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以来,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分裂和对抗日益严重,使得个人向内心退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造成了个人行动力的丧失以及自我意识的过剩。当代小说如果不去关注思想或意识问题,单纯通过个体的行为,已无法呈现他们的真实的生活状态。

⑧如果说,在当今世界的文学类型中,真的存在着“议论最小化”的小说,我想那一定是消费性的、用一个又一个悬念来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悬疑或侦探小说。而那些具有更高抱负的小说,总是在困难、复杂的沉思和思想辩证中,面对历史、现实和未来,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们如果不想用“取消议论”这一教条来束缚自己的手脚,掩盖自己的思想上的怠惰,或许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来思考议论的作用。

(摘编自格非《现代小说中的议论》)

材料二:

“议论”在西方长篇小说中的功能是多样化的。或升华人物与事件的意义,或概括整部作品的价值,或加入作者的哲学与美学思想,或直接评论作品本身,或表现作者的政治、教育观念,或抨击时弊,或间离读者的情绪,如萨克雷在他的小说《名利场》中不断提醒读者:书中的人物是他制造的傀儡。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家是不爱在小说中发表议论的,甚至是摈弃小说中的“议论”成分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没有“议论”,或者说绝对没有如西方长篇小说中的那种“议论”。如果说有,就是用诗,如《三国》借用前人的诗来评论书中历史人物。严格地说,只有《红楼梦》第一回出现了作者。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是排除“议论”的纯小说。

何以西方古典长篇小说多“议论”而中国的罕有呢?第一,与社会、文化发展有关。西方古典长篇小说无“议论”,到文艺复兴时才有。这是因为社会发展了,文化进步了,作家的知识视野开阔了,作家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其小说也体现出这种变化。第二,受传统影响。西方有以“议论”入小说的传统,中国没有。中国小说严格与“经史子集”分家,不入“九流”,哲学家可以用“寓言”入著作,小说家绝不可以把哲学写入小说,这是由正统规定的。第三,也不妨说这种“分家”使中国古代小说家自觉地摈弃“议论”,中国古代小说家认识到它会削弱小说的可读性,而保持住“一气呵成”的纯小说的叙述气势。

(摘编自李万钧《关于议论与纯小说》)

1.(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议论是小说和故事中重要的组成要素,其作用丰富多样;议论的使用由来已久,延续至今。

B.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伟大作家往往在小说叙事中插入议论,曾遭到人们批评。

C.议论最小化是现代小说的普遍特征,这种偏见是十分荒谬的,它违背了文学史基本常识。

D.西方古典长篇小说多“议论”而中国的则罕有,根本原因是中国没有文艺复兴这样的运动。

2.(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场景叙事”比“概要叙事”好,“显示”比“讲述”好,这类当代小说创作的箴规未必公允,须辩证分析。

B.当代读者并不喜欢小说中无所不知、专断的“作者声音”;因此,现代小说中议论的衰微乃至消失是必然的。

C.那些凭借重重悬念而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悬疑、侦探小说,是“议论最小化”的小说,其创作思想抱负较低。

D.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属于排斥“议论”的纯小说,这是作家自身知识视野的偏狭与文化传统的桎梏决定的。

3.(3分)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第三段分论点的一项是( )

A.我的职责是用生动的形象,而不是用议论来说明事物。(果戈理)

B.福音书里的不要议论一语在艺术中是十分正确的:你叙述,描写,可不要议论。(列夫·托尔斯泰)

C.不发表哲学议论的作家只不过是个工匠而已。(拉法格)

D.小说之描写人物,当如镜中取影,妍媸好丑,令观者自知,最忌搀入作者论断。(黄人)

4.(4分)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4分)《祝福》中有如下一段议论:“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这段议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本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石匠留下的歌

何立伟

从山外头来了一个石匠,在水碾子坊前歇脚。他把背上的褡裢往地上一撂,搭链里发出了金属的沉闷的音响。侧耳,听了听水碾子坊里碾谷的嗡嗡声,他大声说:“碾子要凿了哦!”

爹正在水碾子坊里扫谷。提着高粱帚子出来,见是陌生客,忙取了紫竹烟筒递过去。那石匠其时已将一根纸烟央在食指与中指之间。似乎从他吸纸烟的派头上,看出其人的不凡。

水碾子正要凿槽咧。很快讲定了工价。无争无吵。各自一派让得三分的气度。那石匠绕碾子转了三圈,也并不发表阔论高谈。从褡裢里取了锤凿,水碾子坊里,就叮叮当当热闹了起来。四面的苍苍郁郁的山壑里,一时贮满了这十分好听的声音。

先前这水碾子终日碾谷,其音清越,其韵悠扬,好比寨前的四妹子,不紧不慢,打出好听的山歌来。后来,日日磨,日日磨,磨平了石槽,碾子就一声一声闷如沉雷了。

天热起来,他就索性打起赤膊,凿。他膀大腰圆,甩锤子的时候,上身的肌肉有规律地滚动。汗水使他宽阔的胸膛油着异彩。简直那本身就是一錾一錾凿出来的。像一尊石雕。拿来了蒲扇,拿来了茶罐,拿来了切得极细极细的烟丝,爹吩咐:“你好生招呼石匠吧。”我说:“好。”爹放不下心,又吩咐:“这石匠一定见过世界,莫要让他笑话我桃花寨的人不晓得礼数。”

我说:“好。”

我就同他打扇,将酽茶斟得满满的,双手稳稳递与他。请他歇憩。请他喝茶。手上捏一把平日藏在柜里舍不得吸的,切得极细极细的烟丝。我想同他谈讲。只想他是见过世界的,那重重的山外头是个什么模样呢?默默喝茶,默默吸烟,默默歇憩。从鼻孔里口角里喷出的烟云浓浓的,辣辣的,也是默默的。

但几分钟以后他又拿起了锤子。烟蒂在脚边断续着残烟几缕。山谷里,飞着钢与石的回音。很长的一声一声。仿佛四山里万人千人在凿岩取石,你呼我应。

又歇憩的时候,我急切地同他说:“说个故事我听吧。说个故事!”“故事?什么故事?”他放下了锤子。

真的,什么故事呢?竟不晓得这个世界有哪样一些故事。于是我说:“随便你同我讲点什么吧。反正我什么都不晓得。”

“等你长大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了,你就会什么都晓得的。用不着别人讲。”他将那多茧的厚实的手掌放在我的脑壳上,“唉,你还细,你还不懂事。生活里头有的是酸甜苦辣,你只能够尝,不能够讲。讲不出。生活里头没有故事。”

好久了我才说:“那就打一个山歌吧。”歉意地一笑,摇摇头,他又去凿那磨槽。

洁白的石砾在錾子尖上跳跃,落在地上,落在他的裤褶缝里,如一层层雪粉。直到黄昏从山沟里溢了出来,才将那叮叮咚咚的锤声淹没掉。这时,那很大的碾槽,正凿得如一朵刚刚绽放的山茶花。

掌灯吃夜饭时,他累了,倦了。爹招待他,用了好香的米酒,用了一条腊得透明的麂子腿。那麂子,还是去冬大雪封山时,爹在鹰嘴岩打的。好肥的麂子。爹舍不得吃,除非来了贵客。爹问他这问他那。爹这人,就景仰见过世界的人。那石匠总是回答得很少,很有分寸。你总觉得他不肯说出来的东西必定深奥。他那紫红的脸膛,深刻的皱纹,使你感觉到他是一部书,但谁也无法打开。爹只好死劲地敬酒。

“多谢。明日赶早,我还要行路。”“往哪边走?岩陀,还是檀木坡?”“哪里有工夫做,就到哪里去。石匠嘛,走四方,吃四方。”他笑了一下,笑得很淡。有雪白的牙齿。

起身,打一轮拱手,他晃晃地朝东厢房走去。第二日天刚放明,爬起来我就要去找石匠。要问他,见了世界的人,为什么不会讲故事?

爹朝水闸走去,说:“这时候才起来,石匠他走了咧!”

跑到高处,朝家中的石板路望去,终于看见了他那朦胧胧的背影。其实无法说那是背影,整个的只是小小的一个黑点了。那黑点,在这迷蒙的天地之间,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就消失在客之中了。他走了,同他来时一样,同他吸烟凿石时一样,是默的,无声无嗅的。天和地,好大呵!

哗啦!爹把水扯开了。蓄了一夜的溪水,扑过来,攀住染满了青苔的木轮子,木轮子就滚动起来,吱吱呀呀地带动了水磨。这清新的空气里,就颤动着它那好听的声音了。

比先前还要好听些!清越。悠扬。娓娓地,悄悄地,向你叙述着什么。长大后,我一直觉得,这水碾子的声音,是那个默默的石匠留下的一支很长很长的歌,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

(选自《人民文学》1983年06期,有删改)

文本二:

小说,是我最受重视的文学体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受到文坛普遍关注的,正是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受关注的原因,现在回想起来,恐怕在它的实验性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兴起,百无禁忌。在思想解放的大的社会背景下,文坛空前活跃,各种题材,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竞相怒放。我初出道,亦知要崭露头角,须得有自家面目,遂努力在文体同语言上与别人拉开距离。汪曾祺先生说,我的小说受唐人绝句的影响。李陀先生亦说我的小说是“绝句式”的小说。皆是解人语也。肯定了我的有着诗的意韵与意境的文体面目。我喜欢唐诗,尤喜绝句,五绝二十个字,七绝二十八个字,短得不能再短,但每每是一幅历史的图卷,尽寓其中,意蕴深长。譬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把唐朝从开元到天宝年间经历“安史之乱”的惊天巨变,从全盛到衰落的历史图景,通过几位白头宫女闲聊往昔的日常场景,轻巧地勾勒了出来。这种以小场景写大历史,以日常生活见白云苍狗的唐人绝句,给了我莫大的启发。当其时,文坛大多数作家的叙事范式,是受西方文学的影响,而我是选择受祖宗的影响。

(节选自何立伟《白色鸟自序》,有删改)

6.(3分)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对了解“世界”的问题很是急切,但因为年纪小,又不知应该了解这个世界的什么,不知如何向石匠发问。

B.“爹”对石匠热情招待,目的是想通过见过世界的石匠了解外面的世界,但那个石匠却口拙言迟,不愿回答。

C.石匠“赤膊”凿槽形象的刻画,既展现了石匠身体的健壮,也展现了生命阳刚之美,更暗含劳动塑造人生的思想。

D.这篇小说故事简单,只是叙写了一个石匠来为“我”家修理水碾和“爹”与“我”想通过见石匠了解外界的故事。

7.(3分)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烟丝”和“纸烟”两物,分别代表山内、山外两种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生活。

B.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从褡裢里取了锤凿,水碾子坊里,就叮叮当当热闹了起来。四面的苍苍郁郁的山壑里,一时贮满了这十分好听的声音”,劳作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突出石匠的技艺高超。

C.石匠侧耳一听水碾子坊里碾谷的嗡嗡声,就可知碾子的状态,侧面写出石匠精湛的技艺。

D.“我”和“爹”的“问”与石匠的默默辛勤的錾凿,构成了小说深层的问答关系。

8.(6分)小说标题“石匠留下的歌”具有怎样的意蕴?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9.(6分)文本二中提到“‘绝句式’小说”,请结合文本一谈谈你对“‘绝句式’小说”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本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

尧以天下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对曰:“以我为天子犹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将治之,未暇在天下也。”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于他物乎?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可以托天下。越人三世杀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越国无君,求王子搜而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之以王舆。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其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而为君也。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颜阖守闾,鹿布之衣,而自饭牛。鲁君之使者至,颜阖自对之。使者曰:“此颜阖之家耶?”颜阖对曰:“此阖之家也。”使者致币,颜阖对曰:“恐听缪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则不得已。故若颜阖者,非恶富贵也,由重生恶之也。世之人主多以富贵骄得道之人,其不相知,岂不悲哉?

故曰:道之真,以持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徇物,彼且奚以此之也?彼且奚以此为也?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今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所用重,所要轻也。夫生,岂特隋侯珠之重也哉!

(选自《吕氏春秋·贵生》,有删改)

10.(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

B.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

C.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

D.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

11.(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恶为君之患也”与“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两句中的“患”字含义相同。

B.“使人以币先焉”与“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币”字含义不同。

C.“不若审之”与“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促织》)两句中的“审”字含义不同。

D.“彼且奚以此之也”与“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奚”字含义相同。

12.(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首先提出贵生的观点,除了运用道理论证之外,还运用了比喻论证,以各种职官不能擅自做事,一定要有所约束作比,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B.子州支父拒绝了尧要把天下让给他的请求,子州支父给出的原因是自己不愿也不能做天子,而且现在自己身患疾病,正要治疗,无暇顾及天下的治理。

C.越国人没有国君,便想方设法将逃到山洞中的王子搜逼出来,让他做越国的国君。王子搜很无奈地感叹,为什么偏偏让自己来担任这个职位。

D.颜阖安于贫贱,鲁国国君听说他德才兼备,想要请他出来做官,当得知使者是来请他出山做官时,他就巧妙地使了个脱身之计溜走了。

13.(8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若颜阖者,非恶富贵也,由重生恶之也。

(2)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

14.(3分)文章最后一段举了“隋侯之珠”的例子,和第二段的众多例子是否重复?为什么?

(本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二)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15.(3分)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诗都写了夜色下的壮阔洞庭湖。李诗的洞庭湖宁静澄澈,唐诗的洞庭湖有风急浪涌到安宁的变化。

B.李诗以“无烟”“就洞庭赊月色”烘托湖水的澄澈,唐诗以载清梦之船压星河的错觉侧面写湖水的澄澈。

C.两首诗都与酒有关。李诗写“买酒白云边”显得豁达洒脱,唐诗写“醉后不知天在水”则显得沉沦颓丧。

D.两诗都情景交融,情思动人。李诗“乘流直上天”有羽化遗世之思,唐诗“吹老洞庭波”有迟暮伤怀之感。

16.(6分)有人评价唐温如的诗有“太白遗风”,请结合诗歌,从浪漫诗风的角度说说两人创作的共同点。

17.(本题6分)名篇名句默写。

(1)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战士们在前方杀敌的出生入死与汉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行人艰难行走时的细节描写,从侧面展现蜀道险峻。

(3)屈原在《离骚(节选)》中表明屈原既有美好的内在品质又有美好的容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本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顾中国文学发展脉络,自《诗经》《楚辞》以来,侧重个人经验、感性表达的抒情一直是与“载道”并立的文学传统。抒情传统弦歌不绝,更延续至当代影视创作领域。如《中国》第二季在解说词中融入当代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共情,在讲到李白的个性时总结道:“归于山野未尝不是件幸事,但即便是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依然会有‘东风吹梦到长安’的眷恋。”清新古雅的语言让解说词充满了 ① 。《惟有香如故》运用抒情性文本营构出 ② 的艺术效果,带领观众在哀而不伤的基调中,通过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的作品,达至晶莹剔透的诗的世界。

抒情性纪录片与中国古典文学的抒情传统密切相关。这些抒情性的纪录片文本融入了主动的“诗言志”“诗缘情”的古典文学传统,倾注了当代人的崇敬缅怀,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纪录片由此不再是一种 ③ 的记录,而是成为了带着温度的“有情”的影像,为当代中国纪录片创作找寻到了一条抒情性的创新之路,让其成为文学之外的另一种形态的抒情“美典”。

18.(3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4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4分)请概括抒情性纪录片的特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这样说:“最近身体不是很舒服,吃点中药调理下身体吧,中草药是没毒的。”与此同时,也会有人说:“是药三分毒!” ① ?

近年来,随着中草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完善以及百姓安全用药意识的提高,与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的报道呈增加趋势。临床上,是不是只要服用了中草药及其相关制剂出现了肝损伤,就一定是中草药导致的?首先中草药所含的有效成分复杂,临床医生在针对个体进行辨证施治给予中草药复方时,其君臣佐使的配伍更是复杂。其次,日常生活中用药时, ② ,中草药和西药联合应用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而使肝损伤风险增加的问题,这种情况很难明确区分到底是哪类药物导致的肝毒性以及是否存在肝脏协同损伤作用。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某些药物虽然是中药制剂,也以中药来命名,但这些制剂中含有西药成分,如维C银翘片中就含有明确具有肝毒性的对乙酰氨基酚, ③ ,单纯地认为这类肝损伤是中草药所致。

21.(3分)下列句子中的“单纯”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单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生活中,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人也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B.伯牙绝弦、管鲍分金、刎颈之交、金兰之好,同性之间友谊单纯而浓烈,无可厚非

C.与性格开朗热情的人相比,那些不善于表达、比较老实单纯的人能够得到的机会比较少。

D.许多同志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单纯地为了学习。

22.(6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共60分)

23.(本题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高处的险境,不同人有不同的选择,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宋人李沆在《题六和塔》中则写道: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追求“身在最高层”,处境艰险却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选择“归卧旧林丘”,泯然众人却平安祥和。

以上材料具有启发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理解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五省联考卷)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D

2.(3分)A

3.(3分)C

4.(4分)①先阐述议论是小说作者的天然权利,议论与叙事相辅相成,是小说重要构成要素,并举例论证。②再指出议论论为当代小说写作的“禁忌”,议论最小化成为现代小说的箴规,并揭示其原因,指出其片面性。③阐明议论的使用在现代小说中并未衰歇,并借助修辞转换而得以强化;揭示造成这种趋势的成因。④倡议重新思考议论在小说中的作用。

5.(4分)①这段议论具有升华或揭示典型人物意义,抨击时弊(或揭示社会问题),调动读者情绪的作用。②以“我”(故事叙述者)的视角来评说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突出其被践踏的零余者,“玩物”的生存境遇,引发读者同情、悲悯与反思。③“我”对祥林嫂这样一个卑微生命在人世间的消失由同情怜悯到宽慰的心态的转变,能激发读者对祥林嫂这一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进行思考。

6.(3分)B

7.(3分)C

8.(6分)①“石匠留下的歌”既指石匠锤凿发出的叮叮当当的好听的声音以及经过石匠修理后的水碾发出的“清越、悠扬”的声音;②又指石匠精湛的手艺、“见过世面”的人生阅历带给我的人生启蒙和启迪;③还指留存在“我”记忆深处的山村生活、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等传统文化与文明。(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9.(6分)①语言简短,故事短小。如第4段写水碾子的历史、人物对话以及石匠的回答多用短句,文章不以宏大曲折取胜,而是以小写大,以小场景反映大历史。②意蕴深长,言简意丰。通过叙写一个石匠为“我”家修理水碾与“爹”与“我”想通过见石匠了解外界的故事展现出世情、民生、传统技艺等丰富的历史内容,富有韵味,耐人寻味。③景物、人物描写具有诗歌意境美。作者以审美眼光写物写人,如写石匠喝茶、吸烟、休憩、凿石,写锤子的回声、凿后的碾槽等,将人与物变成诗的意象,处处充满了意境美。

10.(3分)C

11.(3分)B

12.(3分)B

13.(4分)(1)所以像颜阖这样的人,并不是厌恶富贵本身,而是由于看重生命才厌恶它。

(4分)(2)帝王的功业,是圣人闲暇之余的事,并不是用来保全身体、休养生息的方法。

14.不重复。第二段的众多例子都是从正面角度来论证贵生的道理,而最后一段所举的“隋侯之珠”的例子,是从反面论证贵生的观点,这样正反论证结合,使得论证更全面,更有力。

15.(3分)C

16.(6分)①都善于联想和想象,构思巧妙。如李白由万里无烟的洞庭湖产生“直上天”的异想、“将船买酒白云边”的奇趣,唐温如则把醉酒后在洞庭湖醒来的情景想象为畅游天河。

②都善用比拟、夸张等修辞技巧。李白把洞庭湖比拟成了富有之主,月亮比拟成可赊借的对象,唐温如赋予洞庭湖的水波以人的情态;李白“直上天”“买酒白云边”的夸张和唐温如“一夜白发多”“清梦压星河”的夸张,都大胆又奇特。

③都在营造飘然若仙、飘逸洒脱的意境。以湖水、天空、月色(星星)等自然意象营造出浩大渺远的空灵梦幻之境。

④都在现实与幻境的交织中表达出超脱尘世的倾向。如李白由万里无烟的洞庭湖产生“直上天”的羽化遗世之妙思,唐温如有“醉后不知天在水”的超凡之绮想。

17.(6分)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18.(3分)示例:①诗情画意 ②余音绕梁/耐人寻味/辞微旨远 ③置身事外/超然物外/作壁上观 19.(4分)这些抒情性的纪录片文本主动地融入了“诗言志”“诗缘情”的古典文学传统,倾注了当代人的崇敬缅怀之情。

20.(4分)抒情性纪录片融入抒情传统,倾注当代人的深情,由此成为“有情”的影像和抒情“美典”。

21.(3分)D

22.(6分)①那么中草药到底是否具有毒性 ②往往存在中草药、西药联用情况 ③大家往往忽视这种情况

23.(60分)

例文:

无限风光在险峰

百年前,当王安石登临高山,于云波浩渺中咏唱“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一气势磅礴的名句时,便是在阐述一个亘古难灭的真理:去吧,去奋力拼搏,向着峰顶进发,当你历尽劫波,登临绝巅,全世界都将为你欢呼喝彩。

宋人李沆有诗云:“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其实不然。“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安居旧林丘,固然独享一分恬然宁静,安稳祥和,然较之奋战峰顶,却少了一些胸襟与气魄。峰顶的壮美,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也是历经千磨万击仍岿然不动的苦尽甘来。从个人到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不正是在这勇攀高峰的过程中,滚滚而前的吗?

勇攀高峰,追求的是心中一份抱负,一份向往。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探索未知的最深切的渴望,这种渴望与名利的追逐,肉欲的餍足完全不同,因此,人类才能将足迹遍布陆地与海洋,甚至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星空。正是这样一种向峰顶前进的不知足的精神,才造就了如今缤纷多彩的世界。

勇攀高峰,收获的是一份眼界,一份胸襟。井蛙只知观天,夏虫不可语冰,狭隘的眼界只能带来同样狭隘的气量。然而当你登上峰顶,世界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副崭新的模样,如此的广博浩瀚,在喟叹自身渺小之余,更迸发出无穷的探索热情。“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跳出狭小的格局,拨开层层迷雾,你会见到不可思议的美丽。

勇攀高峰,需要的是一份勇气,一份毅力。多少人在峰顶前倒下,他们沉湎于山脚的安全,流连于山腰的舒适,于是雄心锐减,意志消磨,曾经如火的热情成了一潭死水,掀不起半点波澜,“死于安乐也”。而对于拼搏者来说,在奋斗中牺牲比消磨斗志而死去好上千倍。有着这样的大无畏精神,即使最终没能登临山巅,这般的经历也将成为人生中最美的风景,纵死亦无憾!

在山巅之上有无数曼妙的风景,它不是大自然秘藏的宝藏,而是一份慷慨的馈赠,等待着有大抱负、大胸怀、大毅力的人来接受。当你历尽艰辛,百炼成钢,终将登临绝巅。那么,你,准备好了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前者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后者李沆“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观点与王安石不同。站得高,看得远,这是人们的共同认识,然而站得越高,风险也就越大,安全系数也就越小。作者在登上六和塔顶层,亲身体验到风险以后,经过权衡,还是拒绝冒险,选择了“归卧旧林丘”,因为这样做没有风险。由此可见,两首诗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不畏困难,选择“身在最高层”代表一种敢于向困难挑战、积极奋进的人生态度;避开凶险,选择“归卧旧林丘”则代表一种平和恬淡的人生态度,两种人生态度互为补充。

写作时,可以可择其一表达态度,也可辩证分析。比如,若认同王安石的人生态度,可指出人生所处的高度决定我们的眼界,而某些“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怎么都行,看淡一切”的生活哲学听上去似是淡泊,但实际上是所谓的“佛系青年”得过且过,逃避现实的借口。进而指出,当代青年应有迎难而上的雄心,若心怀勇气,纵“连峰去天不盈尺”,也“何畏巉岩不可攀”,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若认同第二种人生态度,则可针对前种人生态度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加以批驳,说明高处不胜寒,因此有些时候做人还是要保持低调,适当保全自己,积蓄力量后再出发。或者,也可以说,当我们在奋力拼搏的时候,也不要忘记珍惜平淡的幸福,享受恬淡的人生。

立意:

1.人生要避开锋芒,保全自己。

2.面对挑战,要懂得进退取舍。

3.人生要懂得刚柔并济,张驰有度。

4.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不畏困难,敢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