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分文理科学得相对好的缘故吧,专业学电的我,造化弄人
有关读书的话题,就在前几天回乡祭祖时,还抽空到城里图书馆看看有没有自己需要的书。
虽未寻得,还是匆匆忙忙随手从一列书丛中选了两本,一本是“随笔”(2007),一本是杂文(2013)。还可以多借上几本,只不过所背旅行包中几乎已经装满了,包括从家里带来的几本书,加上充电宝、充电器……,还有换洗衣服……,有十几斤的分量了。
尽管如此,返程时,我还是背着它游走于车站换乘之间,在中新生态城动漫园小憩后,又背着它,乘坐城内4号线,直达国家海洋馆。远道无轻载,自觉加压成了我一贯的做法,不管是背着的书,是否有时间看一看,总觉得有了它在包中,心里就有了点谱似的。当然要装在肚子里或脑袋中,那再省事不过了。
毕竟那厚厚的一本本的书,都是知识啊!背着书包,去参观海洋的知识,探索海洋自然人类的发展,多有意境啊!
喜欢书,在孩提时就喜欢,只要是和书以及文字相关的报纸资料,都要拿出来翻一番,看一看。小时候家里除了马列的书,就是父亲从大队里拿回来看的报纸——那时父亲是大队的负责人。
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上学后,只不过看得只是政治书的名字——《国家与革命》……里边内容是不看的,也看不懂的,只是别人问起来,告诉他我家有书,还是马列的书。
我印象最深的,读的小说是120回《水浒全传》,皮是青蓝色的。
记忆里好像有那么一段时光,父亲一天到晚忙碌,我也是偷着看,如果被父亲发现看小说轻则训斥一番,重则一顿揍。我怀疑自己少儿时那点书的灵性,被打没了。
如果是读小说上瘾,没人管,也许连正常的学业也会受影响的。
因为当时看书,只是好奇,盲目地看,看起书来,只是囫囵吞枣,对生字或模糊的字,也没有查字典的习惯,省事的方法念半边,也留下不少笑话。就是现在已两鬓斑白了,小我一岁的弟弟,还揭我的短,当时,我给他讲的水浒人物故事,把呼延灼,叫成呼延勺了。
因为他在讲给别人时,遭到了嘲笑,所以记得那么清楚。
也许就是因为读书时,底子打得不好,(当时,极左的环境也影响很大,越穷越光荣,宁要资本主义的草,不要社会主义的苗,以至于学风都受到影响,学黄帅,还有白卷英雄……写大字报,批林批孔……)
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感觉该有的课程,还是有的,书还是接着念的。
等到了高考恢复后,也就是初三开始,学习抓得紧了。高中分文理科时,因为感觉理科还行,就选择了理科。当时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虽然未考上大学(大专),但中专分数还是满富余的。在应届里也是凤毛麟角的。也是理科学得相对好的缘故吧!
走向社会,专业学电的我,造化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参加代表基层队参赛的知识竞赛中(好像是历史政治等方面知识),发挥的好被领导看中,调到办公室工作。这可是文字科班。遇到了我的短板……赶鸭子上架,学中练吧!这一绑定就是十几年的光阴。随后又搞了些年思想政治工作,与写作相关的,大多有可采用的相对固定的行文格式,顶多写个汇报,投个宣传稿什么的。
这段时间补充的,读的书大都是应用文等相关的。
等到不再担任职务后,工作不忙了,抽空练几年毛笔字,书还是读得少。
要让我罗列出真正带着字典读的,还得有文字注释的,文言文要有译文的。读过的书,也就大致这么几本,《论语》、《孟子》、《庄子选择》《古文观止》等。
不知不觉中,老将至。而又迷上自媒体了,这才觉得读的书太少了。关键是脑中无物,文辞词穷。可以说是“旁征博引”,如饥似渴,恨不得把一本一本的书充入脑海之中。
不过是拿来主义,写游记就读相关的书,目的性强,也就没有什么计划了,也不会按部就班了。因为需要看的书实在是太多了,实为欠账多。完整的阅读的,只有一两本有关语法修辞的书,其余的都是选择地看,主要是余秋雨、茅盾、朱自清、季羡林、贾平凹等人写的散文。
当然了,这也是刚刚开始,从盲目到有计划,有个梳理调整的过程,有了读书计划,还应持之以恒,这才是读书的关键所在。
毛主席曾经讲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毛主席可以说是博览群书,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读书还需静下心来,不要被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所左右。真正完整的欣赏,细读品味,领会其写作要义,掌握写作技巧。丰富自己的知识面,积蓄的厚实一些,提升写作水平。
达到脑中有物,心中不慌的境界,有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写起文章来,有了文采飞扬、笔墨生香的效果,期待实现质的飞跃吧!
即使达不到“台上玩月”之程度,比‘“庭中望月”也会更好一点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