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联金灭辽”策略
图片来自网络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似乎是国际关系中的一条铁律。可在南宋之后,这一条铁律的地位似乎发生了动摇,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的坚信不疑变为了半信半疑。
敌人的敌人不是朋友,难道还会是敌人不成?
如果说,敌人的敌人的实力与自己相差无几,在打败了共同的敌人之后或许会保持住这种朋友关系。可如果敌人的敌人的实力远超自己,在共同的敌人被消灭之日,就是昔日的朋友对自己露出獠牙之时。
因此,是否能成为永远的朋友,拥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只是其中一个微小的前提条件,或者说只是拥有了成为朋友的基础而已。要想和敌人的敌人成为永远的朋友,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拥有令昔日朋友畏惧的实力。否则,即使昔日的朋友不吃掉自己,也会在暗中算计自己。
这就应了另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自古以来,这种事情就屡见不鲜。
可有一朝,虽然号称在文化和经济上冠绝诸朝,却始终参不透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屡屡吃亏还不悔改,以至于国破家亡。
而一个短暂存在的由一批农民成立的割据势力,却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难得的冷静,对异族提出的要“协谋同力,并取中原”的提议,予以断然拒绝。
这两个朝代,一个是宋朝,另一个则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
翻开宋朝史书,就是一部“挨打史”和“吃亏史”。
在宋朝的319年间,先是辽国、后是西夏,然后是金国,再后是蒙元,从来就没有过过一天舒心日子。
但要注意的是,虽然宋朝被后世人讥讽为“大怂”,屡屡以依靠给异族输送钱财来勉强维持着自己和北方诸国所谓的“和平”,但在内心深处的“恨”却从来就没有消灭过。
因而,在1115年,北方由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向辽国发起进攻的时候,北宋朝廷大喜过望。
于是,在1118年,已经和辽国弭兵修好一百余年的北宋,为了从辽国手中夺取幽云十六州之地,派遣使者从海路赴金国,商议联合灭辽事宜。史称“海上之盟”。
宣和二年(1120年),金宋两国双方议定:
金取辽中京大定府(今赤峰市宁城县),宋取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南),辽亡后,宋朝将原给辽国的岁币转纳给金国,金国同意将幽云十六州之地归还宋朝。
在北宋朝廷看来,辽国是自己的敌人,金国是辽国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岂不就是朋友?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策略完全符合“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
一时间,宋徽宗兴奋不已,如果此计成功,北宋将一雪近400百年来之耻,自己就将成为北宋功业仅次于太祖赵匡胤却要高于太宗赵光义的皇帝了。
可事后证明,以几百年来的混吃等死换来的这个短暂的踌躇满志并没有给宋朝带来福祉,反而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那么,这个“联金灭辽”的策略就没有遭到反对吗?
宋徽宗 图片来自网络
有识之士还是有的。
如宋朝枢密院执政邓洵武的观点就很具有代表性:
“与强金为邻,难道好于与弱辽为邻?”
不仅如此,连东部邻国对此也看得很明白:
“辽为兄弟之国,存之可以安边;金为虎狼之国,不可交也!”
对于北宋的“联金灭辽”的策略,辽国很明显的感觉到了紧张。可派到宋朝的使者没有认清形势,仍然没有低下他们曾经高傲的头颅,仍然以上国的态度对待北宋。
虽然他们的话说得都对,引用的“唇亡齿寒”的典故也对,但态度不对。这就让本来对辽国怀恨了几百年的北宋爆发了。
这就更应了一句话,对待敌人,要么一棍子打死,要么就对人家好一点,化敌为友。不然,积攒了多年的怒火一旦爆发,必成燎原之势。
可战争一爆发,北宋部队孱弱的战斗力就暴露无遗。在金国部队面前瑟瑟发抖的辽国部队,在面对宋军的时候却屡屡获胜,让宋徽宗丢尽了颜面。
如果说,在此之前,金国由于对北宋并不十分了解,对这个庞然大物还怀有几分畏惧、几分高看的话,可随着宋军在幽州的一败涂地,金国这些惟力是视的暴汉岂会再把北宋放在眼里?
这就应了上文说的那番话了,要想成为朋友,就需要这个朋友具有与自己相差无几的实力,否则,他们下一个针对的目的就会是昔日的朋友了。
果然,在金国灭辽后不久,金国就对北宋发起了进攻。那位曾经踌躇满志的宋徽宗在仓皇之下把帝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自己躲到金陵,玩起了“退而不休”把戏了。
公元1127年,金兵卷土重来,可怜的徽、钦二帝被金人俘虏,被押赴到白山黑水之间,屈辱地死去。
13世纪初,先后与北宋、南宋残酷厮杀一百多年的金国也遇到了和辽国当年同样的问题。
在面对北方的蒙古大军的威胁下,金国已经没有余力来应对南宋了。
此时的局势就好像是一次历史的重演,对于南宋朝廷来说,如何应对才能够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获得好处呢?
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可办法有千百种,南宋朝廷再一次选择了一个与当年一模一样的策略--联蒙灭金。
这也难怪,自1126年到1233年这一百多年间,宋金两国之间的仇恨太大了。不仅皇帝被掳走,屈辱的死在了北国,而且,金兵不断地南下掳掠带给南宋军民的灾难也是罄竹难书。
在这种背景下,哪怕再理智的人,恐怕也冷静不下来。
于是,南宋再一次犯了大错,与蒙元联合灭金。
金国本来应对蒙元就已经很吃力了,再加上南宋从南面给予了重重一击,很快就灭亡了。
这下子,南宋终于一雪近百年来的耻辱,积攒了百年的怨气终于得到了释放。
可好景不长,还没等南宋在灭亡金国的喜悦中恢复过来,蒙元就翻脸了。在南宋军刚依照约定攻下开封和洛阳不久,蒙元部队就来抢夺,丝毫没有“盟友”的友好。
猝不及防的南宋部队被打得弃城而逃。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昔日的盟友怎么会翻脸的如此之快。
可事已至此,又能怎么办呢?哪怕南宋朝廷对蒙元破口大骂,可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只能说,南宋朝廷当初决定与蒙元结盟,完全是被当年的仇恨蒙住了双眼,以至于犯了同样的错误。
至此之后,南宋与蒙元之间展开了为期40余年的大战,直至南宋灭亡。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从此之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口号的影响力开始下降了,诸多人由确信无疑变成了半信半疑,又变成了根本不相信。
关于这一点,在李自成身上体现的明显非常。
1643年,李自成率部攻占了西安,建立了大顺朝,年号永昌。
1644年正月26日,多尔衮在沈阳接蒙古鄂尔多斯部报告,大顺军在1643年11月接连攻克陕西延安、榆林、庆阳,兵锋已经靠近鄂尔多斯边境。
多尔衮立刻与范文程商议后决定派迟启龙以大清国的名义递交国书,表示要“协谋同力,并取中原”。
三月初七,李自成收到榆林守将王良智转来的这封“国书”,没有回应。
没有回应就意味着拒绝。
后世很多人认为:
其一、李自成之所以断然拒绝了这次结盟,主要原因还是李自成认为大顺朝覆灭明朝在即,根本不需要清朝的帮助。
其二、大顺朝与明朝之间的战争是内部矛盾,如果牵扯到了异族,矛盾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会失去民众的支持。
事情真得是这样吗?恐怕未必。
在当时,曾经出现过非常罕见的一幕,那就是李自成率领大军已经兵临北京城下之时,竟然出人意外的提出,要明朝崇祯皇帝封其为王,割据西北一带。
这次出人意外举动的内容主要有四项:
其一、封李自成为西北王。
其二、赏赐大顺军一百万两白银作为军费。
其三、李自成替崇祯平定国内叛乱。
其四、帮助明朝抗击东北的清军。
眼看胜利在即,李自成为何要提出这个要求呢?
一般的解释是:
其一、如果明朝灭亡,李自成就要直面清朝,与其这样,还不如留着明朝作为大顺朝与清朝之间的战略缓冲区,然后割据西北发展,待到实力充分壮大之后,再攻打明朝,然后攻打清朝。
其二、大顺朝缺乏粮食,灭亡明朝后,就要负担数百万的生活,以大顺朝当时的能力根本无法做到。
既如此,还不如把这个沉重的包袱继续让明朝背着。
这些说法都对,可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李自成之所以在兵临城下之时突然提出要割据封王,根本的目的是不想走南宋曾经走过的老路。
如果李自成同意和清朝结盟,明朝在大顺军和清兵东西两路的夹击下几乎没有生存下去可能。
可明朝灭亡之后呢?大顺朝能够与清朝和平相处吗?以大顺军的实力能够战败清朝吗?
大顺军虽然号称百万,但只有像李自成这样的人才知道,这个号称的百万大军究竟有多少水分,能有20万精兵就不错了。
而清兵的战斗力是很凶悍的,与这样一支部队作战,李自成没有把握。一旦战败,大好的江山岂不是要落入异族之手?这不是又犯了南宋的错误了吗?
因此,李自成才会在临门一脚的时候紧急叫停,向崇祯皇帝请封。这其实就是在变相与明朝联合抗清。
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李自成身边是有高人的。他们惩于南宋的错误和教训,已经不相信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种口号了,他们在李自成身灌输的是敌人的敌人仍是敌人的理念。
可李自成虽然明白了,但身边那些将领们却不明白,他们期望的就是灭亡明朝,然后封妻荫子。而李自成的紧急叫停,可以说是断绝了他们的期望,他们岂能同意?
李自成的农民军虽然已经建立了国号,但在本质上仍然没有改变军事联盟的这种架构。在这种军事架构下,李自成并不能完全掌控这支部队,其他各部首领在重大问题上都有着发言权的,并且发言权还很重。
因此,大顺军之所以攻入北京,其实就是李自成对部下失控一种表现。
由此,明朝和大顺朝都失去了拯救自己的机会,让清朝占了个便宜。
其实不仅如此,在近代,这个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口号仍然有市场,但只能骗骗一些无知者,对那些老谋深算的人根本起不到作用的。或者说,这个口号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喊喊,但在实际上,没有多少人会相信。
“二战”时期,即使邱吉尔把这个口号喊得山响,但他仍然没有相信过斯大林,同样,斯大林也从来没有相信过他;即使罗斯福把这个口号喊得山响,但在坑害老蒋的时候就从来没有手软过。
君不见,一纸《雅尔塔协定》,让中国这位他们昔日的盟友失去了多少利益吗?
因此,盟友不可恃,可恃的只有实力,只有具有了实力,才能确保地位。
不然,像在2021年,那位骄横的东道主口中的“以实力和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的态度就将会再现。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