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茶诗与茶缘

编者按:

虽然乾隆以数量巨多的茶诗称雄一时,但写得好的茶诗并不很多,而且反映的是宫庭华丽的茶文化生活,故亦未能独自擅美于天下,倒是有许多文人的茶诗写得较有情趣,其中最著名的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余悦主编的《中华茶文化丛书》中,王建平著《茶典逸况·中国茶文化的典籍文献》(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中第五章《 残阳斜晖问灵草——清代的茶文献》第二节 的内容。

在乾隆鉴水品泉的诗歌中,歌咏最多的还是泉水。如《玉乳泉》、《温泉》、《过泗水》、《试中冷泉》、《汲惠泉烹竹炉歌》、《听松庵竹炉煎茶》、《题惠泉山房》、《试泉悦性山房》、《虎跑泉》等。在品泉的诗歌中,乾隆又在作翻案文章,并对陆羽的二十水品提出批评。他在《汲伊水烹茶》中说:“所遇名泉必试品,扬子第一故籍甚。庐山瀑布虽未悉,以此知彼岂虚审。玉泉伊逊真巨擘,难为伯仲均天禀。”在另一首同题诗中说:“伊逊之水第一品,其质则轻味甘甚。万古灵脉秘龙沙,造物有待斯言审。”这二首诗都将玉泉和伊逊水排名天下第一泉,在《品泉》一诗中,乾隆说得更明白:

甲乙惟凭轻重权,灶炉置侧便烹煎。笑伊扬子称第一,未识玉泉第一泉。(昔陆羽品泉,以庐山谷帘为第一,惠水为第二,而刘伯刍则以扬子江水为第一。尝制银斗较之,京师玉泉斗重一两,扬子金山泉较重三厘,惠山泉较重四厘,则谷帘则大概可知。此盖南人享帚之论,未尝品及玉泉,因定玉泉为天下第一泉,详见《记》中)

这两首诗和它的附记,是乾隆皇帝“水以轻者为上”的品水理论最为详细的诠释。按照他的说法,轻于北京玉泉水的荷露水和雪水应为水品的第一第二,轻于天下名泉的玉泉水和伊逊水应放在第三第四,其后才是比玉泉重3厘的扬子江金山泉,重4厘的惠山泉。这就将陆羽二十水品的体系全部 打乱了。

虽然乾隆以数量巨多的茶诗称雄一时,但写得好的茶诗并不很多,而且反映的是宫庭华丽的茶文化生活,故亦未能独自擅美于天下,倒是有许多文人的茶诗写得较有情趣,其中最著名的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他是清代著名的画家,也是位爱茶的诗人,写过20多首茶诗,而且写得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充满俚俗之趣,如《竹枝词》:

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一位天真大胆的民间少女,以吃茶作为爱情的信息,传递给爱慕已久的情郎。“吃茶”是中国民俗婚姻茶礼的习惯用语,那位少女的情哥哥当然懂得其中的含义。黄土墙、茅盖屋和门前一树紫荆花的描写,更表现出这是一位劳动人家的普通少女,她对爱情追求的大胆和执著,是任何大家闺秀不敢企求的。在这迥然有别的茶事天地里,漂洒而出的是一股野泼泼的生活情趣。

这野泼泼的民间少女爱情,并非诗人杜撰,诗人自己就有一段“吃茶”良缘。在他的《扬州杂忆》记载了这一段“茶缘”:

扬州二月花时也,板桥晨起,由傍花村过虹桥,直抵雷塘,问玉勾斜迹,去城盖十里许矣。树木丛茂,居民渐少,遥望文杏一株,在围墙竹树之间。叩门迳入,徘徊花下,有一老媪,捧茶一瓯,延茅亭小 坐。其壁间所贴,即板桥词也。问曰:“识此人乎?”答曰:“闻其名,不识其人。”告曰:“板桥即我也。”媪大喜,走相呼曰:“女儿子起来,女儿子起来,郑板桥先生在此也。”是刻已日上三竿矣。腹馁甚,媪具食。食罢,其女艳妆出,再拜而谢曰:“久闻公名,读公词甚爱慕,闻有《道情》十首,能为妾一书乎?”板桥许诺,即取淞江密色花笺、湖颖笔、紫端石砚,纤手磨墨,索板桥书。书毕,复题《西江月》一阙赠之,其词曰:“微雨晓风初歇,纱窗旭日才温,绣纬香梦半朦胧,窗外鹦哥未醒。蟹眼茶声静悄,虾须帘影轻明。梅花老去杏花匀,夜夜胭脂怯冷。”母女皆笑颔词意。问其姓,姓饶。问其年十七岁矣。有五女,其四皆嫁,惟留此女为养老计,名五姑娘,又曰:“闻君失偶,何不纳此女为箕帚妾,亦不恶,且又慕君。”板桥曰:“仆寒士,何能得此丽人?”媪曰:“不求多金,但足养老妇人者可矣。”板桥许诺曰:“今年乙卯,来年丙辰计偕,后年丁已若成进士,必后年乃得归,能待我乎?”媪与女皆曰能。即以所赠词为订。明年,板桥成进士,留京师。饶氏益贫,花钿服饰折卖略尽,宅边有小园五亩亦售人。有富贾者,发七百金欲购五姑娘为妾,其母几动。女曰:“已与郑公约,背之不义。七百两亦有了时耳,不过一年,彼必归,请归之。”

郑板桥的茶诗与茶缘

(图片均来自网络)

国际茶日,小满/人生如茶,"小满"为宜

年年忆茶贤,读书寄相思!5月14日,纪念陈文华教授读书分享会在厦门举行。

世界读书日/茶香伴书香,丈量出属于自己的世界!

本期内容自“世界茶文化图书馆”

END

余悦教授

著名茶文化专家、

民俗研究专家,

“中国茶文化学”首倡者与理论奠基人,

“悦读茶书会”倡导者与推动者。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中国茶文化重点学科带头人,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总主笔、

全国《茶艺师》培训鉴定教材主编,

中国民俗学会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

万里茶道(中国)协作体副主席,

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会长,

硕士研究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悦读茶书会

悦读茶书,悦读好书,悦读社会,悦读世界。

欢迎关注!

六悦河

坚持茶学正道,传授茶艺真知。

"悦读茶书会"活动基地,

全国茶人和各界人士交流场所,

让爱茶人爱读书,让爱书人爱喝茶!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