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一副《竹石图》,徐悲鸿手痒添了6笔竹子,国人怒骂:手欠

郑板桥一副《竹石图》,徐悲鸿手痒添了6笔竹子,国人怒骂:手欠

在绘画领域,其实是有在别人的书画作品上添笔着墨的例子的,但别人作品的意趣风格,稍有着墨不慎,就很容易毁掉一幅作品的意境。

而且不在别人作品上动手动脚,其实也是一种做人的基本修养,如下棋中观棋不语的规矩一样,尽管如此,在一些名家作品中我们仍可以经常看到其他人的痕迹。

郑板桥一副《竹石图》,徐悲鸿手痒添了6笔竹子,国人怒骂:手欠

最“臭名昭著”的恐怕是盖戳狂魔乾隆皇帝了,乾隆皇帝在文化领域上堪称是“又菜又爱玩”,除了一生作诗4万多首,一首都没有流传下来。

乾隆还喜欢在名人字画上动手脚,就比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的书画上盖满了乾隆的御戳,大有新粉刷的白墙上盖满了牛皮癣广告的味道。

李白唯一传世的笔墨作品《上阳台帖》上,乾隆觉得光盖戳子还不过瘾,还不惜提笔弄墨,楷书“青莲逸翰”四个大字甚至比原作者的书法都要显眼,反而是有喧宾夺主的嫌疑。

郑板桥一副《竹石图》,徐悲鸿手痒添了6笔竹子,国人怒骂:手欠

与又菜又爱玩的乾隆不同的是,书画大师徐悲鸿也同样做过在别人作品上泼墨的事,“受害者”是郑板桥。

郑板桥素以画竹而闻名,徐悲鸿以画马而传世,两个人年代相差极远,却因一幅《竹石图》而产生联系。

郑板桥一副《竹石图》,徐悲鸿手痒添了6笔竹子,国人怒骂:手欠

徐悲鸿在偶然得到郑板桥的《竹石图》后,却有不满,原因是他觉得郑板桥的构图留白太多,尤其是画作的右上角竹叶稀缺,使得整幅作品稍显空荡,于是徐悲鸿忍不住提笔在上面添了六笔竹叶。

或许是徐悲鸿本人也自知这是对前人的亵渎,于是还在一侧书写了这么一句话“戊子始夏悲鸿得之,为补六笔,不能自己,罪过”。

郑板桥一副《竹石图》,徐悲鸿手痒添了6笔竹子,国人怒骂:手欠

对于徐悲鸿添笔的行为,外界评论两极化。

支持者认为,经徐悲鸿着墨,解决了留白太大的问题,还让郑板桥的这幅画的价值陡然而升,大大超过了郑板桥原画本身的价格,两个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画家产生碰撞,更让这幅画有了别样的魅力。

反对者则认为,留白本就是传统国画的魅力,留有空白赋予想象,徐悲鸿添笔的行为本就是以现代人的审美夺古人的意趣,反倒是有所原作的意境,实属自作聪明。

况且徐悲鸿在画作上留的落款,字数太多,与整幅画作也颇为不搭,纵使依靠名气拔高了这幅《竹石图》的价格,但从艺术本身来说也并不可取。

对于画作上添笔墨这件事,做得好的叫画龙点睛,做得差的叫画蛇添足,抛开徐悲鸿本人的身份来谈,你觉得他属于前者还是后者呢?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