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包含三十六个经典计谋,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被古人视为智慧的源泉、胜利的根本,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一般认为作者是南朝宋将檀道济,是刘宋王朝刘裕麾下著名将领、开国元勋。
《三十六计》在军事思想上影响甚广,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每个中国人都能说出几个来,比如美人计、空城计、走为上……这些都是简单易懂实用的谋略,三十六计按敌我双方不同的实力地位对比,总结了六套计谋,第一套就是我方处于绝对优势时的胜仗计,当然再多优势也是需要应用谋略减少己方损失,而不是一味打打杀杀。
一起看看开篇第一计瞒天过海:
没有看过全书或只是道听途说这个计谋的,可能认为这个天是我们头顶上的蓝天,把天遮住了,再过海。小时候就是这么理解的,就像孙悟空请哪吒把天变黑了,跟那两个小妖怪说是把日月星辰都给装进去了。
其实,瞒天过海源于一个传说,唐太宗李世民率领30万大军征讨高丽,准备海路出发,李世民一生经历大战无数,叱咤风云,但那都是在陆地上,对于波浪滔天的大海却是很害怕,不敢上船,部将们不知如何渡海发了愁,总不能强拉硬拽。
几天后,张士贵带着薛仁贵觐见唐太宗,说“有个老人,能把海水变干,帮助我军顺利东征。”唐太宗召见了老人,夸他法术高明,于是大摆筵席 ,召集群臣与老人一起开怀畅饮。过了一段时间,唐太宗和军队就到海的另一边了。
其实,是张士贵和薛仁贵将船连接起来,使得人在“大船”上如履平地,唐太宗没有觉得自己是在海上,以为还在陆地上和群臣们喝酒。“大船”借风之势,30万大军就这么过了海。因而瞒天过海的“天”是指天子,也就是一把手或有决策权的人。瞒着领导把领导要做的事情做完。
在这个故事中,是瞒住了自己的领导,但作为计谋,是要瞒住对方的决策者,让他们产生错觉,引导对方按我方的步骤行事。但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呢?古人认为“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密处行之。”谋士的计谋是阳谋,大大方方地做出来,还要高调,让你觉得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进而没有防备,达到“备周则易怠,常见则不疑”的目的。
作为《三十六计》第一计,很多人都用过,比如抗美援朝二次战役时奔袭三所里实行快速穿插,志愿军看到敌机在上空盘旋后毅然抛弃伪装,不再隐蔽,大摇大摆飞奔至目的地;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则是选择点亮火把,让敌方误认为是友军……都是非常经典的瞒天过海计谋,这一计谋能够运用,一般是由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事情时会对见惯的事情不以为然,或者是创造假象让对方觉得应该就是这样的,然后我方能够趁机以假像隐盖真相,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瞒天过海本质上就是要“瞒天”,也就是对方的决策者,如何瞒,则是气象万千,随机应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