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文化的发展

广府文化之粤语童谣_西关大少粤语_广府粤语发源地

近日,广东广播电视台《超粤未来——2023粤港澳青少年广府话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正式启动。大赛从2018年起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在粤港澳三地掀起了学习广府话的热潮,引起了年轻一代对传承广府话、弘扬广府文化的重视。

西关大少粤语_广府文化之粤语童谣_广府粤语发源地

广州话是广府文化的载体,成为粤语的代表语。那么,粤语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粤语为什么以广州话为代表,以西关音为标准音?从本期开始西关大少粤语,我们将陆续推出几篇相关专业文章,和大家一起分享。

粤语为什么以广州话为代表?

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自古是岭南与中原、中国与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地,是粤语的重要通行地,更是以广府文化为代表的岭南文化的核心地。粤语作为岭南的地方通语历史悠久。广州自古是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不仅是古今长盛不衰的海内外中心大港,而且是我国第一个现代行政建置的“市”。广州话是广府文化的载体,其成为粤语的代表语,是广州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广府粤语发源地_西关大少粤语_广府文化之粤语童谣

1924年建成的十三行路

隋唐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唐代的广州,不但是中国的第一大港,也是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使广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地进一步强化。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在广州设立市舶司,实行特殊政策,发展海外贸易,广州成为“天子南库”。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仅留广州一地口岸,这就是历史上的“一口通商”。长达83年的“一口通商”,使广州成为清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心,造就了“十三行”的辉煌。广州“一口通商”和十三行贸易垄断延续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长达156年。洋货十三行是清代官设的对外贸易唯一特许商,十三行商馆区所在地——广州西关,成了中外商贾云集、闻名于世的商贸中心。发达的外贸带来了发达的服务业,西关成了百业兴旺、中西文化交融之地。康熙后期,十三行商业稳定下来后,大批广州本土居民,尤其是从事洋货贸易的中国商人,从城中和珠三角地区迁居十三行附近,其中尤以附近的南海、番禺、顺德为最,西关也就成了繁华的对外商贸区和最早的本地人聚居区。

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十三行”曾名扬中外。发达的外贸服务业与工商业,使西关迎来了文化、教育的繁荣,催生了中西合璧的西关文化,这种以中华文化为主体,融西方文化于一炉的文化,商业文化特色鲜明,是近代岭南都市文化的典型,堪称省城广州文化的代表,在广府民系区域,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认同度高,对岭南、港澳及海外华人、华侨影响深远。

粤语为何以西关音为标准音?

商贸业的繁荣,带动了文化艺术、娱乐服务、房产等行业的兴盛。清末,泮塘、南岸附近一带逐渐被填为陆地,发展了房地产西关大少粤语,成为人口稠密的商住地,被称为“西关大屋”的各式民宅陆续发展起来。宣统《南海县志》记载:西关地区街道有1700多条、门牌4000多个,可见人口之密集。西关的宝华路一带自同光年间便发展为住宅区,有街有市。1889年至1890年,多宝桥外兴建了广州较早的戏院,“戏班眷属多住在黄沙、恩宁一带”。20世纪初,西关成为商贾的聚居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文化繁荣,“八和会馆”的建立,粤剧堂所、戏园纷纷落户恩宁路一带,此地遂成为闻名遐迩的粤剧文化中心,带动了西关粤剧业的发展。与粤剧相关的行业,如戏服业、乐器业、灯饰业、乐器业、印刷业、茶楼等在西关聚集发展,吸引着大批粤剧粤曲名伶、剧作家、音乐家、以及舞美、服装设计等行家里手工作、生活于此。浓厚的商业氛围,发达的文化教育、娱乐服务业带动了高端消费,这种环境中孕育了“西关大少”和“西关小姐”,成为广州历史上的美谈。

广府文化之粤语童谣_西关大少粤语_广府粤语发源地

那时的西关商贾、文人墨客所持的粤语,称为“西关音”“西关话”。发音颇富特色,如,元音a在复元音韵母中有长短对立(即长元音a,短元音),舌尖前音明显,变调丰富;常用词汇中引入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语种的外语借词,古雅又不失时髦,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身份、文化象征,被时人所模仿。至20世纪,“西关音”更成为粤语戏曲、广播和有声电影演员的发音标准。随着历史的变迁,移民的脚步,西关文化深度影响港澳和海外华侨、华人社区,粤语的使用范围遍及五洲四海,“西关音”成为粤语的标准音得以公认。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