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的一生?胡雪岩简介
胡雪岩的一生?
1823年,胡雪岩出生在安徽绩溪县的小乡村,12岁时父亲去世。幼小的他,不得不靠给人放牛,帮补家里。生活虽苦,但他继承了微商的基因,总想找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天随人愿,他被一个杂货铺的老板看中,在店里当伙计,之后因其聪明好学,做事麻利勤快得到老板重用。
在火腿行工作时,他见识到钱庄的魔力,深知其利润丰厚,便私下自学相关知识,找机会不动声色地在钱庄老板处表现才华,果真谋得一份跑腿收账的活。
在其他人眼里,这不过是份苦差,但胡雪岩却甘之若饴,他在走街串巷中,结识了不少生意人,从他们那打开了布局商业世界的大门。
即使再坏的死账,胡雪岩只需略施一计,再蛮横的欠债人都会乖乖还钱。“阜康”钱庄老板看到他处事机变万千,是经商的好手,便在去世后,把钱庄赠于他,从此走上商圣之路。
后来,胡雪岩无意间结识落魄书生王有龄,自知此人气宇非凡,一旦走入仕途,便将平云青云,日后也许能提携自己。于是,毫不犹豫把500两银子送给只见了2次面的王有龄,进京捐官。
高人果真是高人,王有龄官场得志后,鼎力相助胡雪岩,还带着他步入官场。政商都吃通,钱庄、漕运海运、丝织行业应运而生,生意版本越发增大。
后因战争到来,王有龄在守护杭州城中拒降,以死明志,失去靠山的胡雪岩立马寻找新靠山。搭上了左宗棠,在他平定战乱,钱粮紧缺时,积极调动粮食接济清军,出资给左宗棠组织“常捷军”,收复新疆。
后来,胡雪岩更是协助左宗棠开办了不少企业,操纵江浙沪一带的蚕丝业、茶叶、药业等,获利颇丰,鼎盛时资金达到2000万两,土地万亩,成为赫赫有名的红顶商人。
有钱后,胡雪岩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还是挺大的,他不是那种为富不仁的商人。在社会动荡之际,胡庆余堂免费给穷人送药,设立善堂免费提供粥食,出资收敛埋葬饿死在荒郊野外的几十万尸体。
只可惜,后来胡雪岩成为了左宗棠和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蚕丝厂倒闭之际,被李鸿章使绊拉下马,以此压垮左宗棠。
于是乎,各大钱庄,几乎被人挤垮,全都是来提钱的,资金链彻底断裂。随着钱庄倒闭,几十年打造起来的商业帝国也轰然倒下,胡雪岩面临抄家处决之前,机智散家,安顿好家人。
胡雪岩带领家人搬到杭州城外的旧房子里居住,但身体不如往日,胡雪岩自知时日已不多,尽管他在风光时,花重金修缮祖坟,还建造了一块豪华墓地,准备年终时安享乐土。
胡雪岩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出生于安徽绩溪,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他开办了胡庆馀堂中药店,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于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宗棠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1885年,胡雪岩去世。
胡雪岩是清末“富比陶白”、名震天下的商界大亨,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官商。
1823年,胡雪岩出生于杭州一个普通人家。胡雪岩自幼丧父,家境贫寒,无以为计。1835年,作为长子的胡雪岩经亲戚推荐,来到杭州“信和”钱庄当了一名学徒工。
一个偶然的机会,胡雪岩结识了王有龄,两人很快就成了朋友。王有龄想到京城捐个官做,但却苦于没钱。胡雪岩为了义气,偷偷地将钱庄里的500两银子借给了王有龄。
后来,王有龄坐上了浙江巡抚的宝座。他不但将500两银子加上利息还给了胡雪岩,还帮胡雪岩创办了自己的钱庄——阜康钱庄。1861年,太平军攻战杭州。次年,任浙江巡抚的王有龄自尽。王有龄死后,左宗棠继任浙江巡抚。当时的浙江粮饷短缺,左宗棠欲进攻太平军,但却苦于军需供应不上。而胡雪岩在这时却帮了左宗棠的忙。
有了充足的军饷。左宗棠很快便率军攻下杭州。然后,左宗棠又委任胡雪岩管理赈灾局、设立粥厂、难民局、善堂、医药局等,胡雪岩都干得非常出色,很快使浙江的经济得到了稳定,他自己也捞了不少好处。
后来,胡雪岩被清廷赐予“二品官衔,顶戴红珊瑚,赏穿黄马褂。准紫禁城骑马”的殊荣,成为晚清唯一的“红顶商人”。功成名就后,他为百姓做了许多义举,被人们称为“胡大善人”。
1882年,胡雪岩在上海开办蚕丝厂,用去了2000万两白银囤积了国内所有蚕丝,企图垄断丝业贸易,但此举也造成了商业帝国资金的严重短缺。此时,无利可图的外商联合起来。拒收中国蚕丝。而海关海运全部为外国人操纵,致使胡雪岩不得不将蚕丝低价出售,亏损1000万两。消息传开后,各地官僚竞相提款。到1883年,全国的阜康钱庄全部破产倒闭。
一生辉煌,顷刻间灰飞烟灭。胡雪岩坦然接受了失败。随后,他遣散了所有的姬妾家丁,与患难与共的妻子度过了最后的时光,于1885年抑郁而终。
胡雪岩的资料?
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时,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并做情报工作,常将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报告左宗棠。备受欢迎时,官居二品,赏穿黄马褂。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制“避瘟丹”、“行军散”、“八宝丹”供军民之需,药店传承至今,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
1885年,郁郁而终。
胡雪岩官方评价?
胡雪岩,是近代鼎鼎大名的红顶商人,被后代众多的商界大佬奉为商圣,是公认的徽商传奇人物。
胡雪岩出身贫苦家庭,从小就聪明独立,十三岁开始孤身一人闯荡江湖,在经历了很多心酸经历后,凭着自己精明,务实,眼光独到等常人所不及的能力,终于由店铺小伙计蜕变成为一代富豪,独一无二的官商,这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胡雪岩的起家历史,一直都与政府官员紧密联系在一起,自从他资助王有龄走入官场后,便被这个平步青云知恩图报的官员全力扶持,商业版图的越来越大,直至与左宗棠合作达到顶峰,成为大清首富,风光一时无二。
但最后,由于多生变故,产业由盛转衰,直到被官府被查抄家产,终于导致胡雪岩郁郁而终。
其实胡雪岩从开始经商的模式,就已经注定了它的结局,亦官亦商,最后只能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纵观胡雪岩的一生。他以独有的精明睿智为自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篇章。
他参与创建中国首个造船厂,作为“后勤部长”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开设胡庆余堂,研制研发药品,热心于慈善事业,奉行诚信戒欺的经商理念,一系列的所作所为,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胡雪岩为何倾家荡产?
表面上看,胡雪岩的失败是因为经营生丝生意出现了问题,可实际上深层次的原因,却是源于胡雪岩自身的弱点。
首先,胡雪岩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又过低估计了与洋商斗法的难度。清光绪八年,胡雪岩联合华商抵制洋商,试图通过大量购入生丝,掌握丝茧贸易的话语权,为此,胡雪岩一口气购入生丝1.4万包,价值2000万两白银,相当于上海全年生丝交易量的三分之二,一下子令整个上海市场“一丝难求”。
无处买丝的洋商,惊慌之下只得找胡雪岩谈判,提出加价1000万两白银,收购胡雪岩手中的生丝。胡雪岩见洋商求上门来,哪肯轻易松口,他当即告诉洋商,想买生丝可以,但要加价1200万两。
洋商听后,一时颇为犹豫。胡雪岩的要价实在太高,洋商不禁想找找其他门路,看看是否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生丝。更为重要的是,洋商担心一旦答应了胡雪岩的要价,今后生丝的定价权便全由胡雪岩掌控了,这是洋商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
就在洋商犹豫之际,突然传来了意大利生丝大丰收的消息,紧接着,中法战争爆发,华商价格同盟不攻自破,胡雪岩手中的生丝,一夜之间身价大跌。无奈之下,胡雪岩只能忍痛贱卖,以亏损1000万两白银的惨痛代价离场。
这场中外大商战,最终以胡雪岩落败收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胡雪岩在商业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让他轻信自己在与洋商打交道时也能占尽便宜,殊不知洋商的背后都有财团支持,胡雪岩相当于以一己之力,与整个西方财团抗衡,其难度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胡雪岩忽略了国际市场对国内大宗商品的影响,缺乏相应的风险预案,导致其在市场剧变后无力应对,只能止损离场。
02眼光局限
除了低估洋商的实力外,胡雪岩自身眼光的局限性,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的失败。
胡雪岩与洋商斗法的时代,恰是工业革命后,西方纺织业大发展的时代。英、美等国先后建立了机器缫丝厂,通过工业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据文献资料记载,当时一台机器一天的生产量,相当于同样时间内,30名工人持续劳动所产生的效益。然而,纵使机器生产的效率奇高,胡雪岩为了维护江南养蚕人家的生计,依旧坚持手工生产,并且拒绝了人们让他低价收购蚕农们蚕茧和生丝的建议。
如此一来,胡雪岩手中生丝的成本便一直居高不下,偏偏欧美发生了金融危机,对生丝的需求量锐减。上海生丝主要出口国家法国,生丝进口量下降了53%,而另一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丝绸进口量也减少了46%。
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化,对胡雪岩的生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时,胡雪岩的老对手盛宣怀突然出手,令胡雪岩苦心经营的商业帝国,顷刻之间烟消云散。
03过于宽厚
盛宣怀之所以要对付胡雪岩,不仅是因为两人的商业竞争关系,更是想为一直在背后支持他的李鸿章除去一个心腹大患。
众所周知,晚清时期,支持盛宣怀的李鸿章,与支持胡雪岩的左宗棠曾因为“海防”、“疆防”之争,在朝堂上闹得不可开交。李鸿章一怒之下,决定扳倒左宗棠,而作为左宗棠“钱袋子”的胡雪岩,就成了李鸿章集团的首要打击目标。
深知李鸿章心思的盛宣怀,便在胡雪岩因“斗丝”遭难时,以李鸿章的名义给上海道台邵友濂发电报,令他缓发本应给胡雪岩的协饷。
原来,胡雪岩为人素来宽厚,他曾以个人名义,向汇丰银行等外资机构借来的上千万两银子,用作左宗棠历年行军打仗的军费。按惯例,这笔钱本该每年由上海道台收集各省协饷后,转交给胡雪岩来还款。但上海道台邵友濂却在胡雪岩生意重创的节骨眼上,拖欠协饷。要说这事对胡雪岩也不算个事儿,凭借多年与外商银行打交道的情面,胡雪岩想要让外商银行同意晚几天还款,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盛宣怀岂能让胡雪岩缓过这口气来,他当即派人找到汇丰等外商银行,通知他们胡雪岩即将破产,让外商银行加紧催款。
与此同时,盛宣怀还收买了胡雪岩钱庄上的伙计,令他打探胡雪岩的一举一动,因此当胡雪岩从各地钱庄调集银两时,盛宣怀第一时间就掌握了内幕。
通过分析胡雪岩的举动,盛宣怀认为胡雪岩手中是真的没钱了。于是,他立刻再次向各洋行、官员、商贾们宣布,胡雪岩即将破产,号召大家一起去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取款。
一场人为制造的挤兑潮就此爆发,胡雪岩无计可施,急忙发电报向左宗棠求援,可盛宣怀却令人扣下这份重要电报,待到左宗棠知晓此事,前来救援时,早已无力回天了。
一代巨商胡雪岩,就这么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据野史记载,胡雪岩在贫病交加中含恨离世时,一直在喊着“勿近白虎”,谆谆告诫子孙后代不要再经商。
其实,胡雪岩一败涂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胡雪岩太过宽厚。当初胡雪岩靠着资助王有龄起家,这让他终身都秉持着“做好人,有好报”的信念,无论对钱庄伙计还是生意伙伴,处处留有一丝情面。
只可叹,并非每个人都是王有龄。胡雪岩的宽厚,反倒纵然钱庄里的小人卖主求荣,也让老对手盛宣怀不断做大,最终给了胡雪岩致命一击。
胡雪岩真实存在吗?
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晚清首富胡雪岩,被称为“红顶商人”,其一生的是非功过褒贬不一。
晚清时代中涌现出的一个乱世英豪。他幼时家贫,替人放牛为生;稍长,入钱庄干杂活,扫地、倒尿壶,得老板赏识,提为跑街;他先是结交王有龄起家,后来又在左宗棠这棵大树下乘凉,结交漕帮成了小爷叔,得到了漕运的便利,开设了钱庄、当铺、药铺,经营丝、茶,从而迅速暴富。在经营过程中,他不断地结交官场,熟谙“中庸之道”,在官场左右逢源,借助权贵而扶摇直上。他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顶戴花翎。由于他过度依赖左宗棠,导致从鼎盛走向了败落。所以说,皇权无边,必然无情,商人的命运并不在自己手中。
与人交往,他处处为对方着想,胸襟宽阔,豁达大度,不计个人小怨。
结交官场,熟谙“中庸之道”,在官场左右逢源,借助权贵而扶摇直上。
另一方面,胡雪岩由于太多依靠官家,很难按照市场规律行商,而只能看官家的脸色或者投机于官家的喜好。
中国人怎么评价胡雪岩?
中国人评价胡雪岩:
作为大清国的首富与首善,胡雪岩的崛起与失败都非常迅速,而其个人评价,则留给历史众说纷纭。
他所以能够成为一代鼎鼎大名的官商,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会“烧香”。在建立圈子交往中,急功近利的结果便是交换,你给我多少,我会还你多少。而那些终成大事的人,都是讲骨气的人,他们对这种目光短浅的人可能会敬而远之,也可能当时会接受你的小恩小惠,但也会以半斤对八两的方式回报给你,不会让你得到啥好处和便宜。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6条关于胡雪岩的问题「胡雪岩的一生?」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胡雪岩简介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