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姓的来源 段姓的来源
段姓的来源 1、源自共叔段 段姓最主要的得姓始祖就是共叔段,在周宣王在位时期,将弟弟姬友受封于郑邑,而郑王室就是共叔段的祖先,共叔段的父亲就是郑武公,当时郑武公和武姜氏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做“段”。
文章目录:
一、段姓的来源
段姓的来源
1、源自共叔段
段姓最主要的得姓始祖就是共叔段,在周宣王在位时期,将弟弟姬友受封于郑邑,而郑王室就是共叔段的祖先,共叔段的父亲就是郑武公,当时郑武公和武姜氏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做“段”,后来人们都习惯于称他为“叔段”。
后来共叔段逝世,他的子孙遇难而四散逃开,等到郑历公继位的时候,公叔段的后人才重新被接回,后来子孙也就以祖先名为姓,称为“公孙段氏”,逐渐简化为段姓,也就形成了现代的河南段姓。
2、源自少数民族改姓
段姓与赵姓起源和来历一样,族人中有不少改姓而来的,其中包含了白族档此扰、鲜卑族、锡伯族、土家族、蒙古族以及苗族等,最为典型的就是蒙古族中的陶日根席日氏、陶尔干锡热氏等都在清朝时期改为了汉姓段姓或者黄姓。
3、源自李宗
段姓还有部分族人则源自老子李耳,在《史记·老子扒迹韩非列传》中提到,老子原名叫做李耳,他的儿子则名为李宗。
当时被封于段干邑,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夏县地区,于是子孙就以祖先邑为姓,最终形成了段干氏,还出现了段干木、段干术等名人,直到西汉时期,段干氏便分化为段姓和干姓。
段氏的发源地主要有三:
一是河南北部共叔段的一支;
二是段干邑的段干木的一支(段干之今地待考);
三是出自辽宁西部的鲜卑部落。
大体上来说,在姓氏的发展史上段氏应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民族,源于北行旦方,大举发展于北方,尤其是陕西、甘肃两省最旺盛。
二、段姓的来源
段姓,大理国国姓,先祖出自周王族支系,源于姬姓郑氏。
姓氏起源:
1、源自共叔段,根源于姬姓,属黄帝的后代。段姓受姓始祖是共叔段。他的曾祖父是周厉王,公元前841年,发生“国人暴动”,厉王死于囚所。据《左传》、《史记》的记载,周宣王继位,把他的弟弟姬友分封到镐京附近的郑(今陕西省华县)。姬友就是共叔段的祖父郑桓公。他是周幽王的司徒。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镐京,姬友死于王事。姬友的长子姬掘突继位,助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仍为周朝司徒,并把郑室迁到洛阳东南,史称“新郑”。故城至今保存完好。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儿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因难产,姜氏受了惊吓,对他一直不喜欢。姜氏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叫“段”,人们称他“叔段”。共叔段死后慧罩贺,家人子孙四处逃散。郑庄公的儿子郑厉公继位,态度有所改变,他曾对臣下说:“不可使共叔段无后于郑。”并于周釐王四年(公元前678年)将出奔在卫国的共叔段的孙子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郑国。公父定叔的父亲名叫公孙滑,定叔回郑以后,共叔段的子孙始称“公孙段氏”。这就是所说的河南段氏。共叔段的后代子孙将“段”作为自己的姓氏,这表明了他的后代子孙对共叔段的爱戴与尊重。
2、来自段匹磾,根源于鲜卑族后裔。段匹磾,辽西石城人。据《辞海》载,西晋时,鲜卑族的一个部落首领叫段务勿尘,在归顺朝廷后被封为辽西公。他的领地内原有三万家,分布在今辽宁西部。但后味他的领地被十六国之后赵皇帝石虎于太宁元年(349年)占领,其属民逃到中原各地,与汉人杂居,并逐渐与汉人融合,在生活习惯上也没有两样。又据清人张澍《姓氏寻源》一书载,段务勿尘本鲜卑人檀石槐之后,其属民在与汉人融合之后,其东晋怀帝时的左贤王兼幽州刺史,段匹磾,作为段务勿尘之后人,即将这“段”作为这些属民统一的姓氏,使之成为段姓族人重要的一支。是为辽西段姓闷斗。
3、云南白族(还有哈尼族),根源于段思平。唐宋时期,在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白蛮出身的段思平,建立了大理王朝,其子孙在这里相继统治了317年 (737—1053年)。白蛮就是白族,段姓一直是白族的大姓之一。特别是大理王朝被蒙古人忽必烈灭亡之后,有更多的白族人改姓段氏。如今在大理一带,多为段姓。清人张澍在《姓氏寻源》中说:“云南蛮段氏,魏末段延没蛮,代为酋帅。裔孙凭入朝,拜云南刺史,本出武威。”这就是云南段氏的来历。始祖段延是出自武威的地道的汉人,是共叔段子孙西迁武威后的后裔。如此看来,云南段氏同河南段氏本是同根生,云南段氏被世人视为白族(还有的是哈尼族)。清人冯苏在《滇考·段氏大理始末》一数千字的长文中说:“段氏之先为武威郡人。唐天宝末,段俭前派魏佐南诏王蒙氏有功,赐名忠国,擢清平官(相当于宰相)。六传生思平。”
三、段姓有多少人口_段姓的传统文化
段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八十一位姓氏,在川、滇地区颇有影响。当今段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22%, 总人口大约在270多万。
段的名义
《说文》:段,指锤击,以锤击物。金文的段字,像手持锤在崖下凿石锤击之形,两小点代表打碎的石屑,是一会意字。它的引申之义为锤击,所以,凡是以段为偏旁的字,如锻,大多有锤打之义。后来又引申为部分之义,如分段、段落等。段人当以打石或打铁作为自己的职业,因而段人以此为氏族的图腾,命名段氏族之名和族徽,段人居住过的地方称段,最终形成段姓。
段姓的起源与演变
汉族段姓来源主要有两大支:姬姓和赢姓。
第一支源自姬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南郑,在今陕西华县东,史称郑桓公。郑桓公之后为郑武公,在东郑即位,建立了郑,都新郑,即今河南新郑。郑武公之后为郑庄公,庄公之弟叔段初封京,封地在今河南荥阳京襄村,号太叔,称京城太叔,或称太叔段。公元前722年,太叔段谋反,为郑庄公所伐,北渡黄河逃到共邑,今河南辉县,史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共叔段之子共仲为侯氏。其中一支后裔以共叔段的字为氏,这支姬姓段氏有27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系出赢姓。高阳氏颛顼的后裔皋陶,赢姓。皋陶氏族的首领在尧舜时代世为液册大理官,即刑官。夏朝时其后裔以官名为氏,有理氏。商末大臣理征被害,其妻携幼子理利贞出逃于今河南西部嵩县的伊水旁,靠树上的果子(木子)才以存活,遂改理氏为李氏。春秋时大名鼎鼎的思想家、道教的鼻祖李耳(即老子),是理利贞的后裔。春秋时老子之裔孙李宗为鲁国大夫,先食采于段,今山东济南历城西的段店,后封于干,今山东冠县北的干集,其子孙隧以二封地名合为段干氏。至魏文侯时段干木之子段隐如改单姓为段,赢姓段氏的历史有2400多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在汉朝前,一支姬姓段氏北迁人鲜卑,居辽西徒河,与鲜卑人融合而成为段部。两晋南北朝时,一直活跃于华北地区,隋唐之际全部落融入汉族。甘肃武威的一支段姓南下进入桥弯云南大理地区,到五代后晋时建立了大理国。大理国的后裔除一部分成为今天的白族先祖外,其余均逐渐融入汉族。这是中国姓氏演化过程中,先夷化后汉化的典型事件。西南汉族多段姓正是这个原因。
历史上段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发源于河南的段姓,随后向北的河北,东北的山东、辽宁扩散。秦、汉时期,段姓主要向西北的陕西、甘肃移民,随后南下入四川,进而入云南。东晋南北朝时,段姓移民湖北、江西,随后散播到安徽、江苏、浙江。唐朝时期,段姓已经出现在长江南面的湖南。宋朝时段姓进入了福建,明朝时段姓已经分布到大江南北。
宋朝时期,段姓大约近1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6%,排在第一百〇五位。段姓第一大省是山西,约占全国段姓总人口的2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江西、湖南,这四省段姓大约占段姓总人口的76%,其次分布于河北、福建、广东,这三省的段姓又集中了16%。全国形成了北部晋豫、南面赣湘两块段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段姓大约有19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1%,排在第九十位。宋、元、明600年中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段姓人口增长快于全国人口的增长。山西为段姓第一大省,约占总段姓人口的2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云南、甘肃,这三省段姓大约占段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江苏、山东、湖南、陕西,这四省的段姓又集中了30%。宋、元、明600余年,段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西北部和西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西北部晋秦甘、西南四川、东南江苏三大块段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段姓的分布和图腾
当代段姓的人口已达270多万,为全国第闹消宏八十一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段姓人口由19万激增到270多万,达14倍多。自宋朝至今1000年,段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云南、河南三省,大约占段姓总人口的33%,其次分布于山西、湖北、河北、湖南,这四省的段姓又集中了30%。四川居住了段姓总人口的12%,为段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西南川滇、北部豫晋二块高比率段姓区域。在600年期间,段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继续向西部汗移,同时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十分强劲。
段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81)表明:段姓主要分布在川滇和豫晋地区。在云南、四川南部、黔桂西端、鄂皖赣连接部、河南大部、山西、河北西南部、陕西东部、内蒙古中部、吉林西北,段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8%以上,中心地区达到3.4%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7%,居住了大约28%的段姓人群。在川渝大部、黔桂中西部、鄂皖湘赣大部、陕甘南部、山东西部、河北大部、京津、山西南部、宁夏大部、甘肃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和东部、黑吉蒙连接部,段姓在人群中的频率在0.32%0.48%之间,分布的覆盖面积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2.2%,该地区居住了大约46%的段姓人群。
段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段姓的郡望主要有京兆、武威、辽西、齐郡。段姓的堂号除与郡望同名外,主要还有君轼堂。君轼堂号典出战国时段干木。段干木是贤人,魏文侯亲自登门拜访,他不肯做官,跳墙躲避了。魏文侯很器重他,每次从段干木家门经过,一定站起、伏在车上的横木上以示敬意,他解释说:段干木是位大贤人,我怎能不伏轼呢?轼,就是古代马车厢前面供立乘者凭扶的横木。伏轼就是致敬之义。
楹联 段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四副:
逾墙避主;击笏除奸。
学博酉阳;忠留丹笏。
平羌锡士;梦凤呈祥。
文称二妙;国立一王。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段姓历代名人85名,占总名人数的0.19%,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〇一位;段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12%,排在第一百三十一位;段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2%,排在并列第一百一十七位;段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11%,排在并列第一百三十九位。
历史上段姓重要人物有:西汉名将段会宗;东汉并州刺史、新丰侯段颎;西晋辽西公段务目尘;东晋十六国后凉凉州牧段业;唐朝大将段志玄,文学家段成式,宰相段文昌;五代后晋大理国君主段思平;北宋金国文学家段克己、段成己;清朝文字训诂学家兼经学家段玉裁;民国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参谋长兼第一纵队司令段德昌。
段姓血型
段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3.4%,A型占29.1%,B型占28.6%,AB型占8.9%。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3条关于段姓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段姓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