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简介 裴度简介 裴度失印的故事

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辅佐宪宗开创元和中兴,历经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时人将其比作郭子仪。裴度简介 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

文章目录:

  1. 裴度简介 裴度失印的故事
  2. 裴度的子女 怎么评价裴度
  3. 四朝重臣裴度:裴度一生的故事

一、裴度简介 裴度失印的故事

  裴度

  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辅佐宪宗开创元和中兴,历经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时人将其比作郭子仪。

  裴度简介

  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时累迁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亦伤首。旋即代武元衡为相。后亲自出镇,督统诸将平定淮西之乱,以功封晋国公,世称“裴晋公”。此后历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数度出镇拜相。晚年随世俗沉浮,以求避蚂厅祸,官终中书令。开成四年(839年)去世,年七十五。获赠太傅,谥号“文忠”。会昌元年(846年)加赠太师,后配享宪宗庙廷。   裴度坚持正道,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为将相二十余年,荐引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颜、李等名将,还保护刘禹锡等人。史称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被时庆简人比作。   在文学上,裴度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在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颇受时人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等唱酬甚密,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5] 。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失闷差隐印的故事

  裴度在中书省任职时,一次随从忽然报告说官印丢了,裴度依旧神色怡然,告诫随从们不要声张。当时正在举行酒宴歌舞,随从们不晓得他为什么会这样处理。半夜酒宴正进行到热闹处,随从们又报告说官印又回来了,裴度也不答话,宴饮极欢而散。人们问他为什么这样,裴度说:“书办们偷印去私盖书券,不急着寻找追查的话,就会再放回原处,追得太急的话就会将印销毁掉,再也找不着了!”在《智囊全集》中评此举“不是矫情镇物,真是透顶光明,故曰‘智量’,智不足,量不大。”

二、裴度的子女 怎么评价裴度

  裴度

  裴度为将相二十余年,不仅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还推荐了一大批人才,保护刘禹锡等人,可以说是劳苦功劳,但其晚年随世俗沉浮,75岁是逝世。

  裴度的子女

  据《新旧唐书》本传载:裴度有子五人:裴识、裴撰、裴让、裴谂、裴议,其中以裴识、裴谂最有名,史称“兄弟并列方镇,时人荣之”。   1.裴识,长子,字通理,以荫授上柱国,袭爵晋国公,历任六镇节度使,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卒郑绝赠司空,谥号昭。   2.裴撰,次子,字宜业,长庆元年(821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工部侍郎。   3.裴让,喊指姿三子,初任京光府参军,太和(827年─835年)年间随裴度镇襄阳。   4.裴谂,四子,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黄巢之乱时遇害。   5.裴议,五子,生平不详。

  怎么评价裴度

  裴度以文章书生入仕,数年之间,渐升至清要之职。适逢时局艰难,他奋发决策、亲讨叛军,成为人们崇仰的中兴名臣。他的样貌平常,但风神俊爽、文采出众,答对雄辩有力,使听者为之震动。当时凡有使臣出使他国,他国的君长必定询问裴度的年岁、形貌,以及是否被天子任用。裴度的威名远播四方,中原、异邦对他都颇为畏服。他的威信名望、德操功业,与齐名。裴度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内,以一身维系国家的安危,对时局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选用逗凳重臣时,群臣不论“无贤不肖”,无不首推裴度。   柳宗元:伏惟相公天授皇家,圣贤克合,谋协一德,以致太平。入有申、甫、魏、邴之勤,出兼方、召、辛、赵之事。东取淮右,北服恒阳,略不代出,功无与让。

  杜牧:裴公抚安魏博,使田氏尽归六州,元和中,翦蔡剧贼於洛师胁下,招来常山,质其二子以累其心,取十三城使不得与齐交手为寇,因诛师道,河南尽平。当是时,天下几至於太平。凡此十九公,皆国家与之存亡安危治乱者也。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三、四朝重臣裴度:裴度一生的故事

  裴度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己身上的重担究竟有多重。到文宗时期,自己真的已经老得不能动了。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他自己才发现竟然有这么多可供追忆的东西, 但无奈随着年老的到来,他还真的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只是隐隐约约记得当年沙场的壮烈,自己每一步决策的艰难。这么想起来,自己最多的记忆,恐怕就是宪宗那 朝了。此后虽然又历经三帝,但究竟此间后来又有什么事情,都已经一律想不起来了。 >裴度(763—839),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属山 西)人。自己本也出身官宦世家。他的祖父裴有邻,曾为濮州濮阳令。父裴溆,为河南府渑池丞。因此,裴度自小所受教育是很好的,当然家里也一心想要裴度能够 继承家统,将来能够出仕入官。贞元五年(789),裴度进士及第,登宏辞科,补校书郎。裴度的官途十分畅达,就在他进士不久,他便升为监察御史。但这个裴 度也是个性格刚烈之人,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是一样,往往读书久了,特别是在学问上颇有造诣的才俊,于是不但在学问上有探究根底的决心,就是有一天步入社会以 后也是一样有股认真的劲儿。这裴度也是一样,学问做的好,在官场也喜欢较御渗个真。但是,官场不比学问,它讲究的低调做人、圆滑处事,不久他又因言辞激烈忤 旨,被贬为河南府功曹参军。贬了便也算了,反正自己开始并没有要求自己一定要出将为相。如果后来就照着这么个情况发展下去,估计裴度至死也就这么个芝麻官 到老。但后来,大唐帝国著名的藩镇割据给朝廷和皇帝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但乱世出英雄,就是这恼人遭恨的藩镇,却也成就了一代贤相的身后美名。    自安史之乱结束后,大唐帝国开始形成藩镇割据局势。到宪宗时,这藩镇已经延续了100多年。日复一日,藩镇存在根基逐渐稳固,而朝廷因力量衰败而无力对 此整顿,藩镇的气势确是日日攀升。因此历代皇帝都将藩镇作为自己稳固皇权的一件首要事件来抓。从德宗开始,他便为削藩作出了种种努力,但无奈并没有圆满实 现他的计划,最后只能听任藩镇发展。之后的顺宗在位时间十分短暂,根本无暇估计到削藩大业。直至宪宗即位后,藩镇又开始利用各种借口来扰乱朝政,于是宪宗 决心扫平藩镇。他先后派兵讨平了占据成都进行叛乱的刘辟,并且顺利平定了镇江一带的叛乱,对这两个地方都直接派出了节度使,从而改变了地方上拥立主帅的旧 例。之后他又和河北三镇达成和平协议,魏博节度使主动归顺。他的藩镇行动从之前的结果来看,是颇有成效的。但是宪宗立志削平藩镇,淮西藩镇节度使吴元济, 则是削藩成败的关键一战。如果这一仗能够完美结束,那不但确立了自己颇为尴尬的继位疑案,更是提升了大唐皇室的威严,这是一件光宗耀祖、泽被子孙的大业。 >所以,唐宪宗对于这次出征是十分尽力的。    这淮西节度使共领有三州,分别是申州(治老拆咐所在今河南信阳)、光州(治所在今河南潢川)、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元和九年(814),原任节度使吴少 阳死。其子吴元济密不发丧,却矫诏父亲笔迹称已传位于吴元济。这些事情都未经奏报朝廷,并且他还自领军务,四出抄掠。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一次两 次,前面的几次削藩大战也有这样的缘由而惹怒唐宪宗。当然,别说要搁在唐宪宗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之后,你吴元济还敢这么猖狂自大。就是唐宪宗刚刚继位 之初的挑衅人家也是奋力给予还击了。 >当然,这正好让唐宪宗正式齐集兵马准备大战吴元济。翌年,宪宗削去元济官爵,并调集大军前去讨 伐。因统帅不得力,战事进行得很不顺利。开始宪宗先以严绶为讨吴诸军督军,严绶到军后,将累年之积,一朝而尽。无奈宪宗只好换兵,后又以韩弘为淮西诸军都 统。韩弘想自己也得到一块领土,因此想倚赖吴元济的力量而迟迟不肯动手。因此,虽用兵数年,淮西仍不得平定。淮西之战的艰难,让宪宗觉得恨疲惫。而这时朝 中当时反对的官员又借此状况开始游说皇帝放弃对淮西的战争,只有裴度无言。自始至终,裴度是朝廷中力主削除藩镇、平定割据势力的代表人物。无论当初宪宗决 定出兵的时候,还是平淮中途朝廷的摇摆之际,他都极力主张应该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所以,关于淮西之役皇帝向他询问意见,他很不推辞地自荐到,“如果让我 亲自督兵,我能保证这次战争的胜利。”可贵的是,裴度的自信正符合了宪宗的心思。宪宗从心里还是希望这次的战侍纯争能有一个好结果的,所以这时有一位官员能够 不畏艰难挺身而出,他便给了裴度一百分的信任。 >其实在这之前的两次削藩战争中,裴度的军事和领导才能已经有所体现。特别在魏博归顺问 题上,他更是表现出了少有的冷静和智慧。当时他以知制诰的身份,成功地完成了安抚河北魏博镇田兴势力,得到了宪宗的嘉奖。而且在正式派出裴度之前,宪宗也 已经有意识地对他进行了摸底和培训。早在815年五月,宪宗曾命裴度又以中丞的身份赴蔡州行营对官兵进行宣慰。裴度果然不负宪宗的期望,他不但出色地完成 了任务,而且还带了大量宝贵的军情。回朝后,他向宪宗详细地述说了淮西之现状,并推荐了忠武节度使李光颜为统兵,赞赏他到,“李光颜勇而知义,必能立 功”。宪宗听从了裴度的建议,正式命李光颜统兵,此后不久,便大破吴军于陈州水县西南之时曲。这让宪宗对裴度赏识有加,决定将其提拔重用。    宪宗也知道,在这次平定淮西问题,裴度面临的困难是很大的。所以宪宗一面赞叹裴度的勇气,也暗暗决心无论有多大阻力,他都将给裴度委以最大的权力。在自 己的朝廷中,以宰相王涯为首的官员始终坚持从淮西撤兵,而且他们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而除吴元济之外的其他藩镇割据势力,也千方百计地加以抗拒。特别是河北 和平卢节度使的王承宗、李师道更是玩着两面三刀的伎俩,对平淮战争多加阻挠。更为恶劣的是,他们两人虽然表面上大力支持宪宗讨伐淮西,暗中却支持吴元济, 派人焚烧各路军储。这年五月,他们又派人在堂堂天子脚下刺杀坚决主张讨平淮西的宰相武元衡和熟悉淮西战况的裴度。武元衡被刺身死,裴度因受伤坠入沟中,这 才幸免于难。这一系列的事件并没有动摇宪宗平淮的决心,相反,宪宗这次更为深切地意识到,这藩镇割据势力已经到了不除不行的地步。现在他们都有能力上演这 么残酷的恐怖活动,等到他们的势力更加强大了以后,岂不是连我这个皇帝都会轻而易举的便被废除。至此,宪宗更加倚重裴度,拜他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裴度也以平淮为己任。裴度伤势好了之后,开始全力谋划讨淮事宜。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3条关于裴度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裴度的内容请站内查找。

你可能想看:
标签: 裴度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