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圈锦 绒圈锦是什么?

绒圈锦,这是一种多重经丝提花的丝织品,花纹由织出的环状绒圈组成,使花纹具有立体感。这种锦常作为边饰应用,增加了服饰的视觉效果。如果让绒圈断开。

文章目录:

  1. 绒圈锦是什么?
  2. 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的展览藏品
  3. 中国十大最稀有古文物
  4. 丝织的汉代丝织工艺

一、绒圈锦是什么?

绒圈锦,这是一种多稿磨重经丝提花的丝织品族敬兄,花纹由织出的环状绒圈组成,使花纹具有立体感。这种锦常作为边饰应用,增加了服饰兆袭的视觉效果。如果让绒圈断开,则相当于现代的提花丝绒。

二、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的展览藏品

素纱禅衣

1972年,湖南长沙市郊马王堆发掘了西汉初期的墓葬,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约100余种锦绣灿烂的古丝绸文物,它是我国考古发掘工作中非常罕见的发现。这批绚丽多彩的纺织品和衣物,正是“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的具体生动的佐证。

绒圈锦

根椐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文物复制。它是著名“素纱单衣”上的领袖镶边。该织物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起绒圈锦,放大看好似毛巾,锦面上绒线呈圈形。目前这种绒圈锦已不多见,它为后世的漳绒、天鹅绒等绒织物的发展开创了先例。

金·齐王金子袍

齐王金字袍是金代太殿仪同三司事齐国王王枝穗袍的复制件,文物原件出土于黑龙江阿城地区金代“太殿仪同三司齐国王”墓中。王袍上的图案风格独特,有异于传统纹样。它究竟是文字、族徽、还是某种吉祥图案,迄今尚无猛迹卜定论。

清·湖色地正“卍”字锦缎(传世品)

湖色正“卍”字织金缎(清.原件)清代宫廷用料,原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织金缎”又名“库金”,因织成后输入宫廷的“缎匹库”而得名。所谓“织金”,就是织料上的花纹全部由金线(或银线,又称为“库银”)织出。明清两代江宁官办织局生产的“织金”,金线都是用真金制成。这件匹料为清代文物,虽巳年代久远,仍闪耀着如新的光泽。纹样中的“卍”字纹在中文里称为“万”字,它取材于佛教传统图案,本含有长久、无限、绵绵不绝的意思。在这件织品中,由四个小“卍”字形构成一组图案单元,每个单元贯通相连,浑然一体,产生一种匀齐严密、绵延不绝的视觉效果,整幅缎面给人以恬静、和谐、雅致的美感。

《红楼梦》与南京云锦

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实用物的。《红楼梦》中的服饰琳琅满目,这些服饰的原料,不离棉、皮毛、羽毛和丝绸等,其中丝绸品种(特别是云锦)的丰富多彩,是曹雪芹童年富贵生的留影,也给《红楼梦》的服饰描写烙上了世族大家印迹。《红楼梦》中荟萃的丝绸品种最少也有十多种,其中主要有缎、锦、纱、绸、绢、绫、纨、绉、妆花等,而妆花则是云锦中最为州态名贵的品种。

三、中国十大最稀有古文物

中国十大最稀有古文物:后母戊鼎、四羊方尊、大理石枭形立雕、毛公鼎、越王勾践剑、水晶杯、曾侯乙编钟、秦皇铜马车、马踏飞燕、素纱襌衣等。

一、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二、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磨友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肆游缺博物馆,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

三、大理石枭形立雕

大理石枭形立雕出土于河南西北冈1001号大墓的翻葬坑中,是殷商时期的遗物。高34.1公分,长25.2公分,宽24.8公分。是殷墟大理石雕的精品,以一直立的枭为造型。尖喙圆眼,弧形粗眉,胸略凸出,形象生动。

四、毛公鼎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700公斤。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耳,三蹄足。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在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

五、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

六、水晶杯

水晶杯,战国时期器具,国家一裂辩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收藏于浙江杭州博物馆。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敞口平唇,杯壁斜直呈喇叭状,底圆,圈足外撇,酷似今天我们使用的玻璃杯。

七、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的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八、秦皇铜马车

秦皇铜马车,全称秦陵一号铜马车。1980年出土于秦陵封土西侧20米处车马坑中,现陈列于秦俑博物馆文物陈列厅内。秦陵一号铜马车为立车,是古代单辕双轮车并按照秦代真人车马1/2的比例制作。铜马车整体用青铜铸造,大量使用的金银饰件重量超过14千克,零部件达3000余个。

九、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即马超龙雀,别称马踏飞燕、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马超龙雀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

十、素纱襌衣

素纱襌衣,为中国国家一级文物,该文物于1972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发掘出土,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直裾,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

四、丝织的汉代丝织工艺

汉代丝织品的品种很多,缯帛为其总称。根据制作原料及染织技法的不同,又分为锦、绫、绮、罗、縠、纱、缣、缟、纨、绢以及织成等名目,为多层织文、纨为素缯、绮为文缯等。汉代丝织花纹可分为云气纹、动物纹、花卉纹、几何纹、茱萸纹以及文字等种类。

汉代丝织品遗存至今的实物,建国前后均有发现,其中内容丰富,参考价值较大的要算是1972年出土的100多件基本完整的丝织品。其中有匹端单幅的丝织物46段,成件衣服58件,如同一座 丝绸之库 ,给我国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丝织工艺资料。出土的织染品按照丝织的品种来说,有绢、纱、罗、绮、锦缎几类。从织造方法来说,有平纹、斜纹和罗纹(纹经)。可以说,概括了汉代的主要丝织工艺。

汉代的锦是一种 经丝彩色显光 的丝织品,通称为 经锦 ,这种织造图案的特点是同一图案,同一色彩,形成直行排列。马王堆出土的锦有绀地绛红纹锦、几何纹锦、香色地红茱萸纹锦、隐花波纹锦、孔雀纹锦等等。

在这些织锦中,发现一种特殊织造的锦,被称为绒圈锦(起毛锦),是以往尚未发现过的精细丝织品。这是由三枚经线提花和起绒圈的经线四重组织,织出的花纹有层次,有绒圈,绒圈大小交替,纹样具有立体效果,外观极为华丽,这需要相当复杂的提花装置和起绒装置。

汉代纹绮是由一色经线上起花,在素地上显出花纹。罗是在 纠经 的织机上织出,特别是显花的纹罗,织造更为复杂。在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有菱纹锦、对鸟菱纹锦、朱罗、纹罗绣花丝绵袍、绣罗香囊等绮罗制品。纱是一种平纹丝织品,由单经单纬交织,形成方孔的表面,显得非常轻薄。在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一件素纱縠衣。这件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的縠衣,只重49克,不到一两重。真可谓古人所云的 轻薄如空 、 举之若无 ,为世界纺织工艺所罕见。绢和缣都是平织的,但缣比绢更为精细。绢的经线和纬线的密度大致是相等的,而缣是经线密于纬线。汉代 织成锦 在制作上和一般锦绫不同、通经继纬与唐宋时期的缂丝相像。近几年来在境内出土的汉代 织成山石树木锦 残片,即通经断纬,是珍贵的汉代织成锦实物。另外,在新疆、民丰、吐鲁番等地也曾发现过大批汉代丝织物,有 龙纹 、 云气纹 、 菱纹 、 鸟兽葡萄纹 等花纹锦、绮,还有许多文字纹,如韩仁绣、万世如意、延年宜寿、大宜子孙等。其图案设计的用色,可多至四、五色,甚至可以有三、四种颜色不受经条的限制而遍地出现。举世闻名的 韩仁锦 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织品。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4条关于绒圈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绒圈的内容请站内查找。

你可能想看:
标签: 绒圈
分享给朋友: